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右半脑带血管和神经模型
XM-606A右半脑带血管和神经模型   XM-606A右半脑带血管和神经模型显示大脑半球、间脑、小脑和脑干中脑、脑桥、延髓各个部分以及脑神经和脑血管等结构。 尺寸:自然大,15×15×6cm 材质:PVC材料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足肌附主要血管神经模型
XM-320足肌附主要血管神经模型   XM-320足肌附主要血管神经模型由足肌、趾长伸肌、腓肠肌、屈肌支持带、足母短屈肌、足母收肌斜头、小趾展肌、趾短屈肌、足底方肌等9部件组成,展示了人体足的骨骼、肌肉、韧带神经、血管等解剖结构,并且可以将足底腱膜和短屈肌等拆下,看到复杂的足底肌肉、肌腱和神经网络,共有81个部位数字指示标志及对应文字说明。 尺寸:自然大,20×9×33cm 材质:PVC材料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43516动静脉血管横切
宁波华茂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千针万确-智能静脉穿刺采血机器人
产品服务:静脉穿刺采血机器人的创新萌芽在疫情期间诞生。大量的静脉穿刺操作给一线临床医护人员带来了不小的工作负担,甚至可能造成医患交叉感染。疫情期间,医护人员都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带着双层手套,还有护目镜容易起雾,使得扎针难成为一个棘手而普遍的问题,而且近距离接触,更会极大增加扎针过程医护人员感染的可能性。项目优势:针对疫情防控中的实际需求,项目团队立足解决科学问题,迅速开展“基于深度学习的多模态图像引导静脉穿刺机器人系统”的研发,设计出一款自动采血机器人系统。这款穿刺机器人有着“敏锐的眼睛”,采用了近红外光和超声双模态成像,在全局位置和局部穿刺点捕捉血管分布和深度信息,其精准度强于肉眼,可以准确识别传统扎针困难人群的血管,并在机器学习算法的帮助下,选取最优的穿刺位置完成采血。市场概况:静脉穿刺机器人应用场景广泛,可以应用于医院和诊所,还可以应用于实验室,作为动物实验穿刺的自动化设备。此外,还可以走进家庭和养老院,作为家用便携式静脉穿刺采血设备。
同济大学 2021-04-10
一种钆酸钡纳米针及其制备方法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钆酸钡纳米针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钆酸钡纳米针由BaGd2O4单相构成,长度为2~4μm,纳米针尖端直径为40~60nm。所述钆酸钡纳米针及其制备方法是:首先将水溶性钡盐与水溶性钆盐加入水中溶解,恒温后进行超声搅拌;其次将羧酸、聚二醇和表面活性剂添加到前述所得混合物之中进行反应;然后将反应后所得混合物置于反应釜内并密封,进行加热保温;最后将前述所得混合物冷却、离心分离、清洗、烘干后即得产物。本发明在制备过程中无需模版,需要的工艺条件简单,易于控制,加热不需要超过200oC,能大大降低能耗和生产成本。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11
一种钇酸锶纳米针的制备方法
(专利号:ZL 201510972807.6)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钇酸锶纳米针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钇酸锶纳米针由BaGd2O4单相构成,长度为2~4μm,纳米针尖端直径为40~60nm。所述钇酸锶纳米针及其制备方法是:首先将水溶性钡盐与水溶性钆盐加入水中溶解,恒温后进行超声搅拌;其次将羧酸、聚二醇和表面活性剂添加到前述所得混合物之中进行反应;然后将反应后所得混合物置于反应釜内并密封,进行加热保温;最后将前述所得混合物冷却、离心分离、清洗、烘干后即得产物。本发明在制备过程中无需模版,需要的工艺条件简单,易于控制,加热不需要超过200oC,能大大降低能耗和生产成本。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11
可标记和简易分离的仿生智能微针平台
利用微针技术递送药物至局部组织,是一种微创、无痛、便利的治疗新模式,随着微针设计与构建的发展与创新,其中负载内容物逐渐丰富,从单一的药物到具有功能的亚单位和亚结构,再到多种多样的生物活体。目前现有的研发较为热门的递送药物微针有实心微针、空心微针、包衣微针,但大部分都存在如下问题:1、断针等安全性问题;2、给药不准确,无法准确做到剂量的精准控制;3、暴露的微孔道有感染风险;4、需要操作者有一定的医学背景。 大多数微针贴片的基底层附着在皮肤上,可能会被汗水或环境液体浸湿而增加感染风险,并且在刮擦过程中容易导致微针脱落。而且常规微针贴片无法自发完成数据信息存储(需要信息反复利用电子设备存储和读取),难以提高工作效率,并可能导致信息误差,误导医患。因此,开发具备高效药物递送和便于数据储存与访问的新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本成果研发了一种仿生智能微针平台(MILD),独有的仿生蘑菇形态针头可实现针尖简易分离、注射点长效标记、药物轻便递送以及药物智能响应。利用该平台,本团队以新冠疫苗为例,已完成动物试验阶段,取得了理想的试验数据,科研成果已在ACS Nano发表,学术媒体广泛报道。 疫苗接种效果与皮下注射相当,抗体浓度≥50AU/ml,标记时间≥28天。
华中科技大学 2023-03-03
千针万确-智能静脉穿刺采血机器人
静脉穿刺采血机器人的创新萌芽在疫情期间诞生。大量的静脉穿刺操作给一线临床医护人员带来了不小的工作负担,甚至可能造成医患交叉感染。疫情期间,医护人员都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带着双层手套,还有护目镜容易起雾,使得扎针难成为一个棘手而普遍的问题,而且近距离接触,更会极大增加扎针过程医护人员感染的可能性。
同济大学 2021-02-24
一种硫化钕纳米针的合成方法
(专利号:ZL 201410662884.7)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硫化钕纳米针的合成方法,属于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以硫化钠、三氟甲磺酸钕、乙二胺及琥珀酸二异辛基磺酸钠作为原料,水为溶剂,将硫化钠、三氟甲磺酸钕、乙二胺、琥珀酸二异辛基磺酸钠与水均匀混合后置于反应容器内并密封,于温度300~400℃、保温2~12h,即得到目标产物:硫化钕纳米针。本发明采用的合成方法,具有过程简单、反应温度低、耗时短及对环境无污染的特点;同时,本发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1-12
平阳霉素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的临床及基础研究
1、本项目组最早应用低浓度小剂量平阳霉素加地塞米松病变内注射的方法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和血管畸形,获得满意疗效。与传统硬化治疗剂(鱼肝油酸钠)相比较,该方法副作用小、疗效肯定,更易被病员(尤其是儿童)所接受。 2、该项目病例数量大,是近20年的工作总结,可信度强,应用参考价值高。所提出的方法价格低、安全性高、易掌握、易推广。 3、低浓度平阳霉素非特异性损伤血管内皮细胞,改变血管内皮细胞的酶代谢,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增生,管壁增厚,管腔缩窄,最终闭锁,与鱼肝油酸钠作用不相同;而地塞米松可减轻组织肿胀,对平阳霉素诱导血管闭锁无影响。此研究结果对本项目的治疗方法应用和推广提供了实验依据。 4、首次采用牛血清白蛋白为载体,研制出高载药量的平阳霉素白蛋白微球。该微球与临床使用的平阳霉素注射剂具有相同的药物作用,还具有机械栓塞和药物缓释效果,更有效损伤血管内皮细胞,诱导动脉壁增厚、闭锁。如能应用于临床,可以减少治疗次数,是血管畸形药物治疗的可能新疗法。
四川大学 2016-04-26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 6 7
  • ...
  • 17 1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