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普通本科高校,是湖北省第一所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民办大学,2018年在湖北同类高校中率先接受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得到评估专家组的高度评价。学校位于武汉市现代港口工业新城阳逻经济开发区内,武汉地铁21号线(阳逻线)直达校门口,交通便利。校园终年鸟语花香,四季风景如画,是湖北省首批“生态园林式学校”,被网友誉为“中国最美丽的校园”之一。学校校园占地面积1700余亩,建筑总面积80余万平方米。全日制在校生两万余人。 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得到了人民科学家钱学森的亲切关怀和指导。1994年春,钱学森院士先后两次亲笔致信学校创办者,热情称赞“学校为即将到来的第六次产业革命培养人才,真是件大好事”。自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公益性办学原则,牢记“严谨、自强、求是、创新”校训和“立校为公、办学为民、依法治校、回报社会”办学宗旨,大力弘扬延安精神和钱学森精神,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内涵建设,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显著提升,实现了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学校形成了以理工学科为主体,以生命科学为特色,涵盖理、工、农、文、管、教、艺等7大门类的学科专业体系。现有13个学院,设有41个本科专业和23个专科专业,联合培养专业硕士研究生已涉及工程、农业、兽医等三大专业学位类别。拥有省级重点学科、省属高校优势特色学科群、省级品牌专业各1个,“楚天学者”设岗学科5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3项。 学校建设了一支由知名教授领衔、以博士为骨干、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人才队伍。现有教师11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近300人,博士、硕士学位教师占比约为81%,博士教师数量居湖北同类高校首位,全国同类高校前列;有“长江学者”、国家级教学名师各1人(双聘),“楚天学者”4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湖北省教学名师2人,湖北名师1人,湖北省优秀教师3人,省政府“楚天园丁奖”教师2人,武汉市优秀教师4人。近年来,教师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项,继续领跑全国同类院校;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子课题1项、国际合作项目2项,面向区域产业发展及社会企业生产需求的教科研课题600余项,获得省、市级科技与教学成果奖30余项;近三年,申报及授权专利数居湖北民办高校首位。 学校创新了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全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建成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精品视频公开课、精品课程、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2门,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3项,省级“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5项,“荆楚卓越工程师协同育人计划”3项。先后与省内外200余家知名企业开展合作,开办了“钱学森实验班”“九州通班”等近20类特色教改实验班,形成了“全覆盖、全过程、全方位”的双创教育模式和以“自强自立、创新创业”为核心的双创文化品牌。学校毕业生就业率长期保持在95%以上,就业质量和就业满意度高。 学校建设了能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需要的培养条件。拥有现代化的教学楼、实验楼、科研楼20余栋,学生公寓40栋(含2人间公寓14栋),并实现了空调全覆盖;有学生餐厅6座,室内外体育运动场馆面积10万余平方米,图书馆馆舍2万余平方米,图书文献资源总量233.41万册,无线WiFi覆盖校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近1.6亿元。建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实习实训基地4个、大学生创新活动基地1个,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区4万余平方米,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学校形成了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特色品牌。学校坚持立德树人和“育人为本、科学发展、因材施教、乐教乐学、共同进步”的育人理念,培养的杨子威、许大卉、程菲、骆群曙、武春成、达瓦丁增等一批大学生先进典型,受到团中央、教育部及省教育厅、团省委等有关部门的表彰,相关工作经验在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上作交流发言,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和示范引领效应。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 2021-02-01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是武汉市人民政府主办,面向全国招生的全日制综合性高等职业院校。是“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全国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是“国家软件技术实训基地”、教育部等六部委确定的“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全国高职高专计算机类教育师资培训基地;是中国高职教育研究会授予的“高等职业教育国家职业资格教学改革试点院校”;省级“平安校园”先进单位、湖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是湖北省“生态园林式学校”。 学校最早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951年,发展高职教育20余年。学校地处“武汉•中国光谷”腹地,深耕区域经济发展,专业结构优良,对接产业板块,建成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现代商贸物流、文化创意、生命健康等五大专业集群,培养现代产业紧缺人才,形成了“合作广、影响大、进口旺、出口畅”的良好办学格局。2016年、2017年,学校连续两年获评中国高等职业院校服务贡献50强,走在湖北高职教育的前列。 学校现有占地面积1000余亩,建筑面积40余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3.9亿元。学校拥有47个校内实训基地,其中有国家级、省级等实训基地4个,教科研设备总值达到1.39亿元。 学校设有10大学院、57个专业,其中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4个,中央财政支持的提升产业服务能力专业2个,省级重点专业4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7个,湖北省楚天技能名师设岗专业12个,开设软件技术专业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两个本科试点班。学校现有教职工1016人,其中专任教师591人,高级职称教师280人,教授41人,硕、博士以上学历教师395人,全日制在校生16000人。荣获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6项,成功构建职业基本素养培育体系,学生综合素质普遍提升,在各级各类大赛中斩获大奖近千项。 由政府牵头行业、企业和学校共同组建办学理事会,吸纳多方优质资源办学;学校牵头成立湖北省信息技术、武汉电子信息、武汉智能制造、武汉财经商贸、武汉生命健康技术、武汉服装智能制造等六大职教集团,吸纳十多个行业协会组织参与办学,先后与西门子、华中数控、青岛海尔、富士康等363余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实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培养“厚德尚能、崇实敬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学校大力拓展对外交流合作,与英国伯恩茅斯大学、加拿大圣力嘉学院、法国工程师学院、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泰国北部大学、芬兰图尔库应用技术大学、俄罗斯弗拉基米尔国立大学等开展项目合作,为学生提供海外交流和留学服务。 新时代,新起点,新征程。学校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守职业教育梦想,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按照加快建立现代职教体系建设要求,不断加强内涵建设,努力办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为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国内领先、有国际影响的高水平优质高等职业院校而不懈奋斗。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 2021-02-01
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
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是2005年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公办高职院校,时名“株洲职业技术学院”,是株洲市人民政府和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共建的公办高职院校,业务归口湖南省教育厅指导。学校是中国特色A档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职业院校魅力校园、湖南省文明标兵校园、湖南省首批卓越高职院校、中国人民解放军定向培养直招士官生院校、湖南省免费师范生联合培养院校、湖南省汽车职业教育集团牵头单位、湖南省“十大平安”系列创建示范单位。 学校坐落于湖南省株洲市,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总占地面积1055亩,校舍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建有特斯拉、沃尔沃、宝马、保时捷、上汽通用、上汽大众、长安福特、博世汽车、北汽、比亚迪等校企合作生产性实训基地12个、实训室131个和校外实训基地162个,馆藏纸质图书77.76万册、电子图书32万册,总资产10.61亿元。 学校现有在校生1.3万人,在岗教职员工667人,其中专任教师563人,双师素质教师比例为81.87%,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比例为52.04%,高级职称比例为38.90%。拥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湖南省政协委员、全国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校长邓志革,国家级教学名师尹万建,全国职业院校教学名师张璐青,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朱双华,湖南省芙蓉教学名师欧阳波仪,湖南省121创新人才沈言锦,全国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教师侯建军、雷久相、欧阳波仪,湖南省师德标兵黄敏雄、全省高校辅导员十大年度人物陈珊、朱鹊飞等一批优秀教师。2016年以来,学生参加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国家级一等奖12项,二、三等奖8项,省级一等奖22项;2018、2019连续两年获全国技能大赛金牌数居全省高职院校第一。 学院秉持“立足汽车行业、服务汽车产业、培养汽车人才、打造汽车品牌”的办学思路,下设士官教育学院、车辆工程学院、车辆运用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等七个二级学院,开设汽车类、机电类、信息类、经贸类等专业30个。现有全国职业院校示范专业点2个、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1个、湖南省一流特色专业群3个、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主持建设国家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3个。建有全国高职院校唯一的以汽车智能驾驶技术研究为重点、以中国工程院李德毅院士工作站为核心的“1站+10中心”汽车全产业链协同创新平台。 新时代、新使命、新征程,为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凸显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学校制定了“红色湖汽”“匠心湖汽”“创新湖汽”“群英湖汽”、“特色湖汽”“融合湖汽”“担当湖汽”“高效湖汽”“云上湖汽”“开放湖汽”为核心的中长期发展规划,致力于实现学校办学有特色、学院建设有特点、学生培养有特长的“三特”目标,朝着建设中国特色高水平的职业院校而奋斗。(数据截止到2020年4月20日)
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 2021-02-01
土木工程护坡台阶砖
成果描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砖,更具体地为土木工程护坡台阶砖,下表面为斜面,下表面的较低一端有平台,平台与前壁下边缘连接处还有向下凸起的卡块,卡块为条形,沿着前壁的下边缘设置,下表面较高的一端与后壁的下边缘连接,上表面与后壁连接处有卡条边,卡条边沿着后壁的上边缘设置,卡条边宽度与平台相同,所述的卡条边另一侧有卡槽,卡槽与卡条边平行,卡槽的形状与卡块相互吻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土木工程护坡台阶砖,可以逐层的堆砌,并且上层的砖体的下面凸起的卡块卡在下一层的卡槽内,使得相邻两层的护坡砖相互卡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不会脱层滑落。并且每层砖体的下表面形成的斜面不在一个斜面上,减少整体滑坡的风险。市场前景分析: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土木工程护坡台阶砖,可以逐层的堆砌,并且上层的砖体的下面凸起的卡块卡在下一层的卡槽内,使得相邻两层的护坡砖相互卡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不会脱层滑落。并且每层砖体的下表面形成的斜面不在一个斜面上,减少整体滑坡的风险。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国内领先
成都大学 2021-04-10
组织工程皮肤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新的组织工程皮肤。本发明公开了组织工程皮肤及其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组织工程皮肤由种子细胞和支架组成,所述种子细胞种植于所述支架表面,所述种子细胞为真皮干细胞和表皮干细胞的混合物。
清华大学 2021-04-10
土壤修复示范工程项目介绍
本项目采用生物生态相结合的工艺,首先将筛选的高效微生物接种于受污染土壤,通过调整土壤的营养状态,大幅度降低硝基化合物,为生态修复创造条件;再利用特定植物根系的富集作用强化生物降解,并将硝基化合物转移至根、茎、叶中。经本项目处理后的土壤满足GB15618-1995中的III类标准,硝基化合物含量不超过2mg/kg。
北京大学 2021-04-11
湖南网络工程职业学院
湖南网络工程职业学院属省教育厅直属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一所依托广播电视大学丰富的网络和教学资源,致力于用互联网技术推动职业人才培养的新型高职学院。运用全方位覆盖的数字化智慧校园,大数据背景下的云计算网络空间,在全国高职教育领域首创了“开放式高职”的教育模式。学院有着39年专科办学历史,累计培养各类专业技术人才6万多名。 学院位于长沙市中心城区,毗邻中南大学铁道学院校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等高校,属长沙市主城区内的大学城片区,学风浓厚,环境优美。学院紧临市区主干道芙蓉路,公交线路四通八达,地铁一号线直达学院东校门,各种交通换乘方便快捷。 学院是教育部“全国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学院秉承“让学习伴随一生”的校训,围绕湖南十三五“五化两型”新战略,面向信息产业,服务互联网经济的办学定位,主动适应产业发展,不断增强办学实力,以国家“互联网+”行动计划为指导,聚焦互联网技术与应用产业链,重点建设“互联网资源制作与服务”、“互联网工程”、“网络经济管理与服务”等专业群,培养各类高素质互联网技术技能型人才。 学院开设有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软件技术专业、移动应用开发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艺术设计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数控技术专业(智能编程方向)、数控技术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智能装备装调与维护)、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电子商务专业、会计专业、市场营销专业、金融管理专业、旅游管理专业、酒店管理专业、机场运行专业(机场管理与服务方向)、机场运行专业{民航安检方向)、商务英语等20个专业。 学院办学实力雄厚,现有教授45人、副教授138人,博士18人、硕士231人,省级教学名师4人,省级专业带头人4名,省级青年骨干教师9名,省级教学团队3个,近年来先后有50多名教师赴美国、加拿大、英国、香港等地接受国际专业培训或访问学习。学院拥有省级示范性特色专业群1个,省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教改试点专业4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3门;中央财政资助的重点实训基地1个,中央财政支持的专业重点建设项目2个。
湖南网络工程职业学院 2021-02-01
西安交通工程学院
陕西省唯一轨道交通类普通本科高等院校 西安交通工程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创办于1994年,是陕西省唯一一所以轨道交通类专业为主的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学校由西安市鄠邑主校区和高新校区两个校区组成。鄠邑主校区坐落于“关中山水最佳处”唐代京城长安著名风景名胜——渼陂湖东畔,学校占地面积623亩,校舍建筑总面积24.4万平方米。学校建有2.97万平方米的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60多万册,电子图书50万种。 学校特色优势: 1. 科学合理的学科体系和专业结构。经过多年建设发展,构建起以工学为主,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教育学、艺术学等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形成了以轨道交通类专业为主,轨道交通类、电气信息类、人文与经济管理类三大专业集群。 2. 鲜明的人才培养特色。遵循“育人为本、理论为基、实践为要、能力为重”的人才培养思路,注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毕业生能尽快适应岗位需要,发挥专业特长,深受用人单位好评,具有良好社会声誉。 3. 独具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通过构建和完善“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升和实践锻炼”五位一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创新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完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创新创业教育”三位一体的课程结构体系,强化实践教学,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4. 高水平的“双师型”专业化教师队伍。师资力量雄厚,已形成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专业化教师队伍。教师队伍中博士、硕士占比65%,基本形成了博硕士群。“双师型”教师占比30%。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骨干120名。 5.独特的实验实训基地。已建成“轨道交通综合实践基地”和“轨道交通信号连锁实训基地”为主的先进设备的专业实验实训基地和60多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学校坚持“立足陕西、面向西部、辐射全国,使学校成为轨道交通类为主的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的服务定位,坚持“人文、科技、创新”和谐统一的办学理念,坚持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文化铸校”的发展战略,着力培养“思想品德优、专业基础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优、职业适应快的应用型人才”,着力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区域一流、国内知名”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西安交通工程学院 2021-02-01
工程优化设计与大数据挖掘
一、 项目简介为解决复杂工程优化设计等问题,研发智能优化技术及软件进行工程建模与优化设计,可以应用于电子、通信等诸多领域。面向复杂大数据信息,研发智能数据挖掘技术可以发掘潜在规律和感兴趣的信息,为工业、农业、国防、金融和证券等诸多行业服务。本项目在国家和省市等基金资助下开展的,率先研发出石油测井智能数据挖掘系统;在无线通信、智能天线、半导体器件仿真等领域取得满意的优化设计效果。二、 项目技术成熟程度在Windows环境下开发出《智能数据挖掘系统(1.0版本)》,并获得国家软件著作专利权;现已开始应用在石油测井、无线通信与智能天线等领域,效果显著。如图1至图3所示。三、 技术指标本项目研发的软件系统在 Windows系统和VC++平台下进行,还能嵌入Matlab等工具箱进行工作。并具有界面友好、可视化程度高、扩展性强等特点。四、 市场前景对于各种复杂工程问题的建模与优化是非常重要的;面向各行各业的大数据进行数据挖掘,为决策服务更是势在必行。本课题正是解决这些问题,其应用前景广阔。五、 规模与投资需求本项目适用于各行各业,主要研发专用软件系统,研发成本较低(约5-10万元)。六、 效益分析本项目主要应用于各类复杂工程问题的建模与优化设计,以及各行各业的大数据挖掘,其经济效益是相当可观的。七、 合作方式双方协商,可以采取转让、合作、技术指导或其他形式。八、 项目具体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包括电子邮箱)联系人:夏克文;地址:(300401)天津市北辰区 河北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Email:kwxia@sina.com;电话:022-60435739九、高清成果图片2-3张图1为系统主界面;图2是测井解释应用;图3是天线波束形成。图1 智能数据挖掘系统主界面图2(a) 某油井测井数据200%比例读取的测井图图2(b) 基于支持向量机(SVM)的测井解释图3 基于智能优化算法的波束形成方向图
河北工业大学 2021-04-11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
地理位置: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坐落在气候宜人、环境优美的避暑圣地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秦皇岛是河北省省辖市,中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北方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位于华北地区、冀东北部、南临渤海、北依燕山、东接葫芦岛、西接唐山、北接承德,处于环渤海经济圈中心地带,是东北与华北两大经济区的结合部,拥有世界第一大能源输出港——秦皇岛港。秦皇岛因秦始皇求仙驻跸而得名,协办过1990年北京亚运会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中国唯一协办过奥运会和亚运会的城市。秦皇岛还是中国第二批低碳试点城市;第一批国家智慧试点城市;2012年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之一;十大最佳休闲城市之一;全国第一批无障碍设施建设示范创建城市;中国最幸福城市20强之一,在地级市中排名第一位。 发展历程:学院办学特色鲜明,其前身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被社会誉为环保系统的“黄埔军校”、环保人才的“绿色摇篮”。学院是1981年经国家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一所以培养环境保护专业人才为主的高等学校,是我国最早开展环境教育的高校之一,2016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学院正式升格为全日制普通应用型、技术技能型本科院校。是目前全国仅有的一所环境类本科院校,是河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环境保护部共建院校,是中美应用技术教育“双百计划”首批试点院校。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委员会原主任曲格平教授和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解振华先生曾先后兼任学院院长。 教学系部: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7600余人,设有环境科学系、环境工程系、生态学系、信息工程系、环境艺术系、经济学系、人文社科系、体育系、公共课部、马列主义理论教学部、继续教育部、环境技术研究与实验中心、现代化教学中心、国际交流中心14个教学单位;设有环境教育研究所、环境信息技术研究所、循环经济研究所、生态保护研究所、环境监察与应急管理研究中心、环境工程技术服务与咨询中心、环境艺术设计与服务中心、环境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环境法咨询与服务中心等9个研究所。学院构建了“环境管理类”、“环境工程类”、“生态环境保护类”、“环境艺术类”、“环境保护支撑类”五大专业群,形成了“环境类专业齐全强势、非环境类专业特色优势”的专业建设格局。学院目前设有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环境生态工程等10个本科专业;专科专业38个,其中环境类本专科专业近20个,涵盖了环境保护工作的各个领域和环境保护工作的全过程。“环境管理专业”、“环境监察专业”、“生态保护专业”是学院的首创专业,具有深厚的办学底蕴和广泛的影响。在多年的办学过程中,学院形成了符合高等教育规律、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学院先后建成了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课、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0门省级精品课、3个省级示范专业、2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和2个中央财政支持的实习实训基地。 师资情况:学院现有教职工498人,专任教师366人。专任教师中有高级职称教师167人,其中正高级职称38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139人。教师中有1名河北省教学名师,20名省市级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2名秦皇岛市首批市管优秀专家,3名秦皇岛市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1名专家、教授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燕山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哈尔滨体育学院、河北农业大学等知名大学聘为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导师。 科研水平:学院坚持开放式办学理念,建立起了“以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为主体”的科技服务体系。拥有院级科研团队12个。2010年以来,教师主持厅(局)级以上科研项目444项,其中省(部)级59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01项;获得厅(局)级以上科研和教学成果奖102项,其中省(部)级以上13项;发表学术论文1289篇,其中核心期刊以上论文610篇,被三大检索收录论文225篇;获得专利95项;完成咨询报告62部;出版学术著作、教材104部,其中90﹪以上为环境类教材。十一五以来,有11种教材被列入国家规划教材,《环境经济学》被评为“2008年度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合作办学:学院积极开展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荷兰、日本等国家的大学或环保机构建立了友好关系,互派访问学者,进行学术交流和研究。近年来,学院成功举办了环境教育与可持续发展论坛大会、中欧环境管理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大会、中欧城市废物管理能力建设网络项目,接待了地球理事会联合会代表团的访问。从1999年开始,与荷兰万豪学院(Van Hall Institute)建立了联合办学关系,有一大批学生赴万豪学院留学并取得本科或硕士学历;2009年10月,学院与美国蒙东那大学签署了工商学士学位及本硕连读合作办学备忘录;2012年2月,学院与美国西雅图城市大学签署了3+1合作办学模式友好合作备忘录。同时,学院先后与国内十几所高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合作办学,与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建筑设备:2014年10月,学院整体搬入北戴河新校区,一座与学院办学特色高度契合的生态环保示范性校园正式全面投入使用。校园总占地665.12亩,校舍建筑面积21.5万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面积13.23万平方米。学院现有教学仪器设备总值6572.95万元。学院共有适用图书63.7万册,生均106.03册。拥有数量充足、设备完善、环境仿真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室(基地),其中“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实训基地”、“环境艺术设计实训基地”为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实习实训基地,“电子废水处理技术实验室”是与富士康科技集团合作建立的实验室,特别是在学院建设的中国与荷兰政府合作项目、由荷兰政府资助的水处理技术实验室——中荷水处理示范研究培训中心已成为中外合作典范。先后与中持(北京)环保发展有限公司、北控水务集团等共建校企合作实验室17个;与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燕山大学等共建校校合作实验室3个;与秦皇岛市人大常委会共建校地合作基地1个。 办学成果:建校近40年来,学院在国家环境保护部和河北省人民政府的领导、指导下,始终不渝为国家的环境保护事业和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形成了鲜明的环境教育特色,在环保系统岗位培训、环境专业成人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有近5000名地(市)、县级环保局长在学院接受了岗位培训,2.4万余名环保在职干部在学院接受了继续教育,为社会培养各类大专学历毕业生2.6万余人。学院在中国环保事业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办学历史见证了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历程。 继往开来,学院将继续秉承“团结、严谨、求实、创新”的校训,发扬“笃学、致用、绿色、和谐”的校风,恪守“严谨求实、止于至善”的教风和“勤奋诚信、志存高远”的学风,遵从“以服务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为根本,培育大学精神,积淀大学文化,铸就大学灵魂,彰显环境教育特色,创建绿色和谐校园”的办学理念,全力提升办学内涵。 展望未来,勤劳智慧的学院人将与热心祖国环保事业的社会各界朋友一道,为建设以人为本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41 42 43
  • ...
  • 737 73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