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凡纳滨对虾“中兴1号”
本研究于2002年从美国夏威夷海洋研究所引进亲虾中挑选健康 的 1 4 0 0尾(雌雄各半) S P F凡纳滨对虾亲虾并开展选育工作。首先 进行了 1代个体选择, 1 4 0 0尾凡纳滨对虾注射感染白斑综合症病毒 (WSSV),成活244尾,其中雌虾98尾,雄虾146尾。在1代个体选 择的基础上,挑选出健康的雄虾100尾与雌虾98尾,经一对一配对, 建立全同胞家系,开展家系选育。以后各代按《抗WSSV评价操作规 程》,对每个家系进行抗病评价,挑选出其中抗WSSV性能强的家系 作为下一代的亲本。2003年建立了17个全同胞家系,根据其抗病、生 长和形态,选留了4个家系作为第二代的亲本;2004年建立29个第二 代家系,根据其抗病、生长和形态,选留了4个家系作为第三代的亲 本;2005年建立35个第三代全同胞家系,根据其抗病、生长和形态, 选留了6个家系作为第四代的亲本;2006年建立了39个第四代全同胞 » 凡纳滨对虾抗病新品种
中山大学 2021-04-10
龙须菜“鲁龙1号”
项目成果/简介:“鲁龙1号”的培育打破常规的龙须菜育种思路,自2009年开始历经野生群体筛选、基础单倍体群体选育、单株两两组配杂交、二倍体紫外诱变、温度胁迫筛选和二倍体单株筛选,获得优良品系,选育出以“鲁龙1号”为代表的龙须菜。“鲁龙1号”在外观形态、经济性状及产量上表现突出:其分枝密,藻体细长,上下粗细均匀;生长速率高,长度增长快,一般培养1个月藻体平均长度为1米以上,培养2个月平均单株长2米;产量比传统栽培品种提高15%~30%。在内在藻体品质上,新品种也有质的提高,数据显示蛋白含量比传统品种增加约12%;藻红蛋白含量比传统品种增加了11%以上,藻体颜色更深且偏红。项目阶段:工业化生产阶段效益分析:选育良种“鲁龙1号”可在山东、福建、广东等龙须菜主产区推广栽培应用,其性状优异、产量高且稳定,单亩产量提高至少15%,将会深受养殖业主欢迎,预计收益平均提高20%以上。知识产权类型:发明专利 、 软件著作权知识产权编号:ZL201310243062.0 ZL201510402288.X GS-04-001-2014技术成熟度:通过中试技术先进程度: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成果获得方式:独立研究获得政府支持情况:无
中国海洋大学 2021-04-11
龙须菜“鲁龙1号”
“鲁龙1号”的培育打破常规的龙须菜育种思路,自2009年开始历经野生群体筛选、基础单倍体群体选育、单株两两组配杂交、二倍体紫外诱变、温度胁迫筛选和二倍体单株筛选,获得优良品系,选育出以“鲁龙1号”为代表的龙须菜。 “鲁龙1号”在外观形态、经济性状及产量上表现突出:其分枝密,藻体细长,上下粗细均匀;生长速率高,长度增长快,一般培养1个月藻体平均长度为1米以上,培养2个月平均单株长2米;产量比传统栽培品种提高15%~30%。在内在藻体品质上,新品种也有质的提高,数据显示蛋白含量比传统品种增加约12%;藻红蛋白含量比传统品种增加了11%以上,藻体颜色更深且偏红。
中国海洋大学 2021-05-09
油菜品种华赣油1号
可以量产/n成果简介:华赣油1号是华中农业大学国家油菜武汉改良分中心利用自己选育的细胞核+细胞质雄性不育系“986A”和恢复系“恢1815”配制出的双低甘蓝型油菜杂交种,2002-2003年在省区试中平均亩产135.0公斤,比对照品种“中油821”增产25.00%,居参试品种首位;2003-2004年在省区试中平均亩产146.78公斤,比对照品种“中油821”增产17.61%,居参试品种第二位;两年平均亩产140.89公斤,比对照品种“中油821”增产21.04%。在2002-2003年区试中, 硫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棉花品种华杂棉1号
可以量产/n成果简介:华杂棉1号(原名华杂302)是通过人工去雄杂交法从大量的杂交组合中筛选出来的优势杂交种F1,2005年通过湖北省作物品种审定。1998-1999年参加湖北省棉花区域试验,在不防治棉铃虫和红铃虫条件下,两年平均籽、皮棉产量分别为227.02kg/666.7m2和88.93kg/666.7m2,比防治棉铃虫和红铃虫的鄂棉18(对照品种)分别增产19.21%和12.04%,籽、皮棉产量与对照相比,增产幅度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居参试品种(组合)首位。农业部纤维品质检测中心测定的纤维品质结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华油杂5号(华皖油1号)油菜品种
可以量产/n成果简介:“华油杂5号”是华中农业大学国家油菜改良武汉分中心利用自己的专利技术“油菜细胞核+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选育方法”对原“华杂4号”的亲本不育系1141A进行遗传改良而选育出的超高产优质抗(耐)病杂交油菜新品种,其不育系为RGCMS-1141A(或986A),恢复系为“恢5900”。“华油杂5号”的不育系RGCMS-1141A具有如下新特点:1. 不育性比原不育系1141A更加稳定彻底,微粉较少;2. 品质优量,其芥酸含量<1%,硫苷含量<30umol/g;3. 不育系的花瓣比原11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黄瓜新品种—康秀1号
早熟全雌性水果型黄瓜,早春栽培从出苗到始收期约 56 天;基部节较易产生侧蔓;在第 2 节开始产生雌花,每节着生 1 朵以上雌花,基部节位最多可着生 3-4 朵雌花;低温弱光下雌花具有极强单性结实能力;果长 13.32 厘米,无果把,果径 3.2 厘米,果肉厚 0.83 厘米,果皮无刺无瘤,皮色深绿;果实质地脆嫩,无苦味,香甜味较浓;商品果外形美观,单果重 86.5 克;生长势旺,座果性强,抗枯萎病、白粉病和霜霉病。
扬州大学 2021-04-14
双低油菜品种华油杂5号(华皖油1号)
可以量产/n"华油杂5号"是华中农业大学国家油菜改良武汉分中心利用自己的专利技术"油菜细胞核+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选育方法"对原"华杂4号"的亲本不育系1141A进行遗传改良而选育出的超高产优质抗(耐)病杂交油菜新品种,其不育系为RGCMS-1141A(或986A),恢复系为"恢5900"。"华油杂5号"的不育系RGCMS-1141A具有如下新特点:1.不育性比原不育系1141A更加稳定彻底,微粉较少;2.品质优量,其芥酸含量<1%,硫苷含量<30umol/g;3.不育系的花瓣比原1141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耐热抗病黄瓜新品种:扬大11号
全雌性,植株长势强,较抗白粉病,耐热,在高温下仍具有较强结果能力;第 1 雌花着生在第 4 节左右,从播种到采收 60d 左右;瓜条长 13 cm 左右,单瓜重约 70g,单株采瓜近 30 条;果实光皮、无刺,果肉厚,口感脆,有甜味,清香味浓,整齐度高;在设施栽培条件下每 667 ㎡产量 7500kg 以上。
扬州大学 2021-04-14
耐热抗病黄瓜新品种:扬大13号
强雌性,侧蔓少,生长势强,叶色深绿,抗白粉病及抗霜霉病;在较高温度下单性结实能力强;第 1 雌花着生在第 3-4 节,从播种到采收 62-65d;瓜条长 22-25 cm,果把长小于 5cm,果实表面少刺,果肉厚,口感脆,有甜味,清香味浓,果实整齐度高;单瓜重约 160g,单株采瓜 15 条左右;在设施栽培条件下每 667 ㎡产量 7500kg 以上。
扬州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135 13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