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基于RBF神经网络预测控制的双进双出球磨机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RBF神经网络预测控制的双进双出球磨机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包括基于RBF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控制器、控制量初始化模块以及被控对象,被控对象为双进双出球磨机模型,其输出连续被控量经离散化后生成的离散被控量和被控量当前设定值输入控制量初始化模块和预测控制器,控制量初始化模块输出控制量初始值输入给预测控制器,预测控制器输出离散控制向量经零阶保持器转换为连续控制量输出给双进双出球磨机模型。控制方法采用RBF神经网络正向模型和RBF神经网络逆向模型实现对被控对象的预测控制。本发明可以对系统进行提前控制和调节,适用于大滞后系统的控制,被控量响应快、超调量小,同时具有良好的鲁棒性。
东南大学 2021-04-11
船舶动力设备振动主动控制技术
        技术成熟度:技术突破         针对船舶机械设备减振降噪需求,提出了结构振动信息作为性能指标的主动减振控制策略。解决了船舶复杂应用环境下,主动减振技术“减振不一定降噪”的难题。攻克超低频、高出力密度主动减振系统执行机构的分析方法和设计关键技术,研发了系列化的电磁式作动器和主被动复合减振器,应用于船舶主机、辅机和管路系统振动抑制。突破了现有主动执行机构低频作动能力的瓶颈,发明了准零刚度作动器,有效覆盖国外探测技术的频率下限,解决了新一代船舶对超低频线谱振动和水下辐射噪声控制的迫切需求。提出了稳定性高、收敛速度快、扩展性强的主动减振核心控制算法并形成工程应用软件。突破了参考输入线谱增强、多频振动均衡控制、控制输出饱和抑制等一系列核心关键技术,解决了主动减振技术实船应用的稳、快、准的难题。研发了首套兼具工作过程自监测、运行故障自诊断、控制效果自评估功能的集成化、模块化主动控制系统,实现了主动减振系统100%国产化。解决了船舶机械设备主动减振系统关键部件自主可控难题。         意向开展成果转化的前提条件:船舶机械设备减振降噪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5-05-19
降压型单电感双输出支路开关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压型单电感双输出开关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本发明的控制方法通过调整控制选通信号序列中的高电平时钟周期数和低电平时钟周期数,可高效实时地调整第一输出支路与第二输出支路的功率比,使两输出支路的输出功率分配更合理。本发明的降压型单电感双输出开关变换器实现对第一输出支路和第二输出支路的输出功率动态分配,使得在优先满足负载供电的前提下,依然能保证对电池充电,而这两部分的功率的总和能够控制在一个较稳定的范围内,相比现有技术,即使输入额定功率较小,也可满足第一输出支路负载的正常工作。
浙江大学 2021-04-11
一种高速公路隧道群照明系统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
成果描述: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公路隧道群照明系统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该系统包括设置在各个基本控制单元里相邻下游隧道进口端和相邻上游隧道出口端的照明灯具、车辆检测计、洞外亮度检测仪和模糊逻辑控制模块,将交通流参数Q?V作为模糊逻辑控制模块的第一个输入参数,将洞外亮度L作为模糊逻辑控制模块的第二个输入参数,模糊逻辑控制模块内预设相邻隧道间距D作为第三个输入参数,经过模糊逻辑控制模块内预设的逻辑进行推理后输出照明强度等级R,通过该照明强度等级R控制相邻上游隧道出口照明和相邻下游隧道入口照明;本发明的照明控制系统和方法充分考虑了隧道群相邻隧道间距对照明控制的影响,既节省了隧道照明的电力消耗,又获得了更佳的照明效果。市场前景分析: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技术先进,性价比较高。
西南交通大学 2021-04-10
一种高速公路隧道群照明系统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公路隧道群照明系统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该系统包括设置在各个基本控制单元里相邻下游隧道进口端和相邻上游隧道出口端的照明灯具、车辆检测计、洞外亮度检测仪和模糊逻辑控制模块,将交通流参数Q?V作为模糊逻辑控制模块的第一个输入参数,将洞外亮度L作为模糊逻辑控制模块的第二个输入参数,模糊逻辑控制模块内预设相邻隧道间距D作为第三个输入参数,经过模糊逻辑控制模块内预设的逻辑进行推理后输出照明强度等级R,通过该照明强度等级R控制相邻上游隧道出口照明和相邻下游隧道入口照明;本发明的照明控制系统和方法充分考虑了隧道群相邻隧道间距对照明控制的影响,既节省了隧道照明的电力消耗,又获得了更佳的照明效果。
西南交通大学 2018-09-18
一体化集中空气处理系统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集中空气处理系统的控制装置,包括:多个变频器,其分别与多个风机连接,用于控制对应风机的转动频率以对生成风量大小进行调节;多个执行器,其分别与多个风阀以及表冷器水阀连接,用于控制各风阀和水阀以完成对输送或排出风量大小的调节;多个传感器,其分别设置在多个风管上以及表冷器的冷冻水管上,用于采集温度以及室内 CO2 浓度;控制器,其对传感器数据进行处理,从而生成信号以控制各变频器和执行器对各风机、风阀和水阀进行调节,完成送风和回风与新风和排风的协调,实现室内空气处理。本发明利用温湿度及二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基于立体视觉的三维手掌姿态识别交互方法和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立体视觉的三维手掌姿态识别方法和系统,属于计算机视觉和人机交互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使用立体视觉信息采集设备进行数据的采集,得到包括深度信息在内的三维数据;·745·通过得到的三维数据对手掌进行分割,然后运用平面拟合,获得手掌在三维空间中的姿态;根据跟踪识别的手掌姿态,匹配预定义的标准手势,进行具体的三维应用,实现人机交互。本发明通过识别手掌的姿态,使得识别的精度更高,更少的出现误识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高性能交流伺服系统(机电一体化系统)
本成果的内容,就是用电力电子技术解决工业调速、伺服定位及其工业柔性制造系统,大量用于机器人、数控机床、测量设备、纺织、印刷、包装、半导体及军事装备等的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设计、安装、调试之中,还可广泛应用于数码雕刻,模具生产等工业生产应用场合,具有节约能源,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意义。产品特点是构成一个三维立体伺服控制系统,通过微机编程,可进行三个自由度的协调控制,实现高速(3000r/min)、高精度(16384P/R)、低震动等伺服特性,该技术代表21世纪最新调速及伺服传动控制 。 本产品获得过江苏省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高性能交流伺服系统(机电一体化系统)
交流伺服机电一体化系统对自动化,自动控制,电气技术,电力系统及自动化,机电一体化,电机电器与控制等专业既是一门基础技术,又是一门专业技术,因为它不仅分析各种基本的变换电路,而且结合生产实际,解决各种复杂定位控制问题,如机器人控制,数控机床等。 高性能交流伺服系统(机电一体化系统)研究的内容,就是用电力电子技术解决工业调速、伺服定位及其工业柔性制造系统,大量用于机器人、数控机床、测量设备、纺织、印刷、包装、半导体及军事装备等的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设计、安装、调试之中,还可广泛应用于数码雕刻,模具生产等工业生产应用场合,具有节约能源,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意义。 本成果是构成一个三维立体伺服控制系统,通过微机编程,可进行三个自由度的协调控制,实现高速(3000r/min)、高精度(16384P/R)、低震动等伺服特性,该技术代表21世纪最新调速及伺服传动控制。 技术指标: 1.工作台面积(working table):2400×2400(可选); 2.行程(sravels):(x,y,z)2400×2400×120(可选); 3.主轴转速(spindle speed):0~24000rpm精度:0.001mm/步; 4.主轴功率(power of spindle):1kw/1.2kw; 5.驱动马达(drive motor):400w/1kw/2kw(可选); 6.工作台荷重(load of table):150kg。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基于labview的回转支承安装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专利号:ZL 201210585193.2)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labview的回转支承安装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属于回转支承的安装领域。它包括电源模块、显示模块、电机控制模块、键盘、labview开发平台工控机和步进电机。电机控制模块的输入端分别与电源模块、键盘、Labview开发平台工控机连接,输出端与步进电机、显示模块连接。电机控制模块包括驱动器和控制器。控制器的输入端接电源模块、键盘和Labview开发平台工控机,控制器的输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0 21 22
  • ...
  • 742 74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