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基于微型高效蒸气压缩制冷技术的个体冷却系统
技术团队来自北航太阳能及特种环境控制实验室 ,于2011年在国内首先设计、研制成功了实用化的便携式微型高效个体冷却系统,该系统由微型高效制冷机和液冷服组成,已在我军多军种批量装备使用,相关技术于2015年获得国防技术发明二等奖(2015GFFMJ2012)。核心的微型高效制冷技术在国防、通航、物流、电子设备冷却等众多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已获得近10项核心关键技术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该微型高效个体冷却系统满足高温环境、高强度工作条件下人体的降温需求,有效地解决了直升机、坦克、装甲车、舰船等乘员在高温环境下的热应激难题。截止2018年上半年,已交付军方近千套。 该微型制冷机体积小、重量轻、启动快、连续供冷、能耗低、可靠性高,克服了传统的相变蓄冷式、液冷式、风冷式等个体冷却装置制冷量小、使用不便等不足。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0
基于国际标准的通用物联网技术成果应用
oneM2M是欧洲电信标准化协会(ETSI)联络美国、中国、日本和韩国的通信标准化组织,成立国际标准化组织,共同开展物联网业务层国际标准的制定。oneM2M协议是应用层中的上层协议,以HTTP、CoAP、MQTT等协议作为通信载体,将自己的语义封装在HTTP等应用层协议之中。NB-IoT是3GPP针对低功耗广覆盖类业务而定义的新一代蜂窝物联网接入技术,主要面向低速率、低时延、超低成本、低功耗、广深覆盖、大连接需求的物联网业务,NB-IoT物联网协议是低层协议,二者的关系如图1所示。图1 协议体系关系图 基于多协议转换的研究以及系统模型方案的设计与分析,提出NB-IoT设备接入oneM2M的系统模型,如图2所示。NB-IoT设备:搭载了NB-IoT芯片的一套设备,包含了数个传感器。运营商服务器:负责接收NB-IoT设备数据包,并将其存放于平台数据库中。协议转换节点:将NB-IoT设备信息接入oneM2M系统中的核心模块。oneM2M平台:具体保存资源以及对外展现资源的平台。图2 NB-IoT设备接入oneM2M系统模型架构 本成果基于NB-IoT和oneM2M标准,研究构建的工业互联网全系统通用技术,包括基于NB-IoT硬件系统的嵌入式开发及其低功耗的解决方案;NB-IoT终端与运营商云平台系统的协同通信机制;运营商云平台系统与oneM2M企业私有云平台的通信机制;oneM2M工业企业的数据的统一表示,实现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的深度人工智能应用。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4-10
宽禁带半导体碳化硅电力电子器件技术
本团队在SiC功率器件击穿机理、SiC功率器件结终端技术、SiC新型器件结构、器件理论研究和器件研制等方面具有丰富经验,能够提供完整的大功率SiC电力电子器件的设计与研制方案。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超大功率硅基射频LDMOS晶体管设计技术
本团队利用优化的法拉第屏蔽罩结构和版图布局技术,基于国内8英吋工艺技术平台,研制出大功率L 和S 波段RF LDMOS 器件,能够提供完整的RF LDMOS器件的设计与研制方案。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适用于陶瓷PTC装配技术的发热芯穿管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陶瓷PTC装配技术的发热芯穿管装置。包括机架以及安装在机架上的送管机构和发热芯夹装机构,机架包括机架上面板、机架下面板和面板撑杆,机架上面板和机架下面板的四角之间通过面板撑杆支撑连接,机架上面板的底面装有用于装夹发热芯的发热芯夹装机构,发热芯夹装机构的侧方设有将套管传送的送管机构。本发明采用发热芯自动穿管技术,相比手工穿管技术,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浙江大学 2021-04-11
煤矸石、粉煤灰铝、铁、硅综合利用成套技术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铝生产国和消费国,铝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40%多,而且仍处于高速增 长中。但我国铝土矿储量仅占世界2.3%,按现有铝工业发展速度静态计算,我国铝土矿资源 将只能用10年。煤炭是我国最主要的能源资源,不仅是重要的燃料,还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煤 炭开采的副产物煤矸石,其排放量约占煤炭开采量的10%-25%,目前我国煤矸石堆积量约40亿 吨;煤燃烧利用的必然产物粉煤灰,占原煤质量的15%-40%。目前我国粉煤灰堆贮量已超过30 亿吨,而且每年以超过3亿吨的量继续产生。煤气化、液化等产生的煤化工灰渣在我国年排放 约4000万吨,未来40年我国将产生煤化工灰渣100-250亿吨。由于地质构造原因,我国的煤系固 废中氧化铝含量较高,具有回收利用铝资源的巨大潜力。 本项目采用界面活化方法诱导产生铝硅酸盐结构缺陷,在少量助剂协同作用下激发配位体 大量重组而最终提高煤系固废的反应活性,并以工业大量副产稀盐酸或硫酸为浸取剂,获取多 种高附加值化工产品;对于提铝残渣,课题组有成熟技术生产保温建筑材料,导热系数小于0.1 W/m.K,防火等级达到A级,成本低于泡沫混凝土;另外还可用于生产其它高性能建材产品。 伴随我国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与环境保护日趋严峻,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缓解资源供给 瓶颈、推动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促进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转型升级是废物资源化科技创新的 准则。本项目的开发成功可有效地解决煤化工灰渣的规模化处置和资源化难题,提供新型铝资 源,并将形成能源、资源、化工、冶金、环保新型循环产业链,带动我国新型煤化工技术进步 和相关产业升级。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污染场地土壤和地下水有机物污染修复技术
随着我国大规模的产业结构调整,沿海和经济发达城市搬迁了大量重污染企业,暴露出严 重的土壤和地下水污染情况,其中有机物造成的工业场地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十分普遍。近10年 来,围绕工业场地有机物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修复技术进行攻关,系统研究了有机物污染团的调 查、监测方法体系,有机污染物对场地环境生态风险评价和健康风险评价体系,土壤和地下水 有机污染物抽出吹脱技术、高级氧化技术和原位生物修复技术体系等。根据有机污染物的物理 性质和场地赋存特性,开发了有机污染物抽出吹脱一体化异位修复系统装备和尾气净化处理装 置;根据污染物化学性质,开发了污染物高级氧化技术和零价铁活性炭耦合还原降解技术;根 据有机污染物可生化降解特性,开发了污染物厌氧生物处理、好氧生物处理和植物微生物联合 修复技术,形成了污染场地有机物污染调查、风险评价与修复的技术体系。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表面金属化新技术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表面金属化常用的方法有真空蒸镀金属法、真空离子镀金属法、电镀法、化学镀法、电铸法、表面直接喷涂金属法等。这些方法各有其优缺点:如真空蒸镀和真空离子镀的镀层厚度均匀,但所需设备昂贵且制件尺寸受设备大小限制,涂层较薄且制备成本较高。电镀法工序复杂,镀层附着力相对较低;化学镀是大多数电镀工艺中都必须涉及到的,通常作为塑料制品电镀的前处理工艺,其优点是镀层致密、孔隙率低、适用的基体材料范围广,可在金属、无机非金属及有机物上沉积镀层;缺点是镀液寿命短、稳定性差,镀覆速度慢、不易制备厚涂层,存在环境污染。电铸法可制取高光洁度、高导电性、高精度、内腔结构复杂的制件,但每做一个制件就需一个模具,模具成本高、生产周期长。热喷涂法是把金属颗粒加热到熔融状态后沉积到基板或工件表面形成涂层;但聚合物基板材料的熔点很低,热喷涂时熔融金属颗粒和高温焰流将对聚合物基板材料表面产生严重的破坏;而且由于热喷涂的加热温度较高,所制备的金属涂层由于氧化和孔隙的产生很难满足使用要求。 冷喷涂技术不需要或者只需要很少量的热量输入,加热温度低、颗粒飞行速度高,这就有效防止了热喷涂时的热影响,减少了基体表面三维畸变,涂层中氧化、相变的发生,涂层残余热应力小,可制备厚涂层;另外,与热喷涂一个相同的技术优势是通过机械手挟持喷枪或者把基体工件放在数控工作台上,能够实现对一些复杂表面、较大工件的喷涂,加工灵活,适应性强。目前可制备纯Al涂层和Al-Cu等多层结构。 已申请专利:“一种聚合物基复合材料表面金属化涂层的制备方法及装置”,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201010588064.X.,专利申请时间:2010.12.14,专利公开日:2011.05.18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超重力场反应器合成钛酸锶新技术
钛酸锶是一种电子工业的重要原料,主要用来制造自动调节加热元件和消磁元器件,陶瓷电容器,陶瓷敏感元件,微波陶瓷元件等,尤其是高质量纳米钛酸锶可用来制造PTC热敏电阻,晶界层电容器等电子元件,具有高性能、高可靠性和体积小等优点。 早期的高压瓷介质电容器多为BaTiO3基陶瓷,但易受外界影响,加高直流偏置电场作用引起了极化,造成介质电压击穿,同时介电常数随着附加电场的增大而急剧下降,使电容量大幅度下降,而SrTiO3基陶瓷电容器克服了上述缺点,且具有介电损耗低,温度稳定性好等优点,大有逐渐取代BaTiO3基陶瓷的趋势。日本东京电学化学公司和太阳诱电公司用钛酸锶材料制成晶界型陶瓷电容器。在大电容量方面可与有机薄膜电容器相媲美,受到了人们的普遍重视。 钛酸锶的制备方法主要有高温固相反应法、水热法、化学共沉淀法、溶胶-凝胶法和直接沉淀法等。国内钛酸锶主要采用SrCO3和TiO2混合经高温反应而制得的,产品质量差,粒径大,不能满足电子工业对高质量SrTiO3的需求。本技术采用超重力场结合直接沉淀法制备纳米钛酸锶,利用超重力技术来强化反应、微观混和,控制钛酸锶晶体成核和生长等关键环节,因此生产高质量的纳米SrTiO3,市场前景广阔,符合国家需求及科技发展趋势。
武汉工程大学 2021-04-11
新型铼功能材料在清洁能源生产中的应用技术
采用萃取及氧化/萃取工艺装置处理某石化公司催化裂化汽油,使其硫含量达欧 V 排放标准,同时提高燃油收率;优化功能材料的合成方法,降低成本,便于工业化应用;合成新的功能化的离子液体,提高萃取选择性,达到深度脱硫标准;将离子液体萃取与氧化技术耦合,研究氧化/萃取脱硫技术难点,如选择合适的氧化剂、制备高效的催化剂等;优化离子液体的回收再利用,减少废液的产生,进一步探索离子液体循环利用的新方法;完善工业化应用所必须的各种基础数据。克服传统加氢脱硫体系存在的温度高、压力大、副产品多等弊端,实现常温常压油品深度脱硫,催化剂循环利用。克服传统加氢脱硫体系存在的温度高、压力大、副产品多等弊端,实现常温常压油品深度脱硫等技术手段。
辽宁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930 931 932
  • ...
  • 999 10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