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低功耗医疗健康芯片设计
传统的体外生理信号监测如心电、脑电等基于湿电极在电极皮肤建立稳定且低阻抗的接触,需要凝胶,不易佩戴且容易滋生细菌感染等。使用干电极是可穿戴和医疗健康芯片的必然趋势。但目前的商业芯片在干电极下无法使用,存在诸多性能上的缺陷,诸如功耗、输入阻抗、共模抑制比等方面均无法满足要求。在对国内外相关技术的研究和综述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提出一种基于干电极的信号采集芯片。经流片验证,可以提供足够的空间分辨率,功耗在μW级别。同时该技术采用了实验室积累多年的低功耗集成电路设计技术。以下是两款超低功耗干电极脑电与心电采集芯片及其应用场景。其中脑电芯片可以在耳道采集脑电信号,方便舒适,易于集成,其产业化已经在逐步推行。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水泵设计和水泵节能改造
水泵叶轮是决定水泵性能的关键部件,采用全三元黏性正问题计算与反问题设计迭代进行水泵叶轮设计,是目前国际通行的高性能叶轮的设计方法。 全三元黏性正问题计算是应用全三元CFD理论和技术直接求解叶轮内流场参数,其主要特点是(1)采用了全三维粘性流体力学模型;(2)求解控制方程组的离散方法采用了适合工程应用的有限体积法;(3)采用成熟的网格划分技术和前后数据处理技术,求解出泵内三维粘性流场的速度分布、压力分布及其它流动特征参数,为反问题设计提供依据。 反问题则是根据实际运行需要流量、扬程、功率和效率等工况参数,以及流动控制边界条件等要素,设计水泵叶轮和蜗壳等过流部件的几何尺寸和形状,从而实现对叶轮内流动特征的控制。 根据上述水泵叶轮研究设计思路,分析研究水泵实际运行工况,对低效率叶轮的叶片形状、叶片进出口几何形状、叶轮前后盖板几何形状做设计改进,达到减小损失、提高效率的效果。 购买了PHOENICS、FLUENT、NUMECA等商用CFD软件,购置了联想1800集群式计算机系统,采用“两类流面”理论编制了叶轮设计软件,提高了设计水平,缩短了产品开发周期,部分成果已经为企业采用。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4-11
工业设计和印刷包装
工业设计和印刷包装专业有一个明确的目标:紧扣创新主题,服务于出版、印刷、机械,创建完备的艺术创新设计平台。近年来,工业设计系积极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通过产学研模式,与国内外著名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30多家企业进行过产品创新、信息产品设计,涉及到机械、电子、IT、家电、玩具、文具、动漫、仪器仪表、展览展示等行业,为企业创造专利50多项,获得了社会、企业的广泛好评。    工业设计专业有现代设计制造及快速模型实验室,拥有三坐标测量仪、高精度数控加工中心、FDM三维快速成型机、真空浇铸机等多种先进仪器和设备,为研究和教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印刷与包装工程专业主要的研究内容和方向涉及:各种纸类与非纸类数字化印刷系统的设计与开发、高保真印刷色彩复制与再现、印刷质量在线控制系统研究与开发、印刷性能与过程控制检测技术与设备的研究与开发、印刷过程智能化控制系统研究与开发、数字化工作流程的研究与开发、印刷管理系统的开发、油墨研究与开发、印刷机设计与改造、印刷工艺的设计与优化、色彩管理系统的开发、物流包装系统设计与优化、功能性包装系统的研究与开发、防伪包装的设计与开发、印刷包装性能检测与评价、包装结构设计与开发以及对外提供各种培训。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4-11
齿轮动态性能优化设计系统
广泛应用于汽车等行业中的高速重载螺旋锥齿轮,由于其设计、制造与检测技术特别复杂,国内外对其动态性能的研究还不够充分。由于螺旋锥齿轮齿形复杂,经热处理与研磨后,齿面误差很大(达几十微米),是影响振动噪音的一个重要因素。本研究项目重点考虑到齿面形状与制造误差、以及齿面弹性变形等的影响,把齿面加载接触分析与周向振动模型结合起来,研究由轮齿的时变啮合刚度、轴系类刚度、齿面制造误差、安装误差而引起的齿轮内部激振机制,进而归纳为能预报齿轮振动大小的振动激振力的指标值。在设计阶段,可以应用本研究成果,为设计出低振动噪音的最佳齿面(最佳机床设定参数)提供理论基础。在制造过程中,能够对其振动激振力进行及时智能预报,并利用齿面测量仪对齿面精度进行控制,可以制造出低振动噪音的螺旋锥齿轮。 该成果功能: 可以进行理论齿面与有误差齿面的TCA与LTCA、齿面闪温分布、齿面接触线载荷分布、齿面接触应力分布、任一接触瞬时的齿根弯曲应力分布、振动激振力大小指标值。 适合于成形法、螺旋成形法与展成法加工的锥齿轮,也适合于渐开线齿轮。   该成果已经应用于日本与国内多家螺旋锥齿轮公司、渐开线齿轮公司与齿面测量仪公司。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4-11
大型风力机设计技术
风电的核心设计技术始终被国外所垄断,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缺乏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风力机关键设计技术,严重制约了我国从风电大国走向风电强国。围绕大型风力机设计所需解决的空气动力学、结构动力学和多目标优化等关键问题,开展了多学科综合研究和技术集成。经过十五年的潜心研究,不仅打破了大型风力机关键技术长期依赖国外进口的局面,引领了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风力机设计关键技术的发展,而且产品成功打入欧美市场。技术特征1.建立了准确的大型风力机流场结构模型、气动载荷模型和高精度高效数值仿真方法。2.突破了大型风力机整机气动弹性CFD/CSD时域紧耦合计算技术。3.针对风力机设计中的多目标、多约束和多变量优化等传统难题,建立了高效的多学科耦合优化算法应用范围:成果已在我国近40家风电企业应用,研发产品应用于60余个风电场,体现了当代风力机设计研究的前沿进展,以胡文瑞院士为主任、前世界风能协会主席贺德馨研究员为副主任的专家委员会评价本成果总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0
复合桩基非线性设计方法
在基础设计中,经常会碰到下列情况:1)如果采用天然地基浅基础方案,地基承载力可满足要求,但是建筑物沉降量过大无法满足规范要求。2)采用天然地基浅基础方案,地基承载力和沉降均不满足要求,但是地基承载力距设计要求差距不大。上述情况通常的做法是弃地基土承载力不用而改用常规桩基来承担上部结构的全部荷载,从而造成很大的浪费。南京工业大学宰金珉教授通过长期研究,提出了复合桩基的设计理论与方法,成功地实现了在软土地区的桩土共同作用。多项工程实践表明,采用复合桩基的建筑物基础造价节省30%~60%,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工艺路线:突破单桩承载力特征值的限制,人为令单桩荷载达到或接近其极限承载力,使单桩工作状态由弹性支承进入完全塑性支承,形成“塑性支承桩”。 在基础下设置数量较少的塑性支承桩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地基土的承载力,只使用少量的桩来承担部分上部结构荷载和控制建筑物沉降,而且还可以利用塑性支承桩的自适应性来改变基础的支承刚度,以达到使建筑物的差异沉降最小的目的。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4-13
导航系统辅助增强设计
导航系统辅助增强设计合作方:哈尔滨工业大学合作方式:技术开发
河北工业大学 2021-04-13
工艺设计与管理系统(BITCAPP)
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CAPP)是连接产品设计与制造的桥梁,主要完成产品零件制造工艺过程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文档编制,其过程从零件信息的获取到工艺规划完成,并为CAM、PPS、PDM、ERP提供信息输出结束。BITCAPP实现以下功能:(1) 零件信息获取: 读取CAD信息,并对加工特征信息进行补充(2) 工艺设计      完成工艺规划,输出工艺文件信息(3) 表格定制:    根据企业的不同表格绘制表格,并关联数据库(4) 工艺资源管理: 管理当前企业的资源设备和工艺知识(5) 报表生成      统计资源、设备的应用系统集成      与其他系统进行信息交互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3
六合连新型设计
由多根镂刻有不同缺口的长方体小棒组成,可以形成数千种类似于传统的六合连的难度各异的玩具组合
扬州大学 2021-04-14
腔镜微创器械设计
项目针对腔镜微创器械结构复杂、精度与材料要求高等特点,设计出更灵(更灵活的腕部)、更小(直径小于10mm)、更巧(自动缝合)的腔镜微创器械。解决了受限空间下多自由度运动/力传递问题,实现了面向复杂操作的器械功能末端设计。
天津大学 2023-05-1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6 17 18
  • ...
  • 107 10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