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喷杆式喷雾机喷幅控制及变量喷施控制技术与装置
项目简介 由于农田地块宽度和形状的限制,普通喷杆式喷雾机在田块边缘经常发生喷出界或 漏喷现象;由于田间地形及驾驶员驾驶习惯的影响,普通喷杆式喷雾机的单位面积实际 施药量也会随着作业速度的改变而改变。本项目设计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喷杆式 喷雾机变量喷施控制器,在每个喷杆分区/喷头的支管路上都串接了高速开关电磁阀,通 过对电磁阀的通断控制实现喷幅调控;通过对电磁阀的脉冲宽度调制(PWM)控制实现对 实际喷洒流量的在线调控;通过对作业速度的实时监测和喷
江苏大学 2021-04-14
一种基于火电机组运行数据确定升降负荷速率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确定电站机组最大升降负荷速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读取电站集散控制系统DCS历史数据库中以单位时间为间隔的连续负荷数据,作为计算最大负荷升降速率的总样本,并做一阶差分;步骤二,设定窗口长度N,采用滑动窗口的形式,计算窗口内负荷数据的标准差s:步骤三,统计所求的标准差,找出其分布规律,得到区分稳态过程与非稳态过程的标准差阈值;步骤四,确定负荷非稳态过程的起止时刻以及持续时间;步骤五,确定机组的最大负荷升降速率。本发明根据机组真实历史数据,进行对机组最高升降负荷速率的预测,其预测结果准确;具体实施过程只需要机组运行的历史数据,简便易行,对机组的安全运行没有任何影响。
东南大学 2021-04-11
一种基于全特性空间曲面建模的梯级负荷经济分配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全特性空间曲面建模的梯级负荷经济分配方法,属于水电能源优化运行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建立以梯级总蓄能最大为目标的梯级负荷分配模型;根据水电站各机组的动力特性,构建水电站全特性空间曲面;根据水电站各机组的振动区,运用组合理论,推求水电站的组合振动区;根据水电站全特性空间曲面和水电站组合振动区,运用差分进化算法求解所述梯级负荷分配模型;将最优梯级负荷分配方案下发至各水电站。本发明以水电站作为梯级负荷分配的计算单元,通过组合振动区直接推求水电站的出力可行域,在兼顾求解精度的前提下,有效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实时负荷变化下水电站多模式时空嵌套出力动态调整方法
本发明属于水电能源优化运行领域,公开了一种实时负荷下水电站多模式时空嵌套出力动态调整方法,该方法以实时负荷变化量大小为依据,制定多种模式调整策略。当电站接受到新负荷指令时,自动进入其相应调整模式。本发明方法可减少电站机组出力变幅、有效躲避振动区、降低穿越振动区次数,且电站总耗水率与计划经济运行计算得到的耗水率非常接近,无明显额外耗水。因此本发明方法兼顾稳定性、经济性与高效性,比现有技术更为经济、安全、高效。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热轧生产线中的复杂控制与综合优化技术(技术)
成果简介:本项研究的应用领域为板带热轧,重点是热轧中厚板领域。板厚 控制、板形控制、轧制节奏控制、轧制温度控制及轧制规程自动生成与自动 修正等是热轧板带特别是热轧中厚板轧制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和重要科学问 题。本研究运用的重要理论基础和技术包括现代控制理论、最优控制理论、 系统辨识理论和计算机控制与优化技术等。将上述理论与热轧液压自动厚度 控制(HAGC)系统研究与应用,轧制过程建模、仿真与优化控制研究,热轧规 程动态设定与自学习研究紧密结合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机器人视觉导航技术、机器人远程控制技术
项目背景:目前电力机器人在作业过程中,由于环境恶 劣,电磁刚绕强度高,造成控制系统不稳定;同时在巡检过 程中,要对各种线路金具、各种作业仪表进行识别与检测, 通常采用机器视觉技术。但由于机器人作业在野外或阴暗照 明等复杂环境,存在识别率低,不稳定等问题。本项研究针 对特殊应用环境,拟开发一套基于机器视觉的巡检机器人控 制系统。 所需技术需求简要描述:1.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机 器人越障系统:主要包含视觉、激光雷达、超声、红外等传 感器信息,能够实现对巡检路径上障碍物的实时识别与定 位;2.巡检机器人远程监控平台:用于对巡检机器人采集到 的信息进行远程传输和监控,包含巡检路径上的实时视频传 输、机器人运行状态信息显示、巡检故障诊断与显示等;3. 小样本深度学习算法:针对极端环境下数据采集困难,数量 少等问题,研究基于小样本学习的深度学习算法,提高极端 环境下的障碍物识别精度;4.图像增强算法:针对高空强光、 阴暗、潮湿等极端环境所带来的图像识别困难问题,研究相 应的图像增强算法,提高识别精度。主要技术指标:1.开发 设计一种适合高压线路金具视觉检测与识别技术,对输电线 路各种金具进行动态识别与检测,解决野外环境下识别率低 的问题,形成一套完整的线路金具机器视觉识别与检测方 法。2.开发设计一种适合地下阴暗、潮湿、多尘环境下视觉检测与识别技术,形成一套完整的机器视觉识别与检测方 法。包括线路金具的识别模型和线路金具的定位方法与双目 测距技术。  对技术提供方的要求:拟与高校联合开发,要求团队具 有类似经验,具备电力机器人研究经历,具有电力线路识别 研究基础,最好有研发案例。 
青岛共享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2021-09-13
一种入射角度不敏感的颜色滤光片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入射角不敏感的颜色滤光片,包括基底,所述的基底上布置有若干圆柱形的光栅,所述光栅以正六边形排列,光栅材料为硅,基底材料为熔融石英。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滤光片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入射角不敏感颜色滤光片,与传统的化学滤光片和传统的干涉滤光片不同,它采用二维光栅的结构,利用光栅层中产生的巨大的折射率差别,通过高低折射率差区域之间的耦合产生谐振,从而达到入射角不敏感的滤光效果。本发明入射角不敏感的颜色滤光片的制备方法,制备简单,成本低,便于大规模、批量化生产。因此该发明有望在液晶显示、彩色印刷、传感探测和防伪等领域广泛应用。
浙江大学 2021-04-11
一种燃煤发电机组超低负荷运行的系统与运行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煤发电机组超低负荷运行的系统与运行方法,该系统由两台联合运行的燃煤发电机组组成,包括汽轮机、蒸汽系统、真空抽气系统、凝结水系统和给水系统;发电机组的蒸汽系统之间通过热再蒸汽联络管相连;发电机组的给水系统之间通过给水联络管相连。本发明将两台机组超低负荷运行时的蒸汽出力,集中在主锅炉上,解决了当燃煤机组超低负荷运行时,锅炉燃烧失稳,磨煤机、风机及脱硝反应器不稳等问题,同时大幅提高锅炉运行操控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东南大学 2021-04-11
基于函数型非参数回归的中长期典型日负荷曲线预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函数型非参数回归的中长期典型日负荷曲线预测方法,根据已有的历史典型 日负荷曲线,基于函数型数据分析理论和非参数核密度估计方法,建立函数型非参数回归预测模型;考 虑待预测典型日的日负荷率和最小负荷率,建立二次规划模型对函数型非参数回归预测模型的预测曲线 进行修正,最终得到满足待预测典型日负荷特性指标要求的预测曲线。以中国某省级电网和美国 PJM 电 力公司的典型日负荷数据为基础的仿真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简单实用,预测结果准确。本发明具有良好 的推广价值和应用前景。
武汉大学 2021-04-14
成品油管道调和建模、控制与优化技术
针对油品调合过程中的关键质量指标辛烷值(马达法和研究法)和雷德蒸汽压等调合规律的非线性,建立了预测准确,结构简洁的智能调合模型。由于实际工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干扰因素很多,调合模型输出值与成品油属性在线分析仪的检测值不可避免地要产生一定的偏差,为此开发了汽油调合模型的在线优化校正技术,使调合模型适应工业过程操作特性的变化和生产工况的迁移。在建立的调合模型基础上,开发了离线和在线优化技术。离线优化技术不需要企业进行管道改造和安装在线分析仪,可在一定范围内提高调合的成功率和降低调合成本。在线调合模式基于离线模式,可动态更新和优化调合配方,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调合成功率,降低调合成本,减少质量过剩。开发的优化技术还考虑了多种可能的现场生产模式:例如:管道调合,罐式调合,罐底油补偿模式等。已汽油调合软件ECUST_BLEND工作。成品汽油调合过程的建模、模拟与离线优化技术已经成功在金陵石化完成现场应用。其中汽油辛烷值调合效应模型,将汽油调合过程中组分油表现的非线性效应定量的描述出来,进而准确的对成品汽油的关键指标辛烷值作出预测,与传统的乙基模型对比表明所建模型精度提高了约1%。在调合模型基础上开发的离线优化技术,结合了成品油生产现场的特点,能够有效的考虑罐底油、直调组分、锰剂添加量、以及库存约束等现场情况。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所完成的汽油调合工作全部一次达到国III标准。通过与传统的手调方式进行比较,优化后配方提高了一次汽油调合的成功率,稳定了汽油生产过程,并且降低了调合成本与质量过剩:质量过剩稳定在0.?以内,且研究法辛烷值在93.5-4.1之间波动。仅以离线优化为例,通过成本核算,每年的调合成本可减少1275万元左右。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1 12 13
  • ...
  • 793 79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