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科研级分子蒸馏器的研发与产业化
分子蒸馏不仅可以分离传统手段难以分离的热敏性、 高粘度、易变质物料,还可以代替柱层析、减压蒸馏等传统分离技术,成为一种实验室的通用理化仪器。因此科研级分子蒸馏器有望成为改变用户习惯的一类产品。试生产的分子蒸馏器非常契合实验室的实际使用。冷热面可调, 且蒸发面积仅为 0.01 平米。 科研级分子蒸馏器,内部的冷凝盘管采用了快拆快装结构,用户可以根据实验需求对冷凝盘管进行迅速更换以进行冷热面距离的调节,该型设备的蒸发面积仅为 0.01 平 ,适用于克级物料的分离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3-05-17
基于THEIC的大分子成炭剂TT4
传统的无卤膨胀型阻燃剂 (IFR) 是由酸源聚磷酸铵 (APP) 、炭源季戊四醇 (PER) 和气源三聚氰胺 (MA) 所组成,季戊四醇虽然具有较好的成炭性,但由于其分子量低,与材料相容性差、热稳定性和耐水性差,在与树脂的高温复合加工过程以及所制备的阻燃材料在潮湿环境中使用受到很大的限制。 该成炭剂TT4与聚磷酸铵APP按TT4 : APP=1 : 2的配比,在聚合物中IFR重量配比30%时,阻燃氧指数达到35以上,同时达到UL-94 V0级别,无溶滴现象,比传统的三嗪类成炭剂的综合成炭效率高,可广泛应用于聚烯烃、聚苯乙烯类树脂 (ABS和HIPS等) 、PBT、PET、尼龙、环氧树脂、不饱和树脂、聚氨酯、聚碳酸酯、丙烯酸树脂、弹性体等多种场合。该成炭剂具有THEIC的超支化结构,具有优异的成炭能力,可以形成致密的炭层厚度和坚韧的炭层强度,与聚磷酸铵等P-N系无卤阻燃剂配合,具有十分理想的协同效应,赋予材料卓越的阻燃性能,是十分理想的。 目前市场上三嗪类成炭剂均采用三聚氯氰为起始反应物,涉及溶剂后处理和氯化氢尾气处理问题,对环境有一定的污染且生产成本高。本项目以THEIC为主要原料,通过固相熔融反应,反应过程中无溶剂,产品质量稳定。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3
与猪肉pH值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鉴定及其应用
该发明属于家畜分子标记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两个与猪肉pH值性状相关的SNP分子标记和这两个SNP构成的单倍型的鉴定及应用。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两个与猪肉pH值性状相关的SNP分子标记和这两个SNP构成的单倍型的鉴定及应用。本发明运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方法寻找与猪肉pH值性状相关的SNP分子标记及单倍型,以此作为猪肉pH值性状相关的SNP分子标记及单倍型在标记辅助选择中的应用。 该专利确定的SNP位点,对于研究标记辅助选择具有重要作用,对于提高猪肉品质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对于规模化猪场进行育种选择应用具有巨大经济效益。 转化条件:规模化猪场的大群体检验和应用,需后期在群体中进一步验证并应用。 成果完成时间:2017年12月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面向水处理和物料分离的高分子纳滤膜
纳米颗粒/高分子复合中空纤维膜采用先进纳米颗粒涂覆技术,使得纳米颗粒均匀涂覆于高分子膜表面,形成高性能纳滤膜。其截留性能接近于陶瓷膜,成本接近于高分子膜;采用中空纤维膜组件技术,膜出水量将比平板纳滤膜大2-3倍;纳米颗粒改性膜表面具有优异抗污染性能。纯水通量大于15 Lm-2hr-1bar-1;分子量350gmol-1染料截留率大于99%。适用于高盐度印染废水脱色、回用、零排放等应用。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利用分子技术发掘、创新番茄种质和新品种选育
番茄是世界主要的蔬菜作物,也是我国重要的大宗蔬菜。我国番茄栽培面积1800万亩,国外番茄品种抢占我国市场竞争激烈。因此,利用现代分子技术发掘番茄抗性特异种质材料和优异基因资源、创新番茄优异种质、利用分子标记辅助技术改良亲本和创制新品种,创新番茄制种技术以及新品种推广和应用等系统性研究工作,培育出可抗衡和替代洋品牌的自有品种成为我国重要战略需求。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是通过利用与目标性状紧密连锁的DNA分子标记对目标性状进行间接选择的现代育种技术。该技术对目标基因的转移,不仅可在早代进行准确、稳定的选择,而且可克服再度利用隐性基因时识别难的问题,从而加速育种进程,提高育种效率,降低育种研究成本等,与常规育种相比,该技术可提高育种效率2——3倍,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该技术的关键是与重要农艺性状紧密连锁的DNA分子标记的筛选与鉴定以及分子标记应用的简便性。 项目组在国内率先开发出番茄抗根结线虫、抗青枯病、病毒病、灰霉病、枯萎病等抗病基因和果实耐贮基因特异分子标记,这些实用性强的分子标记已成功应用于番茄多抗优质自交系选育。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聚合育成了含以色列、美、荷等国家番茄种质遗传基础的优良自交系420余份,为番茄品种选育提供了珍贵的基础材料。利用选育出的自交系,聚合育成高产、优质、多抗新品种华番2号、华番3号。 项目组在发掘和创制了一批重要的新基因和新种质的同时也积累了丰富分子育种经验,建立了完善的番茄分子育种技术平台,该技术适用于番茄遗传育种研究和番茄制种应用,技术体系和标记也实用于茄子、辣椒等茄科蔬菜作物的育种研究应用,该技术具有可靠的安全性。 项目组所研创的分子标记及其分子辅助育种技术在国内蔬菜育种和科研单位广泛成功地应用,取得良好的效果;所创制的系列番茄新品种、新组合以及集成高效栽培技术,在湖北各市县以及浙江、江苏、陕西等省大面积推广,取得显著社会和经济效益。新品种的综合指标达到或优于国外品种。项目组所研制的番茄高效规模化杂交制种技术广泛应用并取得显著效益。 发布于 2020 年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一种即刻交联技术用于制备大孔三维纳米纤维支架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即刻交联技术结合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三维纳米支架的方法,本发明得到的支架 具有三维立体的结构,厚度为 0.05-10mm,结构蓬松,纤维间空隙为 0-30μm,孔隙大小可调,本发明操 作简便、所涉及的即刻交联的方法解决了机械和加工性能稍差的天然生物分子进行静电纺丝后再交联所 产生的纤维溶解、结构破坏的问题,可以获得结构稳定、三维立体、疏松多孔的纳米纤维支架,为组织
武汉大学 2021-04-14
一种通过自底向上填充实现通孔互联的方法及其产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自底向上填充实现通孔互联的方法,包括:(a)在基片的一个表面上加工制得盲孔;(b)在加工盲孔的基片表面上依次生长绝缘层、阻挡层和种子层;(c)向种子层表面上涂布光刻胶并填平盲孔,然后执行曝光及显影处理,以使光刻胶仅在盲孔底部的种子层表面上残留;(d)去除未覆盖光刻胶的种子层,而盲孔底部的种子层不受影响;(e)去除残留的光刻胶;(f)向盲孔中填充导电材料完成自底向上的生长;(g)减薄基片未加工盲孔的表面形成通孔,由此完成通孔互联过程。本发明还公开了相应的通孔互联结构产品。通过本发明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低孔低渗岩心含油率 12MHz核磁岩心分析仪
产品详细介绍产品简介:  12MHz核磁岩心分析仪,主要用于常规与非常规岩心的孔渗饱测试,可用于低孔低渗岩样测试评价。  MicroMR12产品身躯小巧,结构紧凑,是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台式核磁共振岩心分析仪;可满足石油勘探领域的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可动流体饱和度、束缚流体饱和度等相关分析测试,测量结果客观真实、精准度高、重复性好,仪器性能稳定,性价比高。技术指标:1、磁体类型:永磁体;2、磁场强度:0.28±0.05T,仪器主频率:12MHz;3、探头线圈直径:25.4mm;应用解决方案:1) 常规岩心孔隙结构及流体饱和度;2) 非常规岩心(致密岩心,泥岩,页岩)孔隙结构及流体饱和度;3) 中大尺寸岩样含油含水分布、油水含量测试;应用案例一:玻璃珠孔隙模型测试(不同饱和度下T2弛豫图谱分析)应用案例二:核磁共振T2图谱与岩样孔喉分布注:仪器外观如有变动,以最新款为准。
上海纽迈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进展 | 电子系崔开宇在超光谱成像芯片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制出国际首款实时超光谱成像芯片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黄翊东教授团队崔开宇副教授带领学生在超光谱成像芯片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制出国际首款实时超光谱成像芯片,相比已有光谱检测技术实现了从单点光谱仪到超光谱成像芯片的跨越。
清华大学 2022-05-30
基于超陡摆幅器件的极低功耗物联网芯片
随着集成电路的发展,功耗问题越来越成为制约的瓶颈问题。特别是在即将到来的万物互联智能时代,物联网、生物医疗、可穿戴设备和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更加追求极低功耗,尤其是极低静态功耗。面向未来庞大的物联网节点应用的需求,极低功耗器件及其电路芯片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受玻尔兹曼限制,传统晶体管的亚阈摆幅存在理论极限,这一限制是阻碍器件功耗降低的关键因素,基于传统CMOS晶体管的集成电路已经无法满足物联网节点等对极低功耗的需求。 本项目基于标准CMOS工艺研制新型超陡摆幅隧穿器件,并进一步研发具有极低功耗的物联网节点芯片。新型超陡摆幅隧穿器件采用有别于传统晶体管的量子带带隧穿机制,可突破亚阈摆幅极限,同时获得比传统晶体管低2个量级以上的关态电流性能,具备极其优越的低静态功耗性能。通过超陡亚阈摆幅器件及电路技术的研究和突破,可促进我国物联网芯片产业的发展,显著提高物联网节点的工作时间,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北京大学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65 66 67
  • ...
  • 267 26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