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分子生物试验用试管自动清洗灭菌装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子生物试验用试管自动清洗灭菌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边角设有支杆,所述支杆上端滑动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杆一侧滑动连接有调节箱,所述调节箱固定连接于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中间位置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设有主动齿轮,所述支撑板下端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一侧设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啮合连接于主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中间嵌有转轴,所述转轴贯穿连接于固定板,所述转轴一端设有清洁布,所述底座上端设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上端一侧设有试管支架,所述传送带中间位置设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一端连接有紫外线照射装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减少了中间工序,使得试管清洗灭菌效果更好。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3
人才需求:对于化工及高分子行业能深入研究。
1、在减水剂方面有熟练的测试保塌和减水性能。2、高分子及化工行业的人才优先考虑。3、认真踏实干工作做事情兢兢业业。4、对于化工及高分子行业能深入研究。
山东晟瑞新材料有限公司 2021-09-07
27位点单泛素分子降低树突状细胞免疫功能的方法
27位点单泛素分子降低树突状细胞免疫功能的方法,涉及基因工程技术领域。27位点单泛素分子是只保留27位赖氨酸的泛素分子,从小鼠骨髓中分离得到树突状细胞,用27位点单泛素分子预处理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再进行体外过继免疫,最后进行酶联免疫斑点实验和流式细胞术实验。实验证明,处理后的树突状细胞抗原提呈能力明显降低,其抗原特异性CTL诱生能力也降低;27位点单泛素分子可降低树突状细胞转输受体内淋巴细胞产生IFN‑γ、穿孔素、颗粒酶B的能力。27位点单泛素分子抑制转输受体脾细胞产生穿孔素和颗粒酶B由溶酶体途径实现。
厦门大学 2021-01-12
优质健康猪重要候选基因挖掘分子育种标记开发与应用
1. 构建了猪基因素材的高效挖掘平台与分子育种标记开发技术体系。率先设计、建立了猪第一代寡核苷酸基因芯片的技术操作流程;优化了猪基因芯片的非特异过滤方法;开发了猪CRISPA/Cas9基因组编辑系统的sgRNA设计及脱靶效应评估软件获得软件著作权,创建了多个病毒和细菌刺激的细胞和活体模型,发展了多个基因组学技术,实现了猪基因素材高效挖掘平台与分子育种标记开发技术体系的构建。 2. 开发了10个用于优质健康猪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分子育种标记。筛选出猪重要候选基因589个,向GenBank提交基因序列80条,鉴定到24个与产肉、免疫性状显著关联的基因突变,取得10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分子育种标记。 3. 构建了适用于优质健康猪培育的多标记聚合育种技术体系,取得了明显社会经济效益。 该项目实现了猪产肉性状、抗病性状基因的批量挖掘与验证,开发出一批分子育种标记,建立了多标记聚合辅助育种技术体系,为湖北及我国优质健康猪的培育提供了丰富基因资源和技术支撑,取得了良好社会经济效益。 成果完成时间:2016年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基于固定化酶生产低分子量肝素的新工艺
低分子量肝素(LMWH)是临床上最主要的天然抗凝剂,目前主要是通过动物来源的肝素进行酶降解制得。欧洲药典要求 LMWH 的分子量为 6000~8000,质量控制是生产 LMWH 的重要环节。而肝素酶的活性和利用率直接影响 LMWH 生产成本和产业经济。 本项目组利用融合肝素酶 I (Hep I)与甲壳素之间的亲和作用,实现酶的循环利用,同时融合酶活性和稳定性提高。利用绿色溶剂体系制备形态完好、尺寸均一的甲壳素微球。用固定化酶制备的 LMWH 产品达到欧洲药典要求,实现了分子量可控,生产过程可实时监测。该项目将对 LMWH 产业的绿色和经济生产提供技术支持。目前已发表 SCI 论文 2 篇,并与相关企业开展了合作。 
江南大学 2021-04-13
大型、超大型零部件孔、面有高位置精度要求的 定位加工技术
对于大型或超大型零部件,如大型箱体类零件上,常有轴承孔系以及面的平行、垂直等位置精度的要求,本技术区别于传统的加工方法,利用特有的等分定位技术和车间现场条件,可方便地确定孔的对称位置和关联面间的位置,且加工或修正出具有很高位置精度的零部件。 工作原理:等分定位新技术 + 特殊的定位处理技术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中国药科大学孔令义教授团队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本研究通过解析cGMP−BLM-vG4复合物的结构,为鸟嘌呤衍生物类抗癌药物设计提供了结构指导和新思路;同时也为基于氧化损伤形成缺口G4天然小分子抗癌药物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中国药科大学 2022-05-31
超特高压电网继电保护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研究背景 超特高压电网具有电压等级高,输电容量大,输送距离远,覆盖范围广等特点,电网故障带来的系统安全影响更加严重。超特高压系统故障后的暂态特征及继电保护与控制装置的配合关系复杂,超特高压工程带来的继电保护新问题对传统继电保护配置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因此研究超特高压电网继电保护新原理是当前超/特高压电网建设的重大课题。 主要成果 构建了超特高压系统实时数字仿真系统(RTDS)模型,揭示了超特高压系统故障机理及其电磁暂态特征。在超特高压继电保护新原理方面取得了多项重大的科研成果,如:提出dR/dt振荡闭锁原理,解决了电力系统振荡过程中距离保护容易误动的难题;提出“按相补偿”方法,改革了接地阻抗继电器的接线方式,有利于阻抗选相和距离保护的快速动作;提出“虚拟电流”的构成方法,解决了母线保护的故障判别及TA饱和、断线的判别难题;提出基于电压回路方程的变压器保护新原理,解决了励磁涌流引起差动保护误动的难题等。研究开发的微机保护、继电保护测试仿真系统、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发变组保护系统及故障录波装置等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学术影响 研究团队在20世纪80年代初研发了我国第一台微机继电机保护装置,而后研发的分层、分布式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率先在西电东送工程的首个500kV变电站投入应用;1000kV线路保护及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也成功投运;依托研发技术创建的四方公司已成为我国二次设备三大制造商之一,年产值超过20亿元。相关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实际电网中,先后2次2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取得了重大经济和社会效益。
华北电力大学 2021-02-01
一种Mg掺杂的ZnO超细纳米线及其合成方法
本发明公开的Mg掺杂的ZnO超细纳米线具有六方纤锌矿结构,纳米线的直径为1~10纳米,长度为5~1000纳米。其合成步骤如下:将脂肪酸锌、脂肪酸镁和高沸点有机溶剂混合置于反应烧瓶中,磁力搅拌下加热至100~150℃,抽真空除去反应体系中的水蒸汽和氧气,在惰性保护气氛下加热到200~350℃,再将温度为100~200℃的十八醇快速注入到反应烧瓶中,保温1~100分钟,离心分离,得Mg掺杂的ZnO超细纳米线。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成本较低、重复性好、易于工业化生产,Mg掺杂的ZnO超细纳米线具有很强的量子限域效应,有望在蓝紫光发光二极管、紫外激光器等诸多领域得到应用。
浙江大学 2021-04-11
一种Sn掺杂的ZnO超细纳米线及其合成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n掺杂的ZnO超细纳米线及其合成方法。该纳米线具有六方纤锌矿结构,纳米线的直径为1~10纳米,长度为2~10000纳米。其合成步骤如下:将脂肪酸锌、脂肪酸锡、脂肪胺和高沸点有机溶剂混合置于反应烧瓶中,在惰性保护气氛下,磁力搅拌加热至50~200℃,保温1~1000分钟,然后在惰性保护气氛下加热到200~350℃,保温1~1000分钟,离心分离,得Sn掺杂的ZnO超细纳米线。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成本较低、重复性好、易于工业化生产,有望在透明导电薄膜、柔性显示器件、薄膜晶体管、传感器等诸多领域得到应用。
浙江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78 79 80
  • ...
  • 267 26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