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水下航行体电磁加热空化装置
水下航行体电磁加热空化装置。装置示意图如下,由磁性分子材料构成 的空化器 1 安装在航行体 2 头部,高频交变电磁场发生器 4,空泡 3 由涡流导致 的高温产生。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水下自主航行器与水面移动平台的水下非接触移动接驳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自主航行器与水面移动平台的水下非接触移动接驳装置,该装置包括水面移动平台侧部分和水下自主航行器侧部分;其中水面移动平台侧部分主要包括水面移动平台船体、非接触接驳主控单元、喇叭状导引口、非接触电能传输初级线圈、水面移动平台侧信号传输天线、电磁铁锁紧单元、水面移动平台侧声学通讯定位模块、圆筒型导引口等,水下自主航行器侧部分主要包括视觉导引组件、水下自主航行器侧声学通讯模块、水下自主航行器侧信号传输天线、水下航行器主体、非接触电能传输次级线圈、电磁锁紧块、锥形保护套。本装置增大了水下自主航行器的探测范围和相关探测任务执行的灵活性,并且降低了水下自主航行器的回收成本。
浙江大学 2021-04-11
基于舰船尾迹和海底地形内波模型的水下航行器检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舰船尾迹和海底地形内波模型的水下航行器检测方法,属于遥感技术、海洋科学和自然地理的交叉领域,意在利用海面舰船运动引起的尾迹内波模型和海底地形引起的内波模型,以这些模型作为约束,提出了检测、识别、定位水下航行器内波信号的新方法。水面舰船引起的尾迹和内波可通过舰船的检测识别加以区分,水面舰船可通过可见光图像、红外图像检测定位,海底地形引起的内波模式是相对固定的、可预测的,水下航行器引起的内波是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基于多足旋转压电驱动器实现的跨尺度驱动激励方法
多足旋转压电驱动器及其实现跨尺度驱动的激励方法,属于压电驱动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压电驱动器的驱动方法在具备快速,大行程响应能力的同时,难于兼具高精度,纳米尺度定位功能这一突出问题.本方法基于多足旋转压电驱动器的两组弯振压电陶瓷实现的,并根据目标输出位移选择三种激励模式之一,两种激励模式的组合或者三种激励模式的组合来实现不同位移尺度的输出,所述激励模式包括交流连续激励模式,脉冲步进激励模式和直流微驱动模式,使得驱动器不仅具备快速,大行程响应能力,同时具备高精度,纳米尺度定位功能,最终实现真正的跨尺度,超精密驱动.它用于压电驱动领域中实现跨尺度,超精密驱动.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5-04
基于多足旋转压电驱动器实现的跨尺度驱动激励方法
项目成果/简介:多足旋转压电驱动器及其实现跨尺度驱动的激励方法,属于压电驱动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压电驱动器的驱动方法在具备快速,大行程响应能力的同时,难于兼具高精度,纳米尺度定位功能这一突出问题.本方法基于多足旋转压电驱动器的两组弯振压电陶瓷实现的,并根据目标输出位移选择三种激励模式之一,两种激励模式的组合或者三种激励模式的组合来实现不同位移尺度的输出,所述激励模式包括交流连续激励模式,脉冲步进激励模式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1-12
跨临界CO2热泵系统
1.痛点问题 原油,特别是稠油在管道输运过程中,由于其高粘度,必须采用加热降粘的措施。目前,国内外针对稠油输送的常规加热方式,多为水套炉、电加热技术,存在能源效率利用率低、污染严重等问题。随着双碳目标要求,发展先进高效的低/零碳的供热方案变得尤为必要。 2.解决方案 根据原油管输加热的要求与原油的物性特点,本团队所研发的跨临界二氧化碳热泵技术,通过系统热力学优化、换热器传热性能优化和控制系统优化等一系列措施,开发出的跨临界二氧化碳热泵技术,可在-25℃~40℃的环境范围内,将原油稳定加热至55~85℃,在满足原油加热需求的前提下,可实现零碳/低碳供热,很好的解决了原油输运中存在的高耗能、高污染的问题,同时还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是供热领域替代化石能源的优势方案,将有力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助力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跨临界CO2热泵原油加热系统原理图与实验现场如下: 3.合作需求 (1)标准厂房1000平米,工业用电负荷300KVA,办公与实验区500平米; (2)拥有油田业务资源的企业进行合作推广应用。
清华大学 2022-12-16
大跨拱桥建造关键技术
大跨拱桥关键技术研究团队经过多年的持续研究和实践,攻克了超大跨拱桥在关键结构设计、高精度施工技术与装备、管内混凝土灌注工艺以及新材料制备等在内的核心技术,形成了超大跨钢管混凝土拱桥和劲性骨架混凝土拱桥设计、施工与材料成套关键技术体系。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显著效益成果转化、促成重大科技创新突破的关键性、标志性事件或人物 二、成果简介 郑皆连院士长期致力于大跨拱桥建造关键技术的科技攻关和推广应用,带领“大跨拱桥关键技术研究团队”经过多年的持续研究和实践,攻克了超大跨拱桥在关键结构设计、高精度施工技术与装备、管内混凝土灌注工艺以及新材料制备等在内的核心技术,形成了超大跨钢管混凝土拱桥和劲性骨架混凝土拱桥设计、施工与材料成套关键技术体系。 在针对超大跨拱桥施工过程结构稳定控制难度大、河道地质条件复杂、管内混凝土脱粘脱空难克服等关键问题持续开展技术攻关,郑皆连带领团队攻克了超大跨拱桥高精度施工控制技术及装备、关键基础设计与处理、混凝土新材料制备等核心技术,创造了超大跨拱桥成套关键技术体系,实现了跨径、安全和质量的多重关键突破。 在高精度施工控制技术及装备方面,创建了吊塔扣塔一体化设计及施工过程高精度主动控制体系。以力主动控制代替刚度被动控制,实现吊塔扣塔一体化设计及塔架偏位高精度精确控制,发明了拱桥智能张拉位移高精度控制系统方法和基于影响矩阵原理的一次张拉施工优化方法与控制技术,解决了传统施工中吊塔扣塔分离为保障刚度设置巨型塔身难以保障塔架偏位的高精度控制施工过程不确定性风险高的缺陷难题。 在拱桥基础设计与处理方面,创建了“地连墙+卵石层注浆加固”的大跨拱桥基础设计和处理方法。采用圆形地连墙深入地基岩石,并对地连墙内的卵石层进行注浆加固,克服了传统技术难以在平缓河岸的卵石层地基架设大跨拱桥拱座基础的缺陷,实现了大跨拱桥从山区向平缓河道的扩展。 在混凝土新材料制备方面,研发了收缩补偿分时膨胀自密实管内高性能混凝土制备和检测关键技术。根据混凝土时变收缩特性研发了收缩补偿分时膨胀自密实管内高性能混凝土,提出了基于超声波传播精确路径的钢管混凝土灌注密实度超声定量分析方法。克服了传统技术下管内混凝土脱粘脱空难克服且难以无损定量分析的缺陷。
广西大学 2022-08-16
无线多域多电协同传输
2014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高速可靠的宽带无线通信是现代信息社会的基本需求,也是我国基础研究重大战略方向之一,但其面临着无线频谱资源日益紧缺以及能源消耗急速增长的瓶颈问题,为寻求突破,多域多点协作的新型宽带无线传输成为重要研究课题,它以多天线MIMO传输为基础,充分挖掘和协同利用空间、时间、频率、功率、终端和网络等多域与多点资源,大幅度提升系统的频谱效率与能量效率。本项目在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要课题的支持下,重点围绕宽带无线通信中的多用户MIMO协作、中继协作和多点协作网络场景,研究多域多点协作的新型宽带无线传输理论及系统架构,提出了适应复杂无线传播环境的高效能。 分布式多域多点协作理论与关键技术,取得系列原创性成果,形成较为完整的多域多点协作传输理论体系。
东南大学 2021-04-13
轻量级多域安全私有云
本项目瞄准网络空间安全国家战略需求,立足学科前沿,坚持自主创新,依托国家“863”“973”、国家自然基金委、科技重大专项等项目,是行业内最早实现容器化部署和管理的轻量级云计算平台系统,支持高异构、广分布、多模式的非标准化软硬件的统一管控,提供 Iaas、PaaS 和 SaaS 全栈服务,具有可组合配置的数据安全、计算安全和系统安全等智能防护能力,满足对信创产品和国产密码的良好兼容性,已在军事国防、电子政务、智能制造、航空电子、智慧城市、金融科技等领域得到实施应用。该项目申请/授权国际 PCT 专利 4 项、国家技术发明专利 20 余项,获得 2019CCTV中国十大创业榜样、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陕西赛区金奖、陕西省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银奖等。 (一)项目背景 2018 年工信部印发了《推动企业上云实施指南(2018 年-2020 年)》,指导和促进企业运用云计算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目前多个省市出台了企业上云政策文件,政务云、金融云、交通云、能源云、电信云稳步推进,企业上云将进入长规划阶段。2020 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中央网信办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上云用数赋智”行动 培育新经济发展实施方案》,呼吁进一步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在企业“上云”等工作基础上,打造数字化企业,提升企业发展活力。据 IDC 预测,到 2023 年中国私有云IT 基础架构支出将成全球最大市场。 然而,在企业上云尤其是中小企业上云中广泛存在着“不能用、不会用、不好用、不敢用”等许多问题。部分私有云基础功能不足,缺乏对虚拟云桌面的支持,不能根据企业实际需求进行定制化服务,缺乏对工作负载、使用率、流量和性能等的可视性,给企业管理带来巨大的盲点,严重限制了中小企业上云的落地实施。部署安装繁琐复杂,许多企业选择具有高难度和复杂性的 OpenStack 等开源云平台,部署时间动辄数小时,且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人工运维,缺乏完备的自动化运维系统,导致运维成本居高不下。通信及数据缺乏加密,数据冗余度低,没有可靠的安全防护体系,极易造成数据信息丢失泄露,导致灾难性的后果。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企业使用和数据安全,制约了企业上云的进一步发展、应用和普及。 (二)项目简介 相比于,同类的云计算解决方案,本项目能够有效防御各类外部和内部安全攻击与威胁,避免计算功能泄露、计算过程缺失和计算结果篡改等损失,率先实现了云计算平台的自证清白和主动安全。具体而言,本项目的主要核心技术和创新点是:(1)数据安全,提供域内数据安全存储、域外数据访问控制、域间数据可靠交换等数据安全能力;(2)计算安全,具备程序逻辑机密性保护、运算过程完整性保护和运算结果完备性验证等计算安全功能;(3)系统安全,通过态势感知与智能响应进行一站式健康管理,利用统一安全认证机制实现一体化安全认证,基于移动存储设备提供一键式快速部署,解决云计算平台部署建设繁复、运行维护困难的问题。 本项目已申请/授权专利 10 余件,获得软件著作权 7 件,有效解决了私有云产品兼容性与灵活性差,部署实施难,管理控制成本高、数据泄露丢失等行业应用痛点,已在教育、商业、军事、航空等领域实际应用。例如,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河南工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海南大学等高校建立了具有多个域的教育云安全平台;被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央军事委员会联合参谋部某部队采购,应用于内部办公系统;为中国科学院无锡物联网研究中心视频物联网系统提供了云计算安全支撑平台;与河南金路网、山东金口玉芽智慧农业、中国航空工业第六三一研究所等企业及机关单位达成深度合作;本项目相关方案和产品先后获得 2019 年“沣东杯”陕西省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银奖、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陕西赛区金奖、2019CCTV 十大创业榜样等,未来将与政务、金融、医疗、军工等对私有云安全有迫切需求的行业深度合作,力争成为国内私有云安全的领航者。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3-05-24
临沂域图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临沂域图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04-13,法定代表人为张汝湘,注册资本为100万元人民币,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371300MA3C8YDL4N。企业地址位于山东省临沂高新区应用科学城A座1204, 所属行业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经营范围包含:从事数码科技、计算机科技、网络科技、软件科技领域内的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转让,动漫设计,创意服务,软件开发,以服务外包的方式从事软件开发。    (以上范围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决定禁止或需要办理前置审批的项目除外;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临沂域图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目前的经营状态为在营(开业)企业。
临沂域图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2021-06-15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320 32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