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录井安全的云模型系统
一、项目进展 创意计划阶段 二、负责人及成员 姓名 学院/所学专业 入学/毕业时间 学号 黄胤秋 计科院网络工程 2017.9/2021.6 201731063414 曾文杰 计科院软件工程 2017.9/2021.6 201731062520 倪江原 计科院软件工程 2017.9/2021.6 201831062413 王柄钞 计科院软件工程 2017.9/2021.6 201731062518 三、指导教师 姓名 学院/所学专业 职务/职称 研究方向 杨力 计算机科学学院 副教授 软件工程 四、项目简介 本项目通过云模型建立云滴代替传统模糊推理过程,通过采集录井过程的安全参数,在此基础上计算期望、熵和超熵进行定性概念到定量的转换,建立规则集合,然后建立正向云发生器和逆向云发生器,最后采用云模型处理数据实现一套完整的云推理过程,最后提出了基于云模型处理的综合录井安全预报方法。利用该方法构建相关云推理系统,保证录井安全预报的准确性并及时采用应对措施。
西南石油大学 2023-07-20
安全高效自动桥式吊车系统
南开大学自动吊车研究团队成功研制出32吨级安全高效自动桥式吊车系统一套,并提出了一系列高性能自动控制算法,取得的成果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经“国家起重运输机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提供的权威检测报告知:它可使运送效率相比传统PID控制方法提高77%以上,同时使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2至3倍,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桥式吊车应用非常广泛,现有的人工操作方式工作效率很低。  人工操作吊车的主要问题: 工作效率低 定位准确度不高,难以应用在核电场合 人工操作安全系数低,伤亡事故频发 国内统计:吊车作业伤亡事故占很大比率 美国统计:年均死亡300~400人,死亡人数逐年上升 自动吊车研究目标: 对负载的自动快速运输,提高运输效率与自动化水平; 对负载的摆动进行抑制,提高效率、安全性与操作精度; 对各种紧急情况的自动处理,提高安全性。  南开大学自动吊车研究团队成功研制出32吨级安全高效自动桥式吊车系统一套,并提出了一系列高性能自动控制算法,取得的成果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经“国家起重运输机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提供的权威检测报告知:它可使运送效率相比传统PID控制方法提高77%以上,同时使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2至3倍,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所搭建的自动吊车已在天津起重设备有限公司内进行初期应用,目前正积极推进产业化。
南开大学 2022-07-29
天为SOM安全操作管理系统
天为SOM安全操作管理系统(TianWei Safe Operator Management,简称天为SOM)是一款针对化工企业工艺特点、生产情况,以操作导航和操作监控为主要功能的操作管理平台。采用本系统可以辅助操作人员实现安全、高效的操作,及时发现、排除安全隐患并有效避免误操作,大大减少无效报警,降低对装置的生产扰动。实现如下先进功能: 1、操作导航管理:是一套按工艺流程实现的顺控程序。开发工程师根据各种工艺要求以及不同操作员的操作经验和操作技巧标准化操作流程,通过组态实现操作规程或工艺操作指导卡片的电子化。组态工作完成后,通过一系列的程序调试及操作步骤检查确认,就正式投运指导操作人员进行正常的生产操作,执行程序和监督程序运行后会以信息提示、报警指示、颜色改变等方式提示(醒)操作人员。 系统提供各种类型的程序单元,分为经典的5大类型:基本模块,程序流程模块,输入/输出/信息模块,计时器模块,通用模块。用户从基本模块菜单中调用一些基本的模块来实现一些常用的功能。 2、先进报警管理:报警管理系统包括实时监控报警和报警报表管理两个部分。 实时监控报警主要是对装置正常运行过程中关键控制点进行实时监控,如果设备中的一个变量参数偏离正常运行范围或者处于事故状态可能导致设备甚至系统故障。报警管理系统通过对报警信息的分析处理,根据具体情况为操作员提供正确的操作信息,如:控制器的设置,阀位值,设备的检修维护等等。       报警报表管理是对装置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报警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分析的报表结果来进行指导和管理生产,防止频繁报警,消除安全隐患,从而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3、信息集成平台:信息集成平台实现现场操作数据的整合与分析。该平台能够实现车间开停工操作信息、工作任务单、标准操作卡片及操作工作台历的电子化和可控化。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4-13
智能化安全防范系统
随着社会对安全需求的激增以及安防科技的迅速进步,安全防范系统正广泛应用于我国的各行各业中。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对能源和工业生产原材料需求的与日俱增,电力、石油、煤炭、矿山、化工等行业的发展更为迅猛。与此同时,电力、石油、煤炭、矿山、化工等行业事故频发,企业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由于安全生产领域行业属性、作业场所及对象特殊,容易发生安全事故,所以加强预防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有效预防各类安全生产事故,有必要针对安全生产领域安防特性,利用新型技术,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智能化安全防范系统。AM6000 智能化安全防范系统是山东泰开自动化公司通过总结在安防领域长期工程实践的基础上,采用当前安防行业先进的高清技术、智能分析技术、自动化技术、网络通信等所研发的一套综合监控系统。系统以“智能感知和智能控制”为核心,通过各种网络技术的集成应用,对视频、火灾消防、安全防范、门禁、环境、采暖通风、照明等所有监控信息进行显示和控制。实现了主要电气设备、关键设备安装地点以及周围环境的全天候状态监视和智能控制,为工矿企业及变电站安全、可靠、稳定的运行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山东泰开自动化有限公司 2021-06-23
高安全系统安全完整性评估解决方案
针对工业控制领域中安全相关系统的功能安全问题,研究评估方法,建立了安全评估体系,掌握安全设备的安全完整性评估和分析、安全系统的安全完整性评估和分析技术;针对现场设备失效和可靠性展开研究,掌握可靠性设计技术,针对工控系统信息安全进行研究,参与制定了相应的国家标准。开发了国内第一个 PROFISafe 安全通信协议。
辽宁大学 2021-04-11
用于铁路车辆的承载鞍组件及铁路车辆
成果描述: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铁路车辆的承载鞍组件以及铁路车辆,该承载鞍组件包括导框(5)和装配到导框(5)的承载鞍(1),导框(5)包括顶框(51)和分别从该顶框(51)的两侧同向延伸出的一对彼此间隔的侧框(52),承载鞍(1)包括顶壁(11)和分别从该顶壁(11)的两侧同向延伸出的一对彼此间隔的侧壁(12),其中,在承载鞍(1)的顶壁(11)与导框(5)的顶框(51)之间设置有阻尼材料(3),位于同侧的所述侧壁(12)与所述侧框(52)之间设置有二次承载结构。通过在导框和承载鞍之间设置二次承载结构,可以有效地降低冲击,并且能够最大限度地均匀分布轴承的载荷,使轴承的受力更为均匀,延长使用寿命。市场前景分析:铁路车辆技术领域。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技术先进,性价比较高。
西南交通大学 2021-04-10
用于铁路车辆的承载鞍组件及铁路车辆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铁路车辆的承载鞍组件以及铁路车辆,该承载鞍组件包括导框(5)和装配到导框(5)的承载鞍(1),导框(5)包括顶框(51)和分别从该顶框(51)的两侧同向延伸出的一对彼此间隔的侧框(52),承载鞍(1)包括顶壁(11)和分别从该顶壁(11)的两侧同向延伸出的一对彼此间隔的侧壁(12),其中,在承载鞍(1)的顶壁(11)与导框(5)的顶框(51)之间设置有阻尼材料(3),位于同侧的所述侧壁(12)与所述侧框(52)之间设置有二次承载结构。通过在导框和承载鞍之间设置二次承载结构,可以有效地降低冲击,并且能够最大限度地均匀分布轴承的载荷,使轴承的受力更为均匀,延长使用寿命。
西南交通大学 2018-09-19
一种面向车辆精细识别的车辆部件定位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车辆精细识别的车辆部件定位方法,通过训练模型以及部件检测两部分得到 精确的车辆部件定位结果。模型训练即为对已标注的车辆以及车辆部件的训练数据集提取 HOG 特征, 并使用 SVM 分类器训练得到模型参数,最终得到可用于检测车辆部件的模型。部件检测为对测试图像 提取特征金字塔,利用已得到的模型对特征金字塔进行卷积运算,得到卷积响应值,并结合形变约束, 得到的车辆部件的粗略定位,再结合刚体特性,加入位置约束及对称性约束,实现车辆
武汉大学 2021-04-14
基于单目镜头的车辆图像检测、跟踪与测距系统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基于云计算的车辆远程测试与智能诊断系统
公司研发的基于云计算的车辆远程测试与智能诊断系统,能够实现电流、电压、CAN/LIN等信号级测试,还能实现车身和底盘电气系统等系统级测试。 一、项目进展 已注册公司运营 二、企业信息 企业名称 安徽风云智控科技有限公司 企业法人 张天耀 注册时间 2022.3.8 注册所在省市 安徽省合肥市 组织机构代码 MA8NRN7R-8 经营范围 技术开发、技术服务 企业地址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长江西路898号新加坡花园城二期北区9栋1单元803室 获投资情况 无 三、负责人及成员 姓名 学院/所学专业 入学/毕业时间 张天耀 机械工程学院/工业工程与管理 2021/2024 许于涛 机械工程学院/工业工程 2021/2024 饶正卿 机械工程学院/工业工程与管理 2021/2024 孙睿 机械工程学院/工业工程与管理 2021/2024 王凯林 机械工程学院/工业工程与管理 2020/2023 四、指导教师 姓名 学院/所学专业 职务/职称 研究方向 王跃飞 机械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 副教授 汽车电子与实时系统;智能制造系统与物联装备 五、项目简介 汽车电子电气架构及系统测试是车辆关键性验证试验,直接影响到车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传统测试设备功能单一,人力物力投入大,测试成本高,测试数据不能实时共享和处理,测试效率较低。  为解决该类问题,由合肥工业大学在校研究生创办了本高新技术公司。公司研发的基于云计算的车辆远程测试与智能诊断系统,能够实现电流、电压、CAN/LIN等信号级测试,还能实现车身和底盘电气系统等系统级测试。该系统包括采集终端、云服务器、Web客户端、PC端软件和手机端APP,可使用WiFi及蓝牙进行本地测试,也可以通过4G/5G网络实现远程控制、实时监测、在线采集、智能诊断。本系统已开发出标准型和便携型等系列产品,能够满足不同汽车企业智能化测试需要,市场前景广阔。
合肥工业大学 2022-07-27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1 12 13
  • ...
  • 594 59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