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铁路轨道宽频性能测试系统
铁路轨道宽频性能测试系统拟解决轨道结构中各部件振动疲劳损伤的模拟研究,针对各个部件服役状态下所处的高频共振频段与低频频段共同作用,真实地模拟各部件现场工作状态。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铁路轨道宽频性能测试系统拟解决轨道结构中各部件振动疲劳损伤的模拟研究,针对各个部件服役状态下所处的高频共振频段与低频频段共同作用,真实地模拟各部件现场工作状态。研制的新型轨道部件高低频疲劳试验机的组成包括驱动系统、预加载部分、润滑系统、计算机电气控制部分以及软件组成。试验机的驱动系统属于交流伺服系统,在主轴上设置有可调节压头行程的偏心轮,偏心轮的功能是将主轴的旋转运动形式转换成压头上下直线的运动形式,从而达到对部件的动负荷加载的功能。本设备可模拟各部件在各自共振频率和其他低频载荷叠加后的组合疲劳试验,试验对象包括但不限于钢轨、弹条、垫板、螺栓、轨枕以及轨道板等等。预计可系统性的回答上述各部件高低频组合疲劳伤损演化规律,填补国内外有关轨道部件高频疲劳寿命试验研究的空白。
西南交通大学 2022-09-13
设备状态检修及风险预警
改变设备定期检修的错位现象(该检修的不检修,不该检修的使劲检修),实时采集现场设备运行数据及工况数据,以AI模型评价设备状态并预警未来风险,实现精准检修,节省成本并提高安全性,保障生产线满足生产机交货需求,减少零部件储备量。
重庆邮电大学 2025-02-21
环境与灾害监测预警信息传输系统
(1)主要功能和应用领域 本成果面向环境与灾害监测预警需求,可在地形复杂、通信条件受限、运营维护困难的复杂环境下,建立监测预警信息传输系统,实现监测预警工作的持续、可靠运行,解决现有监测预警网络中的覆盖面受限、长期持续监测难度高、信息传输可靠性低等问题。 本成果可应用于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应急处理、各种类型的环境监测等领域。 (2)特色及先进性 基于三大核心(新型组网架构、高效节能机制、可靠传输保障)机制,设计八项创新技术。提出了基于监测事件预测的节能机制和能量均衡消耗机制,设计了支持中继转发、双信道汇聚式接入的组网架构,研发了集自动重传、自适应传输、机会通信于一体的滑坡泥石流监测预警可靠传输技术,提升了监测预警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成果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除正在受理部分,目前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8项。 (3)技术指标 本成果已示范应用于龙门山地震带小流域滑坡泥石流灾害监测预警技术研究与示范系统。根据示范系统运行效果,本成果与灾害监测传统方式技术参数相比,可达到如下技术指标: ? 丢失/出错数据恢复率提高约30%,现场通信质量越差,优势越明显; ? 视频和图像传输实时性可提高约1/3; ? 传感节点能耗10%-50%,监测系统有效工作时间延长20-30%; ? 网络故障对监测预警影响极大降低,网络故障带来的数据时延趋向于0。 (4)解决问题与实施效果 当前问题 解决方案与效果 技术状态 监测点部署受限于区域通信条件 中继转发技术: 采用中继转发技术,可在无信号覆盖区域建设监测点,通过中继转发技术将监测数据转移到具备GPRS/3G/卫星信号的位置。 示范系统应用 监测点的信息传输存在数据丢失、甚至意外中断的风险 集自动重传、自适应传输、机会通信于一体的传输保障技术: (1)研发低开销、高能效自动重传技术,恢复丢失数据,较传统方式的丢失/出错数据恢复率提高约30%,现场通信质量越差,优势越明显; (2)研发视频与图像自适应传输方法,提高视频、图像传输效率与可靠性,在网络信号较差时,视频和图像传输实时性可提高约1/3; (3)设计机会通信技术,传输网络中断处监测节点的数据,在邻近节点可替代传输时,可实现网络中断带来的时延效应趋于0。 授权专利2件 示范系统应用 监测点持续工作能力受到能量供应的约束 基于监测事件预测和能量均衡消耗的节能机制: (1)研发基于监测事件预测的休眠机制,降低传感节点能耗10%-50%; (2)研发能量均衡消耗方法,监测设备有效工作时间延长24.3%。 授权专利5件 示范系统应用 监测预警系统存在故障或破坏的问题 双信道、汇聚式接入的组网架构: (1)设计双信道、汇聚式接入的组网架构,支持系统部分故障时的网络自愈能力,保障监测数据传输不中断; (2)所设计组网架构下的设备可互相自动查询工作状态,设备故障可由其邻居设备主动上报,同时保留的传统设备状态查询方式,提高及时发现失效设备的能力。 授权专利2件 示范系统应用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环境与灾害监测预警信息传输系统
本成果面向环境与灾害监测预警需求,可在地形复杂、通信条件受限、运营维护困难的复杂环境下,建立监测预警信息传输系统,实现监测预警工作的持续、可靠运行,解决现有监测预警网络中的覆盖面受限、长期持续监测难度高、信息传输可靠性低等问题。本成果可应用于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应急处理、各种类型的环境监测等领域。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沉井下沉预警方法和系统
本发明涉及土木建筑行业中沉井基础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沉井下沉预警方法和系统,其技术要点是:通过数据采集单元周期性采集沉井测点数据得到随着深度的变化沉井姿态数据、土压力数据等的变化,数据处理单元在沉井下沉前每个周期根据测点数据变化经过人工神经网络和方差分析得到基础数据波动,在沉井下沉中数据处理单元每个周期根据测点数据变化经过人工神经网络和方差分析得到即时数据波动,通过即时数据波动对和基础数据波动比值达到实时预警的目的,数据采集、传输、分析、存档以及低级别预警均为无人值守,系统自动完成,大大节约预报预警工作量,高级别预警通过计算机和人工双重判断,有效提高预警准确度。
西南交通大学 2016-10-19
环境与灾害监测预警信息传输系统
成果简介: (1)主要功能和应用领域 本成果面向环境与灾害监测预警需求,可在地形复杂、通信条件受限、运营维护困难的复杂环境下,建立监测预警信息传输系统,实现监测预警工作的持续、可靠运行,解决现有监测预警网络中的覆盖面受限、长期持续监测难度高、信息传输可靠性低等问题。 本成果可应用于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应急处理、各种类型的环境监测等领域。 (2)特色及先进性 基于三大核心(新型组网架构、高效节能机制、可靠传输保障)机制,设计八项创新技术。提出了基于监测事件预测的节能机制和能量均衡消耗机制,设计了支持中继转发、双信道汇聚式接入的组网架构,研发了集自动重传、自适应传输、机会通信于一体的滑坡泥石流监测预警可靠传输技术,提升了监测预警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成果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除正在受理部分,目前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8项。 (3)技术指标 本成果已示范应用于龙门山地震带小流域滑坡泥石流灾害监测预警技术研究与示范系统。根据示范系统运行效果,本成果与灾害监测传统方式技术参数相比,可达到如下技术指标: ? 丢失/出错数据恢复率提高约30%,现场通信质量越差,优势越明显; ? 视频和图像传输实时性可提高约1/3; ? 传感节点能耗10%-50%,监测系统有效工作时间延长20-30%; ? 网络故障对监测预警影响极大降低,网络故障带来的数据时延趋向于0。 (4)解决问题与实施效果 当前问题 解决方案与效果 技术状态 监测点部署受限于区域通信条件 中继转发技术: 采用中继转发技术,可在无信号覆盖区域建设监测点,通过中继转发技术将监测数据转移到具备GPRS/3G/卫星信号的位置。 示范系统应用 监测点的信息传输存在数据丢失、甚至意外中断的风险 集自动重传、自适应传输、机会通信于一体的传输保障技术: (1)研发低开销、高能效自动重传技术,恢复丢失数据,较传统方式的丢失/出错数据恢复率提高约30%,现场通信质量越差,优势越明显; (2)研发视频与图像自适应传输方法,提高视频、图像传输效率与可靠性,在网络信号较差时,视频和图像传输实时性可提高约1/3; (3)设计机会通信技术,传输网络中断处监测节点的数据,在邻近节点可替代传输时,可实现网络中断带来的时延效应趋于0。 授权专利2件 示范系统应用 监测点持续工作能力受到能量供应的约束 基于监测事件预测和能量均衡消耗的节能机制: (1)研发基于监测事件预测的休眠机制,降低传感节点能耗10%-50%; (2)研发能量均衡消耗方法,监测设备有效工作时间延长24.3%。 授权专利5件 示范系统应用 监测预警系统存在故障或破坏的问题 双信道、汇聚式接入的组网架构: (1)设计双信道、汇聚式接入的组网架构,支持系统部分故障时的网络自愈能力,保障监测数据传输不中断; (2)所设计组网架构下的设备可互相自动查询工作状态,设备故障可由其邻居设备主动上报,同时保留的传统设备状态查询方式,提高及时发现失效设备的能力。 授权专利2件 示范系统应用
电子科技大学 2017-10-23
铁路集装箱运输全流程监控系统
由于大量铁路箱在沿海地区的各个车站堆存,缺乏统一的管理和必要的监督。汽车运输部门与车站的铁路箱交接手续不完善,没有形成规范的制度因而造成了铁路箱流失、挪作他用的情况比比皆是。在一些建筑工地和厂矿企业中经常可以见到由10t及20英尺铁路箱改装的简易工棚、移动合库,铁路箱的灭失情况较为严重。而在内陆,由于铁路箱箱源偏紧,一箱难求,因而在广安门站、郑州东站、怀化站和兖州站接连发生与集装箱运输有关的路风事件,客户意见很大,社会影响很坏。这些问题之所以一而再、再而三发生,既有人员素质不高、疏于管理等方面的原因,但更深层次的根源在于我们铁路箱的管理体制和机制上的缺陷。   创新点和技术难点: 大容量、抗冲突、金属附着型。全天候恶劣环境下使用的射频标签的开发;远距离(识别距离100米)机站式射频读出设备的开发以及手持式射频读出设备的开发;远距离机站式射频读出设备在集装箱作业站的无缝布置;适应“铁路集装箱运输全流程监控系统”运行的相应管理;维护模式以及设备技术条件和标准建立。   应用范围:    1、海关集装箱自动核放系统 利用RFID技术在专用集卡的前挡风玻璃上安装了RFID标签,并在进入关口的集装箱上施加RFID箱封,同时给司机发放RFID通行证。在海关通关车道安装RFID识别设备,实现对出入车辆、集装箱、人员的实时管理。    2、集装箱航运“安全锁”系统 集装箱航运“安全锁”系统采用了双频集装箱有源电子标签系统集成技术,电子标签芯片内存储了集装箱和所装货物的相关信息,还可以自动记录箱门开关和行动路线等信息,彻底改变了运输流程中对集装箱流向和识别的人工操作模式,大大提高了集装箱运输的管理水平和信息化程度。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4-13
铁路集装箱运输全流程监控系统
由于大量铁路箱在沿海地区的各个车站堆存,缺乏统一的管理和必要的监督。汽车运输部门与车站的铁路箱交接手续不完善,没有形成规范的制度因而造成了铁路箱流失、挪作他用的情况比比皆是。在一些建筑工地和厂矿企业中经常可以见到由10t及20英尺铁路箱改装的简易工棚、移动合库,铁路箱的灭失情况较为严重。而在内陆,由于铁路箱箱源偏紧,一箱难求,因而在广安门站、郑州东站、怀化站和兖州站接连发生与集装箱运输有关的路风事件,客户意见很大,社会影响很坏。这些问题之所以一而再、再而三发生,既有人员素质不高、疏于管理等方面的原因,但更深层次的根源在于我们铁路箱的管理体制和机制上的缺陷。 创新点和技术难点: 大容量、抗冲突、金属附着型。全天候恶劣环境下使用的射频标签的开发;远距离(识别距离100米)机站式射频读出设备的开发以及手持式射频读出设备的开发;远距离机站式射频读出设备在集装箱作业站的无缝布置;适应“铁路集装箱运输全流程监控系统”运行的相应管理;维护模式以及设备技术条件和标准建立。  应用范围: 1、海关集装箱自动核放系统 利用RFID技术在专用集卡的前挡风玻璃上安装了RFID标签,并在进入关口的集装箱上施加RFID箱封,同时给司机发放RFID通行证。在海关通关车道安装RFID识别设备,实现对出入车辆、集装箱、人员的实时管理。 2、集装箱航运“安全锁”系统 集装箱航运“安全锁”系统采用了双频集装箱有源电子标签系统集成技术,电子标签芯片内存储了集装箱和所装货物的相关信息,还可以自动记录箱门开关和行动路线等信息,彻底改变了运输流程中对集装箱流向和识别的人工操作模式,大大提高了集装箱运输的管理水平和信息化程度。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4-13
智能交通运输仿真及测评系统
智能交通运输仿真及测评系统包括交通仿真和智能交通测评两大部分,主要由城市交通控制仿真系统、列车调度仿真系统、铁路行车安全保障系统以及驾驶员可靠性及适应性检测系统线成。城市交通控制仿真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巨型系统。目前国内仿真仅限于四个节点(交叉口),而该系统是能仿真150个节点的大型路网系统,具有国内领先水平。动态性、随机性和操作性很强的系统。其主要内容如下: 列车调度仿真系统基于定性仿真理论的铁路行车仿真技术,利用定性仿真中的推理仿真、并行仿真等理论以及面向对象的抽象建模技术,结合铁路行车系统的实际情况,建立以分局高度所日常工作为背景的铁路行车仿真系统。该仿真系统包括: 1、调度区段环境仿真 1)车站、区间基础设备仿真:研究包括道岔、信号机、轨道区段等基础设备建模方式,描述其属性、动作以及行为,如道岔开通方向变更、信号机颜色转换等,并建立动态仿真模型; 2)车站联锁关系、区间闭塞关系仿真:研究联锁关系、闭塞关系的抽象方式,建立进路、闭塞分区等帛象模型,描述其属性,并实现进路、闭塞分区的行为动作,如锁闭、取消、自动解锁等; 3)车站各种作业、任务仿真:建立车站接车、发车、等作业的罗辑模型,描述作业的基本属性,实现其行为动作,如控制进路、控制列车等,建立车站客货运业务仿真模型,模拟车站的客货运业务。
西南交通大学 2021-04-13
铁路运输综合调度指挥管理系统
铁路运输综合调度指挥管理系统是为了提高企业铁路运输部门现有的运输指挥管理手段、提高调度管理水平和运输效率、改善调度指挥人员工作条件的大型综合性系统。系统根据企业铁路运输的特点,在满足传统需求的同时,融入了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与方法,将运输作业过程如到发车作业、调车作业、货运作业等有序结合,充分控制车流及车辆作业过程,掌握车辆状态,有效降低车辆停留时间,提高周转率以及机车、线路等设备的使用效率;同时系统实现了数据的电子移交功能,体现了资源共享,保证生产数据的及时、准确、完整、统一。通过本系统,能即时掌握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552 55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