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节能陶瓷内加热器和内加热炉
项目简介针对热浸镀、压铸铝、石化等行业的技术需求,发明了高性能复相碳化硅陶瓷内加热技术和内加热器,与企业合作研发了内加热成套装备。内加热器直接插入金属熔体或腐蚀性介质中加热,显著降低无谓的热损耗,内加热技术较传统外加热技术节能50%以上。从关键材料、核心部件到关键器件和整套装备,共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8项,形成了技术发明链。相关材料和技术通过了省部级鉴定4项,核心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产品和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项目获得2012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产品性能、指标
江苏大学 2021-04-14
节能陶瓷内加热器和内加热炉
针对热浸镀、压铸铝、石化等行业的技术需求,发明了高性能复相碳化硅陶瓷内加热技术和内加热器,与企业合作研发了内加热成套装备。内加热器直接插入金属熔体或腐蚀性介质中加热,显著降低无谓的热损耗,内加热技术较传统外加热技术节能50%以上。从关键材料、核心部件到关键器件和整套装备,共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8项,形成了技术发明链。相关材料和技术通过了省部级鉴定4项,核心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产品和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项目获得2012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本项目的主要特点是加热效率高,节能效果显
江苏大学 2021-04-14
一种微向下提拉晶体生长炉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向下提拉晶体生长炉,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上部绝热层和底部绝热层(13),底部绝热层(13)内还设置有观察孔(4),观察孔(4)呈管状,其中心轴线与底部绝热层(13)顶表面的法线的夹角为 45°~60°;内层绝热层、中间绝热层和底部绝热层(13)均由质量比为 1:9 的氧化锆和氧化铝压制煅烧而成。本发明设置的观察窗口能够及时观察晶体生长界面的晶体生长状况;并且,该观察窗口对晶体生长炉的温度场影响小,能够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核壳结构软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壳结构软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它的步骤如下:1)选取粒径为100-400目高纯铁粉进行粒度配比;2)通入高纯氢气进行还原反应;3)通入氨气和氢气的混合气体进行表面渗氮;4)渗氮过程结束,最终生成表面包覆Fe4N薄膜的核壳结构铁粉,Fe4N膜厚为0.5-10um;5)将制备好的铁粉在800-1300MPa的压强下压制成环形的软磁复合材料,采用有机粘结剂进行粘结;6)将环形软磁复合材料在真空退火炉中进行热处理。本发明针对现阶段铁粉芯电阻率低,在中高频电流中涡流损耗大的缺点,通过表面热处理工艺对铁粉进行核壳结构设计,提高了粉芯的电阻率,较大幅度降低了铁粉芯的损耗。
浙江大学 2021-04-11
一种从海带中分离的翅孢壳真菌及其应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从海带中分离的翅孢壳真菌,其保藏编号CGMCC No.14640。本发明再一个方面提供上述真菌的次生代谢产物,所提供的次生代谢产物在制备抗老年痴呆制品中的应用。本发明从海带中分离纯化出内生菌,并对菌株进行体外AChE抑制活性的筛选,对活性菌株进行鉴定和发酵条件的优化。该真菌代谢物的乙酸乙酯相具有抗氧化损伤和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双重活性,能够改善D‑半乳糖致AD模型小鼠学习记忆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1-12
一种增强光热转化效应的核壳金纳米粒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增强光热转化效应的核壳金纳米粒,以金为壳,药物为核,将酸根类药物装载于中空金纳米粒的中空结构中,组合成新型的核壳结构金纳米粒,其在波长700~900nm近红外光区有特征峰吸收,粒径为30~200nm。在光热作用下,金纳米粒结构变得疏松而触发药物的释放,进而发挥化学治疗作用。在近红外光照射下(波长700~900nm),呈现增强的光热转化能力,进而在肿瘤部位产生热疗作用,同时能够产生热疗和化疗的双重功效,两种治疗方式协同起效,有助于更加全面和彻底地杀灭肿瘤细胞,能显著提高对肿瘤的治疗效果,在制备肿瘤治疗药物中的应用。
浙江大学 2021-04-13
电石泥渣生产高强度硅酸盐壳层陶粒技术
使用电石法生产聚氯乙烯(PVC)采用乙炔与氯化氢加成反应而成。从理论上讲,每生产一吨聚氯乙烯要产生1.8吨的电石泥渣。电石泥渣排放后严重污染环境,本项目利用化工生产中排放的电石泥渣生产高强度硅酸盐壳层陶粒,实现固体废弃物零排放目标,既合理利用了自然资源,又把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减至最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非常显著。 生产的陶粒通过各项性能指标测试,并经江苏省建工建材质量检测中心检验测试,送检的砂加气混凝土硅酸盐陶粒表观密度为1714 kg/ m3,堆积密度为10
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核电站安全壳穹顶裂缝无线自动监测方法及装置
一种核电站安全壳穹顶裂缝无线自动监测方法及装置,包括设置若干无线传感器节点、中继模块和 数据处理模块,对中继模块,将接收天线放置于穹顶中间护栏上,接收所有无线传感器节点采集的测量 数据,通过高频传输电缆在穹顶中间与女儿墙间建立信号链路,将发射天线安置在女儿墙外转发测量数 据;数据处理模块包括第四无线传输模块和终端设备,第四无线传输模块和终端设备通过数据电缆连接, 将第四无线传输模块放置在能够与中继模块的发射天线通视的位置,接收发射天线转发的测量
武汉大学 2021-04-14
一种核电站安全壳内衬钢板缺陷测量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核电站安全壳内衬钢板缺陷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导轨、滑块、中心 控制单元、位移传感器和测距仪,导轨安装在支架上,滑块卡在导轨上,位移传感器和测距仪设置在滑 块上,位移传感器和测距仪分别连接中心控制单元。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核电站安全壳内衬钢板缺陷测量 装置,在体积和重量上比原有的工具减轻了很多,而且使用所得测量结果精度高,数据量丰富,操作简 单,数据录入迅速,结果直观,有效提高了测量的效率以及精度。 
武汉大学 2021-04-13
核壳结构的丙烯酸酯类共聚物增韧剂
聚合物作为结构材料,强度和韧性是重要的相互制约的力学性能指标,塑料增韧一直是材 料工业化应用的重要课题和应用研究的热点。广泛应用的塑料增韧方法是通过添加各种弹性体 作为增韧剂,来大幅度提高塑料基体的韧性。但是上述传统的增韧方法虽然可以让材料的冲击 韧性成倍增长,但由于增韧改性剂具有较低的模量和玻璃化转变温度,给塑料的应用带来固有 缺陷,如材料的刚度、强度、热变形温度大幅度降低。虽然应用高模量的填料改性聚合物可以 有效地提高刚度、强度和热变形温度,但是材料的韧性却大幅度下降。因此如何同时增强、增 韧,并取得强韧化效应,关系到是否能扩展结构材料的应用范围。 在众多弹性体改性剂中,具有核壳结构的丙烯酸酯共聚物(ACR)由于具有核层弹性体粒径 可控,壳层与塑料基体的相容性好,并且在共混过程中易于分散的优点,添加少量的丙烯酸酯 共聚物,就可以显著提高塑料如聚碳酸酯、聚氯乙烯等材料的韧性。 采用种子乳液连续聚合法和预溶胀法聚合法,制备出一系列具有不同的窄分布粒径 (60 nm-400 nm) 的核壳结构的丙烯酸酯共聚物 (ACR) ,根据不同的塑料增韧需要,壳层组分可以 改变,保持其加工稳定性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1 12 13
  • ...
  • 19 2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