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高速动压润滑精密主轴热力学建模与热设计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速动压润滑精密主轴热力学建模与热设计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高速动压润滑精密主轴三维数字化建模;步骤2:高速动压润滑精密主轴主要热源发热功率计算;步骤3:高速动压润滑精密主轴主要换热系数计算;步骤4:高速动压润滑精密主轴热力学建模;步骤5:高速动压润滑精密主轴参数灵敏度计算。采用本发明提供的高速动压润滑精密主轴结构热力学设计方法,能够大幅提高高速动压润滑精密主轴结构热力学建模与热态设计精度,缩短设计周期。不仅便于高速加工机床的正向设计,而且提高一次设计成功率。
东南大学 2021-04-13
旋转机械轴承转子系统摩擦学动力学设计
提出了复杂摩擦学,动力学系统的系统工程新思想,并用于旋转机械的轴承――转子系统摩擦学、动力学设计,这与传统的摩擦学分别对各摩擦副独立的进行设计有较大区别。在理论分析及计算软件方面:在研究所历年工作的基础上进行全面整理、扩充,使其界面友好,并适用于系统设计。把用于个别目的的单个程序集成起来,嵌入了优化和某些简化的非线性分析环节,集成规模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开发了迷宫密封气流激振计算程序,并用于实际机组计算,这种运算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在实验研究方面:改进了轴承及转子试验台结构的测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1-12
地下金属矿连续开采及散体动力学应用技术
该课题是针对地下金属矿因回采间柱而造成大量资源损失这一问题而形成的阶段回采工作面连续推进的实用技术,并围绕连续开采工艺中出矿效率低这一技术难题深入研究了散体动力学基础理论。该技术的最大特点是变传统的二步骤开采为一步骤,可实现井下采矿作业的合理集中,提高回采强度和井下工人劳动生产率。 在采矿新工艺方面,试验成功了侧向挤压斜面连续推进振动出矿崩落法以及阶段空场嗣后充填连续采矿法;进行了高浓度全尾砂胶结充填研究,创新了充填料浆贮存、制备与输送等相关的设施与设备,在深井充填水力学方面有独到的见解,缓解了深井充填管道磨损程度;长期从事金属矿地压综合治理研究,在微震监测与岩爆预报、回采地压控制、大面积空区失稳安全分析等方面有所建树;在新型硬岩支护方式进行过有益的探索,研制了水压支柱并应用于缓倾斜薄矿脉分条连续开采中;大力推广连续出矿技术,成功研制了复合型金属橡胶弹性系统的新型振动出矿、运矿设备。 该课题在国家 “九五”重点科技攻关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下,在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开发方面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工作,创造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工艺、新设备,拥有2项国家发明专利。研究成果经专家鉴定,整体技术具国际先进水平,于2005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并出版了由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的专著《散体动力学理论及其应用》。应用范围:该技术成果被原国家经贸委列为“国家八五重点新技术推广项目”,已在国内6个省14个矿山推广。本研究成果的技术覆盖面广,可应用于有色、冶金、化工、建材等部门。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一种基于电流信号辨识机床动力学参数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辨识数控机床动力学参数的方法。随着 机床的使用,导致机床的动力学特性会发生改变,从而影响机床的加 工精度和性能。传统的机床动力学研究主要是通过独立安装的振动传 感器获取振动信号,研究机床的动力学特性,此方法导致了测试成本高。为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利用激励状态下获取的电机电流信号辨 识机床的动力学参数的方法。由于是在全闭环的条件下,电机的电流 信号存在输入与输出的一个动态响应过程;运用最小二乘复指数算法 对预处理后的电流信号进行处理,辨识出进给系统的动力学参数,以 此实现快速辨识数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电子聚合物纳米薄膜调控与气敏动力学研究
本项目属敏感电子学与传感器研究领域。主要围绕电子聚合物纳米气敏薄膜调控与气体传感器敏感动力学开展了系统研究,在电子聚合物分子结构设计与合成、敏感聚合物有序薄膜聚集方法及性能调控机制、气体传感器敏感机理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为气敏材料的设计与调控以及传感器性能的改善提供了科学依据,开拓了电子聚合物薄膜气体传感器新领域。发表SCI论文87篇,SCI他引839次,其中在国际化学传感器权威期刊《Sensors and Actuators B》上发表论文16篇,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和认可。本项目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4
基于人类动力学的城市交通拥堵建模技术研究
该项成果应用于诸如机动车跟驰、换道和并道的交通仿真模型,目前随着交通管理以及新的交通信息感知技术的发展,交通检测器布设不断增加,交通基础数据规模急剧加大,交通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在这样大数据的时代的背景下,运用新技术手段构建道路交通仿真技术体系,将是我国智能交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方向。 项目首先是研究人类行为模式与交通拥堵的关系。其次,建立城市交通网络的数学模型结合人类行为规律和人口分布模型最终建立城市交通拥堵模型。最后,构建基于人类动力学的城市交通仿真平台。交通仿真平台包含交通地图编辑工具和分布式微观交通仿真系统两部分组成,硬件设备要求1台数据库服务器运行交通仿真数据库;1台台式机运行交通仿真平台总控端系统;若干台台式机运行仿真端仿真系统。 运行仿真平台总控端系统的1台机器安置在监控中心;运行仿真平台仿真端系统的若干台机器安置在计算中心;运行仿真数据库服务器的1台机器安置在数据中心。 展示内容如下: 微观交通仿真平台由地图编辑工具、总控端系统和仿真端系统组成; 使用地图编辑工具绘制仿真交通地图,导入总控端系统; 由总控端系统创建仿真任务,并且发送至已经上线的仿真端设备,总控端开始仿真任务,命令发送至仿真端,仿真端推进仿真计算,总控端能够对仿真端的仿真进行控制。能够完成暂停、恢复、停止等操作; 仿真端将每一仿真步计算的数据保存到仿真数据库中; 总控端可以利用仿真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交通状况分析。
电子科技大学 2015-12-25
体感音乐放松椅 真皮京师心智体感放松椅
产品详细介绍   一、音乐放松椅介绍     京师心智音乐放松设备,按照人体工程学原理设计,运用前沿的放松技术,融合与脑电、生物反馈之中,通过系列的主题训练,来提升用户的身体放松水平,帮助用户达到最佳的放松状态。 二、音乐放松椅4大优势     1.专业音乐治疗     体感振动技术是强化音乐对人体身心放松作用的一个媒介,人体正常进行活动时细胞和器官都会伴随着一定节奏,而体感音波技术通过一定频率的音乐,让音乐的频率影响内部各器官的振动频率使其达到一致,从而产生身心愉悦的感觉,大幅提升音乐治疗的作用。       2.人体工程学设计:     采用人体工程学和美学原理设计的外形,贴合人体曲线,掘弃奢华回淳朴,以简约的设计理念设计:突显超越人工按摩的真实体验,电动调节椅子角度,体验全方位的放松 ,全面缓解疲劳。      3.专业音乐治疗     国际催眠治疗师蔡仲淮博士、音乐治疗师高天教授等名师精心筛选,以及多项科学实践验证,包含六大主图音乐:减压、催眠、积极心态、α脑波、放松、纯音乐6大主题,根据不同音乐来满足不同使用者需求,达到身心同步治疗。   4.电动调节功能 电动调节功能:椅背和腿部可以调节,可根据使用者的习惯调节到任意角度(伸展范围为90-165度),满足使用者自身适合的舒适角度。   三、音乐放松椅特色 (1)电动控制系统:人体工学设计,智能检测人体身材,最大伸展角度160度。 (2)仿真人按摩系统:72个气囊包裹全身,有拍打、敲击、揉捏等多种按摩手     法选择。 (3)音乐放松系统:专家精心挑选,7大类音乐主题,满足不同情境需求。 (4)远红外加热系统:腰背部的红外热敷功能,能够促进体内新陈代谢,温肾活筋络。 (5)音响系统内置音箱:高保真立体声音箱,重低音喇叭2个。 (6)存储系统:控制器可扩展接口:3个(USB接口、音频输入、音频输出)。 (7)系统控制器:液晶触控面板,涵盖全面功能,一键掌控。 (8)8g u盘:采用精致耐用的全金属外壳,多种容量,满足应用需求。 (9)太空舱零重力模式:太空舱模式将人体重力均衡分散,配合气囊的按摩,达到身体放松。 四、产品参数     五、产品功能 1.智能、情绪等方面。 2.激发潜意识和创造性思维。 3.智力开发,潜能提升,提高记忆力,改善情商。 4.脑神经康复,如儿童脑瘫、自闭、多动症、发育。 5.障碍、中风后遗症等的辅助康复治疗。 6.改善失眠,治疗神经衰弱、焦虑、抑郁、身心失调症状。 7.治疗抑郁症、失语症、自闭症。 8.稳定情绪,精神放松,安定精神。 六、专家     七、荣誉资质     八、客户案例   九、其他相关产品   十、品牌介绍   十一、咨询方式  姓名:范经理  电话:13311233616  Q Q:3201453676  单位名称:京师心智(北京)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E-mail :3201453676@qq.com  邮 编:100875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文慧园北路8号庆亚大厦9层        
京师心智(北京)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2021-08-23
一种深孔加工用超细硬质合金刀具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孔加工用超细硬质合金刀具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采用VC-Co饱和固溶体为粘结相,并通过超声分散和pH值调节使表面包覆吐温80分子膜;采用(WC,VC)二元复合粉末实现VC对WC晶界面迁移抑制;控制用于提高红硬性的(W,Ta)C粉末的重量*平均粒度=(WC,VC)粉末的重量*平均粒度,使二者颗粒数匹配。
四川大学 2017-12-28
胃饥饿素在预防或和治疗放射性肺损伤中的用途
本发明提供了胃饥饿素的一种新的医药用途,即胃饥饿素在预防或/和治疗放射性肺损伤、放射性肺炎、晚期肺纤维化中的用途。通过体内实验,验证胃饥饿素在预防或/和治疗放射性肺损伤、放射性肺炎、晚期肺纤维化方面的有效性。本发明开发胃饥饿素的新医药用途,开创性地将胃饥饿素应用在预防或/和治疗放射性肺损伤放射性肺炎、晚期肺纤维化中,为临床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四川大学 2016-10-27
肺移植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及临床关键技术创新
研究团队首次发现了自噬与泛素-蛋白酶体通路在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存在交互作用,为肺移植缺血再灌注肺损伤提供新的治疗策略;首次发现天然免疫在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重要调控作用,为肺移植缺血再灌注肺损伤防治提供新的潜在治疗靶点。深入探索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的分子机制,改良肺移植关键技术,围绕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药物筛选,临床改良体外肺灌注技术及双体外膜肺氧合模式,在全国医院推广使用,显著提高肺移植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武汉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5 36 37
  • ...
  • 138 13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