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综合
项目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诱导血管内膜组织
再生
的血管支架
我国每年死亡心脑血管疾病患者300万人,血管支架是其治疗的重要手段,目前临床应用约80万只血管支架,市场约80亿元,但是目前的血管支架产品为不锈钢、钴合金支架表面装载药物,存在晚期血栓、再发冠脉粥样硬化等并发症,本产品是可降解镁基材料表面装载药物及释放NO并同时捕获内皮祖细胞和诱导形成血管内膜表面,是换代性产品。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6-28
菲律宾刺参硫酸
软骨
素多糖及其提取方法和用途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菲律宾刺参硫酸软骨素多糖,其结构式如下:主链为硫酸软骨素E结构,同时带有硫酸岩藻糖构成的支链,该支链通过糖苷键连接在主链的β-D-葡萄糖醛酸上,且硫酸基的取代方式为75%3,4-O-SO4,20%2,4-O-SO4以及5%4-O-SO4。本发明还同时公开了上述菲律宾刺参硫酸软骨素多糖的提取方法。该多糖具有抗凝血或者抗血栓的作用。
浙江大学
2021-04-11
复合蛋白酶解提取鸭硫酸
软骨
素技术
本技术首先根据鸭胸软骨的化学组成设计了一种用于提取鸭硫 酸软骨素的新型复合蛋白酶的基础配方,并利用复配酶制备鸭硫酸软骨素,其 工艺包括鸭胸软骨骨粉的制备、鸭胸软骨骨粉的酶解提取、蛋白质的沉降、硫 酸软骨素粉末四个步骤。本发明采用了复配酶解法提取鸭胸软骨的硫酸软骨素, 采用新型复合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复配,去掉了碱提这一步,在复配酶使用上也 进行了优化,其收率比其它方法提高了 20%左右,产品纯度达到 90%~95%。用复 合酶代替稀碱或浓碱解离软骨能够大大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并且可以有效缩短 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了产品收率、提高产品质量,填补了该领域的 空白。 技术优点或者效益预测:硫酸软骨素(Chondroitinsulfate,CS)是 D-葡萄糖 醛酸和 N-乙酰氨基半乳糖以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重复二糖单位组成的酸 性黏多糖。硫酸软骨素具有抗凝血、抗炎症、抗肿瘤、抗病毒、抗氧化、降血 脂、防止动脉粥样硬化、调节体内水分、清除自由基和延缓衰老等多种生理功 能,可应用于食品、药品、各种保健品及高档化妆品中。我国是全球硫酸软骨 素产量最大的国家,占全球产量的 80%以上,年平均产量多于 4000 吨;我国硫 酸软骨素主要出口到美国、欧洲、日本等地,其中美国作为我国硫酸软骨素第 一大出口市场,出口份额约占 50%。所以,随着硫酸软骨素生物活性功能不断研 究及其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硫酸软骨素用途越来越广,具有广阔市场应用前 景。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1
XM-50环状
软骨
气管切开术训练模型
XM-50高级环甲膜穿刺及气管切开插管模型 XM-50环状软骨气管切开术训练模型主要用于ALS课程中常规气管切开、环甲膜穿刺、环甲膜切开等高级生命支持训练。 一、模型特点: ■ 高级环甲膜穿刺及气管切开插管训练模型为成人男性,解剖学标记(如甲状软骨、环状软骨、环甲膜、气管)位置准确,易触及。 ■ 模型采用高分子材料制作,质地柔软,富有弹性,形象逼真,可反复进行穿刺。 ■ 模型颈部皮肤采用环状结构,为此,当某一部位经多次穿刺、切开不能使用时,可适当地旋转环状颈部皮肤,将其移开,学生又可在新的颈部皮肤部位反复进行训练,提高了模型的使用寿命。 ■ 环状颈部皮肤与甲状软骨、环状软骨、环甲膜、气管模块可以更换。 ■ 可供学生进行环甲膜穿刺与切开术训练。 二、模型功能: ■ 模型具有标准的气管解剖位置,用手可触摸气管,进行切口定位。 ■ 模拟病人仰卧位,颈部伸展。 ■ 可以进行传统的经皮气管切开术,包括不同类型的切口:纵向、横向、十字形、U形和倒U形切口。 ■ 可进行环甲膜穿刺和气管切开训练。 ■ 模型的部位采用不同的材质,确保真实的操作手感。 ■ 模型允许用户在确定动脉位置时确定正确的切口位置,并可从头部观察颈部的内部操作情况。 ■ 配备模拟气管和颈部皮肤。 三、标准配置: ■ 高级环甲膜穿刺及气管切开插管模型:1台 ■ 可更换颈部皮肤:1块 ■ 可更换气管模块:3个 ■ 说明书:1册 ■ 保修卡合格证:1张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曝气生物滤池污水
再生
处理技术与设备
成果与项目的背景及主要用途:曝气生物滤池(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简 称 BAF,是近年来国际上兴起的污水处理新技术。目前在欧、美和日本等国家得 到较多应用。BAF 具有去除有机物、脱氮、除去有害物质的作用,其最大特点是 集生物氧化和截留悬浮固体于一体,并节省了后续二次沉淀池。该工艺占地面积 小、基建投资少、能耗及运行成本均低于传统的生物处理工艺。 曝气生物滤池在污水回用处理、小区生活污水、生活杂排水回用,中水工程 以及微污染水处理和受污染的城市河道水质净化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具有非常好 的发展前景和具有巨大的应用市场。 技术原理与工艺流程简介:曝气生物滤池是一种高效低能耗生物反应器,滤天津大学科技成果选编 池内装填高比表面积的的轻质颗粒填料,以提供微生物膜生长的载体。并根据污 水流向不同分为下向流或上向流,污水由上向下或由下向上流过滤料层,在填料 下部鼓风曝气,使空气与污水逆向或同向接触,污水中的有机物与填料表面生物 膜通过生化反应得到稳定,填料同时起到物理过滤作用。 该项目开发的使用轻质颗粒填料的 BAF 工艺具有主要的优点:重力流反冲 洗无需反冲泵,节省动力,操作简单;滤头布置在滤池顶部,不与预处理水接 触,不易堵塞,便于更换;硝化和反硝化可在同一池内完成。 技术水平及专利与获奖情况:该技术为国内先进,正在申请专利。 应用前景分析及效益预测: 1、该技术既可制造为一体化设备,应用于分散的、小型的中水处理;也可 用于大中型污水处理厂。 2、产品设备系列:50m3 /d,100 m3 /d,200 m3 /d. 年产 10 台 100m3 /d 的设备,创造产值 400 万元。 应用领域:城市污水处理、小区生活污水、生活杂排水回用处理,中水工程 以及微污染水处理和受污染的城市河道水质净化。 合作方式及条件:技术转让,合作生产,联合承揽工程。
天津大学
2021-04-11
再生
混合混凝土结构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
本成果提出了废旧混凝土大尺度块体循环利用的思想;建立了再生混合混凝土以及高强化再生混合混凝土的非线性强度预测公式及考虑内、外双尺寸效应的再生混合混凝土强度预测公式;提出了再生混合混凝土基本徐变的预测方法;沉淀形成了再生混合混凝土从理论到实践验证的完整体系,编制了相关标准,为废旧混凝土的高效循环利用开辟了一条新路。若我国废旧混凝土的1/4采用再生块体混凝土技术进行循环利用,每年可减少水泥和天然砂石用量分别约750万吨和3750万吨,降低CO2排放约620万吨,节省商品混凝土费用约65亿元,社会经济效益显著。本成果已在广东、福建、贵州等地的多项实际工程中成功应用。获得了全国发明展览会金奖及2016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科技进步一等奖。
华南理工大学
2021-04-10
可
再生
能源建筑应用技术体系
研究团队围绕山地城市、夏热冬冷气候区等特征下城市可再生能源分布特征, 在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技术体系进行了多项研究和应用,先后形成“重庆市太阳 能光伏发电和太阳能空调应用前景及相关技术研究”、“重庆市建筑太阳能热水 系统一体化应用适宜技术研究”、“重庆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系统性能监测控 制系统研发与应用”、“重庆市既有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项目运行后评估(含水 处理监测与评价)”重庆市科学技术成果证书。研究围绕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技术体系形成了多项实用成果,获权“地源热泵地 下换热器的换热量测量仪”、“一种地源热泵地下换热器的埋设装置”、“一种 室内太阳能辅助通风采暖系统”、“高能效活动外遮阳”等发明专利,并进行实 际工程应用;出版《重庆地区地源热泵系统技术应用》、《太阳能光热技术的建 筑应用》等专著;开发了 “重庆地区太阳能热水应用评估分析软件”;编制了行 业协会标准《空气源热泵供暖工程技术规程》、重庆市《空气源热泵应用技术标 准》DBJ50/T-301-2018、等标准。研究成果得到国内专家同行的高度评价,西安 建筑科技大学李安桂教授认为“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处于国际先进水平”;湖 南大学李念平教授认为“研究成果在城镇人居环境改善与保障关键技术研究等方 面取得了许多创新性成果”。市场及经济效益分析: 支撑、指导重庆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国家级示范城市、重庆巫溪县和云阳 县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国家级示范县建设(财政直接投入资金9050万元)。原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吴元炜教授认为研究成果“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环榄效益和社会效益,研究成果对我国自然资源在建筑室内热湿环境改善中的技 术应用和推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重庆大学
2021-04-11
稀土对
再生
铋黄铜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研制了一种RE-Bi再生黄铜来改善传统铋黄铜由于冷、热脆性导致的废料重利用困难的问题。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合金的显微组织;采用拉伸试验测试合金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RE使铸态合金晶粒明显细化,Bi由膜状变为颗粒状均匀地分布在基体中;随着RE添加量的增加,铸态、热轧态合金的伸长率均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添加0.2%的RE时具有最佳的力学性能;当RE添加量超过0.2%时,合金中生成过量RE化合物,降低材料的力学性能。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4-10
沥青路面加热
再生
修补工程车
大力发展公路交通建设是我国目前经济建设的重点。最近的研究表明,由于缺乏正确有 效的维护,许多道路的使用寿命缩短了一半以上,造成了资产流失,投资浪费。如果我们想 延长其使用寿命,就必须正确有效地维护它们。为此,东南大学机械工程研究所在香港企业 的资助下,采用当今世界先进技术(沥青路面现场热再生技术)开发设计了新一代的产品―― 沥青路面加热再生修补工程车。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4-13
再生
混凝土细观结构分析方法和计算软件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12
1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高校实验室分级分类管理平台
2
云上展厅已成功吸引1万余家企业入驻!
3
第62届高博会圆满落幕,明年春天相约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