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电解铝碳渣制备氟化铝关键技术
项目成果/简介: 工艺描述: 将电解铝火眼碳渣破碎,与脱碳药剂充分混合,加入高温炉进行脱碳,得到中间产品;中间产品磨粉,与脱钠药剂充分混合,加入高温炉进行脱钠,得到粗氟化铝;粗氟化铝加入水浸槽,洗盐后得到氟化铝。 技术亮点: 属于电解铝危废高值产品化技术,拥有发明专利3件;实现了碳渣的全量利用,节约了原生氟资源;整个工艺绿色,没有废水废渣产生,废气达标排放;单位能耗远低于原生氟化铝,有效减碳;氟化铝产品符合现有国家标准。 知识产权类型:发明专利知识产权编号:202011250785.X技术先进程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果获得方式:与企业合作获得政府支持情况:无获得经费:7.50万元自筹资金:100.00万元
郑州大学 2021-04-11
碲化铅薄膜和纳米粉体的同步制备方法
该项目为制备碲化铅薄膜与纳米颗粒的新工艺。目前,PbTe薄膜通常采用真空蒸镀、 激光闪蒸、磁控溅射等物理方法制备,这些方法采用昂贵的镀膜设备,成本较高;电化 学方法沉积PbTe薄膜成本相对较低,但缺点在于必须使用导电基片,适用范围较窄。PbTe 纳米颗粒大多采用水热法或溶剂热法、电化学法、乳液法等方法合成,这些方法在合成 过程中或者涉及了高压设备,或者采用了复杂的仪器和涉及冗长的工艺,或者由于引入 大量有机物给后处理及环境保护带来难题。 本项目提出以碱性水溶液作为溶剂,以成本低廉的含铅无机盐和碲化物或亚碲酸盐 作为反应物,在常压、室温至 50o C 同步合成 PbTe 薄膜和纳米颗粒,制备的薄膜平整致 密且对基片无特殊要求,纳米颗粒尺度均一且可随温度调节。与其他现有的 PbTe 薄膜 与纳米粉体制备方法相比,该方法简单易行,性价比高,几乎无能耗,反应介质为容易 净化处理的水溶液,利于环保。 
同济大学 2021-04-11
一种碳化硅纳米线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化硅纳米线的制备方法领域。本发明所述的碳化硅纳米线的制备 方法如下:将不含氧的碳硅烷置于刚玉坩埚或刚玉舟内,将刚玉坩埚或刚玉舟放在耐高 温板上面,然后把耐高温板推入高温炉,排出炉内氧气,并以 6-15sccm 的速率通入惰 性气体保护,以 5-15℃/min 的速度将炉温升到 1000-1100℃,保温 1-3 小时后自然 降到室温。由本发明所述的碳化硅纳米线的制备方法所得产物均为碳化硅纳米线,长度 比现有的方法制备的碳化硅纳米线提高了 2 个量级,且制备方法简单,原料便宜易得, 设备要求简化,成本低。
同济大学 2021-04-11
亲水亲油性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亲水亲油性碳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物理包覆修饰的思 想,将碳纳米管原料在酸性条件下超声辅助纯化后,在引发剂和适当温度条件下,将聚 乙烯基吡咯烷酮及其嵌段聚合物引入到碳纳米管的表面,从而得到表面具有亲水亲油基 的碳纳米管。含有此结构的碳纳米管在水、有机溶剂和聚合物基体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 从而改善了碳纳米管的分散性。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具有可控性和定量化 的特点;所得的表面具有定量亲水亲油性聚合物的碳纳米管,具有良好的可加工性,为 碳纳米管在复合材料、氢气存储、电子器件、传感器、生物材料等领域的应用铺平了道 路。
同济大学 2021-04-11
碲化铅薄膜和纳米粉体的同步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碲化铅(PbTe)薄膜和纳米粉体的制备方法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 PbTe 薄膜和纳米粉体的低温水溶液同步合成方法,该方法以含铅的无机盐与二氧化碲或亚碲 酸钠为原料,以硼氢化钾或硼氢化钠为还原剂,在室温至 50 o C 碱性水溶液下同时合成 PbTe 薄膜和纳米粉末。本发明首次在低于 100 o C 且常压下合成 PbTe 薄膜与纳米粉体, 制备的薄膜平整、致密、均匀;粉末产物粒径小,粒度分布均匀,并可通过控制反应温 度来控制粒径大小。整个工艺使用的原料便宜易得,工艺简单,容易实现规模化生产, 同时反应过程中避免使用有机溶剂,有利于环保。合成的 PbTe 薄膜和纳米粉体可广泛 应用于热电器件、太阳能电池、荧光器件、红外光学元件、红外薄膜器件和半导体探测 器等,应用前景广阔。
同济大学 2021-04-11
精氨酸脱亚胺酶及瓜氨酸的生物制备
精氨酸脱亚胺酶(Arginine deiminase)简称 ADI,它能将精氨酸水解,生产瓜氨酸和氨,是生物体中参与尿素循环而起作用的酶。基于这个反应机理,目前精氨酸脱亚氨酶一方面可用于功能性氨基酸 L-瓜氨酸的生物制备;另一方面可作为药物用于癌症诸如肝细胞癌、黑色素细胞癌、肾癌等以及一些病毒感染的 治疗。 瓜氨酸是一种非蛋白质氨基酸,具有抗衰老、增强免疫力、提高运动员力量 与耐力、增加创伤愈合和改善微循环等功能。本项目通过菌种筛选获得一株高产精氨酸脱亚酶的粪肠球菌菌株,通过分子改造,获得适合人体生理条件的精氨酶脱亚酶,可用于医药;利用粪肠球菌来源的精氨酸脱亚氨酶可用于瓜氨酸的生物制备,瓜氨酸产量可达到 250g/L 以上,底物精氨酸的摩尔转化率 100%。 创新要点 成功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精氨酸脱亚胺酶生产菌株及瓜氨酸制备工艺,达到或超过国际先进水平。
江南大学 2021-04-11
聚烯烃人造草纤维材料制备关键技术
人造运动草坪应用在体育运动场地始于欧美发达国家,至今已有?0多年的历史,其发展源于天然草对气候条件变化的局限性。随着人造运动草丝纤维的技术革新,人造运动草坪的运动力学性能、运动安全性能和运动舒适性能已经接近天然草。目前,国内对人造草丝纤维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系统的学科领域,在使用性能和安全性能标准的制定方面,远远落后于国外。因此,为了真正实现草丝纤维材料的自主创新,必须形成人造草丝材料设计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即通过对天然草坪的仿生学、运动力学性能和运动安全性能的研究,形成人造草丝材料设计的基础理论和方法,以实现人造草丝材料的功能设计、材料安全性能设计、材料寿命设计以及材料的形态设计。本项目通过对草坪的运动力学性能和运动安全性能的研究,形成人造草丝材料设计的方法,实现人造草丝材料的功能设计、材料安全性能设计、材料寿命设计以及材料的形态设计。系统研究和解决上述人造运动草丝纤维材料产业化过程的一些关键技术和一些基本科学问题。在此基础上,开发高耐久性、高耐候性功能型色母粒、纳米复合功能型母粒及关键制备技术,从而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人造草丝产品,以填补国内空白,推动我国体育新材料的发展。同时将这些关键技术用于人造运动草丝纤维材料规模化生产过程中,建立高性能人造草丝纤维材料国产化的工程示范。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高熔体强度聚丙烯的制备及其发泡技术
生产发泡聚丙烯的关键难点在于通用聚丙烯的熔体强度极低,在发泡过程中包裹不住气 体,而产生熔体破裂,不能发泡或发泡倍率很低。此外,发泡聚丙烯的生产方式和品种主要分 为挤出发泡聚丙烯、珠粒发泡聚丙烯以及注塑发泡聚丙烯三种,所有这些发泡聚丙烯都需要采 用高熔体强度聚丙烯作为原料才可能得到。可当今采用齐格勒-纳塔催化剂合成的通用大宗聚 丙烯树脂都属于线形半结晶高聚物,未融化之前是坚硬的固体,一旦融化后其熔体就几乎没有 强度,无法包裹气泡形成泡沫材料。要将通用聚丙烯改成高熔体强度,可以包裹气泡形成泡沫 材料的聚丙烯,世界上目前只有巴赛尔、北欧化工等少数公司拥有该技术。 反应挤出研究室从2000年即开始了发泡聚丙烯的研究。分别在聚丙烯分子链长枝化、基础 发泡理论以及与该理论相应的发泡工艺等几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项目的研究抓住了问题 的核心,首先从聚丙烯分子链长枝化方面取得突破,获得了熔体强度以及可发性超出国外最优 秀产品的长枝化聚丙烯。并且完成了从基础理论、小试、中试到工业化技术路线确定的全过 程。 为了对发泡聚丙烯发展进行实质性的推动,我们对高熔体强度聚丙烯的下游产品挤出发泡 聚丙烯 (XPP) 、珠粒发泡聚丙烯 (EPP) 以及注塑发泡聚丙烯展开了全面的研究。着重进行了基 础发泡理论的研究,特别在建立聚丙烯拉伸黏度与聚丙烯泡沫可发性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如 何通过工艺技术实现发泡过程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采用火焰喷涂方法制备多孔表面换热管
多孔表面对水、氟利昂、液氮、烯烃类、苯、乙醇等多种工质的沸腾换热均有显著的强化作用,故又将其称为高效强化沸腾换热表面。因而,具有多孔表面的高通量换热管以其优异的沸腾换热性能用于各种具有相变的换热过程,如蒸发器、再沸器、冷凝器、汽化器等,在石油、化工、冶金、海水淡化、电子芯片散热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根据多孔表面强化传热机理,大量具有适当尺寸的连通孔隙是保证高效传热强化的决定性因素。因此,烧结法、热喷涂法、机械加工法等方法应用于多孔表面的制造研究。该技术采用火焰喷涂方法,将铁基合金粉末与低熔点合金元素相混合,降低了喷涂多孔层的火焰温度,减小了多孔层中铁基粉末颗粒的变形尺寸,增加了孔隙率,提高了多孔层中孔隙的连通性,保证了多孔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工艺简单,成本低,加工周期短,生产效率高;传热性能好,能有效强化沸腾传热,可以满足工业化应用的要求。可用于石油化工、化工等工业用蒸发器、再沸器、冷凝器、汽化器等。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腈水解酶催化制备亚氨基二乙酸项目
亚氨基二乙酸(IDA)是生产除草剂草甘膦的重要中间体。它也被用于生产新型两性铬络合 品红染料、漂白活化剂、顺铂类抗癌药物等。目前生产亚氨基二乙酸主要有化学合成法和生物 合成法。利用高效、高酶活、稳定的产腈水解酶生产亚氨基二乙酸,符合绿色化学的发展方 向,有着化学方法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本项目筛选到一株高效、高酶活、稳定的产腈水解酶的 菌株,一步水解得到所需的亚氨基二乙酸。 本项目通过筛选适合的菌株、对菌株发酵优化以及整个催化过程的优化,最后分离纯化得 到亚氨基二乙酸。整个反应过程条件温和、操作简单、无副产物产生。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62 63 64
  • ...
  • 283 28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