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设备及其控制系统的 运行特性参数获取及优化控制方法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4-13
酿酒葡萄栽培及葡萄酒酿造全程控制关键技术
一、成果简介 我国葡萄酒主产区多属于大陆季风性气候区,完全不同于欧美国家的地中海气候或海洋性气候条件,这就造成了在酿酒葡萄的品种选择、栽培模式和浆果成熟控制上明显有别于欧美地区。为此,本项目在多年理论研究 的基础上,开发了从优质酿酒葡萄栽培到葡萄酒全程质量控制技术,针对产区气候特点,进行葡萄架式选择,水肥管理、树形管理、采收标准、配套工艺参数等方面,并在多个产区实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此外,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4
BCS-01PLC可编程控制器实验装置
产品详细介绍一、概述      PLC可编程控制器是以微处理机基础发展起来的新型工业控制装置。它以体积小、功能强、可靠性高以及应用安装方便的特点,很快在我国的工业控制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并且不断发展。根据这一发展形势,全国各大专院校、各类职业技术学校都将PLC教学纳入教学任务,作为电子、电气以及工业自动化类专业的一门必修棵。PLC可编程实验系统是根据这一教学要求开发的新一代PLC教学产品,自产品推出以来,得到了各大院校教学教师和专家的一致好评。全套装置设计合理、功能强大、操作简单方便,对学生理解和掌握可编程控制器的控制原理和操作方法。加快学习PLC的编程方法。都具有极大的帮助。是PLC教学中的理想工具。二、系统构成1、PLC可编程控制器实验台   2、PLC可编程控制器实验装置    3、PLC可编程控制器操作桌    4、编程应用软件    5、仿真教学软件6、PLC及转接通讯电缆7、电脑或手持编程器(用户自备或代购)三、PLC可编程控制器实验台(一)功能、特点1)实验台包括  ◆ 交流电源输入区                                    ◆ PLC主机 、编程电缆             ◆ LED发光管、指示灯                              ◆ 输出负载指示      ◆ 输入模拟开关(按钮和开关)                  ◆ LED数码管 、蜂鸣器  ◆ 直流稳压电源5V1A,24V2A                  ◆ PLC输入 、输出端口   ◆ 直流电机、继电器2)PLC主机的输入输出端口均已引到面板上。输入可以接模拟输入开关、行程开关或光电开关等。输出可以接面板上的指示灯、数码管和继电器、直流电机和蜂鸣器,还可以与演示装置相连接,可应用实际的工业控制。3)PLC主机一般采用日本原装的三菱系列主机。如用户要求时也可配备其他型号主机。4)BCS-01型实验台本身带有24V2A的电源。可以直接用于输出负载或与演示装置接口或与其它对应装置相连。5)实验台结构采用挂箱式,便于实验项目扩展和用户第二次开发。6)双口接线法:PLC实验台与实验挂箱装置之间的连接即可采用自锁紧接插件,单线逐点连接,以提高动手动脑能力,加深了解PLC的结构功能,又可通过排线一次性连接,以提高实验连线速度,与其他厂家的单一连接法相比具有绝对优越性。7)可完成PLC控制原理基本实验、应用实验以及用于真正的工业控制。(二)实验项目1.与、或、非逻辑功能实验                     2.定时器、计数器功能实验          3.跳转、分支功能实验                           4.移位寄存器实验                  5.数据处理功能实验                              6.微分、位操作实验               7.交通信号灯PLC自动控制实验               8.搅拌器的PLC自动控制实验         9.LED数码官显示PLC自动控制实验         10.四层电梯的PLC自动控制实验         11.加工中心刀具库选择控制实验             12.艺术彩灯造型的PLC控制实验13.电机的自动控制实验                         14.步进电机的PLC控制15.模拟电视发射塔实验实验                    16.自动送料装车系统控制实验17.自动售货机实验                                18.自动成型实验19.水塔自动供水控制系统实验                  20.邮件自动分拣实验21.自动洗衣机控制系统模拟实验               22.电镀过程控制实验(三)技术参数◆PLC主机:输入:24点  输出16点(可选择)◆型号:三菱FX1N-40MR(也可选择西门子、欧姆龙,价格另议)◆输出电压:直流24V,电压表指示◆利用应用软件编程◆电源输入:交流220V,50Hz◆电流 ≥2A,电流具有过载保护◆外形尺寸:160×75×140 cm3四、PLC可编程控制器实验装置    该装置是为了配合PLC可编程控制器实验台使用而设计的外接演示装置。它由LED发光二极管、大型LED数码管、直流电机、步进电机等执行机构用其他外围电路模拟实际工业控制过程中的状态,它形象生动的演示了PLC的整个执行过程。通过该装置,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能够形象生动的执行机构验证自己编写程序的正确性,掌握PLC的实际应用,增强学生对PLC的学习兴趣。该装置在演示屏上位置可任意移动、互换。    演示装置上对PLC的输入输出均采用24V电源,5V电源供执行机构中的外围使用,目前每套演示装置主要由十七块实验挂箱组成(实验挂箱尺寸:40×24×6 cm3),它们的型号分别为:1)PLC001  交通信号灯PLC自动控制2)PLC002  搅拌器的PLC自动控制3)PLC003  LED数码管显示PLC自动控制(实物)4)PLC004  四层电梯的PLC自动控制(实物)5)PLC005  加工中心刀具库选择控制(实物)6)PLC006  艺术彩灯造型的PLC控制 7)PLC007  电机的自动控制(实物)8)PLC008  步进电机的PLC控制(实物)9)PLC009 模拟电视发射塔 10) PLC010 自动送料装车系统11)P LC011自动售货机12)PLC012 自动成型系统13)PLC013 水塔自动供水系统14)PLC014 邮件自动分拣系统15)PLC015 自动洗衣机系统16)PLC016 电镀系统17)PLC017 基础实验详细资料点击以下域名: http://www.shbckj.com/proshow.asp?ID=478http://www.shbckj.com/proshow.asp?ID=478http://www.shbckj.com/proshow.asp?ID=478http://www.shbckj.com/proshow.asp?ID=478http://www.shbckj.com/proshow.asp?ID=478http://www.shbckj.com/proshow.asp?ID=478
上海博才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VE-2302可编程控制器实训装置
产品详细介绍整套装置采用一体化设计,实验内容丰富,结构科学合理,强调实训操作.适用在电气自动化、自动控制、机电一体化等专业的配套教学实验.可以做教材章节后的例行实验,也可用于学期末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1)PLC主机采用三菱FX2N-48MR(详细的参数见PLC操作手册)。利用开关、按钮、LED各色发光管、LED数码管、指示灯、接触器、继电器、蜂鸣器等电气元件构成,即可进行模拟实验指令训练,也可以带电机负载,进行实训操作.可采用其他类型PLC主机进行控制。(注:模拟实验用LED灯演示,无实际实验模块 )(2)编程工具:便携式编程器、个人电脑.(3)编程方式:指令表、梯形图、SFC语言
广东威士邦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2021-08-23
成品油管道调和建模、控制与优化技术
针对油品调合过程中的关键质量指标辛烷值(马达法和研究法)和雷德蒸汽压等调合规律的非线性,建立了预测准确,结构简洁的智能调合模型。由于实际工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干扰因素很多,调合模型输出值与成品油属性在线分析仪的检测值不可避免地要产生一定的偏差,为此开发了汽油调合模型的在线优化校正技术,使调合模型适应工业过程操作特性的变化和生产工况的迁移。在建立的调合模型基础上,开发了离线和在线优化技术。离线优化技术不需要企业进行管道改造和安装在线分析仪,可在一定范围内提高调合的成功率和降低调合成本。在线调合模式基于离线模式,可动态更新和优化调合配方,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调合成功率,降低调合成本,减少质量过剩。开发的优化技术还考虑了多种可能的现场生产模式:例如:管道调合,罐式调合,罐底油补偿模式等。已汽油调合软件ECUST_BLEND工作。成品汽油调合过程的建模、模拟与离线优化技术已经成功在金陵石化完成现场应用。其中汽油辛烷值调合效应模型,将汽油调合过程中组分油表现的非线性效应定量的描述出来,进而准确的对成品汽油的关键指标辛烷值作出预测,与传统的乙基模型对比表明所建模型精度提高了约1%。在调合模型基础上开发的离线优化技术,结合了成品油生产现场的特点,能够有效的考虑罐底油、直调组分、锰剂添加量、以及库存约束等现场情况。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所完成的汽油调合工作全部一次达到国III标准。通过与传统的手调方式进行比较,优化后配方提高了一次汽油调合的成功率,稳定了汽油生产过程,并且降低了调合成本与质量过剩:质量过剩稳定在0.?以内,且研究法辛烷值在93.5-4.1之间波动。仅以离线优化为例,通过成本核算,每年的调合成本可减少1275万元左右。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成品油管道调和建模、控制与优化技术
针对油品调合过程中的关键质量指标辛烷值 (马达法和研究法) 和雷德蒸汽压等调合规律 的非线性,建立了预测准确、结构简洁的智能调合模型。由于实际工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干扰 因素很多,调合模型输出值与成品油属性在线分析仪的检测值不可避免地要产生一定的偏差, 为此开发了汽油调合模型的在线优化校正技术,使调合模型适应工业过程操作特性的变化和生 产工况的迁移。在建立的调合模型基础上,开发了离线和在线优化技术。离线优化技术不需要 企业进行管道改造和安装在线分析仪,可在一定范围内提高调合的成功率和降低调合成本。在 线调合模式基于离线模式,可动态更新和优化调合配方,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调合成功率,降 低调合成本,减少质量过剩。开发的优化技术还考虑了多种可能的现场生产模式。例如:管道 调合,罐式调合,罐底油补偿模式等。已汽油调合软件ECUST_BLEND工作。 成品汽油调合过程的建模、模拟与离线优化技术已经成功在金陵石化完成现场应用。其中 汽油辛烷值调合效应模型,将汽油调合过程中组分油表现的非线性效应定量的描述出来,进而 准确的对成品汽油的关键指标辛烷值作出预测,与传统的乙基模型对比表明所建模型精度提高 了约5%。在调合模型基础上开发的离线优化技术,结合了成品油生产现场的特点,能够有效 的考虑罐底油、直调组分、锰剂添加量、以及库存约束等现场情况。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所完 成的汽油调合工作全部一次达到国III标准。通过与传统的手调方式进行比较,优化后配方提 高了一次汽油调合的成功率,稳定了汽油生产过程,并且降低了调合成本与质量过剩,质量过 剩稳定在0.1以内,且研究法辛烷值在93.5-4.1之间波动。仅以离线优化为例,通过成本核算, 每年的调合成本可减少1275万元左右。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燃煤机组脱硝和脱硫优化控制系统
机组脱硝控制普遍存在NOx波动大、喷氨量大、空预器容易堵塞等问题;脱硫控制普遍存在PH值无法正常控制、厂用电率和石灰石消耗量高、净烟气SO2经常超标等问题。 本成果采用自适应SMITH补偿技术补偿脱硝过程的对象特性;采用模糊控制技术,有效克服脱硝过程的非线性;采用智能前馈技术,及时消除各种扰动对NOx的影响;采用模型参考自适应技术,提高脱硝控制系统的自适应能力。针对脱硫控制,本成果以净烟气SO2满足环保考核、吸收塔PH值运行在合理范围、浆液循环泵运行组合最佳为多重目标,采用多目标控制技术,提出脱硫的多目标整体优化控制策略。 采用此项成果后,烟囱入口处的NOx可控制在10mg/NM3之内,约减少30%的喷氨量;能提供最佳的浆液循环泵运行组合指导,降低浆液循环泵整体电耗20%以上。 本项成果已用于150多台燃煤锅炉脱硝和脱硫的优化控制中,得到了广大用户的一致好评。
东南大学 2021-04-13
粉体加工系统优化改造与自动控制
1 成果简介粉状物料的加工工艺遍及建材、化工、冶金、机械、矿山、医药、食品、肥料、农药等工业部门。随着我国加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企业的能源和人工成本都在急剧增加。市场的国际化进程加快,也对产品质量的提高和稳定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技术要求。而我国大多数的粉体加工厂中,广泛存在没有过程自动控制手段,工艺不合理造成成本偏高,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该技术结合我们 30 年粉体加工技术研发的经验,与自控专业技术人员共同组合了粉体加工系统优化与自动控制的综合技术。2 应用说明该技术按照系统工程的思想处理优化与自控之间的关系,它涉及到加工系统的众多影响因素:物料特性、工艺流程、技术指标、外加剂、设备组合与参数选定等,而优化的目标又是降低成本、减少操作人员、提高产品质量和质量的稳定性等多个方面。我们从多因素多目标的系统综合分析入手,借助信号采集无线传输、计算机在线分析、电气动执行元器件配合等现代控制技术,实现系统的优化与自动控制。 具体的优化与控制内容如下:粉体加工系统标定,能耗分析;原料与产品的粒度组成与颗粒形貌分析;加工物料物性分析与加工系统的匹配;改善料仓结构及料位控制系统,避免料仓结拱,提高给料稳定性;分级机技术改造,提高分级效率和产品细度;外加剂的应用,改善粉体物料的流动性,提高工作效率;调整设备结构,保证合理的机内物料滞留量;通过加工设备工作状态的监控,自动控制给料系统、调整闭路系统循环负荷率,合理搭配加工单机的工作状态。3 效益分析不同产品和生产线都有差异,需根据具体情况系统分析。4 合作方式技术服务。5 所属行业领域先进制造。
清华大学 2021-04-13
加热炉数学模型优化控制系统
在轧钢生产过程中,钢材的温度水平和温度分布是影响产品的质量和产量以及生产过程消耗的重要因素,而钢材的温度与加热炉的加热过程和轧线生产情况直接相关。因此研究钢材在加热炉内的加热过程和轧制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准确控制钢材的温度,对整个轧钢生产过程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所谓加热炉数学模型,实际上是加热炉热过程的数学描述,它描述加热炉炉内发生的热过程的基本规律和热状态,确定炉内热过程参数间的定量关系。在线控制数学模型的作用在于根据可测参量(如炉温、燃料量、产量等)计算出不可测的参量(如金属温度及其分布),并依此计算来确定优化的操作制度(炉温制度或供热制度)。 在保证产量和质量的前提下,根据加热炉数学模型,以降低燃耗、减少氧化烧损为目标,通过离线优化计算,可以得到适应产量变化、钢材尺寸和材质等变化的最优炉温制度和钢材升温曲线,为在线控制提供依据。 在加热炉数学模型和离线优化计算的基础上,建立加热炉在线优化控制系统,包括物料跟踪模块、温度跟踪模块、最佳炉温动态设定模块、反馈控制模块、燃烧控制模块、待轧及故障处理模块以及网络通讯模块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等,控制系统的总体结构如图所示。 该项目已成功应用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钢管分公司环形加热炉和荒管再加热炉的计算机控制中,并获“宝钢重大科技进步成果三等奖”和“冶金科学技术三等奖”。应用范围:该项目可以应用于加热炉的计算机控制中,特别适用于冶金企业的连续式加热炉计算机控制中。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粉体加工系统优化改造与自动控制
1 成果简介粉状物料的加工工艺遍及建材、化工、冶金、机械、矿山、医药、食品、肥料、农药等工业部门。随着我国加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企业的能源和人工成本都在急剧增加。市场的国际化进程加快,也对产品质量的提高和稳定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技术要求。而我国大多数的粉体加工厂中,广泛存在没有过程自动控制手段,工艺不合理造成成本偏高,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该技术结合我们 30 年粉体加工技术研发的经验,与自控专业技术人员共同组合了粉体加工系统优化与自动控制的综合技术。2 应用说明该技术按照系统工程的思想处理优化与自控之间的关系,它涉及到加工系统的众多影响因素:物料特性、工艺流程、技术指标、外加剂、设备组合与参数选定等,而优化的目标又是降低成本、减少操作人员、提高产品质量和质量的稳定性等多个方面。我们从多因素多目标的系统综合分析入手,借助信号采集无线传输、计算机在线分析、电气动执行元器件配合等现代控制技术,实现系统的优化与自动控制。 具体的优化与控制内容如下:粉体加工系统标定,能耗分析;原料与产品的粒度组成与颗粒形貌分析;加工物料物性分析与加工系统的匹配;改善料仓结构及料位控制系统,避免料仓结拱,提高给料稳定性;分级机技术改造,提高分级效率和产品细度;外加剂的应用,改善粉体物料的流动性,提高工作效率;调整设备结构,保证合理的机内物料滞留量;通过加工设备工作状态的监控,自动控制给料系统、调整闭路系统循环负荷率,合理搭配加工单机的工作状态。3 效益分析不同产品和生产线都有差异,需根据具体情况系统分析。4 合作方式技术服务。5 所属行业领域先进制造。
清华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7 8 9
  • ...
  • 189 19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