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土壤修复示范工程项目介绍
本项目采用生物生态相结合的工艺,首先将筛选的高效微生物接种于受污染土壤,通过调整土壤的营养状态,大幅度降低硝基化合物,为生态修复创造条件;再利用特定植物根系的富集作用强化生物降解,并将硝基化合物转移至根、茎、叶中。经本项目处理后的土壤满足GB15618-1995中的III类标准,硝基化合物含量不超过2mg/kg。
北京大学 2021-04-11
快速成膜和创面修复技术
华南理工大学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王小英教授团队提出一种由天然高分子和无机材料纳米杂化获得的冠状病毒防护材料,实现快速成膜,在口罩和防护服的最外层形成一层具有抗菌抗病毒效果的透气防护层。此外,针对医护人员长期带口罩而产生的疼痛、麻木、压红,甚至破损等问题,使用改性天然高分子和无机抗菌材料复合的超薄海绵作为防护夹层,实现集抗细菌感染、快速愈合和平衡修复为一体的创面修复,该技术已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广州华侨医院等多家医院开展了合作研究。 团队研发的超薄海绵防护夹层点击查看原文
华南理工大学 2021-04-10
污染耕地安全利用与修复技术
"重金属的环境风险与土壤中重金属的有效态含量而非总量密切相关。原位钝化修复通过在土壤中添加不同比例磷基、炭基等材料组成的新型环境友好钝化剂,通过提高pH、沉淀、吸附等作用降低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稳定化修复是一种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且具备良好应用潜力的原位修复技术。植物修复技术由于其环境友好性和潜在的经济价值,科学选择修复植物并辅以绿色化学、生物强化方法提高其修复效率,在污染耕地修复、替代种植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本成果研发的系列钝化剂可以有效降低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通过田间试验验证,一次施加,持续有效长达十余年,而且芦蒿重金属含量达到《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 开发的以柳树为核心的植物修复技术,在高效去除土壤重金属、改善土壤质量的同时,收获的柳树可用于绿化、岸边缓冲带建设等领域,具有很好的环境和经济效益。 同时,钝化剂在江苏、湖南、安徽等地推广,使中轻度污染土壤中水稻的重金属含量达到国家标准。以柳树为核心的植物修复技术在江苏、河南等地推广应用,取得了很好的环境和经济效益。"
南京大学 2021-04-10
污染耕地安全利用与修复技术
根据《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我国耕地污染点位超标率19.4%,其中以重金属污染为主。重金属在农作物中积累,并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严重威胁人类的身体健康。重金属的环境风险与土壤中重金属的有效态含量而非总量密切相关。原位稳定化修复通过在土壤中添加不同比例磷基、炭基等材料组成的新型环境友好钝化剂,通过提高pH、沉淀、吸附的等作用降低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稳定化修复是一种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且具备良好应用潜力的原位修复技术。本成果研发的系列稳定剂可以有效降低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通过田间试
南京大学 2021-04-14
食管修复再生材料的研发
2008年度全世界67亿人口新发食管癌48.2万例,发病率为7.0/10万 。由于国民饮食习惯,生活水平,健康意识等多方面因素及食管的特殊生理功能,中国食管相关疾病一直呈现持续高发状态。我国是世界食管癌的高发地区,食管癌患者占世界的 50 %,高发区发病率达32 ~48/ 10 万,每年死亡人数达23.8万人。其中,先天性食管闭锁、发育异常的发病率在新生儿中约为1/3000。胃食管返流症状人群发病率为8.97%,糜烂性食管炎的人群发病率1.92%,化学性烧伤导致的食管广泛性狭窄,食管息肉、瘘等。 据卫生部统计,全国每年需进行食管手术 的人群超过 2000万人 ,目前使用胃镜是诊治食管相关疾病首选方案。尤其对于早期诊断及治疗,内镜下粘膜剥离术由于创伤小,能完整剥离肿瘤,能保持食管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术后病人生活质量高,更是治疗食管疾病的优选方案。但是,早期食管癌ESD术后引起的溃疡、出血及狭窄的现象依然无法解决。 该项目制备的小肠粘膜下层(small intestinal submucosa, SIS) 材料,是一种含生物活性因子的天然材料,可有效去除细胞成分,保留较多生物活性因子,有效降低免疫原性,降低炎性反应,提高材料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具有组织特异性再生的特点,可以有效解决食管癌ESD术后溃疡、出血及狭窄的问题。具有可持续性研发能力的开放体系,可根据临床需求,持续性研发形成系列产品。未来可扩展到所有肌性组织器官修复再生材料的开发(如尿道,膀胱,胆道、子宫等),最大限度满足医疗需求,具有更为广阔的商业市场前景。
四川大学 2016-04-20
上肢运动功能恢复装置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上肢运动功能恢复装置。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用于人体上肢运动功能的训练恢复。3.本外观设计的设计要点:在于产品的形状。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者照片:立体图。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1-12
涡旋运动规律的奥秘
研究团队从数值和实验上观测了宏观的旋转瑞利-伯纳德自然对流系统中的泰勒涡运动(图1),发现系统中的泰勒涡会先进行一段弹道运动(ballistic motion),而后直接进入扩散运动(diffusive motion)。因而获得了包括方均位移和速度相关函数等一系列完整的数据,证明了泰勒涡的运动确实符合郎之万模型描述的惯性粒子布朗运动。 郎之万的模型指出,惯性粒子的布朗运动在短时间尺度内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4
BVGenius运动技战术系统
战术板仍是人工采集纸笔记录,并且没有数据来量化分析,心中想要创造一款工具来改善现状的灵感萌生。说干就干,严曹唯钰带领团队,与奥运会科研教练合作,完成软件开发,实现了线路/数据可视化录入,分析,视频智能剪辑分类等行业先进技术,并上架了AppStore,成为全球首款沙排技战术系统。 一、项目进展 创意计划阶段 二、负责人及成员 姓名 学院/所学专业 入学/毕业时间 严曹唯钰 上海大学/管理学院 2017/2021 三、指导教师 姓名 学院/所学专业 职务/职称 研究方向 颜卉 管理学院 讲师 创新 四、项目简介 2017年,严曹唯钰以一名排球高水平运动员身份进入上海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体育班学习。2018年,严曹唯钰成为国家二级裁判,作为主裁吹罚了多场市级联赛,同时发现记分,战术板仍是人工采集纸笔记录,并且没有数据来量化分析,心中想要创造一款工具来改善现状的灵感萌生。说干就干,严曹唯钰带领团队,与奥运会科研教练合作,完成软件开发,实现了线路/数据可视化录入,分析,视频智能剪辑分类等行业先进技术,并上架了AppStore,成为全球首款沙排技战术系统。2020年,严曹唯钰创办的公司代表上海大学破格获得上海科创基金会EFG的投资。同期,还代表上海大学夺得挑战杯市赛银奖的好成绩,这也是当时本科生团队的最好成绩;2021年,公司开发的软件获得上海体育局“备战攻关计划”立项,今年9月,上海市排球队正式使用该软件,更好地量化分析对手,制定科学的技战术。
上海大学 2022-08-12
机器人运动脑
项目背景:解决双足大仿人在行走过程中的不平衡问 题。双足大仿人机器人只有双足作为支撑点,在行走过程中 一条腿还需要抬起来,在控制过程中具有极高的难度。目前 平衡问题成为限制双足大仿人机器人大规模应用的关键性 技术问题。与此同时,机器人还需要动态感知周围环境,把 视觉和控制结合起来,让机器人智能地完成任务,实现底层 运动控制、局部控制策略和顶层决策相结合,让机器人可以 适应不同的地形。 所需技术需求简要描述:1.机器人运动脑系统总体可以 支持力/触觉、独立运动和操作等功能,包括:(1)机器人 运动脑系统可以支持识别和接住抛扔的物体的能力;(2)可 以控制机械臂协作完成取放物体、关闭阀门等操作;(3)可 以和人进行交互协作传递工具物品等;(4)控制手部可以灵 活拾取抓握不同形状和材质的物体;(5)末端可以固定在有 相应机械接口的平台上,实现对系统整体的移动。(6)可将 新开发的感知和控制相关软件算法进行快速部署,进行三维 运动仿真和物理试验验证。(7)机器人运动脑系统具备软硬 件多层次的安全性设计,故障状态下的管理功能。(8)可用 于智能学习和训练,能加载虚拟数字环境下训练好的感知和 运动控制相关智能模型,完成特定的任务,能够把任务过程 中的状态数据通过智能扩展接口实时反馈。2.系统性能指标 (1)CPU 运算性能:核数不少于 4,主频达到 2265MHz;(2)AI 运算性能:大于 20TOPS;(3)内置运动传感器,外部接 入设备数量大于等于 4 路;(4)底层控制驱动响应时间: <1ms;(5)伺服接口需求可提供≥8 路实时 CAN(波特率 不低于 2Mbps);(6)传感器处理响应时间小于 1ms;(7) 大小:≤30cm×30cm。  对技术提供方的要求:具有机器人研发基础,拥有相关 国家专利或软件著作权,具有相关领域实施案例。 
青岛钢铁侠科技有限公司 2021-09-13
28005太阳视运动仪
宁波华茂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 6 7
  • ...
  • 65 6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