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图编制系统
本成果来自有重大应用前景的横向项目。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图编制系统已应用于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交通规划研究院,且作为生产系统在苏州、哈尔滨地铁运营中采用。该系统主要由列车运行图数据库管理子系统、列车运行图及车底交路图编制调整子系统、列车运行图及车底交路图绘制子系统组成,实现铺画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图和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组织方案设计,能有效提高编图的质量和效率。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6-27
富氧燃烧高效低成本运行关键技术与示范
【研究背景】 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禀赋决定了煤电将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充当托底角色,燃煤发电过程中产生的CO₂作为主要碳排放源,成为了“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愿景目标的现实约束。开发具有大规模CO₂捕集功能的新型低碳燃烧技术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其中,富氧燃烧技术采用空分系统所产生的氧气(纯度>95%)代替助燃空气,同时采用烟气再循环调节炉膛内的介质温度和传热特性,实现烟气中CO₂高浓度富集,便于CO₂的分离与捕集,是最具发展前景的规模化碳捕集技术。 【成果介绍】 本成果提出了一种富氧燃烧高效低成本运行关键技术与其对应示范装置。着眼于发展经济、安全和可靠的富氧燃烧技术需求,本成果重点围绕两个关键科学技术问题: (1)基于氧/燃料双向分级的富氧燃烧火焰组织、传热调控与污染抑制原理; (2)基于静/动态仿真的富氧燃烧系统集成优化和控制技术,组织共性技术研发和工程示范。 本成果建立了常压与加压富氧燃烧条件下的分级燃烧、传热和污染物控制理论,开发了常压富氧燃烧的分级燃烧系统,研制了加压富氧燃烧的燃烧、换热及返料等关键装备,突破了酸性气体共压缩纯化等共性关键技术,掌握了常压富氧燃烧的系统集成、优化与控制方法,并提升富氧燃烧大型化设计能力。 其中,运用富氧压缩S/N/Hg一体化脱除技术,SO₂/NOx/Hg脱除率分别达到99%,93%和98%;35MWth富氧燃烧工业示范连续运行168h,锅炉燃烧效率90.68%,烟气中CO₂浓度71-82%,NOx浓度(等效空气燃烧)110mg/Nm³。相比空气工况,富氧工况下脱汞效率(以ESP前为基准)和ESP除尘效率进一步提升。 图2 应城35MWth富氧燃烧工业示范系统及现场实时运行 【技术优势】 与现有的其它碳捕集技术,包括燃烧前、燃烧后碳捕集技术,富氧燃烧碳捕集技术的改造成本更低,系统效率更高、生成成本更低、投资与碳减排成本更低。 【技术指标】 【资质荣誉】 获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2017)、国际自动化学会电力工业设施奖(2017)、湖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2018)。
华中科技大学 2023-07-19
泵+管道输送系统的优化运行软件与高效节能技术
1 成果简介国民经济各生产部门广泛采用管道输送系统。为保证输送系统正常运行,需要按照流量和扬程配置若干台泵按一定的组合作为流体的动力源。泵与泵之间首尾相接为泵的串联模式,各泵的进口管、出口管分别连接在一起时称为并联模式。在大多数工业流程中,为了达到较好的动力配置常采用多台泵串联与并联混合使用的方式,这些泵构成复杂的泵串并联输送系统。 泵串并联输送系统的运行调节比较复杂,在我国目前多采用常规优化法。常规优化法通过改变泵的转速、改变泵的运行台数或增加新泵等手段达到改变系统运行状态的目的,属于一种半经验半理论的方法。常规优化法实施得当时可提高运行效率,但一般难以达到最佳节能状态。当调节不当时,泵系统中的某些设备将处于非稳定运行工况,不仅影响设备本身的使用寿命,也使得系统的安全性受到影响。 清华大学在长期的研究中积累了丰富的泵及其系统优化运行技术,并形成一套软件。该软件采用遗传算法进行泵串并联输送系统的最优化运行控制,可针对泵系统的实际串并联情况开发优化运行软件,确保系统高效节能。2 应用说明泵串并联系统主要可分成流量基本稳定和流量经常变化的系统。对于流量基本稳定的供水系统,泵的优化选型主要通过确定系统中各泵的转速使得整个系统在最佳节能工况下运行;而对流量经常变化的供水系统,如自来水供水系统、热电厂锅炉给水系统和供热系统、高层建筑生活供水系统、油田高压注水泵系统、中央空调的循环水系统和各种泵站输水系统等系统,这些系统是按照所需要的最大流量来选择水泵的,应根据所需流量的变化进行泵的优化调节。 无论哪种泵串并联系统,均可以通过软件的设置自动判别,并进行相应的优化计算,给出系统运行调节的参数。
清华大学 2021-04-13
贵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十部门关于进一步深化职称评聘制度改革工作的通知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精神,持续深化职称评聘制度改革,进一步提升专业技术人才总量和素质,优化专业技术人才结构,充分调动专业技术人才工作积极性,现就职称评聘制度改革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贵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24-12-25
自主保障技术验证系统全飞行器健康评估与管理地面推理平台
本发明公开一种飞行器全寿命自主保障系统推理机及其实现方法,所述推理机主要包含故障诊断模块和健康评估模块:故障诊断模块主要负责推理机的知识库整理和基于测试的故障诊断算法;健康评估模块基于故障诊断模块的故障推理结果,评估飞行器全机、分系统、子系统和单机产品的健康状况。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0
一种面向应用 QoS 保障的 OpenFlow 网络流量控制方法
本发明给出了一种面向应用 QoS 保障的 OpenFlow 网络流量控 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用户向服务器请求服务,服务器向 SDN 控制 器发送 QoS 请求消息,控制器收到消息后,根据网络资源使用情况为 其计算出传输的最佳路径并预留资源,同时在服务器传输 QoS 数据流 的过程中,监测其传输状态及网络链路情况,以保证 QoS 流的可靠, 稳定的传输。该系统针对严格保障应用服务的 QoS 传输,并利用服务 对网络资源要求的差异性,为应用服务提供需求的网络资源,不仅有 效地保证了应用的 QoS,同时达到了网络资源的高效利用。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1
一种基于变尺度窗口机制的 VoIP 服务安全保障方法与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变尺度窗口机制的 VoIP 服务安全保障方法与系统,本发明的方法流程是: 语音发送端 sender 向语音接收端 receiver 发起会话请求,通过代理端完成双向验证之后建立起安全会话,sender 将语音通过语音加解密模块加密之后发送给 receiver,receiver 将加密语音解密之后发送到语音质量保障模块,通过基于变尺度窗口的缓存技术,调整语音播放的时间,以保障语音的播放质量;本发明的系统包括:语音发送端 sender、发送端代理服务器 proxy1、接
武汉大学 2021-04-14
基于空运行激励的数控机床模态比例因子获取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空运行激励的数控机床模态比例因子获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生成机床加速度的二值随机序列,并根据二值随机序列生成机床的空运行数控代码,计算二值随机惯性激励力序列的自功率谱 G<sub>XX</sub>(jω),执行空运行数控代码,以测量机床的响应信号并计算响应信号的互功率谱矩阵,根据响应信号的互功率谱矩阵利用最小二乘复频域法计算系统极点λ<sub>1...N</sub>和<img file="DDA0000126061280000011.GIF" wi="89" he="60" />以及模态 振 型 向 量 ψ <sub>1...N</sub> 和 <imgfile="DDA0000126061280000012.GIF" wi="120" he="60" />根据自功率谱 [G<sub>XX</sub>(j ω )] 、 系 统 极 点 λ <sub>1...N</sub> 和 <imgfile="DDA0000126061280000013.GIF" wi="89" he="60" />以及模态振型 向 量 ψ <sub>1...N</sub> 和 <imgfile="DDA0000126061280000014.GIF" wi="95" he="60" />计算机床结构的模态比例因子。本发明能够估计激励序列的能量大小,继而从机床测点间的互功率谱矩阵中获取模态比例因子。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1
电机车安全运行的蓄电池容量实时监测装置
蓄电池是目前煤矿蓄电池电机车运行的能源来源,其本身的安全可靠决定了蓄电池机车的安全可靠运行,蓄电池电机车司机在驾驶机车时,若能实时通过显示屏观察蓄电池的容量和剩余使用时间,则可以有效指导司机对蓄电池机车的计划使用,能及时更换容量不足电池,防止电池过放电,同时也能防止蓄电池机车半路抛锚事故的发生,提高生产效率与生产水平。本成果通过实时检测运行过程中蓄电池的开路电压及放电电流,同时根据蓄电池的放电曲线,能对蓄电池容量及剩余使用时间进行预测。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4-13
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 MRO(维护、维修、运行)软件系统
数字化维修技术支持系统以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IETM)、故障树分析工具(FTA)为基础,采用c/s、B/S混合架构,实现对大型复杂装备使用过程的结构拆解、故障分析、维修维护、操作培训等业务的技术支持和授权控制。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8 9 10
  • ...
  • 16 1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