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新型透明质酸和硫酸软骨素超级裂解酶
本项目涉及一种新型的超级糖胺聚糖裂解酶 HCLase. 通过对提取的外周血基因组 DNA 与目的基因 GSTM3 启动子的甲基化特异 性引物对和探针、内参基因 ALU-C4 的特异性引物对和 Taqman 荧光探针序列, 对处理过的 DNA 进行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PCR)反应,用甲基化特异性 PCR 205 的方法检测目的基因 GSTM3 和内参基因 ALU-C4 的阈值循环值,并计算出基 因 GSTM3 甲基化定量值。有助于评估病情、判断预后及指导治疗。
山东大学 2021-04-13
一种高强度抗静电增塑聚氯乙烯透明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度抗静电增塑聚氯乙烯透明薄膜及其制备方法,该透明薄膜综合性能优异,具有高力学强度、高弹性、高可见光透过率、低雾度、耐寒性好、耐水抽出、抗静电效果长期稳定等综合性能优异等特点,由于配方不使用PNBR等高成本的原料,配方相对简单、制备工艺简化,有效降低了该功能薄膜的制造成本。本发明的高强度抗静电增塑聚氯乙烯透明薄膜,其由以下质量配比的原料制成:聚氯乙烯树脂100份、抗静电剂增塑剂30~45份、非抗静非耐寒型增塑剂10~25份、耐寒增塑剂10~15份、离子液体聚合物2.0~3.5份、液体复合热稳定剂1.0~1.5份、加工助剂0.5~1.5份、润滑剂0.3~0.5份。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新型储氢材料 、 全固态锂离子电池材料
本团队先后承担了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二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二项以及国际合作项目一项。针对氢燃料汽车的氢储存问题,目前研发出了新型镁基复合储氢材料,其储氢量(达 6.0wt.%以上)已经超过美国能源部所要求的储氢量指标(5.5wt.%),具备了实际应用价值。在全固态锂离子电池材料研究领域,本团队还与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孙学良院士合作,开展新型全固态锂离子电池材料研究。目前通过界面改性显著提高了全固态锂离子电池的高倍率放电性能及寿命,相关成果发表在《ACS AppliedMaterials & Interfaces》等期刊上。一种高容量储氢材料;一种高容量长寿命全固态锂离子电池材料的改性技术。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人才需求:新材料、高分子材料专业
新材料、高分子材料专业
山东绿森塑木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2021-09-02
西安交大科研人员发现超分子手性产生新机制
超分子手性的自发产生与放大机理是当前手性研究的一个重点与难点,对这一问题的探索将推动各类手性器件的构筑,深化对生命体起源的理解,拓展超分子体系的研究前沿。
西安交通大学 2022-04-22
磁光双控超分子纳米纤维可抑制肿瘤侵袭转移
利用修饰有线粒体靶向肽的氧化铁磁纳米粒子与修饰有β-环糊精的透明质酸构筑了一种超分子纳米纤维。该超分子纳米纤维可以经由光照或磁场(甚至包括很弱的地磁场)调控其形貌转换。无论是体内还是体外条件下,由于透明质酸受体在肿瘤细胞表面过表达,该超分子纳米纤维可以高效靶向肿瘤细胞,并且经过地磁场的导向聚集,诱导肿瘤细胞线粒体功能障碍和细胞间聚集,从而特异性抑制体内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该超分子纳米纤维可以作为一种方便的工具,不仅可以加深对动态或刺激响应性生物事件的理解,而且可以促进用于肿瘤治疗的生物材料的设计和发展。
南开大学 2021-04-10
基于超陡摆幅器件的极低功耗物联网芯片
随着集成电路的发展,功耗问题越来越成为制约的瓶颈问题。特别是在即将到来的万物互联智能时代,物联网、生物医疗、可穿戴设备和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更加追求极低功耗,尤其是极低静态功耗。面向未来庞大的物联网节点应用的需求,极低功耗器件及其电路芯片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受玻尔兹曼限制,传统晶体管的亚阈摆幅存在理论极限,这一限制是阻碍器件功耗降低的关键因素,基于传统CMOS晶体管的集成电路已经无法满足物联网节点等对极低功耗的需求。 本项目基于标准CMOS工艺研制新型超陡摆幅隧穿器件,并进一步研发具有极低功耗的物联网节点芯片。新型超陡摆幅隧穿器件采用有别于传统晶体管的量子带带隧穿机制,可突破亚阈摆幅极限,同时获得比传统晶体管低2个量级以上的关态电流性能,具备极其优越的低静态功耗性能。通过超陡亚阈摆幅器件及电路技术的研究和突破,可促进我国物联网芯片产业的发展,显著提高物联网节点的工作时间,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北京大学 2021-02-01
一种自分类调控超分子多色荧光水凝胶
利用超分子凝胶网络溶胀吸收多种荧光小分子而不互相干扰,成功实现了凝胶材料荧光的多色调制,为构筑荧光可调制软材料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他们首先设计合成了如下图所示具有良好溶胀性能的水凝胶,这种水凝胶含有两种互不干扰的键合位点(金刚烷基团和磺化杯[4]芳香烃基团,图2),其中磺化杯[4]芳香烃对水凝胶的高度溶胀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并且这种高度溶胀性能提升了荧光分子进入水凝胶的扩散速率。这两个键合位点可以分别键合染料分子四苯乙烯修饰的β环糊精(TPECD,蓝色荧光)和4-[4-(二甲基氨基)苯乙烯基]-1-甲基吡啶鎓碘化物(DASPI,橙色荧光)而不互相干扰,并且键合作用可以大幅度增强染料的荧光发射强度。他们还通过调节凝胶溶胀过程中外液TPECD和DASPI的浓度比例,成功构筑了可以发出蓝色、黄色,特别是白色荧光的超分子水凝胶。与已知的用于构筑发光凝胶的方法相比,先构筑凝胶、后引入荧光基团制备可调节荧光水凝胶的方法非常简便,为水凝胶在可调控有机发光显示器或光学器件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南开大学 2021-04-10
科技部:国家超算互联网部署工作正式启动!
2023年4月17日,科技部高新司在天津组织召开国家超算互联网工作启动会。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国杰,中国科学院院士、超算互联网总体专家组组长钱德沛,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凝晖等多位专家,有关高校、科研机构代表,各国家超算中心负责人,网络运营商代表,以及上下游相关企业及用户代表参会,分享超算运营服务经验,探讨国家超算互联网建设路径,加快构建超算自主生态体系,落实超算互联网行动方案。会议发起成立了国家超算互联网联合体。
科技部高新技术司 2023-04-18
吸收紫外线和近红外线的超隔热玻璃
超吸热玻璃的光学性能: 近白玻和天空兰色、绿色的玻璃配方工艺技术,既可以用现有的传统浮法玻璃生产工艺生产,也可以用现有的平板压延法(平拉法或垂直引上法)生产工艺生产,其各项基本技术质量指标都优于现有的浮法平板玻璃和压延平板玻璃,其光学性能如下:能强烈吸收200-380nm 的紫外线,其吸收率≥99.9%;能吸收800—2500nm的近红外线,其吸收率≥99.9%;对400—750nm可见光透过率在75%-85%之间,辐射值E≤0.05,(注:LOW-E玻璃E=0.2,镀金属反射膜玻璃E=0.6,普通浮法白玻璃E=0.84),成本在原浮法玻璃或压延平板玻璃的基础上增加10%-15%;在原浮法玻璃和压延平板玻璃的配方基础上稍加调整,添加一定量的UV-IR吸收剂采用本体着色法,不需改动原浮法玻璃或压延平板玻璃生产工艺即可生产,其光学性能大大优于在线或离线镀膜LOW-E玻璃,以及目前市面上任何超吸热玻璃的技术质量指标,具体见国防科技大学物质与材料科学实验中心和湘潭大学测试中心的检测报告。几乎可全部吸收阳光中的VU及IR,阻止它们透过玻璃进入室内,因此大大减低室内制冷的能源需要,达到减排节能的目的。本产品可广泛用于建筑玻璃和汽车玻璃。 
清华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9 40 41
  • ...
  • 234 23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