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从柚子皮中提取醇溶糖的方法
其他成果/n一种从柚子皮中提取醇溶糖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以干燥、粉碎的柚子皮为原料,以乙醇水溶液为溶剂,在室温下进行浸提,过滤后得滤饼和浸提液;2)浸提液经减压旋转浓缩得浓缩液;3)上大孔树脂柱,将黄酮、色素类物质吸附分离,用蒸馏水冲洗大孔树脂柱,收集柱后有效馏分液;4)将柱后有效馏分液再次进行减压旋转浓缩得初级醇溶糖产品,经在‑60℃~‑105℃温度条件下放置24h~72h和室温真空干燥,得醇溶糖产品。本发明采用乙醇水溶剂进行浸提,可避免蛋白质等极性物的浸出;浸提液经浓缩后,进行大剂量上柱,可以去除黄酮和色素等物质,得到产率较大、纯度较高的醇溶糖;具有单批次处理量大,提取成本低的特点。
武汉轻工大学 2021-04-11
多味薄皮整核桃的制作方法
一、成果简介 本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的一种多味薄皮整核桃的制作方法。核桃为世界四大干果之一,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该方法以薄皮核桃为主要原料,通过煮制脱涩、浸料、护色、沥干、 烘烤制成成品。采用该方法加工的核桃制品能有效脱除涩味、风味好、取食方便、具有剥壳取仁乐趣、同时还具有很好的感官品质。二、推广意义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4
螺旋管内焊缝跟踪与熔透集成智能控制系统
技术内容及特点: 本项目旨在提升螺旋管制造业的自动化生产水平和 产品质量。该系统是一体化的智能控制系统,能够在内焊生产过程中对焊 缝进行自动跟踪,并对焊接的熔深进行实时控制。使用这套系统能够显著 提高产品的焊接质量和一致性,而且可以大大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 市场预测及投资 :该产品具有非常可观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国内 众多的管状焊接生产厂家都需要实现焊接自动化,全国仅按 50 家计算, 每个厂家三条生
南昌大学 2021-04-14
7000 系超高淬透性超高强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项目简介 本成果基于成分、制备技术设计优化,获得了一种在 7000 系铝合金中淬透最高并具 有很高力学性能、抗腐蚀性能的 7000 系铝合金。 有益效果是:该 7000 系超高淬透性超高强铝合金,在现有 7000 系铝合金淬透性最 高、抗腐蚀性能最好、力学性能也非常高的铝合金。获批国家授权发明专利 3 件。 性能指标 (1) 淬透性都在 276mm 以上,是 7075 铝合金的 5.5 倍以上。 (2) 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延伸率分别达 650 MPa、700 MPa、10.5 % (
江苏大学 2021-04-14
基于AI技术的对全国疫情扩散情况及高峰期
2月1日,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马兆远课题组首次公布基于AI技术的对全国疫情扩散情况及高峰期预测模型。根据后续一周内国家卫计委公布的疫情实时数据反馈,该模型在一周(2月1日至2月7日)之内的预测结果与真实情况吻合度较高,平均准确率达98%以上。团队比较早地对疫情高峰期及拐点出现时间做出“2月7-12日内达到峰值,疫情拐点最迟于2月16日前后出现,总感染人数或达7万”的预判,该预测与钟南山院士的判断互相印证。虽然预测结果的准确度得到验证,课题组团队并没有因此松懈,而是不断根据最新的数据变化调整参数、优化拟合结果,同时积极联络政府相关科技、数据信息等部门,让预测结果成为施策者有力的决策参考。2月1日,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马兆远课题组首次公布基于AI技术的对全国疫情扩散情况及高峰期预测模型。根据后续一周内国家卫计委公布的疫情实时数据反馈,该模型在一周(2月1日至2月7日)之内的预测结果与真实情况吻合度较高,平均准确率达98%以上。团队比较早地对疫情高峰期及拐点出现时间做出“2月7-12日内达到峰值,疫情拐点最迟于2月16日前后出现,总感染人数或达7万”的预判。
清华大学 2021-04-10
一种钛合金表面溶胶凝胶透辉石涂层的方法
(专利号:ZL 201310128992.1) 简介:本发明涉及一种钛合金表面溶胶凝胶透辉石涂层的方法,属于金属材料涂层制备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a、称取硝酸钙、硝酸镁、正硅酸乙酯,将上述组分溶入无水乙醇中;b、将上述混合溶液在室温下搅拌,然后陈化;c、依次用酒精、丙酮将钛合金片超声清洗;d、将清洗后的钛合金片浸入步骤b陈化后的溶液中,提拉得到涂层;e、将带有涂层的钛合金片干燥;f、对干燥之后的钛合金片重复步骤d-e的处理5次;g、将步骤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1-12
混合导体致密透氧膜材料、膜制备及膜应用研究
本项目以天然气转化和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为背景,从应用过程对膜材料及膜的要求出发,运用材料化学工程的基础理论,开展膜材料的设计、膜材料及膜的制备、膜反应过程的设计及机理研究以及氧分离器的设计四个方面的研究工作。基于膜反应过程,通过研究氧传输机理和膜反应机理、膜材料及膜微结构成形机理和控制方法、反应过程与膜分离过程的匹配理论以及膜微结构在反应条件下的演变规律,建立面向反应过程的膜材料设计与制备的理论基础;提出天然气转化、二氧化碳利用的创新流程,为膜反应过程的工程应用奠定基础。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结皮PVC-U微发泡板材生产技术
研发阶段/n内容简介:本项目以PVC树脂或植物纤维粉(稻壳、秸秆等)为主要原料,添加热稳定剂、填充剂、发泡剂和发泡助剂等辅助材料,通过高效塑化挤出和可控结皮发泡技术,生产硬质PVC微孔板材(包括普通板、印刷板和、覆膜板等,宽度400-1600mm,厚度3-25mm)。具有质轻、节能、难燃低烟、耐腐防潮、保温减震等特点和能钉、钻、刨、凿、铆、粘等木材加工特性,广泛用于装饰装潢、商贸广告、建筑、汽车、家具、交通运输等行业,对推动以塑代木、以塑代金属、节能环保等具有深远意义。经济效益:结皮PVC-U微发泡
湖北工业大学 2021-01-12
有气囊式开关的经皮元件的制备方法
研发阶段/n该发明提供一种安全、简便的带开关的经皮元件,选用医用液体硅橡胶压铸成形,并以HA粒子掺杂复合进行增强。可得到生物相容性和 力学性能良好的经皮元件。它包括经皮元件本体(1),乳胶气囊(2),单向充气阀(3)、排气阀(4),安全帽(5),乳胶气囊安置在经皮元件本体内腔,经皮元件本体上端中部有I、II、III三孔,I、II孔同乳胶气囊相连,I孔内设单向充气阀(3),II孔内设排气阀(4),III孔为导管或导线通道,安全帽(5)与III孔相配,经皮元件本体用聚甲基乙烯基硅氧烷、含氢硅油、羟基磷灰
武汉理工大学 2021-01-12
新型经皮通路及生物传感元件材料及产品
研发阶段/n本成果为能长期埋植于体内的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新型经皮通路装置,临床上可广泛应用于人体内外信息和物质的传输。通过材料体系选择、配方和工艺制度确定及加工性能研究,研制出了较致密的加工性能优良的羟基磷灰石(HA)基陶瓷,可直接用于复杂形状产品的制作; 通过仿生矿化法(蛋白调控),用磷灰石对硅橡胶等材料进行表面改性,解决陶瓷层稳定性及与基体结合强度的关键问题 ,发展了一种制备优异性能通路材料的新技术。设计制作了导尿和内窥用经皮元件,进行了经皮元件的生物学性能研究,包括动物体内植入及临床前期实验研
武汉理工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 6 7
  • ...
  • 177 17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