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四通道数字无线教学功放
TDA1401/TDA1402 四通道数字无线教学功放 ●具备内置一路或者两路三模合一无线教学话筒接收模块; ●能同时使用一支或者两支三模合一无线教学话筒; ●具备2路MIC平衡信号专用输入凤凰接口; ●每路MIC信号接口独立提供6V供电; ●具备1组立体声LINE信号输入凤凰接口; ●具备1组立体声MUSIC信号输入凤凰接口; ●具备1组立体声录音信号输出RCA接口; ●所有输入输出接口均具备独立音量调节功能; ●LINE和MUSIC总音量前面板可调,且不能影响其他输入信号; ●前面板除总混合输出音量调节旋钮外,其他调节旋钮均为暗藏式旋钮,防止误触碰; ●具备录音输出电平高低调节功能; ●具备开关机自动延时管理功能,保护设备受冲击损坏。 ●前面板具备MIC信号3段音调调节; ●前面板具备LINE/MUSIC信号3段音调调节; ●具备远程开关机控制接口; ●具备接地选择开关; ●D类数字功率放大电路; ●具备独立四通道4x100W功率输出; ●具备每通道功率输出大小可调; ●1U高19英寸标准机柜面板。
恩平市雅克音响器材厂 2021-08-23
班班通录播音频采集与处理平台
功能特性: 高灵敏度全指向阵列咪头,覆盖方圆近10米空间,声音干净自然; DSP数字阵列对比算法,自适应动态降噪,完美去除环境噪声; 全数字自动增益,远近距离说话,拾音大小效果一致; 集成班班通音频信号管理平台,所有音频设备集中管理使用,节约投入,便于维护。   本设备采用处理器与拾音器分离设计,拾音器与处理器通过一根或者两根专用数据线连接,实现音频和电源共线远距高保真传输,拾音器由处理器集中供电。处理器外壳采用标准19英寸机柜设计,1U高,可直接与其他录播设备固定安装在机柜里面,由机柜直接通过市电供电,与其他设备集中管理维护。 处理器集成多功能音频处理平台,具备高速DSP语音处理模块、多路自动混音、环境噪声消除、自动增益、前级放大、多路输入输出音频管理、每路输出音调调节、输出音量调节、单独和混合输出等多种功能。实现一台机器即可接入管理班班通里所有的音频设备,如无线麦克风、电脑音频、校园广播等,处理器直接输出音频至录播主机录音和功放扩声使用,避免使用一般监控类拾音器需要额外增加比如调音台、混音器、前级放大器等设备,节省投入,大大减轻维护工作量。 本设备提供单拾音器和双拾音器两种配置方案,可根据空间大小和形状选购安装。一般类似方形规整空间,可选用单拾音器方案,用一个配套的专用拾音器安装在空间中央天花上,实现整个空间的声音采集;如果是狭长型空间或者过大空间(如100平方米或以上),则选用双拾音器方案,用配套的两个专用嵌入式拾音器,前后分布嵌入在天花上,进行整个空间的声音采集。实现一个平台满足不同空间需求的高效配置。
恩平市雅克音响器材厂 2021-08-23
一种坝体缺口底孔联合泄流条件下底孔顶板门槽槽塞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坝体缺口底孔联合泄流条件下底孔顶板门槽槽塞装置,包括门槽升降机构、闸门 顶板承载机构和密封止水机构。门槽升降机构用于传动闸门启闭与固定闸门;闸门顶板承载机构用于连 接门槽升降机构和密封止水机构,承载闸门重力,传递荷载,连接闸门启闭设备;密封止水机构用于封 堵闸门门槽缝隙。本发明利用齿条与齿轮间的咬合力固定底孔闸门,避免泄流过程中闸门剧烈振动破坏 门槽;封堵底孔门槽,避免闸前形成涡流
武汉大学 2021-04-14
一种具有卡塞格林型前端的共视场共孔径多光谱成像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卡塞格林型前端的共视场共孔径多光谱成像系统,包括具有中心开孔且反射面为凹面的主镜、入射面为凸面的折反射两用型次镜、中波或长波红外或中长波红外双波段成像镜组、中波或长波红外或中长波红外双色探测器单元、可见至近红外波段成像镜组、可见至近红外波段分色器件与探测单元。本系统中,主镜作为各波段的公共入瞳,利用次镜实现一次分光,提高了光能利用率,节省了分光镜和系统空间,有利于实现大孔径和较大的视场,成像质量显著提高。同光轴共视场成像使图像易于配准。
浙江大学 2021-04-13
珠海真理光学成功承办全国颗粒表征与分检及筛网标委会颗粒分会2021年会
12月10-12日来自全国各地的委员代表齐聚粤港澳大湾区核心海滨城市-珠海出席2021年度工作会议。本次大会由全国颗粒表征与分检及筛网标委会颗粒分技术委员会主办,珠海真理光学仪器有限公司负责承办。
珠海真理光学仪器有限公司 2021-12-24
高稳定性无颗粒银基导电墨水
"印制电子技术是将功能性材料墨水印制在基材上,是微电子行业的一项重要革新,解决了传统光刻技术存在的生产周期长、操作复杂、污染严重等问题。 课题组发明了一种无固体颗粒的喷墨打印用银基导电墨水,该导电墨水是通过将一种有机银络合物溶解在溶剂中,同时加入微量的助剂充分溶解而获得。突出优点:(1)固化温度低:在很低的分解温度获得纳米银颗粒(最低可
东北大学 2021-04-10
亚微米陶瓷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本项目采用元素粉末法制备高性能的亚微米陶瓷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突破了亚微米颗粒在基体中的分散和铝基复合材料的二次加工困难瓶颈难题,制备的亚微米陶瓷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具有高的比强度、比刚度、热稳定性,较低的热膨胀系数,优良的导热、耐磨、耐腐蚀性等特点,机加工表面光洁度高。亚微米陶瓷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成功制备,在金属基复合材料实际应用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亚微米陶瓷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是一种极具潜力的工程材料,其在航空航天领域、汽车装甲、电子封装、高轻化自行车等方面取得了大量应用。其中以碳化硼为增强体的B4C/Al复合材料耐磨性很高,在制造喷砂嘴、电触点、摩擦和耐摩擦材料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在机器和设备端部密封件上,碳化硼为基体的B4C/Al复合材料也有出色表现。此外,碳化硼具有良好的耐酸碱腐蚀性能,在有气体腐蚀条件下工作时,效果极佳,用亚微米B4C制备的B4C/Al复合材料制备的喷砂嘴和喷丸机喷嘴在标准条件下显示出的高强度,为钨硬质合金强度的5~11倍。先后设计和开发了高尺寸稳定性高导热易加工电子封装复合材料制品,如印刷电路板板芯、军用功率混合电路、微波管的载体、多芯片组件等。亚微米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具有高耐磨性、良好的耐高温性和抗咬合性能等特点,在高速列车刹车盘,制动盘、发动机活塞和齿轮箱等以及现已用于越野自行车上的车链齿轮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从前瞻性、战略性、经济性和基础性这几个角度来考虑,亚微米陶瓷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的发展符合具有高性能价格比,有待迅速实现产业化的要求趋势。本项目围绕航空航天用大尺寸关键承力结构件、光机结构件与精密仪表零件、电子封装器件、核能领域屏蔽材料等应用背景,部分研究成果已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先后设计和开发了高尺寸稳定性高导热易加工电子封装复合材料制品;制备的亚微米碳化硼增强铝基复合材料被应用于制造核废料处理容器;应用于高速列车刹车盘,制动盘、发动机活塞和齿轮箱等。
东北大学 2021-04-11
一种颗粒物荷电量测量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颗粒物荷电量测量装置,所述装置包括顺次连接的气瓶、颗粒发生装置、荷电器、检测器和引风机,所述气瓶与颗粒发生装置之间设有第一流量计,检测器与引风机之间设有第二流量计;所述荷电器设置在检测器左端,检测器右端通过管道与引风机连通;所述荷电器通过第一导线与荷电器高压电源相连,检测器通过第二导线与检测器高压电源相连。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精准测量静电除尘器中各单一颗粒的荷电量,从而研究静电除尘器颗粒的荷电机理;有助于静电除尘系统进行设计和研究,从而提高静电除尘器除尘效率,有效地控制燃煤烟气颗粒物的排放。
浙江大学 2021-04-11
高分散氧化物纳米颗粒的制备技术
以机械混合、扩散、化学反应速率、成核速率、长大速率等诸因素为变量,建立“液相化学反应胶粒析出相变过程的数学方程组及边界条件”,提出 “连续有序液相沉淀纳米粉体制备技术”。该技术可以制备粒度在10-200nm高分散的氧化物纳米颗粒 ,包括BaTiO3,Y3Al5O12及一系列稀土氧化物,并拥有独立的知识产权。 1.通过液相反应胶粒析出机理分析,采用此液相沉淀技术在低温800℃条件下制备了四方相钛酸钡纳米粉体。通过反应前液体钡钛比的精确控制,以及洗涤工艺控制,使粉体的钡钛比达到003比1。制备的纳米粉体在40-60nm之间,粒度分布窄、分散性好、烧结活性高。目前此液相沉淀技术已经成功延伸至牙科纳米氧化锆粉体和稀土掺杂钛酸钡基纳米粉体的制备。 2.续有序液相沉淀技术制备Y3Al5O12纳米粉体 3.稀土氧化物纳米粉体的制备
常州大学 2021-05-10
LE-1000超细颗粒在线监测仪
FAM激光粒度仪工作是根据MIE 光散射原理。当激光照到测量区中的颗粒时便会产生光的散射现象,散射光的强度和空间分布与颗粒的直径和浓度有关,用环形光电接收器检测散射光的分布,然后将信号输入计算机,根据事先编好的程序,可以得到被测颗粒的尺寸分布、各种平均径等。 本校生产激光粒度仪已有20多年的历史,产品遍布全国各地。 主要技术指标 可测粒径范围:0.5~1000微米 测量对象:粉体、雾滴及其他颗粒 测量项目:粒径分布、各种平均径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6 17 18
  • ...
  • 39 4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