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特浓豆浆工艺和连续生产技术
豆浆作为传统东方食品,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市场前景广阔。但我国豆制 品行业整体技术水平落后,产品品质、生产工艺和装备机械均有较大的上升空间; 日本技术虽较我国先进,但也仅适用于中小规模生产。本技术以熟浆工艺(带渣 煮浆)为基础,确立了蛋白提取率高、风味损失少、豆腥味可控的豆浆生产工艺, 开发了连续化的熟制技术、高通量分级分离技术、富含泡沫液相体系的脱气浓缩技术等,解决了长期以来豆浆产业的多项技术难题,为高品质豆浆的推广奠定基础。 创新要点 大豆无需浸泡、全程连续化生产、单线处理能力大;产品口感醇厚;蛋白质含量是普通型豆浆行业标准的 1.5 倍以上,维生素保留率高于同行业 5%,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比例较牛奶高 40%,铁质超过牛奶 4 倍以上,致敏性远低于牛奶;高浓度豆浆既可以作为豆浆饮品直接享用,也可以作为星巴克等餐饮行业时尚饮品的牛奶基料替代品。
江南大学 2021-04-11
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理想汽车是一家智能新能源汽车研发商,专注于提供智能交通工具研发和服务。计划推出两款产品:SEV将满足城市1~2人的短途出行,SUV则将满足家庭用户中长途的出行需要。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旗下产品。
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22-02-28
上海康和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上海康和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2023-09-20
一种协作环境下人机最小距离的测算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协作环境下人机最小距离的测算方法,根据机器人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与部件旋转轴线,建立机器人的广义运动模型,构建人机最小距离的机器人运动节点迭代数据集。同时通过3D视觉传感器采集人机协作空间的图像数据以跟踪并识别协作环境中的人体信息,提取人体骨骼节点数据,构建人机最小距离的人体骨骼节点迭代数据集。根据得到的迭代数据集迭代计算协作环境中人与机器人间的最小距离及对应点空间位置坐标。本发明的协作环境下人机最小距离的迭代计算方法可以实时构建精确的并易于实现的人机距离计算模型,实时的计算协作环境中的人机最小距离与对应点,用于提高机器人的安全性,可以实时高效的跟踪环境中的人机最小距离。
东南大学 2021-04-11
上海和晟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和晟仪器科技有限公司创建于2006年,注册资金600W人民币,是一家以从事仪器仪表制造业为主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曾先后获授“创新型中小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资质和荣誉,是试验机、环境类仪器、热分析仪设备制造生产商。公司集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四位一体,提供材料检测、结构试验和成品试验是材料检测和实验室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案。   公司自主品牌   HESON/和晟   公司规模   在上海拥有2处研发生产基地,位于上海嘉定的试验机生产车间和环境类仪器生产车间。公司设计和开发人员,从事技术开发。公司自成立以来,为更好的满足市场及广大用户的需求。     公司理念   实验室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   公司产品   试验机   主要提供中高端应用的全系列电子万能拉力机、液压万能试验机、电液伺服试验机 、压力试验机、环刚度试验机、弹簧试验机、卧式拉力试验机、冲击试验机、全自动水泥抗折抗压试验机、三点弯曲试验机、高温万能试验机、高低温拉力试验机、高温蠕变试验机等系列产品,适用于寻求材料力与形变关系的实验,可对金属,非金属的原料、加工件、成品进行拉伸、弯曲、剥离、压缩、压陷、附着力、撕裂等多项力学实验及分析。   环境类仪器   主要生产高低温交变试验箱、恒温恒湿试验箱、盐雾试验箱、步入式恒温恒湿试验室、干燥箱系列、(步入式)药品稳定试验箱、紫外光耐气候试验箱、快速温变试验箱、冷热冲击试验箱、热真空试验舱等用于各种材料耐热、耐寒、耐干、耐湿性能。适合电子、电器、通讯、仪表、车辆、塑胶制品、金属、食品、化学、建材、医疗、航天等制品检测质量之用。    热分析仪仪器    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导热系数测定仪、氧化诱导期分析仪、热重分析仪TGA、同步热分析仪STA、炭黑含量测试仪
上海和晟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2025-05-06
面向多领域的通用自动测试系统平台
面向多领域的通用自动测试系统平台(简称 GPTS)为国产化虚拟仪器,具有较好的通用性 和数据开放性。单通道最高采样率达到300KHz, 可连续采集或间隔采样。平台前台为实时测试模 块、后台为数据调用模块,原始数据可转换成 TXT文件输出。GPTS可广泛适用于低频信号自 动检测,如电能质量分析、电器状态检测、生理 信号检测、传感器特性测试等。平台可应用于教 学、科研及产品开发阶段。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1-12
便携式通用精细智能信号采集分析系统
便携式通用精细智能信号采集分析系统根据设备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的要求采集并记录与设备工作过程相关的主要状态参数的状态信号,如振动、噪声、转速、电流等,然后对这些参数和信号进行快速处理和精密分析,提取反映设备运行状态的特征信息,快速准确地给出设备运行状态的性能评价,为设备管理、诊断及维修提供依据,从而保障设备长期安全可靠地运行。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1-12
疫情防控智能识别系统
2020年2月15日,同济大学牵头建设的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科研攻关团队研发的第一套疫情防控智能识别系统(Tongji NCP-AIS),在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大门口开始试运行,可快速识别人流中个体感染者的风险。 科研团队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人脸识别、温度识别、动作识别等技术,可实现人脸识别、心率监测、呼吸监检测、门禁联动、门禁数据智能更新、咳嗽检测和语音播报,让人工智能技术在疫情防控期间发挥更大的作用,减轻学校相关管理人员的工作,实现疫情期间高效的校园安全管理。系统针对大规模人群,可以自动发现体温不正常个体,实现拍照和跟踪,以及提醒功能。
同济大学 2021-04-10
智能疫情防控机器人
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俞凯教授联合苏州思必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开发了“疫情防控机器人”。依托语音识别、合成、理解和对话管理等人工智能(AI)技术,结合新研发的疫情排查对话逻辑和话术,机器人根据设定向社区居民主动宣教疫情防控知识,遇不适居民还会提醒就医。 2020年1月27日起,“疫情防控机器人”供社区和有关部门免费使用,已为江苏、山东、重庆、湖北、北京、浙江、四川、湖南、上海等多地提供服务,对话机器人自动接通10余万户,访问结果直接生成数据报表供社区。
上海交通大学 2021-04-10
防控3D打印设备
陈乐尧和黄麓升两位老师与湖南萌境智能三维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是一款3D打印设备,该产品已进入可靠性实验阶段,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有望在今年推向市场,实现首台套销售。 该产品是在两位老师的通力合作下,通过自主设计机械电气等结构,自主开发控制程序,经过近三年的刻苦攻关完成的。3D打印技术是一个新兴高科技产业,市场正在快速成长,方兴未艾。针对公司本身的产业布局,我们较早地联合湖南萌境智能开展了3D打印设备的研发,也期待这个产品成为萌境智能未来的盈利产品。在目前抗疫的关键时刻,陈乐尧老师还指导公司设计了多款疫情防控急需产品,并利用SLS技术快速打印出来。这些产品可以解决医护人员口罩佩戴时间久了之后勒耳朵的问题。同时,双方还在积极合作研究新型的护目镜产品。
湖南工程学院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70 71 72
  • ...
  • 945 94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