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交通选线CAD开发技术研究
本项目基于AutoCAD 2007绘图平台,运用ObjectARX开发工具包和Visual C++2005编译环境,主要研究:数字地面模型的采集和转换,地形图的拼接,公路、铁路的线路平面图和纵断面图设计,线路纵向地面高程计算和人工获取,线路横向地面高程计算,路基填挖高度计算,线路沿线坐标计算,城市轨道的平面和纵断面成图功能及最后的折图、裁图功能。另外,对站场布置图的自动生成进行了研究。 本项目研究的软件用于铁路、公路选线设计,平面设计部分能够使用户轻松自如地将自己的设计创意表达在设计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4-14
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是1998年3月经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的吉林省第一所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院校,是一所以交通类为主,兼设工程机械、管理、电子信息、经济、外语等专业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学院前身是由吉林省交通学校(始建于1958年)和吉林交通职工大学合并成立,占地面积2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9万平方米。2010年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首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2013年圆满通过国家骨干校建设验收。 作为吉林省高等职业教育一块闪光的品牌,多年来,学院坚持“依法治校、专业兴校、人才强校、勤俭持校、廉洁奉校”的治校方略,不断加快发展建设,办学实力显著增强,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6668人,专任教师385人,其中,双师型教师占85%,校外兼职教师265人,教授31人,副教授118人。省政府授予的“长白山技能名师”4人,专业学科带头人18名,有5名全国交通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带头人,以及一批以企业家为主体的兼职教师队伍。 目前,学院设有道桥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管理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学院、工程机械学院、应用外国语学院、轨道交通学院、继续教育分院等8个学(分)院,以及基础科学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体育部,3个校企合作办学单位和1个国际合作办学单位——长春戴尔特国际商学院;形成了以三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为主,兼办成人教育、职业技能培训、校企合作及国际合作教育的多元化办学格局。 学院先后开设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城市轨道交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服务与营销、汽车电子技术、机动车保险与理赔、工程机械控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等40个专业。有国家级重点专业2个,省级示范专业8个,5个省级特色专业群。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15门,省级优秀课程41门,省级优秀教学团队6个。 2009年,学院牵头成立了我省第一家职业教育集团——吉林交通运输职业教育集团,构建了校企管有机结合的运行模式,形成了“厂中校”、“校中厂”、“冠名定单”等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了校企合作制度保障和合作共赢的长效机制,提高了学院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了校企深度合作和学生就业,每年毕业生就业率排在高职院校前列,重点专业毕业生就业供不应求,社会及用人单位一致认为学院的毕业生“职业道德好、专业素质好、敬业精神好、适应能力好”。学院的集团化办学及其创新模式得到了社会广泛认可,并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被省政府授予吉林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学院建院以来,始终秉承“爱国 笃学 敬业 创新”的校训,为我省交通行业培养出大批各层次应用型人才,被誉为吉林交通事业的“黄埔”,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学院先后被省政府授予“法律进校园”先进单位,被省教育厅授予“依法治校示范校”。2014年学院被授予为“全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在未来的发展建设中,学院正朝着建设成为一所特色鲜明,实力雄厚,具有示范作用的高职名校阔步前进,为建设吉林高教强省做出应有的贡献。
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2022-12-02
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
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首批进入“双一流”建设的百年名校——西南交通大学按照高标准、高起点的要求创办、以轨道交通特色立校的一所全日制工科类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学院设有轨道交通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商学院、外语系、基础部、思政部等教学单位,开办本专科专业39个,面向全国13个省市招生,现有在校学生15000余人。 学院弘扬“明德励志、务实创新、竢实扬华、自强不息”的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学生第一”的办学理念,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把每个学生培养成才”的办学宗旨,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强校、人才兴校”的办学战略,在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基础上,全面打造“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全面推进“宽基础、多口径、强能力、高素质”为特征的“现场工程师”应用型人才培养。 学院坚持“立足西部,面向全国,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建设应用技术型大学,打造国内一流的独立本科院校”的发展定位,坚持以轨道交通为特色学科,土木工程为支撑学科,以商科类专业为延伸学科的发展观,充分利用西南交通大学的师资优势、专业优势和行业背景,依托西南交通大学国家特色专业、省级特色专业、国家级、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不断完善教学计划,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建成涵盖轨道交通、土木工程以及商学相关专业的现代化理实一体化实验实训中心。坚持凝聚特色、彰显亮点、兼顾发展,强化与成都地铁、京东商贸、希望集团等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和交流,注重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切实做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学院积极开展国际教育合作,为报读我院学生提供方便的出国留学途径,并已纳入西南交通大学与加拿大、美国等国家(1+2+1、2+2)国际联合培养体系,努力为国家培养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 学院积极拓展“全方位”“全过程”的校企合作,通过订单培养、“3+1”、“2+1”等模式,先后与成都地铁、成都现代有轨电车、成都铁路局、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京东商贸等多家企业合作,实现毕业生与企业的无缝对接。自2013年起,连续五届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均保持在96%以上,名列全国同类院校前茅,学院办学受到社会、家长和学生的广泛认可。 2015年以来,希望学院按照国家教育改革的要求,立足“转型改革、创新发展”,积极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作为四川省首批三所整体转型本科院校之一,现已步入国家教育改革的行列。 未来几年,希望学院将乘着“转型改革”之东风,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道路上乘风远航。我们相信,在紧紧围绕“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在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希望学院必将焕发勃勃生机,必将赢得更大发展。
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 2021-02-01
西安交通工程学院
陕西省唯一轨道交通类普通本科高等院校 西安交通工程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创办于1994年,是陕西省唯一一所以轨道交通类专业为主的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学校由西安市鄠邑主校区和高新校区两个校区组成。鄠邑主校区坐落于“关中山水最佳处”唐代京城长安著名风景名胜——渼陂湖东畔,学校占地面积623亩,校舍建筑总面积24.4万平方米。学校建有2.97万平方米的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60多万册,电子图书50万种。 学校特色优势: 1. 科学合理的学科体系和专业结构。经过多年建设发展,构建起以工学为主,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教育学、艺术学等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形成了以轨道交通类专业为主,轨道交通类、电气信息类、人文与经济管理类三大专业集群。 2. 鲜明的人才培养特色。遵循“育人为本、理论为基、实践为要、能力为重”的人才培养思路,注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毕业生能尽快适应岗位需要,发挥专业特长,深受用人单位好评,具有良好社会声誉。 3. 独具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通过构建和完善“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升和实践锻炼”五位一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创新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完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创新创业教育”三位一体的课程结构体系,强化实践教学,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4. 高水平的“双师型”专业化教师队伍。师资力量雄厚,已形成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专业化教师队伍。教师队伍中博士、硕士占比65%,基本形成了博硕士群。“双师型”教师占比30%。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骨干120名。 5.独特的实验实训基地。已建成“轨道交通综合实践基地”和“轨道交通信号连锁实训基地”为主的先进设备的专业实验实训基地和60多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学校坚持“立足陕西、面向西部、辐射全国,使学校成为轨道交通类为主的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的服务定位,坚持“人文、科技、创新”和谐统一的办学理念,坚持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文化铸校”的发展战略,着力培养“思想品德优、专业基础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优、职业适应快的应用型人才”,着力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区域一流、国内知名”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西安交通工程学院 2021-02-01
一种基于车载双目相机的前方道路行人快速测距方法
自动驾驶汽车不仅能大大提高交通系统的效率和安全性,同时也为我们节省了很 多宝贵时间,将是未来汽车发展的主流。在基于视觉导航的自动驾驶系统中,目标的检测和 测距是其中的关键技术,直接决定了自动驾驶系统的性能。在基于视觉的导航中,双目视觉技术是自动驾驶辅助系统中的主流应用技术。双 目测距利用双目立体视觉的原理,即两台摄像机分别对目标物体进行图像采集,把采集到 的两幅图像进行处理后通过立体匹配来计算出被测物体的深度距离。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0
道路冰雪监测传感器和人工智能预警信息系统
本成果可从根本上解决上述痛点难题,传感器检测到冰雪等风险路况时,及时向路政、交警部门和社会发送预警和报警信号,以便及时采取风险管控措施,大大降低恶性交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还可与道路融雪化冰系统协同工作,监测到冰雪危险路况时,传感器信号自动启动融雪化冰系统工作,消融冰雪,保障道路安全通畅。本成果的主要创新点: 1)压电平膜传感器多阶谐振频率和振动谱解析技术; 2)多光谱传感器光电信号处理技术; 3)复阻抗传感器信号检测及处理技术; 4)多传感器信息融合人工智能技术; 5)传感器可靠性结构设计技术。 冰雪路况传感器主要包含阻抗谱、谐振谱和多光谱等三种核心关键技术,如下图所示,其来源于团队前期研发的压电平膜式、光纤(光电)式和阻抗式结冰传感技术成果,均为具有自主创新特色及自主知识产权的研究成果。
华中科技大学 2023-01-03
纳米材料-聚合物对道路沥青的改性特征及作用机理
该成果 2013 年获全国商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本研究采用纳米 ZnO 和 SBS 为外掺剂,寻求合适的制备工艺,制备纳米材料/聚合物复合改性沥青。借鉴聚合物改性沥青的研究方法、试验手段及评价方法,探讨纳米材料/聚合物复合材料改性沥青及混合料的路用技术性能;并通过微观、化学分析手段,研究纳米 ZnO 和 SBS 加入到基质沥青中,与基质沥青的相互作用机理,以期望达到较为良好的改性效果,促进纳米材料/聚合物复合改性沥青的发展与应用。
扬州大学 2021-04-14
顾及道路交叉路口转向的公路大件运输线路优化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顾及道路交叉路口转向的公路大件运输线路优化方法,包括:步骤 1,基于原始 道路图层数据构建道路网络数据模型;步骤 2,基于道路网络数据模型构建道路转角权重辅助网,并对 道路转角权重辅助网中辅助边赋权重;步骤 3,基于道路转角权重辅助网生成网络数据集,考虑路径交 叉口转向总权重和路径总长度设置目标函数,采用最短路径分析法分析网络数据集,获得最优路径;步 骤 4,结合转角方向将步骤 3 获得的最优路径反推到道路网络数据模型中,获
武汉大学 2021-04-14
一种基于车载双目相机的前方道路行人快速测距方法
本发明为一种基于车载双目相机的前方道路行人快速测距方法,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自动驾驶系统的双目行人检测和测距方法。方法通过基于学习的行人检测方法,训练行人检测模型,利用行人检测模型对双目场景中的行人进行检测。通过颜色特征和尺度不变特征计算左图像检测结果中选取的点在右图像中的匹配点,计算匹配对之间的视差值。通过寻找视差中值的方法得到检测结果准确的视差值,并根据相机坐标系与图像坐标系之间的几何关系计算行人与相机的距离。方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1 12 13
  • ...
  • 29 3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