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郭隆华
浙江省“钱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2009年毕业于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获分析化学博士学位;2009.6-2011.8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1.9-2019.11在福州大学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其中2016年破格增列为博士生导师,2017年破格晋升为教授;2019年11月调入嘉兴学院工作。主要从事食品安全监测、预警及控制等方面的基础及应用研究。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基金、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等科研项目20余项。已在本学科权威期刊发表SCI收录论文200余篇,相关论文被他引6000余次,H-index 43;授权中国发明专利50余项。 2021年入选浙江省“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20年入选首批浙江省高校“创新领军人才”;2019年入选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培养人员;2018年入选浙江省“钱江学者”特聘教授;此前在福州大学工作期间曾先后入选福建省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人才培育计划等人才计划。目前兼任国内第一本分析测试领域的英文期刊Journal of Analysis and Testing(JAT)青年编委,Scientific Reports(IF 4.996)国际编委,Biosensors (IF 5.743)专辑客座主编,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科技服务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等学术职务。 研究方向 1.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2. 纳米可视化传感; 3. POCT仪器及试剂盒研制; 4. 现代分离分析。
郭隆华 2023-03-06
郭睿
郭睿,主要研究方向:精细化学品及轻工助剂的合成与产品开发,能源化学品的合成与产品开发;,材料保护及缓蚀化学品的合成与产品开发,化工过程及装备的开发研究
郭睿 2021-12-31
郭建华
基金项目 红旗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产品开发;一汽混合动力客车运行工况与节能降耗技术研究;基于行驶工况智能识别的PHEV整车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在用车排放(国IV阶段)排放限值及检测方法;基于智能交通的纯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预测及能量管理等。  成果奖励 主持完成包括国家科技攻关、“863”、国防装备预研、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重大专项等13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北美GM技术中心和德国布伦瑞克大学国际合作项目各1项,企业横向课题3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5项;发表论文120余篇。
郭建华 2021-06-23
郭旭升
社会活动丰富,在投资和科技届人脉广泛。作为北京大学工学院校友会理事及北大工学院“工行天下”项目业界导师,连续三届培养了近30位北大工程管理硕士,就创新创业进行教育和辅导,其中多位获得北大校长奖学金等多项奖励。
云上高博会 2022-03-24
郭睿倩
郭睿倩,信息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信息学院教授委员会成员、光源与照明工程系主任、电光源研究所所长 量子点发光材料 量子点LED(QLED)照明和显示 低维纳米光电材料和器件 上海照明学会副理事长 上海照明学会国际交流委员会主任 上海照明电器协会副会长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科技服务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
郭睿倩 2023-02-23
郭世伟
郭世伟,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植物营养与肥料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德国基尔大学获农学博士学位。2010 年起受聘为农业农村部科学施肥专家指导组成员,同时兼任农业部长江中下游植物营养与肥料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化学肥料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科技服务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土壤学会理事会理事、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编委 (EditorBoard)、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编委等职务。长期致力于植物营养生理、作物施肥理论与实践、植物营养与生态健康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国家973项目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联合项目及面上项目、农业部公益性行业专项等多个国家级项目。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30余篇,SCI论文总被引用4000 余次,其中7篇论文入选 ESI“高被引论文”入选2020年爱思唯尔(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及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累计培养博士研究生25人,硕士研究生52人,本科生39人,被评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及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指导本科生创新创业竞赛,获全国首届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大学生实践技能竞赛特等奖、江苏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入围全国决赛)。
郭世伟 2023-03-07
郭红辉
郭红辉 2022-02-18
南京大学现代工学院郭少华、周豪慎课题组:双蜂窝超晶格构筑 高活性与高可逆的钠离子电池晶格氧活性正极材料
作为锂离子电池在储能领域中的替代品,低成本、高性能的钠离子电池是大规模储能的关键战略,正极是其中最关键组件之一,层状氧化物正极由于其组分丰富、结构可控和理论容量高而被深入研究,晶格氧活性的激活有望实现超出层状正极理论极限的超高容量。
南京大学 2022-06-14
少层石墨双炔薄膜制备
以石墨烯为模板的少层石墨双炔薄膜的液相范德华外延生长法。以原子级平整的二维石墨烯为基底,采用极低的单体浓度(0.04 mM),在室温下进行偶联反应,通过溶液相范德华外延的方法,成功制备得到了大面积均匀连续的高质量、少层石墨双炔薄膜,高分辨透射电镜和光谱表征证实了其高质量单晶结构。该石墨双炔薄膜为ABC堆垛的三层结构,电子衍射显示石墨双炔/石墨烯薄膜具有两套单晶衍射点,分别对应于石墨双炔和石墨烯的单晶衍射图案,结果表明生长在石墨烯上的石墨双炔与下层石墨烯的晶格取向夹角为14°。
北京大学 2021-04-11
锡林郭勒职业学院
锡林郭勒职业学院成立于2003年5月,先后由锡林郭勒盟教育学院、师范学校、蒙古族师范学校、广播电视大学、民族卫生学校、民族财贸学校、民族体育学校和锡林浩特牧业学校、牧业机械化学校等9所大中专院校整合而成。经过15年的建设和发展,学院校区占地面积2048亩,建筑面积47万平方米,实有固定资产50亿元;体育场馆、图书资料、实验实训等条件能够满足教育教学需要。现有教职工1750人,副高及以上职称363人。现有在校生22691人,其中全日制在校生15291人(含留学生281人),成人及电大远程学历教育在册生7400人。毕业生就业率始终稳定在95%以上,每年完成各类短期培训4万人次,职业技能鉴定1万余人次。 学院现设有医学院、机械与电力工程学院、草原生态与畜牧兽医学院、蒙古语言文化与艺术学院、体育学院、齐·宝力高国际马头琴学院、马术学校、成吉思汗电影艺术学院、通用航空学院、师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信息技术工程学院、民族中等职业学校、继续教育学院、广播电视大学和福达驾驶员培训中心等16个教学单位,设有蒙古文化研究所、蒙古族科学史与游牧文明研究院、褐煤粉煤灰工程技术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院等研究机构。学院与吉林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联办招收了在职工程硕士和教育硕士研究生学位班,与内蒙古工业大学联合举办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能源与动力工程,与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赤峰学院合作开设蒙医学、学前教育(蒙、汉)、体育教育(足球)、食品质量与安全、护理等8个职业本科专业;开设有护理、电厂热能动力装置、畜牧兽医、播音与主持(蒙古语)等52个高职专业及火电厂热力设备运行与检修、农村医学、足球等36个中职专业。新建成占地面积32000平米、设备先进的附属康复医院,为发展我盟健康产业、建设养老社区提供支撑。 为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盟委、行署经济社会发展思路,培养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学院现建有机电一体化实训中心、装备制造实训中心、电厂热能动力装置实训中心、医学院实验实训中心、马头琴实训基地、民族体育实训中心、民族艺术实训中心、汽车服务中心、附属幼儿园、康复医院等21个校内实训基地(其中3个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确定了电厂热能动力装置、煤炭深加工与利用、草原生态、康复治疗技术等专业为重点建设专业,民族文化艺术和民族体育类专业为特色专业,蒙汉双语教学是学院的办学特色。 学院先后荣获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状”、“自治区高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示范单位”、“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全国“第五届黄炎培优秀学校奖”等荣誉称号;是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高技能人才基地”,被评为2014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50强高校”和2017年“全国高职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院校。是自治区示范性建设高职院校,2017年被确定为300所“全国优质高校”建设单位之一。 “三风一训”: 校训:今天的实力,就是明天的机会 学风:学中做 做中学 教风:博学善教 敬业爱生 校风:立德树人 明礼诚信 教育理念:成就每一个人 奋斗目标: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锡林郭勒职业学院
锡林郭勒职业学院 2021-02-01
1 2 3 4 5 6
  • ...
  • 25 2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