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
教授
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教授
化学化工
嘉兴学院
浙江省“钱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2009年毕业于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获分析化学博士学位;2009.6-2011.8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1.9-2019.11在福州大学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其中2016年破格增列为博士生导师,2017年破格晋升为教授;2019年11月调入嘉兴学院工作。主要从事食品安全监测、预警及控制等方面的基础及应用研究。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基金、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等科研项目20余项。已在本学科权威期刊发表SCI收录论文200余篇,相关论文被他引6000余次,H-index 43;授权中国发明专利50余项。
2021年入选浙江省“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20年入选首批浙江省高校“创新领军人才”;2019年入选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培养人员;2018年入选浙江省“钱江学者”特聘教授;此前在福州大学工作期间曾先后入选福建省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人才培育计划等人才计划。目前兼任国内第一本分析测试领域的英文期刊Journal of Analysis and Testing(JAT)青年编委,Scientific Reports(IF 4.996)国际编委,Biosensors (IF 5.743)专辑客座主编,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科技服务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等学术职务。
研究方向
1.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2. 纳米可视化传感;
3. POCT仪器及试剂盒研制;
4. 现代分离分析。
2009年毕业于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获分析化学博士学位;2009.6-2011.8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1.9-2019.11在福州大学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其中2016年破格增列为博士生导师,2017年破格晋升为教授;2019年11月调入嘉兴学院工作。
1.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硒元素在功能性食品中应用的关键技术及其质量控制标准(2020年)
2. 福建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基于纳米材料形貌变化的可视化传感研究及应用(2019年)
3. 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水产品质量安全监测、预警与控制关键技术研究(2015)
4. 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水产品身份追溯系统(2014)
5. 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食品安全新技术开发及其示范应用(2012年)
6. 福建青年科技奖
7. 运盛青年科技奖
8. 福州青年科技奖
1. 浙江省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80万,项目编号:2021R52044,2022/1-2024/12)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62万):基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微囊藻毒素主要亚型现场快速检测方法与仪器研究(22074054,2021/1-2024/12)。
3. 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640万):农产品重要危害物快速准确检测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基于阿达玛变换拉曼光谱的便携式微囊藻毒素亚型快速检测仪器集成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2020C02022,2020.1-2022.12)
4. 科技援青与东西部合作专项(260万):青海省富硒黑蒜及衍生产品研究与成果转化(2020-QY-223,2020.9-2021.12)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7.84万):呼出气体冷凝液中痕量生物标志物的表面增强电化学发光成像分析(21675028,2017/1-2020/12)。
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0万):基于表面增强电化学发光的重金属、兽药残留分析及其迁移规律研究(21277025,2013/1-2016/12)。
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5万):基于非对称修饰贵金属纳米粒子LSPR耦合的食品安全传感器的研制与应用(21205017,2013/1-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