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基于指令域分析的数控加工工艺参数动态优化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指令域分析的数控加工工艺参数动态优 化方法,包括: (1)设置采样的加工状态信息和加工程序指令序列信息, 并相应配置形成加工信息动态采集界面;(2)实时采集获取实际加工数据,并利用正余弦算子对采集的数据进行迭代平滑处理,并提取滤波 处理后信号的特征值; (3)根据当前行加工的 G 指令和/或刀位轨迹类型 在工艺系数数据库中选择确定优化系数;(4)利用上述步骤获取的特征 值以及优化系数,建立优化模型,据此计算当前合理的工艺参数,从 而实现对加工工艺参数的动态优化。本发明的方法以指令域分析为基 础,可以实现对数控系统工艺参数快速优化,实现与插补周期同步, 最大程度实现数控系统加工质量与效率的提升。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1
褐铁型红土镍矿高效综合利用清洁生产新工艺
采用硝酸介质在温和浸出条件下实现了红土镍矿中镍、钴、铬、铝、铁等多组分综合利用,从生产源头消减和控制了废弃物的产出和排放,实现了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碱、酸介质再生循环率>90%。主要创新点为:①发明了褐铁型红土镍矿非常规介质温和提取镍钴新技术,实现镍、钴的选择性浸出,镍、钴 浸出率>90%,铁浸出率<1%;②提出褐铁型红土镍矿碱法活化预处理提取铬、铝新思路,在实现铬、铝高效提取的同时,镍、钴酸浸浸出率进一步提高至 95% 以上,浸出渣含铁富集至 62%以上;③均相高效沉淀除杂技术,使浸出液中的 铝以砂状氢氧化铝的形态沉淀析出,解决了氢氧化铝对镍、钴的吸附共沉淀; ④发明了酸介质再生循环/耦合生产硫酸钙晶须新技术,酸介质再生循环 率>93%,硫酸钙晶须的长径比>10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一种基于Labview的磨削工艺系统振动测试综合试验平台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Labview的磨削工艺系统振动测试综合试验平台,包括工作台振动测试系统和磨削电主轴振动测试系统,两者相对布设,且通过Labview模块程序与信号采集系统的结合实现信号的采集、分析和输出功能;本发明解决不同转速及不同负载工况下磨削电主轴振动特性难题,并通过设计可调节电涡流传感器安装支架,实现磨削工艺系统振动测试综合试验,包括进给系统及磨削电主轴系统,可考虑进给工作台的振动与磨削电主轴振动的相互作用及其对磨削工艺的稳定性及效率的影响,是实验分析结果符合现实工艺生产。
东南大学 2021-04-11
TX-DZGY08型电子技能及生产工艺创新实训台
概述 该实训台是根据广大工厂的生产线流程岗位和《中等职业学校电工电子类专业仪器设备配置标准》及各类院校职业教育的教学和实训的迫切要求而研制。学生通过具体的实践流程操作,既能学会一般电子产品的工艺设计知识,同时通过电子产品的制作,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安全操作、元器件及其封装的识别;元器件的装接、焊接、调试、故障排除。掌握SMT(表面贴装技术)、波峰焊及线路板的设计制作技能。让学生在校期间就有贴近工业现场的实际操作训练,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能力的培养,达到工程训练目的。本装置是技工学校、职业院校、职教中心电子类、电子电器类、电子信息类专业电子技能及电子生产工艺实训理想设备。 二、技术性能 (一)输入电源:单相三线 220V±10% 50Hz (二)输出电源: 1、直流稳压电源:二路0-30V稳压直流电源输出,内置式继电器自动换档,多圈电位器连续调节,最大输出电流2A,具有预设式限流保护功能,数字显示电流电压; 2、低压交流电源输出:3V、6V、9V、12V、15V、18V、24V交流输出、电流2A; 3、函数发生器:输出正弦波、三角波、方波、频率范围5Hz-550KHz;频率有表指示。 4、单次脉冲输出:每拔一次开关即可输出一组正负脉冲; 5、音频功率放大器:内置喇叭,音频可调,在调试中可作信号寻迹使用。 (三)工作环境:温度-10℃~+40℃  (四)装置容量:<500VA (五)外形尺寸:1200mm×750mm×2000mm 三、实训台的构成 实训台由实训桌、控制柜、功能屏、实训线路板(包括元器件)、工具包等组成。 (一)实训桌:钢木结构,桌面为防静电、耐磨材料制成。 (二)控制柜:提供交直流电源、信号源、安全插座等。 (三)电源总控台:最多能同时控制40台实训台电源,具有漏电、过载保护功能,一个实训室配备1台; (四)工具套件:MF-47万用表1只、剥线钳1把、尖嘴钳1把、斜口钳1把、大小 + 字螺丝刀各1把、大小-字螺丝刀各1把、镊子1把、剪刀1把、烙铁1把、吸锡器1把、热台拨放台1台、放大镜台灯1只、焊锡丝、松香若干。 (五)实训线路板(套件):实训线路涵盖数字电路、模拟电路、机、电、声、光、磁控制。   序号 名称 实训目的 1 三端稳压电源 掌握三端稳压模块的接线方法及应用; 2 串联型直流稳压电源 掌握串联型直流稳压器的调试方法; 3 低频信号电压放大器 掌握放大器的工作原理、装配焊接工艺、调试方法; 4 具有负反馈信号放大器电路 掌握负反馈信号放大器的工作原理、装配焊接工艺、调试方法; 5 文氏桥振荡器的焊接与制作 掌握运放741工作特点及文氏振荡器的工作原理; 6 电池电压监视电路 熟悉应用广泛的电压监视器的工作原理及制作方法; 7 电子催眠器 掌握单结管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8 模拟“知了”电子电路 掌握多谐振荡器和音频振荡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9 实用声控、光控节电照明 灯电路 掌握555时基集成电路、可控硅、声、光元器件的综合实际应用 及焊接、调试技能和综合训练; 10 语音报警喇叭 掌握门锁防盗报警器电路的工作原理; 11 逻辑测试器 了解集成运放LM324的具体应用,熟透逻辑测试器的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 12 正负脉冲信号 掌握正负脉冲的工作原理及集成的功能特性; 13 智力竞赛抢答器 了解晶闸管的特性及应用,掌握晶闸管构成的多路抢答器的工作原理,进一步熟悉电子电路的装配、调试、检修方法; 14 水位报警器 熟悉数字集成与非门电路的应用,掌握电路的工作原理; 15 迷你闪光彩灯 熟悉彩灯控制原理,使学生进一步熟悉电子电路的制作工艺; 16 光控音乐门铃 了解音乐集成块和光敏三极管的具体应用,熟悉光控音乐门铃的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 17 实用模拟自然风控制器 掌握NE555和晶闸管构成的模拟自然风控制器工作原理,进一步 熟悉电子电路的装配、调试、检测方法; 18 台灯调光器 了解晶闸管和单结晶闸管的特性与应用,掌握晶闸管和单结晶体 管构成的台灯调光电路的工作原理; 19 实用CMOS触摸锁钥 了解CMOS反相器的特性及在控制电路中的应用,掌握触摸锁钥电 路工作原理; 20 自动充电器 掌握变压器、继电器在电路中的运用,及该电路的工作原理; 21 AM/FM收音机 掌握收音机的工作原理及调试方法; 22 数字万用表 三位半LED显示,可测电压、电流、电阻、晶体管; 23 数字交流电压表 三位LED显示,可测交流电压; 24 数字直流电压表 三位LED显示,可测直流电压; 25 数字直流电流表 三位LED显示,可测直流电压; 26 设计并安装调试电压上、下限报警电路   全自动冰箱保护器; 27 安装和调试数字钟电路   LED数码显示; 28 安装调试数字步进电机线路   学习步进电机的控制方法; 29 单相整流装置电路的组装 掌握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 30 JS20单结晶体管时间继电器 熟悉JS20型时间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31 JSJ型晶体管时间继电器 熟悉JSJ型时间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32 接近开关 熟悉接近开关的工作原理; 33 微音放大电路的测试 掌握微音放大电路的原理; 34 智力竞赛抢答器 熟悉抢答器的控制方式; 35 依靠漏电流触发的简易交流开关电路 掌握简易交流开关电路的工作原理;
芜湖中方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将据此开发新冠病毒及变异株疫苗!
日前,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魏文胜课题组在Cell杂志上在线发表题为“Circular RNA Vaccines against SARS-CoV-2 and Emerging Variants”的研究论文。魏文胜团队首先建立了体外高效制备高纯度环状RNA的技术平台,针对新型冠状病毒及其变异株,设计了编码新冠病毒刺突蛋白(Spike)受体结构域(RBD)的环状RNA疫苗。该项研究中制备的针对新冠病毒德尔塔变异株的环状RNA疫苗(circRNARBD-Delta)对多种新冠病毒变异株具有广谱保护力。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022-04-27
纤维乙醇中试及工业化生产技术合作开发
纤维乙醇中试技术以灌木茎杆、农作物秸秆和工业纤维废料为原料生物降解转化制备纤维乙醇,技术特点包括:(1)采用复合高效预处理技术进行纤维原料的预处理,大幅度提高了生物降解转化的效率;(2)进行同步糖化发酵与乙醇渗透汽化原位分离技术耦合,最大程度降低了转化产品对酶和酵母的抑制作用,提高了乙醇产率;(3)开发出生物质全利用技术路线,提高生物资源利用率;(4)开发出针对高效预处理后纤维原料等特定底物的低成本高活性纤维素酶;(5)纤维乙醇产率达到其理论产量的72~85%。 本项目技术成果来源于国家948引进技术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林业局重点项目和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项目等,目前已形成系列技术成果,申请发明专利11项,授权发明专利3项,出版专著1部,“玉米芯资源转化生物质化学品与能源技术”荣获2012年全国商业科技进步一等奖。
北京林业大学 2021-02-01
超低渗油藏注水开发降压增注用纳米液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油田注水增注剂,尤其是超低渗油藏注水开发降压增注用纳米液及其制备方法。该降压增注用纳米液由双基团修饰纳米二氧化硅颗粒,NaOH水溶液组成。其中,双基团修饰纳米二氧化硅颗粒由烷基和烷基酸共同修饰。该降压增注纳米液制备简单,分散均一,稳定性好。注入地层后,双基团修饰纳米二氧化硅颗粒在储层岩石表面,将岩石表面的水化膜剥离,形成纳米吸附层,随着地层水环境中pH由碱性变为中性,使岩石表面润湿转变,从而产生疏水滑移效应,达到降低水流阻力和注入压力的目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1-02-01
一种食品流变特性检测系统软件开发方法
博士,教授,博士生/硕士生导师近五年,主持国家级科研课题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1项,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课题1项);参与国家级课题6项。近五年,发表研究论文40余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近30篇;申报相关研究发明专利20余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3项(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1
废水中重金属与砷的同步去除技术与装置开发
目前重金属及含砷废水的处理是世界性难题,缺乏有效的处理技术,尽管生物法、电解法、混凝、吸附、反渗透技术等能达到一定的处理效果,但存在处理成本过高、能耗大 、操作困难、易产生二次污染的问题,难以被企业接受。本项目针对混合重金属废水处理成本高、出水难达标的难题,基于纳米铁(nZVI)的核壳结构理论,合成一种经济高效、协同去除废水中多种金属的高活性铁基材料,即结构态羟基活性亚铁(SRF),具有大于传统材料10000倍以上的比表面积和界面反应活性,它具有纳米铁的反应活性,但是克服了纳米铁昂贵的成本,对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具有高效网捕功能。但避免了表面钝化、团聚带来的nZVI活性降低、颗粒增大、反应效率低的问题。SRF是无毒、无害、无污染的绿色试剂,通过吸附、还原、共沉淀的方法去同步除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和砷,而且适用pH范围广,产泥量少,成本低。能广泛适用于各类重金属工业废水处理(如冶金、电镀、化工、电路板、皮革等行业产生的重金属废水),并有利于实现金属资源化利用,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课题组相继承担国家级项目(863计划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项)和省部级项目(上海市、教育部、江苏省)二十余项,并获得上海市技术发明一等奖一项,上海市技术发明二等奖一项,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创新奖一项。目前拥有难降解工业废水处理处理及相关领域发明专利十多项。课题组目前主要研究难降解工业废水深度处理相关课题,在金属废水处理方面,已承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纳米铁壳层物种反应活性及原位矿物转化同步除砷机制”。 市场前景: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布局、产业结构没有明显改善,工业生产工艺、污染治理水平没有有效提高,全国涉重金属重点行业产能产量持续增加,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铅除外)仍在增加,一些污染物排放量增幅还很大(汞增幅为26%)。我国重金属污染较为严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重金属污染物产生和排放量大,根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结果,2007年全国废水中铅、汞、镉、铬、砷等五种重金属产生量为2.54万吨,排放量近900(897.3)吨。大气中上述五种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约9500吨。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含上述五种重金属的危险废物产生量为1690万吨。再一个是重金属污染的危害是影响较为突出,重金属土壤污染会导致农作物中重金属超标,从而影响人体健康;一些地方由于重金属的大气污染或水污染导致人体健康受到损害或威胁,对群众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据统计,在2011年1到8月,全国发生了11起重金属污染事件,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范围之广、对民众生命健康的危害之大,引发了社会的高度关注。 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也多为工业污水事故,为了有效地改善水质,中国每年用于水资源保护项目的资金近千亿元。传统的水处理工艺很难满足水处理方面的要求,新兴的污水深度处理技术在价格与处理效率上存在一定的缺陷,开发成熟廉价的污水处理技术及其配套产业设备等具有广阔的商业市场。目前市场上存在多种应用于工业金属废水处理的技术手段,深度处理技术种类多,没有形成一种主导的技术手段,所以废水深度处理领域具有强大的竞争优势。而且,重金属废水处理系统工艺复杂,运营成本高,废水中重金属含量超标,不能达标排放,排到环境中污染土壤和水源,有价值的金属白白流失,难以回收,废水处理产生的重金属污泥成为危险废弃物,处置要求严格花费高。因此,开发技术成熟、成本低廉的金属废水处理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市场,且市场需求大,进驻门槛低。本项目研发的多羟基亚铁材料技术,具有技术成熟,投资、运行成本低等优势,高效处理重金属以及含砷废水,广泛适用于各类重金属工业废水处理,回收重金属,实现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在重金属废水深度处理领域具有强大的竞争优势。
同济大学 2021-04-11
生物质聚乳酸基复合材料的开发与产业化
聚乳酸被全球公认为21世纪最有发展前景的生物质塑料,它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相容性、力学性质、热塑性、成纤性、透明度高,适用于吹塑、挤出、注塑等多种加工方法,加工方便,部分性能优于现有通用塑料;但其同时也存在着强度较低、脆性大、耐热性差等不足,使得其应用仅局限于生产通用塑料、薄膜等领域,要想应用于条件较为苛刻的汽车、航空航天、建筑业等领域,必须对其进行改性以提高其耐热性能和力学性能。本项目拟采用课题组多年来积累的研究成果,与相关企业展开合作,进行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工作,最终形成具有市场潜力的系列化改性聚乳酸复合材料制备技术,例如天然纤维增强聚乳酸、高韧性聚乳酸、高填充级聚乳酸、阻燃级聚乳酸和纤维级聚乳酸等的制备技术,通过这些技术制备的改性聚乳酸树脂将具有更加优异和针对性的性能,主要用于生产聚乳酸纤维、薄膜、板材和容器等,可应用在生活快消品、农用地膜、飞机/汽车内饰用材料等领域。项目目标是通过深入研究,对部分尚不完善的技术环节进行最后的攻关,然后整合已有的技术与专利成果,并进一步放大实验和标准化测试,形成一系列可直接产业化的系统化解决方案技术包,最终顺利完成相关技术成果的产业化转化工作。 本项目研究采用的原材料为可生物降解的聚乳酸,经过本团队十多年的研发,目前已实现产业化。本项目的主要工作是梳理课题组多年来对聚乳酸树脂改性的相关技术,与授权专利等成果整合,进一步放大成系列化的产品技术,最终顺利相关技术成果的产业化转化工作。 项目中的大部分关键技术均已被攻克,目前需要做的是有目的的对所有技术进行梳理和整合,查漏补缺,对部分尚不完善的技术环节进行最后的攻关,从而形成完整的系统化的产品技术,并与相关授权专利进行整合,最后打包形成一系列可直接产业化的系统化解决方案技术包。目前70%的聚乳酸市场在对性能要求不太高的包装行业中,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加,该市场容量会继续增加,但由于聚乳酸整体市场的快速增长,包装材料所占聚乳酸市场比例会逐渐缩小。在汽车、家电及电子产品行业中对更高性能聚乳酸改性材料的使用是个新趋势,市场份额虽然不大,但会持续增长。目前聚乳酸在全球市场的总容量预计为100亿元,且有很好的成长潜力。本项目技术面对的正是高性能、高附加值的潜在市场,其产业化预期会有良好的经济效益;项目产品在环境污染治理和防护方面的贡献将会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同济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93 94 95
  • ...
  • 126 12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