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防冻拔粘结弱化的自愈合混凝土桩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冻拔粘结弱化的自愈合混凝土桩,为了提高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性能,在钢筋上缠绕通过条状聚丙烯织物串联在一起的钢制胶囊串。本发明能显著改善混凝土的抗拉和抗剪强度, 而且能大大增强混凝土的韧性,进而提高其抗震性能;可以显著的增大钢筋与混凝土的临界粘结应力, 
武汉大学 2021-04-14
可配置的多机器人三维仿真系统
机器人仿真系统为机器人系统的前期设计、后期验证提供了平台,利用机器人仿真实验替代实体机器人实验,能够有效避免机器人可能出现的硬件损伤,并提高工作效率。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作为机器人研究中的重要方面,机器人仿真技术始终是机器人领域的热点之一。将计算机仿真技术的优势引入到机器人的研究中,使实验者更加逼真地感受到机器人的空间三维环境。机器人仿真系统为机器人系统的前期设计、后期验证提供了平台,利用机器人仿真实验替代实体机器人实验,能够有效避免机器人可能出现的硬件损伤,并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可用于机器人学的教学中,丰富教学的内容。 项目特色: 对机器人的三维仿真实现。根据真实机器人的几何尺寸,利用AutoCAD和3dsMax进行机器人建模,最终通过Managed Direct3D实现高仿真度的仿真机器人场景,并允许用户以各种方式控制仿真场景的平移、旋转、缩放操作。 根据“可配置”的设计目标,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思路,实现与真实网络多机器人系统相同的架构,保证仿真系统与真实系统各个模块之间的相互替代,允许用户在仿真模块与真实模块间的自由切换。 通过对机器人学中正逆运动学、雅克比矩阵、轨迹规划等基础知识的研究,依据.Net开发平台,采用C#语言实现了三维仿真系统的整体架构,利用Managed Direct3D实现了仿真场景,并利用计算机强大的图形显示优势实现了可扩展功能,例如:机器人末端点标记,机器人数据文件的记录回放功能等。 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万次无故障运行,运行过程中内存占用为55M。 可运行于不同的操作系统中,包括:Windows 2000,Windows XP及Windows Vista。 仿真场景可以实现60fps的刷新率。 可通过Internet实现与真实网络多机器人系统的连接。
南开大学 2022-08-12
面向表单图像的文字识别与智能信息处理平台
苏州大学智能信息处理平台的目标是能处理多模态文字数据,精准分析语言内部结构,对人类语言进行深层理解,以支持各种应用需求。 一、项目分类 显著效益成果转化 二、技术分析 苏州大学智能信息处理平台的目标是能处理多模态文字数据,精准分析语言内部结构,对人类语言进行深层理解,以支持各种应用需求。系统可以处理多种非结构化数据,比如说明书、技术标准、车间工单等纸质文档或电子文档。把图像识别技术(OCR)和自然语言理解技术(NLP)相结合,从表单图像中抽取关键要素信息。在此基础上,我们搭建了包括知识图谱问答 (KBQA)、常见问题检索 (FAQ)、对话 (Chatbot)在内的智能问答及对话系统、以及面向大数据的文档信息抽取系统。能够对给定的自然语言问题通过查询、推理提供精准满意的答案,和面向大规模文档提供信息抽取和舆情分析等服务。目前已经向多家公司提供各项相关服务。
苏州大学 2022-08-15
可生物降解的磁控PVA微马达血管支架
微马达是一种自驱动的微纳米机器人,具有优良的运动性能和精准导航的性能,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广阔的潜在应用前景,然而目前国内外均尚无市场化的微马达产品。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血管支架植入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有效干预手段,但现有技术中,传统材料制备得到的血管支架存在生物相容性不足、需要手动导丝引入额外的形状扩张装置等问题,而且,为了确保植入的准确性,需要采用高侵入的介入方法,容易造成血管再狭窄和动脉损伤,从而降低了治疗的有效性。因此,需要研发一类能有效克服现有问题,能实现低侵入、高精准治疗的新型血管支架系统,以拓宽微马达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开发的磁性螺旋形形状记忆微马达血管支架,可以模拟细菌鞭毛的高效运动,无线旋转磁场下旋转并转化为平移运动,实现磁性微马达血管支架在血管内的精确无线三维导航。配合磁驱动马达的运动性能,控制血管支架在体内运动到达目标位置,微马达支架具有形状记忆功能,以对机体无害的无线超声触发形状恢复,可以撑开狭窄血管。整体设计可以简化支架植入流程,并且螺旋形的设计可以适应旋动流现象,使植入位点的血管壁切应力得到维持,抑制支架植入内膜增生不良反应的发生,降低侵入性和植入风险,并有望实现完全远程智能操控支架植入。
中山大学 2022-08-15
面向生命科学的原位显微分析与操作仪
研究团队面向生命科学发展的迫切需求,研制出具有可视化、微创化、定点化、定量化功能的,集检测分析与操作于一体的原位显微分析与操作仪。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南开大学机器人与信息自动化研究所于1992年在国内率先开展面向生物医学工程的微操作机器人研究,并于1996年研制成功国内第一台面向生物医学工程的微操作机器人系统,2002年获得微纳机器人领域第一个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近些年来,研究团队面向生命科学发展的迫切需求,研制出具有可视化、微创化、定点化、定量化功能的,集检测分析与操作于一体的原位显微分析与操作仪。研究团队利用该仪器实现了机器人化的细胞核移植流程,并致力于提高克隆操作发育率。首先,通过在核移植过程中分析细胞受力,提出了基于最小力的细胞拨动方法,攻破了自动化核移植最大的技术屏障;其次,探索了面向减小细胞伤害的微操作方法,提高了胚胎发育中最关键的指标——囊胚率;最终,在2017年,将510枚利用该仪器完成核移植的重构胚移植到代孕猪中,并于2017年4月底分两胎生下17头小猪。这是世界首例由机器人完成核移植操作的克隆猪,该成果已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及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视台等媒体进行报道。
南开大学 2022-07-28
胶原纤维固化单宁对水体中铀的吸附回收
利用胶原纤维与单宁的反应特性,通过“共价交联技术”将单宁固化在胶原纤维上,得到胶原纤维固化材料。该项技术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021341745。 该吸附材料与一般的吸附材料不同,它为颗粒纤维状,吸附是在材料的表面进行的。因此,吸附和解吸速度很快。该吸附材料的吸附能力是普通吸附剂(如活性炭)的5-10倍,价格只略高于活性炭。 胶原纤维固化单宁对水体中的铀离子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其吸附容量达到120-200mg/g。特别是吸附后很容易解吸,解吸液中铀离子的浓度至少是原液的20倍以上。不仅如此,该吸附材料还可从模拟海水中提取铀,具有对铀的高选择性吸附能力,这是其它吸附材料无法比拟的。该吸附材料适合于固定床(吸附柱)操作。即将吸附材料放入吸附柱中,原料液自上而下流过吸附柱即可,由于吸附材料是颗粒纤维状,因此床层的阻力很小。当吸附达饱和后,通过解吸将吸附的铀回收,而吸附柱又可以再使用。每个吸附柱至少可重复使用20次,其吸附性能基本不变。中试应用试验表明,将该吸附材料用于含铀萃余废水的处理时,废水可达标排放,而回收的铀可重新用于核燃料生产中。
四川大学 2015-12-21
一个分布式的最优快速管理算法
用电设备的最优管理是智能电网中实现需求侧响应的关键一环。然而该问题通常需要同时管理调度大量的用电设备,同时考虑多个时槽,是一个时间空间耦合的复杂问题,想要在短时间内解决该问题十分困难。因此,如何设计合理的算法,提高计算效率,降低计算时间,是目前的研究热点。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4
水杨酸调控植物顶端弯钩发育的分子机制
在过去十多年中一直关注植物幼苗顶端弯钩的发育调控机制,多项重要研究成果表明,多种植物激素,如乙烯、生长素、赤霉素、茉莉酸等都参与到顶端弯钩的调控,也说明了顶端弯钩调控的重要性。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基于硅基液晶的波长选择开关
一种基于硅基液晶的波长选择开关,属于光交换器件,解决现 有基于硅基液晶的波长选择开关输出端口数量受到限制的问题。本发 明由设置在光路上的输入单模光纤、偏振转换组件、反射镜、傅里叶 透镜、衍射光栅、硅基液晶相位空间光调制器、自聚焦准直透镜阵列 和输出二维单模光纤阵列构成。本发明对需要交换的光束利用硅基液 晶相位空间光调制器实现二维偏转,使波长选择开关输出光纤阵列的 光束由一维向二维转化,能够大幅度增加波长选择开关输出端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基于滤波调制器的 FSK 调制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滤波调制器的 FSK 调制系统,其能够产 生连续的 FSK 光信号,可以作为光学标签或光学净荷,FSK 调制系统 包括激光器、LiNbO3 调制器、随机信号发生器、正弦信号发生器、2 个反相器和滤波调制器;其中激光器产生连续激光,进入 LiNbO3 调 制器,在正弦信号的驱动下,输出载波拟制副载波;载波拟制副载波 进入滤波调制器模块,在数据信号的驱动下进行调制,得到频率不同、 强度耦合对称的信号光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995 996 997 998 999 10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