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系统避免燃料亏空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系统避免燃料亏空的控制方法,包括:在系统为跟踪外部负载实现功率上升切换的过程中,通过仿真分析,在设定不同延迟时间的条件下,获得相对应的最优功率上升速率,使得系统既满足快速负载跟踪能力,又不导致燃料亏空问题;基于模型预测控制设计了功率参考轨迹,并结合功率参考轨迹,使系统的功率输出值能够快速、平滑地跟踪到目标约束轨迹,实现SOFC 独立发电系统快速、安全负载跟踪的目标。本发明在系统功率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由二氧化碳转化制备固体碳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二氧化碳为碳源制备固体碳的方法,属于环境治理领域。本发明提供一种由二氧化碳转化制备固体碳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催化体系中通入惰性气体并升温至400~700℃,停止通入惰性气体,切换为通入还原性气体,还原反应0.1~2小时;b、还原反应完成后再通入惰性气体并升温至400~750℃,然后进口切换为通入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0.1~10小时生成固体碳;其中,氢气和二氧化碳的体积比为1~6︰1;c、反应结束后切换为惰性气体,冷却至30-40℃,收集固体碳;所述催化体系为NiO/Al2O3基催化剂,催化剂中Ni含量为5~80wt%。本发明以二氧化碳为原料进行催化活化和转化固碳,得到了具有工业价值的固体碳。
四川大学 2016-10-27
一种用于测定熔渣中铁氧化物分解电压的电解池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测定熔渣中铁氧化物分解电压的电解池。其技术方案是:ZrO2管(12)封闭端的下部外表面烧结有气体参比阳极(14),ZrO2管(12)封闭端内装有熔渣(1),ZrO2管(12)上端口的氧化铝塞(2)设有排气孔(9);进气通管(10)的上端口通过橡胶管(3)与T型三通管(7)的下端口密封连接,T型三通管(7)的旁端口为进气口(8);绝缘管(11)的下端穿过橡胶塞(6)的中心孔和进气通管(10)的下端口至ZrO2管(12)内,绝缘管(11)的下端固定有固态阴极(13),固态阴极(13)的下端插入熔渣(1)中;阴极引线(5)的下端穿过绝缘管(11)与固态阴极(13)的上端连接。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操作容易、测定结果稳定和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 (注:本项目发布于2013年)
武汉科技大学 2021-01-12
一种α-半乳糖苷酶软胶囊饲料添加剂
其他成果/n本发明属于饲料添加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α-半乳糖苷酶软胶囊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向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加入α-Gal,然后加入β-CD,再经过均质后静置反应,至反应终点,得到α-Gal—β-CD添加液;2)将B型明胶加入水中,充分溶胀后加入甘油、防腐剂和二氧化钛,混合均匀进行胶化,得到胶料;3)灌装。通过本发明得到的软胶囊添加剂利用环糊精抑制剂对α-Gal的抑制作用,使动物饲料中的α-Gal酶活,经历一个先低后高的过程,从而使饲料中的α-Gal在更合适的消化时期发挥催化作用。
武汉轻工大学 2021-04-11
JACS发表新能源学院氢能团队丙烷氧化脱氢制丙烯高性能催化剂最新成果
新能源学院赵学波教授领衔的氢能团队在具有工业应用前景的丙烷氧化脱氢制丙烯高性能催化剂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论文《含硼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衍生的球形超结构氮化硼纳米片》(A Spherical Superstructure of Boron Nitride Nanosheets Derived from Boron-Contained Metal-Organic Frameworks)在国际化学领域顶级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发表。我校2016级博士生曹磊、新能源学院代鹏程副教授为该论文共同第一作者,新能源学院赵学波教授、代鹏程副教授、昆士兰大学Yusuke Yamauchi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为第一署名单位。 丙烯是极为重要的大宗化工基础原料,后续衍生出的众多有机化工产品在建筑、汽车、包装纺织等领域有广泛应用。近年来随着丙烯下游产业规模的迅速扩张,传统的丙烯来源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因而亟需开发新的丙烯来源。丙烷氧化脱氢制丙烯具有底物转化率高、工艺能耗低和无积碳不易失活等优势,极具工业应用前景。但是由于产物丙烯容易与氧化剂发生过度氧化,降低了目标产物的选择性,从而让丙烷氧化脱氢工艺一直无法达到工业化的要求。因此,开发一种高效催化剂,抑制过度氧化,提升产物中丙烯的选择性是推动丙烷氧化脱氢发展最直接有效的手段。 氮化硼是目前烯烃选择性最高的丙烷氧化脱氢催化剂,但是单程烯烃收率离工业化需求仍有一定差距。通过可控合成提高活性物种在氮化硼表面的含量和分散度是一种提升催化性能的有效途径。构建分层的三维结构,尤其是基于二维氮化硼纳米片为基本单元的球状三维结构,有助于提高边缘活性物种的含量。除丰富的边缘活性位点外,特殊的三维球状结构促使反应混合气沿着球面进行有效地扩散并充分与活性位接触,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活性。然而迄今为止,如何控制氮化硼纳米片自组装形成三维球状超结构仍是一个充满挑战性的工作。 针对上述问题,研究人员以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MOFs)为前驱体,通过溶剂热转换的方式制备了三维球形超结构MOFs纳米片(SS-MOFNSs),并进一步以SS-MOFNSs为自牺牲模板,制备了球形超结构氮化硼纳米片(SS-BNNSs)催化剂。 SS-BNNSs在丙烷氧化脱氢反应中表现出了优异的催化性能,510 ºC的操作温度下,产物中烯烃的收率达到了40.2%(丙烯,27.8%;乙烯,12.4%),远超商业化的氮化硼纳米片(丙烯,23.8%;乙烯,8.6%)和高比表面积的氮化硼纤维(丙烯,20.7%;乙烯,10.2%)。通过系统的表征可以发现,SS-BNNSs表面富含B-OH,让催化剂无须活化就可以直接催化反应进行,同时特殊的结构优势提高了活性物种的分散度,利于反应气与活性位点快速接触和产物丙烯的迅速脱附,提升了产物丙烯的单程收率。SS-BNNSs自组装的构造过程和结构优势带来的性能提升拓宽了催化剂的设计思路。 该研究成果获得审稿专家充分肯定,审稿专家一致认为该工作提出的含硼MOFs衍生三维超结构氮化硼纳米片具有很好的创新性,其作为丙烷氧化脱氢催化剂表现出的高烯烃收率在工业应用方面具有较大潜力,为丙烷氧化脱氢催化剂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参考。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21-02-01
一种基于声音的生物种群识别方法及系统
成果描述:本发明申请要解决的问题是,在偏僻的野外或者野生动物保护区,对珍稀物种检出,从而追踪它们的生活轨迹,或者在某些仓库农场对破坏储存物的害虫或者家养动物的天敌的检出是非常重要的。本专利建立一种实时的基于生物声音的只能检测方法,分析提取了动物声音的时域特征,频域特征,通过对特征的分析、分类,及时有效的检测出生物的运动痕迹。市场前景分析:生物活动轨迹的追踪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在粮食以及动物保护方面有着非常广泛的作用。本发明着重从声音的频域、时域进行特征提取,然后选取特征组合,对特征进行有效的分类。研究实验表明,本算法的平均准确率达到89.9%。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本篇专利提出的识别系统的流程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两个环节,即流程成为:预处理->声音提取->特征提取->特征选择->模型训练;并且还提出了新的算法,采用了许多最近提出的特征,比如MFCC[6-9]。经实验验证,本文提出的方法相比之前的方法正确率提高了20%左右,达到了89.9%。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一种高分辨率的生物传感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分辨率的生物传感器。第一绝缘层、纳米功能层和第二绝缘层构成的基本单元的中心设有纳米孔从而组成纳米功能层单元,第一电泳电极或微泵、第一储藏室、第二储藏室、第二电泳电极或微泵和微纳米分离通道构成微纳米流体器件单元,纳米功能层单元、源电极、漏电极、介电层、栅电极构成场效应晶体管单元。当生物分子在微纳米流体器件中经过纳米孔,并与纳米功能层发生相互作用时,由场效应晶体管单元测量该相互作用导致的场效应特征的变化,达到检测生物分子的目的。本发明解决了将纳米孔集成于纳米功能层的技术难点,可以控制生物分子穿越纳米孔时形态的变化,解决了达到检测生物分子的特征结构的分辨率,传感器的制备方法简单。
浙江大学 2021-04-11
一种缩短生物样本处理时长的液体循环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缩短生物样本处理时长的液体循环装置。包括样本固定器、液体贮存管和蠕动泵,组织样品通过样本固定器固定并置于液体贮存管内,液体贮存管底端封闭,液体贮存管顶端开口并通过橡胶塞密封,液体贮存管靠近底部对称两侧的侧壁均设有连通的支管,两侧的支管分别与导管的两端连接,导管放置在蠕动泵中,通过蠕动泵带动导管内的液体流动进而带动液体贮存管和导管之间形成循环流动。本实用新型用于生物样本处理操作,能够控制通过组织样本流速,并减少样品损坏,可靠性高。
浙江大学 2021-04-13
一种自供能miRNA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供能miRNA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它是基于酶生物燃料电池(EBFC)输出性能的变化实现miRNA的检测。自供能传感的设计主要集中于EBFC的阴极,将电子受体[Fe(CN)6]3‑包覆于介孔硅孔径内部,目标miRNA的互补链(ssDNA)封口。目标miRNA与其互补链的杂交配对形成刚性双螺旋结构后,脱离MSN表面,孔内的[Fe(CN)6]3‑由于扩散作用释放到体系中,导致EBFC的开路电压变化,实现miRNA的检测。该传感器检测过程中无需额外供电设备、组装简单方便、成本低廉、抗干扰能力强,DNA链的互补配对效应使该传感器具有高选择性,因此,该发明构建自供能miRNA生物传感器能实现miRNA简单、快速、灵敏、高效检测。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3
一种便携式抽气型的可发电生物质炉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抽气型的可发电生物质炉,包括炉体和温差发电装置,其中,炉体中上部开设有抽气管插口,上部沿炉体周向上开设有二次风风口;温差发电装置包括上部开有冷风引风口的中空壳体、设置在壳体上部的抽气管、设置在壳体内腔上部的温差发电模块和设置在壳体内腔下部的转速可调的风扇,风扇的转动使得热气体和冷空气通过冷风引风分别流经温差发电模块的两侧,并通过风扇转速的调节对热气体量进行调节使得温差发电模块热端温度稳定,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66 67 68
  • ...
  • 999 10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