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纳米材料制备及应用技术与装备
碳纳米管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必将促进科学与经济的进步。研究碳纳米管规模化生产制备技术与工艺创新,开发节能高效“环路”循环流化床碳纳米管规模化生产装备与生产工艺;研究碳纳米管改性技术,开发出工质相变的新型碳纳米管气相分散设备与工艺;研究碳纳米管与基体复合技术,发展气相分散碳纳米管增强碳纤维复材界面技术,创制纳米增强碳纤维的智能一体化装备研究。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研究团队获批泰山学者特聘专家及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创新团队。
青岛科技大学 2021-04-22
技术创新驿站开发与应用
本着“共享,共赢,全面,集成”的原则,建设智能化的人机协同技术创新网络平台,为政产学研中金等虚拟技术创新联盟各参与者搭建一个高质量、高效率的技术转移平台。解决企业部门和技术研发部门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技术转化困难,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等问题。提高国家和企业科技创新能力,降低科技成果向市场转化的成本,提高科技交易效率和质量,促进地区科技的产学研转化,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科技创新驿站的建设将成为具有国内外信息共享性的信息服务平台,成为能提供全程科技需求对接,全程技术交易服务的创新平台,招商引资,为促进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服务。可根据企业需求采用Ajax+Asp.net 架构,结合后台SQL server或DB2大中型数据库开发基于B/S结构的三层系统主体。研发过程包括,调研、规划设计、系统研发、组装调试、流程重组、转换培训、二次开发等。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4-13
掘进巷道粉尘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结合我国矿井的生产技术条件,在现场调查、理论分析和实验室相似模型实验研究的基础上,研制出适用于机械化掘进工作面除尘的高效、实用、新型的自激式水浴水膜除尘设备。除尘器结构主要有上下导流叶片、脱水器、水箱、轴流式风机、排浆阀和注水孔等组成。其除尘过程是含尘气体由进风口进入除尘器转弯向下的导流叶片冲击水面,较大的尘粒由于惯性作用落入水箱中,而较小的尘粒随气流以较高速度通过上导流叶片间的弯曲通道时,与激起的大量水滴充分碰撞而被捕获沉降。含尘含水的气流又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在除尘器内壁和上下导流叶片上形成一定厚度的水膜,将尘粒捕集下降。再由脱水器除掉气流中的水滴水雾后,经轴流风机排出到巷道中;其除尘机理主要是气流中的尘粒与液面 和雾化液滴之间产生惯性碰撞、截留、扩散等作用。 总之,这种除尘器具有水浴、水滴、离心力产生的水膜等三种除尘功能,因而可得到较高的除尘效率。另外,被水滴捕集落入水箱里的粉尘,沉积到水箱底部或随气流冲击不断搅动,当水箱中浓度达到一定值后,通过排浆阀定期排出,并冲洗水箱,由供水管补充新水。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掘进巷道粉尘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结合我国矿井的生产技术条件,在现场调查、理论分析和实验室相似模型实验研究的基础上,研制出适用于机械化掘进工作面除尘的高效、实用、新型的自激式水浴水膜除尘设备。除尘器结构主要有上下导流叶片、脱水器、水箱、轴流式风机、排浆阀和注水孔等组成。其除尘过程是含尘气体由进风口进入除尘器转弯向下的导流叶片冲击水面,较大的尘粒由于惯性作用落入水箱中,而较小的尘粒随气流以较高速度通过上导流叶片间的弯曲通道时,与激起的大量水滴充分碰撞而被捕获沉降。含尘含水的气流又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在除尘器内壁和上下导流叶片上形成一定厚度的水膜,将尘粒捕集下降。再由脱水器除掉气流中的水滴水雾后,经轴流风机排出到巷道中;其除尘机理主要是气流中的尘粒与液面 和雾化液滴之间产生惯性碰撞、截留、扩散等作用。 总之,这种除尘器具有水浴、水滴、离心力产生的水膜等三种除尘功能,因而可得到较高的除尘效率。另外,被水滴捕集落入水箱里的粉尘,沉积到水箱底部或随气流冲击不断搅动,当水箱中浓度达到一定值后,通过排浆阀定期排出,并冲洗水箱,由供水管补充新水。 经专家鉴定:研究成果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获得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第一届安全生科技成果三等奖,被列为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05年度重点科技推广项目。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先进日盲紫外探测与应用技术
240-280nm范围电磁波谱段也称为日盲紫外波段。日盲紫外探测与成像为电子领域的尖端技术,被公认为国际军事制高点。同时,该技术在电网安全监测、医学成像、环境与生化检测等民生领域也有重要应用。由于日盲紫外技术的重要战略意义,西方国家对我国实行严密核心技术封锁,为维护国家安全,发展我国的日盲紫外探测与成像技术,就必须通过自主创新,开辟新的技术路径。 针对国家在日盲紫外探测及应用技术方面的
南京大学 2021-04-14
一种高效合成虫草素的酿酒酵母菌株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合成虫草素的酿酒酵母菌株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属于微生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所涉及的构建方法包括:将异源的密码子优化后的2’‑羰基‑3’‑脱氧腺苷还原酶基因和3’‑腺苷单磷酸磷酸水解酶基因经进行多拷贝基因组整合表达,增加了关键酶的剂量;并将工程菌株的缺陷基因进行回补,得到高产虫草素的酿酒酵母菌株B5U3。本发明获得的高效合成虫草素的酿酒酵母菌株,经摇瓶发酵后虫草素产量达到2.92g/L,发酵罐发酵后虫草素的产量达到7.5g/L,为更安全可靠的工业化生产虫草素奠定了基础。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北方山楂生物转化加工技术与产品
长期以来,山楂鲜食的疲软和加工技术的薄弱与老化严重制约着山楂种植与加工产业的发展,针对此背景,本项目系统的研究了山楂果实的品质成分和营养功能特性,通过生物转化技术开发出了新型天然食品添加剂、高品质凝胶食品、健康食品原料、山楂发酵饮料等系列产品,引领行业技术革命。主要体现为:    (1)山楂寡糖的生物加工及寡糖基天然食品防腐剂:项目首次发明了山楂寡糖连续大量生产的轴式-仿膜式生物反应器,稳定的生产出平均聚合度 5.4 的山楂寡糖;开发的寡糖基天然食品防腐剂在饮料、面制品和肉制品等食品上的保质保鲜效果显著优于目前市售的化学合成防腐剂山梨酸钾和天然食品防腐剂Nisin与那他霉素。    (2)山楂寡糖对脂质代谢的调节作用与机制:首次发现聚合度 5-8 的山楂寡糖具有显著的抑制肥胖、改善脂质代谢紊乱和内脏脂肪蓄积的功能,并阐明了其通过 ADP/AMPK 和 ADP/ PPARα 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作为健康食品原料/配料,在相关企业推广应用中收到了良好的作用反馈效果和显著的经济效益。    (3)高品质糖制凝胶食品加工技术:首次系统的阐明了山楂果胶的化学构造和食品学性质,通过生物酶法修饰技术,提高了山楂果胶的凝胶性和粘弹性,在生产高品质山楂糖制凝胶类食品上取得了技术突破。    (4)山楂制汁及山楂酵素饮料生产技术:研发的中温结合酸性微环境控制技术和纯化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分解技术成功解决了目前山楂汁生产中存在的褐变和褪色等瓶颈问题,极大的降低了山楂汁中的甲醇含量。利用选育驯化的植物乳杆菌发酵山楂果汁,开发出了功能、营养和色香味俱佳的山楂饮料,填补了市场空白。    (5)主要成果及应用情况:经过项目的运行,授权发明专利 5 件,发表相关论文 60 余篇,其中 SCI 检索 30 余篇,培养研究生 50 余人。项目技术和产品在相关企业进行了推广应用,近三年累计直接经济效益 3.52 亿元。项目成果同时对辽宁省食品加工业和山楂种植与加工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与推动作用,近年新增山楂种植面积 2 万多亩,每年为辽宁省解决 10 万多吨山楂的销售出路,为果农增加收入 4 亿多元,辐射经济效益达 10 多亿元,为社会提供了 300 多人的就业机会,经济与社会效益显著。
沈阳农业大学 2021-05-04
高盐废水生物处理技术与强化方法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大型电站锅炉生物质与煤粉混合燃烧技术
随着全球能源短缺、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各个国家都在加紧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风力发电是目前最经济、最清洁、最容易实现大规模生产的。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大功率的风力发电机在我国逐渐推出,而它们基本都是原型机,未经时间考验。通过风力机塔架的三维有限元强度、振动与疲劳寿命分析,可以保障机组的安全运行。 本项目采用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方法,考虑风力机塔架在各种工况下的载荷,计算分析风力机塔架的强度、振动和疲劳寿命。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1
柑橘介类害虫生物防治技术研究及应用
本项目对柑橘介类天敌资源进行了广泛调查,对重要天敌进行了发掘。I:感研究了日本方头甲不同饲养 方法,分析评价了马铃薯连续饲养桑盾蛤的可行性,找到了抑制马铃薯发芽的技术,研究了桑盾蛤和日本方 头甲接种方法,明确了桑盾蛤和日本方头甲繁殖的最适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研发出了日本方头甲包装运 输和种源保存的方法。最终找到了通过马铃薯一桑盾蛤一日本方头甲的途径规模化饲养天敌的关键技术。评 价了室内饲养天敌对介壳虫的控制效果,建立了日本方头甲田间释放技术体系。真正实现了害虫天敌产业 化。通过室内反复配方筛选、工艺研究和田间试验,研制出以苦参和烟草为主,川乌和半夏等多种杀虫植物 经科学配方和特殊工艺萃取而成的高效广谱杀虫剂,在此基础上,系统评价了该产品对多种介壳虫的控制效 果及对天敌的安全性,0.5%苦参碱•烟碱水剂生产技术成功转让重庆东方农药厂并登记生产。该产品是国内 第一个登记用于防治柑橘介壳虫的植物源农药,先后获重庆市重点新产品,重庆高新科技产品,国家星火科 技产品。本项目成果生产的天敌产品一日本方头甲不仅可以有效控制柑橘蛤类害虫,而且对控制桃、梨、李 和樱桃等果树的介壳虫也具有非常好的控制效果。自2000年以来,在柑橘和桃产区推广应用日本方头甲 70余万亩,新增利润24220.5万元。自2003年来,生产销售植物源杀虫剂一果圣1200余吨,满足了 180万亩 柑橘生产对植物源农药的需要,新增加利润12600余万元。本项目丰富了害虫生物防治的研究内容和昆虫规 模化人工饲养理论。对我国天敌昆虫大规模人工饲养和植物源农药创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对降低果品 中农药残留,保障市民食品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有力地促进了各产区绿色果品生产。
西南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7 8 9
  • ...
  • 999 10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