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特种硅橡胶生胶及混炼胶产业化制备技术
"苯基硅橡胶、氟硅橡胶、二乙基硅橡胶是通过共聚的方法在分子链中引入甲基三氟丙基硅氧烷、甲基苯基硅氧烷、二乙基硅氧烷等链节等的特种硅橡胶,是高端装备苛刻工况下密封、阻尼减震等功能实现的关键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核电装备、汽车电子、石油化工、医疗卫生等工业领,我国大部分特种硅橡胶产品依赖进口。 氟硅橡胶主要用作耐高温和耐低温的耐油密封件、耐油耐高温管路、汽化器部件和隔膜、密封剂和黏接剂等。 苯基硅橡胶是甲基硅橡胶分为低苯基(苯基单元5-15%)、中苯基(苯基单元15-25%)和高苯基(苯基单元30%以上)三个系列,是制备高阻尼、耐低温、耐高温、耐辐照、耐烧蚀有机硅产品的关键原材料,用于核电密封、发动机密封、减振降噪、电力绝缘、电子封装等等尖端领域。 二乙基硅橡胶是分子链中具有二乙基硅氧烷链节的硅橡胶,具有优异的耐低温性能,其最低玻璃化转变温度达到-147℃,是深冷装备、高纬度高寒地区、航空、航天、深海探测等耐低温领域橡胶制品的基础材料。 山东大学研制的氟硅橡胶、苯基硅橡胶等特种硅橡胶已成功应用于“运-20”、“天宫”、“神州”等重大型号及核电辐照防护产品生产,目前正推广应用与民用高端
山东大学 2021-04-10
城市道路海绵系统建构及关键技术
成果介绍旱涝问题严重困扰着我国城市。城市道路受内涝影响最为严重,交通瘫痪和经济损失,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同时,城市道路快速排水引起的干旱缺水、道路塌陷、绿地缺水等水环境问题矛盾突出。针对城市道路及道路绿地水环境特征,研发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水绿交融”为基础、“旱涝兼治”为目标的城市道路及绿地水环境系统解决方案,构建系统的理论、方法与关键技术,统筹解决城市道路及绿地的“旱涝”问题。技术创新点及参数1. 基于城市道路水文特征,针对城市道路的旱涝问题,形成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城市道路海绵技术;2. 形成了一套贯穿“评价-设计-建造-测控-优化”全过程数字化城市道路海绵系统设计方法;3. 形成了一系列城市道路海绵系统规划设计相关技术:(1)城市道路海绵系统量化评价技术;(2)城市道路海绵系统分区分级规划设计技术;(3)城市道路水文模拟与测算的双数字化平台校验技术;(4)城市道路海绵系统水-绿耦合动态平衡技术;(5)针对新建城市道路与既有城市道路改造以及有无冻土区域,分别研发了相应的海绵工程技术措施与施工方案。市场前景本项目成果已经在江苏南京、苏州、徐州、安徽亳州等地多个海绵道路工程实践中加以运用,基于5年来传感器的数据分析,城市道路海绵系统工程均取得了优异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本项目获2018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获授权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获得3项国家及省级设计奖项,发表论文5篇,编制指南一部。
东南大学 2021-04-11
含硫含碱废液过程减排新技术及装备
本项目属于循环经济与节能减排技术领域,涉及石油化工清洁生产工艺、化工过程机械和环境保护机械设备设计与制造技术。 我国石油脱硫与后续转化过程中每年消耗碱性原料2万吨以上,产生含硫含碱废液(水)约4500万吨,其组分复杂,涉及面广,有重大生态安全风险。 针对我国长期存在的含硫含碱废液的清洁防治问题,提出“减量、全回收、无污染”的“过程减排”方法。考虑到非均匀结构、颗粒碰撞和微粒偏析等问题,提出采用流动状态、微尺度介质、机械结构调控旋流场中微粒排列的新理论,建立了非均匀结构的稳定性条件、离心碰撞概率以及微粒偏析的调控方法,初步构建了微界面结构与微粒排列特征相结合的微相旋流捕获(MHC)原理的理论体系,实现了离子、分子及其聚集体等微量污染物的经济快速捕获利用,将旋流分离精度从微米级提高到纳米级。成功开发出重力沉降-旋流分离-旋流捕获-聚结-反应再生新工艺,整体技术属国内首创、处于同类技术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指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2-01
黄金冶炼含氰废水处理及金属回收技术
该技术从黄金冶炼过程产生的含氰废水中回收极低浓度的金,并脱除含氰废水循环使用过程中积累的铜、锌、铁等金属离子,使得含氰废水能够返回黄金冶炼工艺循环使用。首先,采用气泡支撑有机液膜萃取的方法将含氰废水中的铜、锌、铁、金等金属离子全部萃入有机相。萃余水相经检测达标后,可返回黄金冶炼工艺使用。然后,酸洗萃取后得到的负载有机相,回收锌、铁等离子,并得到含金、铜的负载有机相。反萃所述含金、铜的负载有机相,得到富金、铜水溶液。富金、铜水溶液首先经锌粉置换回收金、铜,然后采用一步酸溶脱除锌粉置换渣中的锌。一步酸溶渣进行二步酸溶回收铜,金最终富集在二步酸溶渣中。该技术可综合回收含氰废水的各种有价金属资源。
青岛理工大学 2021-04-22
高性能液流电池双极板及系统集成技术
项目成果/简介:液流电池储能系统是一种安全、高效的电化学储能技术。在光伏、风能等新能源并网、智能电网、微电网、分布式能源系统、无电地区供电工程以及未来能源安全方面都将发挥巨大作用。具有能量和功率独立(设计灵活)、深度放电、大电流放电不损坏电池、使用寿命长等优点。本项目组在全钒液流电池方面经过十余年的研究和产学研合作,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取得了多项独创性成果。在电池关键材料(双极板、电解液)和电堆结构设计等方面具有多项专利技术,拥有设计、制造25kW 单堆电池和液流电池储能系统的集成技术。在电堆设计和系统集成方面,项目组针对大型液流电池电堆和系统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采用模拟仿真技术,优化流场设计,使电堆结构更加高效、可靠;优化的管路设计方案可减小管路系统中的旁路电流损失,提高能量转化效率;电池系统循环运行过程中的先进热量管理技术为电池体系长期稳定运行提供了保障。双极板是液流电池关键零部件,对电池性能、寿命和成本有重要影响。高性能、长寿命、低成本的双极板是液流电池领域高度期待的关键材料。目前已成功开发了新型液流电池双极板并申请国家发明专利。研制的双极板具有电导率高、稳定性好、强度高、耐腐蚀、成本低的突出优点,各项指标达到国际领先。高性能双极板的成功研制,将大幅提高液流电池能量效率和使用寿命,同时可显著降低储能成本,将有力推动液流电池在储能领域的大规模应用。目前已与新能源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将为我国百兆瓦级的全钒液流电池大规模储能项目提供高性能双极板,将实现双极板经济效益3亿元。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液流电池双极板大规模制造技术液流电池储能系统优化设计液流电池电堆设计和制造技术液流电池储能系统集成技术知识产权类型:发明专利 、 软件著作权技术先进程度: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成果获得方式:独立研究获得政府支持情况:国家级计划/专项类别:科技部重大专项计划
上海交通大学 2021-04-10
基于MEMS技术的传感器及数据记录仪
在空气动力学研究、飞行器及发动机试验、风洞试验、流体力学及水工试验、水轮机及 水下兵器试验、生物医学应用,化爆或核爆冲击波等许多研究中,出于对不改变被测流场的 考虑或受安放位置局限,必须原位测压时,常常对传感器的外形尺寸的微型化有较为苛刻的 要求,以期在不干扰流场状态情况下,复现动态流场的变化规律。XJG4 微型压力传感器正 是为这些应用开发的,它采用了微型化设计的微机械加工工艺制成集成压阻力敏元件,进行 精致巧妙的微型封装,通常外径在Φ8mm 到Φ15mm、长度不超过 25mm,并且可按照用户要求 的形状与尺寸定制。微型压力传感器系列以其小巧的外形、高输出、高温、优异的动态和静 态特性以及极高的可靠性而显示其特色。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0
P(VDF-TrFE)压电膜及树脂化学合成技术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0
高纯单分散纳米石英球技术及产业化
中试阶段/n国内市场高规格硅微粉用量约8万吨以上,其中大约1/3为晶体石英球,价格也5-30万元/吨不等。国内超纯石英粉需求约10万吨(其中光伏年用量约7万吨).本项目可在超纯石英和单分散高纯球两大技术方向生产高品质产品,适用对应的市场,也可以做最高端的单分散超纯石英球 。本项目产品粒径可控,成本视规格不同为1.5-5万每吨。由于不以天然石英为原料,不受天然原料限制,可以打破尤尼明公司超纯石英粉的垄断地位,根本扭转我们在石英粉技术落后的局面,在电子级晶型石英球(硅微粉)市场上亦是独创技术,比国内现有产品性价比优势明显。拟初建5000吨/年装置, 若产品以5.5万/吨(均价)售出, 年利润约为上亿元。。项目的关键技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以二氧化硅溶胶为原料,原料成本低;。2、生产工艺简单,一步法合成;。3、石英球粒径从10nm可至微米大小粒径可调,高度单分散;。4.、产品纯度可达99.999%,球形,单晶,无放射性。。技术的创新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 不依赖天然石英原料。无放射性,产品纯度高。。2、以二氧化硅溶胶为原料,产品性能稳定,石英球大小粒径可调,高度单分散;。3、工艺简单,对设备要求不高,生产成本低,安全性高;。项目的环保及节能特性。1、反应余热交换,节省能耗。2、反应母液(晶化催化剂)循环使用,基本没有污染排放。
武汉工程大学 2021-04-11
集雨隔盐型设施及有机基质栽培技术
:项目技术适用于土壤连作障碍严重的设施蔬菜种植区、土壤盐 碱程度较高的蔬菜种植企业、旧村搬迁后的耕作性利用地区。项目解决了土壤 不适合作物生长的限制条件,在滨海和土壤污染严重的地区,同时解决了灌溉 淡水短缺的限制,能够进行一般正常土壤条件下种植的作物品种,并能够生产 接近于有机标准的优质农产品。青岛农业大学科技成果介绍 2017 -28- 设施集雨技术、节水技术以及基质槽的隔盐技术结合,实现设施与农艺技 术的统一。与常规设施相比,实现了有效淡水供给,与现有的水培技术相比, 投资额度节省 70%,系统的稳定性高,基质可连续适用 4-5 年,操作简单,更接 近于常规土壤栽培管理模式,便于大规模应于草莓、番茄、黄瓜、茄子、辣椒 及其它各种绿叶菜的优质栽培。当前在东营河口区、利津县、垦利县已推广应 用超过 1200 亩。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1
高性能筑路材料、沥青道床及高铁路基防护技术
1、无砟轨道结构防水减振结构。在无砟轨道基座板底部与基床表层/桥面板顶面之间,全宽铺设防水联接层和缓冲保护层。本发明利用全断面铺设的联接层与缓冲保护层实现全面立体防水与整体性,利用特种改性增强剂调整沥青混凝土防护层的动态模量、阻尼特性与变形适应能力实现刚度匹配与缓冲减振功能,利用特种改性增强剂增强沥青混凝土的荷载扩散能力、疲劳耐久性与抗水损害能力,有效解决现有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路基防水层过早破坏失效与层间唧浆、脱空甚至冻胀等问题,提高轨道下部基础结构的整体性、平顺性、均匀性和长期稳定性,为无砟轨道板提供良好的稳定支撑,以延长轨道板的疲劳寿命,是一种长效的防护方案。 2、一种新型的铁路基床表层结构。适用于高速铁路或客运专线路基基床表层,在无砟轨道结构支承层与基床底层之间铺设,所述结构由上至下包括沥青碎石排水层、粘结层、全断面密实沥青混凝土防水抗冻层。利用沥青碎石排水层的大空隙性与良好渗透性将降水快速排出线下直接动力作用范围,再利用具有一定横坡度的密实沥青混凝土将沿沥青碎石层空隙下渗的水从沥青混凝土层表面横向排出路基范围,为基床底层提供良好的抗冻保护,有效解决无砟轨道路基表面积水、水泥混凝土防水层过早破坏失效与级配碎石基床翻浆冒泥破坏路基稳定性等问题,提高轨下基础结构排水性能和长期稳定性,是理想长效的铁路基床表层设计方案。
东南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16 117 118
  • ...
  • 971 97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