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干燥单元实验装置
干燥单元实验装置 1.装置原理: 当湿物料与干燥介质接触时,物料表面的水分开始气化,并向周围介质传递。根据介质传递特点,干燥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恒速干燥阶段。干燥过程开始时,由于整个物料湿含量较大,其物料内部水分能迅速到达物料表面。此时干燥速率由物料表面水分的气化速率所控制,故此阶段称为表面气化控制阶段。这个阶段中,干燥介质传给物料的热量全部用于水分的气化,物料表面温度维持恒定(等于热空气湿球温度),物料表面的水蒸汽分压也维持恒定,干燥速率恒定不变,故称为恒速干燥阶段。 第二阶段为降速干燥阶段。当物料干燥其水分达到临界湿含量后,便进入降速干燥阶段。此时物料中所含水分较少,水分自物料内部向表面传递的速率低于物料表面水分的气化速率,干燥速率由水分在物料内部的传递速率所控制。称为内部迁移控制阶段。随着物料湿含量逐渐减少,物料内部水分的迁移速率逐降低,干燥速率不断下降,故称为降速干燥阶段。 恒速段干燥速率和临界含水量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固体物料的种类和性质、固体物料层的厚度或颗粒大小、空气的温度、湿度和流速以及空气与固体物料间的相对运动方式等。 恒速段干燥速率和临界含水量是干燥过程研究和干燥器设计的重要数据。本实验在恒定干燥条件下对帆布物料进行干燥,测绘干燥曲线和干燥速率曲线,目的是掌握恒速段干燥速率和临界含水量的测定方法及其影响因素。
江苏昌辉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2021-12-08
刚体陀螺实验装置
1 基本概念 陀螺仪( gyroscope)的原理就是,一个旋转物体的旋转轴所指的方向在不受外力影响时,是 不会改变的。人们根据这个道理,用它来保持方向,制造出来的东西就叫陀螺仪。我们骑自行车 其实也是利用了这个原理。轮子转得越快越不容易倒,因为车轴有一股保持水平的力量。陀螺仪 在工作时要给它一个力,使它快速旋转起来,一般能达到每分钟几十万转,可以工作很长时间。 然后用多种方法读取轴所指示的方向,并自动将数据信号传给控制系统。在现实生活中,陀螺仪 发生的进动是在重力力矩的作用下发生的。 陀螺仪多用于导航、定位等系统,常用实例如手机GPS定位导航、卫星三轴陀螺仪定位。陀 螺仪基本上就是运用物体高速旋转时,角动量很大,旋转轴会一直稳定指向一个方向的性质,所 制造出来的定向仪器。不过它必需转得够快,或者惯量够大(也可以说是角动量要够大)。不然, 只要一个很小的力矩,就会严重影响到它的稳定性。 2 陀螺发展历史 1850年法国的物理学家莱昂傅科( J.Foucault)为了研究地球自转,首先发现高速转动中的转 子( rotor),由于惯性作用它的旋转轴永远指向一固定方向,他用希腊字 gyro(旋转)和skopein (看)两字合为gyro scopei 一字来命名这种仪表。 18世纪欧拉建立的动力学方程和欧拉运动学方程,为陀螺运动的理论奠定了基础。但是制造 出一个实用的陀螺却经历了长时间的探索。19世纪中期,随着钢制外壳船舶的出现,原来所用的 磁罗盘不再适用,因而用陀螺导航的要求日益迫切。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海军制成了陀螺 导航仪,并很快被其他国家所采用。随着航海和航空事业的发展,陀螺仪已成为不可缺少的精密 导航仪器。20世纪初出现了飞机的陀螺稳定器和自动驾驶仪。但直到1940年后,陀螺罗盘才完全 代替了磁罗盘,1950年出现了惯性导航系统。 不论制造得多么精密的陀螺,要完全消除轴承的摩擦力并使质心和支点重合是不可能的,因 而就会产生外加干扰力矩的作用,引起陀螺转子自转轴的缓慢进动,称为陀螺漂移。这时的进动 角速度称为漂移角速度。陀螺漂移角速度的大小是衡量陀螺精度高低的标志。为最大限度地减少 漂移,近代陀螺的研究课题主要是如何实现无干扰力矩的支承。主要途径是用电场力来代替支架, 实现无支承悬浮。如果转子是个标准的球形,则电场力通过其中心,从而实现无摩擦的悬浮。另刚体陀螺实验系统 GT300-3DT-ED 上海紫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Tel:54170805 Fax:54170905 共 7 页 / 第 2 页 一个途径是用磁场力来实现转子的悬浮,但要求转子必须是用超导体制造的,才能使磁力线垂直 于球形转子的表面且不穿透它的表面。这就是近代电陀螺和磁陀螺的基本设想。 3 刚体陀螺仪结构 从力学的观点近似的分析陀螺的运动时,可以把它看成是一个刚体,刚体上有一个万向支点, 而陀螺可以绕着这个支点作三个自由度的转动,所以陀螺的运动是属于刚体绕一个定点的转动运 动。更确切地说,一个绕对称轴高速旋转的飞轮转子叫陀螺。将陀螺安装在框架装置上,使陀螺 的自转轴有角转动的自由度,这种装置的总体叫做陀螺仪。 图1 陀螺仪结构 陀螺仪的基本部件有: 1) 陀螺转子(常采用同步电机、磁滞电机、三相交流电机等拖动方法来使陀螺转子绕自转轴 高速旋转,并见其转速近似为常值); 2) 内、外框架(或称内、外环,它是使陀螺自转轴获得所需角转动自由度的结构); 3) 附件(是指力矩马达、信号传感器、控制器等)。 4 陀螺仪工作原理 陀螺仪,是一个圆形的中轴的结合体。而事实上,静止与运动的陀螺仪本身并无区别,如果 静止的陀螺仪本身绝对平衡的话,抛除外在因素陀螺仪是可以不依靠旋转便能立定的。而如果陀 螺仪本身尺寸不平衡的话,在静止下就会造成陀螺仪模型倾斜跌倒,因此不均衡的陀螺仪必然依 靠旋转来维持平衡。刚体陀螺实验系统 GT300-3DT-ED 上海紫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Tel:54170805 Fax:54170905 共 7 页 / 第 3 页 陀螺仪本身与引力有关,因为引力的影响,不均衡的陀螺仪,重的一端将向下运行,而轻的 一端向上。在引力场中,重物下降的速度是需要时间的,物体坠落的速度远远慢于陀螺仪本身旋 转的速度时,将导致陀螺仪偏重点,在旋转中不断的改变陀螺仪自身的平衡,并形成一个向上旋 转的速度方向。当然,如果陀螺仪偏重点太大,陀螺仪自身的左右互作用力也将失效!。 而在旋转中,陀螺仪如果遇到外力导致,陀螺仪转轮某点受力。陀螺仪会立刻倾斜,而陀螺 仪受力点的势能如果低于陀螺仪旋转时速,这时受力点,会因为陀螺仪倾斜,在旋转的推动下, 陀螺仪受力点将从斜下角,滑向斜上角。而在向斜上角运行时,陀螺仪受力点的势能还在向下运 行。这就导致陀螺仪到达斜上角时,受力点的剩余势能将会将在位于斜上角时,势能向下推动。 而与受力点相反的直径另一端,同样具备了相应的势能,这个势能与受力点运动方向相反, 受力点向下,而它向上,且管这个点叫“联动受力点”。当联动受力点旋转180度,从斜上角到达 斜下角,这时联动受力点,将陀螺仪向上拉动。在受力点与联动受力互作用力下,陀螺仪回归平 衡。 5 实验原理 陀螺仪被用在飞机飞行仪表的心脏地位,是由于它的两个基本特性:一为定轴性( inertia or rigidity),另一是进动性( precession),这两种特性都是建立在角动量守恒的原则下。 5.1 定轴性 当三自由度陀螺转子高速旋转后,若不受外力矩的作用,不管基座如何转动,支撑在万向支 架上的 陀螺仪自转轴指向惯性空间的方位不变,这种特性叫“定轴性”。如果我们以地球为基准, 则可以认为三自由度陀螺相对于地球运动,这种运动称为陀螺的假视运动或视在运动。视在运动 是陀螺稳定性的表现。 其惯性随以下的物理量而改变: 1)转子质量愈大,转动惯量I愈大; 2)转子旋转半径愈大,转动惯量I愈大; 3)转子旋转速度愈高,转动惯量I愈大; 5.2 进动性刚体陀螺实验系统 GT300-3DT-ED 上海紫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Tel:54170805 Fax:54170905 共 7 页 / 第 4 页 在运转中的陀螺仪,如果外界施一作用或力矩在转子旋转轴上,则旋转轴并不沿施力方向运 动,而是顺着转子旋转向前90度垂直施力方向运动,此现象即是进动性。 进动性的大小也有三个影响的因素: 1)外界作用力愈大,其进动性也愈大; 2)转子的质量惯性矩(moment of inertia)愈大,进动性愈小; 3)转子的角速度愈大,进动性愈小; 而进动方向可根据进动性原理取决于施力方向及转子旋转方向。 6 实验系统性能 1)刚体陀螺仪  尺寸:200*200*200mm  重量: 1.6Kg 2)转子电机:直流无刷电机(双电机结构); 3)电机转速:0~6000r/min(可调); 4)电源  电压:DC +12V  电流:3A 7 实验系统特点 1)采用三自由度刚体陀螺结构,可进行完善的陀螺实验及演示;刚体陀螺实验系统 GT300-3DT-ED 上海紫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Tel:54170805 Fax:54170905 共 7 页 / 第 5 页 2)转子电机采用高速无刷电机,转速平稳,寿命长; 3)转子采用双电机结构,保障了转子的对称性,并加大了转子驱动力矩,启动速度快; 4)配置有专用控制器,可以完成转子转速控制,方便实验; 8 实验操作 将刚体陀螺仪器平放在桌面上,仪器周转保留一定空间。 1)接通电源,打开开关; 2)设置转子转速:大、中、小; 3)启动陀螺,观察陀螺转子转速是否已经稳定; 4)定轴性实验 当三自由度陀螺转子高速旋转后,若不受外力矩的作用,不管基座如何转动,支撑在万向支 架上的陀螺仪自转轴指向惯性空间的方位不变,这种特性叫“定轴性”。 当陀螺转子高速旋转稳定后,手持基座分别绕刚体陀螺三个轴转动,观测刚体陀螺仪转子轴 的指向的变化。 分别改变转子转速大中小,观测陀螺转子轴的变化。 5)进动性实验 进动性是三自由度陀螺仪的一个基本特性。陀螺仪绕着与外力矩矢量相垂直的方向的转动, 叫做进动,其转动角速度叫做进动角速度。 进动角速度的方向取决于转子动量矩H和外力矩M的方向。外加力矩沿陀螺自转方向转动 90°即为进动角速度( )矢量方向。或者用右手定则记忆:从动量矩H沿最短路径握向外力矩M的 右手旋进方向,即为进动角速度方向。 通过控制器可改变转子飞轮正反转、转速,从而控制动量矩H的方向和大小,通过内框两侧 不同一侧加挂已知重量砝码,改变外力矩M的大小和方向,动量矩H为转子转动惯量和转速的乘 积,方向符合右手定则 进动角速度计算公式:ω=M/H sinθ 当θ=90°时,sinθ=1,所以 ω=M/H =M/Iωr 6)关闭电源,断开开关;刚体陀螺实验系统 GT300-3DT-ED 上海紫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Tel:54170805 Fax:54170905 共 7 页 / 第 6 页 7)撤收仪器设备。 9 适用课程 惯性传感器原理、惯性导航原理、导航制导与控制、飞行控制原理、无人机实训实验、基础 力学、刚体力学、陀螺力学、理论力学、新型传感器原理及应用等。 10 注意事项 1)陀螺飞轮高速旋转时,不可用手触摸或试图阻止其转转; 2)实验系统工作时,尤其是陀螺转子处于高速旋状态下,必须有人在场; 3)刚体陀螺仪属于精密机械结构,操作中应当轻拿轻放,以免损坏设备。
上海紫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2022-06-20
轴系部件实验装置
轴系部件拆装与分析实验是针对轴系结构开设的实验。实验分组进行,每组2人,课内4学时。为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更多不同类型的轴系结构形式,实验中为学生提供12种不同结构形式的方案,配有相关零部件实验箱。学生自行选择方案,按所选方案自行组装,然后画出轴系部件结构草图并进行测绘。每个环节指导教师逐一进行检查,实验课结束前指导教师在草图上签字。课后按要求做实验报告,并画正规轴系部件结构图一张。该实验为学生完成轴系部件设计大作业和课程设计奠定了良好基础。该实验装置2009年获黑龙江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哈尔滨工江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2022-11-22
移动机器人的多脉冲神经网络控制器导航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移动机器人的多脉冲神经网络控制器导航控制方法,属于移动机器人目标点趋近自主导航控制器所属领域,用于移动机器人的导航控制。其技术方案是:本发明包括目标点趋近控制器、沿墙行走控制器、避障行为控制器,控制器中采用了脉冲神经网络,在神经网络中同时融入时空信息。本方法在不同条件下设定各控制器权值,并根据不同控制器的权值顺序作为控制器激活与否的判别顺序,通过控制器激活及转换条件的使用,实现各控制器之间的相互转换。本发明通过神经网络的在线训练,实现机器人的在线自主学习,与先前的基于模块化的控制器相比,控制策略简便易行,通过各控制器之间的转换,更加有效、高精度地控制移动机器人实现目标点趋近导航控制任务。
河北师范大学 2021-04-27
一种智能化医用无影灯设备及其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化医用无影灯设备及其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涉及医疗领域。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发光二极管串联系统组、扩展端口、步进电机、坐标控制器、中央处理器、保护电路、电源和控制面板组成;所述控制系统包括:光照检测模块、温度检测模块、故障检测模块、提醒模块、中央处理模块和自动控制模块;该系统针对现有的医用无影灯设备、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智能化不足、照明质量较差、操作不方便、光质不好等缺陷,提出一种改进方案,该方案具有高度智能化、预警机制、照明质量好、操作方便等优点。
青岛大学 2021-04-13
高温超导电动悬浮列车静悬试验台超导磁体的自由度控制与安全防护系统研究
技术成熟度:技术突破 1.原理:结合磁浮列车极端运行工况,充分考虑运行环境的强磁场,深入研究机-电-磁耦合机制,精确调节磁体悬浮姿态,以实现超导磁体在液氮温区(-196℃)自稳定悬浮。 2.创新点: (1)研发国产化低功耗悬浮控制模块,能耗较进口设备降低35%; (2)突破-196℃环境下多系统协同控制技术,填补国内工程化应用空白。 3.应用场景: (1)高速磁浮列车静悬试验台 (2)精密仪器运输平台 (3)航空航天地面测试装备 4.应用案例:前期开发的自由度控制系统,已被合作团队应用且效果较好。
长春工业大学 2025-05-20
一种数控系统加工过程数据的采集、转储方法及其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控系统加工过程数据的采集、转储方法及其系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加工开始前设置需要采集的数据类型,该数据类型包括数控系统内部的指令数据;在加工过程中,以一个数控系统的控制周期为周期将需要采集的数据类型对应的数据记录到数据缓存区中;然后再将数据缓存区中的数据通过通讯接口转储到其他存储设备。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通过对数控系统内部指令数据进行采集,采集的数据类型全面,能够有效弥补现有数控系统无法全面反映加工过程的缺陷;数据为按周期连续采集,且传感器反馈的采样信号与内部的指令数据同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多级电位补偿装置及失超检测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级电位补偿装置及失超检测装置,包括感 应线圈、补偿线圈,位于补偿线圈两端的接线柱以及位于补偿线圈上 的多个分接头;分接头可沿着补偿线圈的表面滑动,在补偿线圈的表 面与分接头接触的部分可导电;感应线圈通过接线柱与补偿线圈并联 连接;感应线圈与超导磁体同心放置,用于感应超导磁体中的感应电压;补偿线圈将感应电压通过多个分接头分配并调节大小,实现对超 导磁体感应电压的补偿。本发明可以消除超导磁体中感应电压在失超 检测过程中对电压信号检测的影响,避免失超保护装置的误判;同时 该装置制作安装简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有源钳位反激变换器的自适应同步整流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源钳位反激变换器的自适应同步整流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包括采样及信号处理电路、以微控制器为核心的控制电路和栅驱动器;控制方法能够实现有源钳位反激变换器副边同步整流管的开启状态、关断过早、关断过晚、恰好关断状态的直接检测,并能够根据检测结果控制同步整流管准确开启以及下一个周期内同步整流管的导通时间。经过数个周期的自适应控制后,同步整流管进入恰好关断状态,避免了有源钳位反激变换器输出波形的振荡、降低了损耗、提升了效率;根据不同状态检测时间段,分时复用微控制器内部的比较器,节省了硬件资源,降低了电路成本和调试难度。
东南大学 2021-04-11
一种集控制功能与I/O功能于一体的智能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控制功能与I/O功能于一体的智能控制器,包括主板电路和罩体,所述主板电路包括MCU单元、电源单元、UI单元、UO单元、DI单元、DO单元、通讯单元,所述UI单元包括模数转换单元、开关量输入处理单元、电平量输入处理单元,所述UO单元包括数模转换单元、外接继电器驱动单元,所述通讯单元包括以太网通讯处理单元、485通讯处理单元、无线通讯处理单元,所述UI单元、UO单元、DI单元、DO单元和通讯单元皆与MCU单元相连,所述电源单元对MCU单元、UI单元、UO单元、DI单元、DO单元和通讯单元进行供电。本实用新型具有最精简的计算机控制结构,采用 CPU 主控单元独立完成控制与运算,其结构紧凑,集成度高,产品具有多种通讯方式,可操作性强。
浙江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4 55 56
  • ...
  • 401 40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