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重力心动图仪
1 成果简介心脏疾病是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常见病,是人类的一大杀手。获取和分析心功能是心脏病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的关键,尤其在心脏病早期诊断提供一种简易的检测方法很有必要。传统的心脏检测方式包括心电图、心磁图、超声心动图、 DSA, PET、 XCT、 MRI 等,这些检测方法优点明确,但是也有很多缺点,主要问题是费用高、辐射损伤、特异性与灵敏度、操作复杂、有创等。利用人体重力变化信号诊断心脏疾病是一种全新的无创检测方式,是现有心脏疾病诊断方式的很好的补充和完善,与传统的测量理念完全不同,此方法只需被检测者坐在检测装置上,通过传感器获得重力信号,经过信号处理电路处理获得心脏重力心动图,进而诊断被检者是否患有心脏疾病。与目前普及的诊断方法比较,本技术检测方便,成本低廉易于普及,其创新与特色之处: 1) 思路创新:避开传统的电、磁、形态、代谢等信号固有思维,开辟心脏力学信号诊断技术; 2) 理论创新:研究其力学信号形成机理,将心脏运动力学信号与心脏瓣膜开闭、心脏向上的冲击、心输出量、血压高低、血管弹性等上升到理论阶段; 3) 设备创新:首次研发探测心脏射血重力变化信号专用医疗设备,开辟诊断心脏疾病的新途径。 本技术的原理是测量心脏收缩时射血和舒张时血液回流过程造成的重力信号的微弱变化,通过分析信号在时间域、频率域和幅值域上特征,寻求重力变化信号与心脏疾病之间的关系,尝试找出不同心脏病人的信号特征。理论上可从这种信号中获取的信息包括心脏瓣膜开闭、心脏向上的冲击、心输出量、血压高低、血管弹性、心率、每搏输出量、每搏输出指数、体循环血管张力等指数,通过对比这些参数与已建立好的心功能关系,诊断心脏疾病。 重力心动图仪(图 1)检测血液在心血管循环过程中对人体产生反作用力导致人体重力的微弱变化,利用微弱变化的重力信号来反映心脏功能状况。检测对象只需要安静平稳的坐在装有重力检测装置的椅子上,便可以进行心脏功能检测,检测时检测对象放松和平静呼吸,可以保证检测结果准确性。仪器检测方便,检测信号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重复性(图 2)。  图 1 第一代重力心动图仪, 1 为传感器平台, 2 为设备机箱, 3 为触摸屏显示器  图 2 对三位 22 岁的健康的男性志愿者的检测结果2 应用说明重力心动图仪包括重力检测装置、信号处理装置和显示装置。人安静地坐在检测装置上方,检测装置将身体重力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信号处理装置将此电信号进行滤波放大,保留有用信号,然后传输到显示装置进行显示。检测过程十分方便,而且对检测对象没有创伤、无辐射,适用于长期检测。方式可改装成站立式和躺卧式,满足不同场合的需求。重力心动图仪是一种通过力学信号检测心功能的全新检测方式,是现有心功能检测很好的补充。3 应用范围可应用于家庭保健,方便病人在家庭长期监测心脏功能;可应用于医院体检,如测量体重的同时获得心功能信息;可应用于轮椅病人的监护,睡眠质量分析,重症病人的监护等其他需要检测心脏活动的地方。4 效益分析( 1) 利用国内外先进的探索检测心功能的新技术,可研制开发快速简单的心功能检测设备,能为心血管疾病的早期发现起到积极作用。从而转化成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2) 重力心动图仪是一种通过力学信号检测心功能的全新检测方式,能够直接的反应心脏射血过程的变化,是现有心功能检测很好的补充。 ( 3) 现今人们的健康体检意识正逐步提高,该设备作为心功能检测的一种方式,具有非导联接触、检测方式简洁方便、检测成本低等特点,能够满足心功能家庭保健检测,市场潜力巨大。5 合作方式融资投入、 市场推广。
清华大学 2021-04-13
小型绝对重力仪
已有样品/n高精度绝对重力仪在矿产资源探测、提高我国大地水准面精度、标定相对重力仪以及国防建设等方面都有重要应用,该成果自主研制观测精度优于50微伽用于野外观测的小型绝对重力仪,在资源勘探和国家安全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市场预期:适用于地面机动发射的小型绝对重力仪具有重要的军事意义,我国计划在每辆导弹机动发射车中预装小型绝对重力仪,预计将有几百台小型绝对重力仪的需求,预期经济效益能够达到几个亿的规模。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1-01-12
加速退化试验技术
加速退化试验是在失效机理不变的基础上,通过寻找产品寿命与应力之间的关系(加速模型),利用产品在高(加速)应力水平下的性能退化数据去外推和预测正常应力水平下的寿命特征的试验技术和方法。高可靠长寿命是航空产品研制的共同要求,如:民用大型飞机的寿命要求为5-6万小时,且在较长的寿命周期内能重复使用。传统的基于二元失效数据(正常和故障)的可靠性分析方法己经难以应用。产品的失效往往表现为其性能逐步退化直至完全失效的过程,如元器件电性能的衰退、机械元件的磨损、绝缘材料的老化、金属材料的腐蚀、疲劳裂缝增长等。在性能退化过程中蕴含着大量的寿命与可靠性信息。因此,根据退化试验数据识别产品性能退化过程,通过分析产品失效与性能退化之间的关联来推断产品寿命与可靠性的加速退化试验方法,是解决高可靠度长寿命产品寿命与可靠性评价的重要手段。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3
一种体育训练用加速方法及加速装置
在速度滑冰比赛中,掌握弯道处的滑行技术是制胜的关键。但是运动员在进行弯道技术训练时,自己加速到60km/h的高速需要耗费大量体力,所以日常训练的次数非常有限,严重制约了训练效果。另外,每次加速的过程,和运动员当时的体力、状态有很大关系,导致每次训练的入弯速度都不一样,这同样严重影响了训练效果。 为解决速滑传统弯道技术训练方法存在的体力消耗大、入弯速度一致性差难题,我们研发了一种运动加速装置,可通过外力将运动员加速至最高72km/h的高速,再调整姿态进入弯道,训练以高速通过弯道的滑行技术。本装置从2020年1月起就成为了速滑国家队弯道技术训练的“加速神器”,大幅降低了运动员在弯道技术训练中的体力消耗,极大提升了训练效率,实现了入弯速度的精准控制,助力提高了运动员以高速过弯的能力。 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速滑国家队在多个项目上获得我国历史最好成绩,其中高亭宇破纪录获500米冠军,宁忠岩获1000米第五名、1500米第七名等;2021年,高亭宇、宁忠岩还分别获速滑世界杯500米、1000米和1500米冠军等。突出的弯道滑行技术被评价为是获胜的关键因素之一。 图1.装置在国家队运行的照片
北京理工大学 2023-03-03
超重力法制备石墨烯技术
石墨烯作为化工新材料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其规模化制备是难点。超重力旋转床作为一种新型反应器,在化工过程强化等领域具有总要的应用,且无明显放大效应。以超重力旋转床作为石墨(氧化石墨)剥离和还原的反应器制备石墨烯,具有效率高、产品质量及应用性能好等特点。目前已达到中试水平。 本技术属于石墨烯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用超重力法以石墨为原料制 备高性能石墨烯的方法。石墨烯是目前发现的唯一存在的二维自由态原子晶体,是构成石墨、碳纳 米管、富勒烯等碳材料的基本结构单元,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导热性、高强度、 高透明度和超大的比表面积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复合材料、电子器件、电 能储存装置、生物传感器、催化剂载体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及前景,是 目前最热研究领域之一,也有大量的潜在需求。实现其高性能低成本规模化制 备是其应用的前提和保障,因此更是人们关注和研究的焦点。 现有的石墨烯制备方法很多,如:机械剥离、化学气相沉积、液相剥离法、 化学氧化-剥离-还原、碳纳米管切割以及完全有机合成等。在这些方法中,机 械剥离法虽然能得到高性能的石墨烯,但产量很小,主要用于科学研究;化学 气相沉积法虽然可合成量较大的产品,但设备复杂且成本较高,限制了其应用; 完全有机合成法得不到大面积的石墨烯片。低成本剥离法和化学氧化-剥离-还 原法通常以廉价的石墨为原料,在低温常压下进行制备,其成本较低且易放大规模,是石墨烯规模合成的重点研究方向。 目前用于剥离的装置主要有超声波清洗器、微波炉、球磨机、超临界装置 等。在这些装置中,超声波清洗器虽然使用的最多,但其剥离时间长、产率低、 对石墨烯片的晶体完整性和结构破坏大,影响其导电性和其他应用性能;微波炉剥离利用微 波炉加热集中、功率大的特点,加热使石墨或预氧化石墨迅速膨胀,达到剥离 的效果,该方法过程较为剧烈,产物损失不可控,而且所得到的石墨烯缺陷较多;球磨机制备出来的石墨烯片小;超临界装置制备成本高、需要反复多次剥离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不适于规模化连续生产)。所以如何找到一种可以大规模剥离且对石墨烯性能影响小的剥离方 法和装置是本领域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超重力技术是利用比地球重力加速度大得多的超重力环境对传质、传热过 程和微观混合过程进行强化的新技术,在地球上通过旋转产生模拟的超重力环 境而获得。它能够大幅度提高反应的转化率和选择性,显著地缩小反应器的体 积,简化工艺、流程,实现过程的高效节能,减少污染排放。在超重力旋转床 内气体呈连续相均匀分布,液体被分散成大量的液滴、液丝和液膜,具有极大 的比表面积。研究表明:在超重力环境下相间传质速率比传统塔器提高1~3 个数量级,微观混合和传质过程得到极大强化。超重力过程强化技术已被大量 用作需要对相间传递过程进行强化的多相过程,和需要对相内或拟均相内微观 混合强化的混合与反应过程,并达到了工业化水平或中试水平。目前还没有出 现过将超重力技术应用在石墨领域的例子。 本项目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超重力法制备石墨烯的方法;通过对 石墨进行预处理,使石墨的层间距增大,之后在超重力旋转床中剥离预处理石 墨,得到石墨烯;该制备方法简单易行,低成本、高产量,适合大规模生产, 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该方法制备的石墨烯具有很高的导电率和极少的缺陷。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重力法制备石墨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以石墨为原料,对石墨进行预处理,使石墨的层间距增大,得到预处 理石墨; 2)在超重力旋转床中剥离预处理石墨,得到石墨烯。
北京化工大学 2021-02-01
非损伤重力感知分析系统(GRASS)
  植物在重力引导下的生长称为植物的向重力性。根向重力是植物适应陆地环境的重要过程。植物向重力性反应的第一步是感受重力信号。目前,关于重力信号感受的机制有两种假说:一是淀粉平衡石 (statolith) 假说,二是原生质体压力假说。植物根冠的柱状细胞和茎的维管束鞘细胞中存在淀粉体,这些淀粉体被命名为平衡石。中柱细胞和内皮层细胞通过淀粉体的沉降来感受重力变化。生长素在调节植物根系向重力作用中发挥重要作用,但生长素促进重力感知的分子机制及随后的反应尚不清楚。   非损伤微测技术(Non-invasive Micro-test Technology, NMT)是通过测定活体动植物组织、细胞与内/外环境间Ca2+/Cd2+/Na+/K+/NO3-/NH4+/O2...交换量的实时变化,揭示基因功能的一种新技术。目前已被103位诺贝尔奖得主所在单位,以及北大/清华/中科院使用。 应对挑战: 重力研究中对于活体样品基因功能方面的检测手段匮乏 样品检测过程中样品重力变化与检测设备的结合方式是一个难点 重力变化过程中生理指标的实时监测 解决方法: 非损伤重力感知分析系统(GRASS)是基于非损伤微测技术的底层核心技术,是能够检测活体样品基因功能的技术 非损伤重力感知分析系统(GRASS)配有立体可移动旋转样品固定装置,可对样品施加不同方向的重力并能实时检测 非损伤重力感知分析系统(GRASS)能够进行长时间的监测,为重力变化过程中,比较分子、离子流动速率,提供长时间的数据结果 产品介绍 名称:非损伤重力感知分析系统(GRASS) 型号:NMTG-100 品牌:旭月 产地:中国 功能特点 1.基本功能: 检测样品所受重力发生变化时的生理指标变化 配备立体可移动旋转样品固定装置,对样品施加不同方向的重力 检测指标:Ca2+、H+、K+、Na+、Cd2+、Cl-、NH4+、NO3-、Mg2+、Pb2+、Cu2+、O2、H2O2、IAA 2.性能参数: 工作电压:220V 最短检测周期:5s 离子分子浓度测量精度:10-6M 离子分子流速测量精度:10-12mol·cm-2·s-1 传感器最小移动距离:1μm 立体显微成像系统分辨率:1920×1080 3. 软件参数: 操作界面:中文 检测指标模块化可选 离子流速、浓度检测软件模块(包含:Ca2+、H+、K+、Na+、Cd2+、Cl-、NH4+、NO3-、Mg2+ 、Pb2+、Cu2+) 分子流速、浓度检测软件模块(包含:O2、H2O2、IAA) 支持中英文输入、标记与记录 可直接输出流速、浓度数据和折线图,无需额外换算
旭月(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三维重力博弈棋盘
   博弈数学教育课程教学活动主要面向7-18岁青少年,通过体验式活动教学游戏,培养青少年的数理逻辑、博弈思维、团队合作、独立思考、创新、自定义及设计、沟通表达等综合能力。活动课程采用活动体验式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强调学生为主,兴趣入手,让学生通过兴趣驱动来学习,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理解知识,在快乐中寻找自己的答案。
北京中教启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难熔金属超重力熔铸技术和工艺
极端环境制造技术是指在外场辅助作用下的材料制造技术。利用外场提供的极强能量与物质的超常交互作用,实现强能场与被加工材料之间的能量传递与转化,从而获得常规条件下难以实现的高性能材料。中科院理化所采用超重力燃烧合成极端制造技术,为高性能难熔金属材料提供制造技术和工艺。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1-04-10
一种重力式养殖网箱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重力式养殖网箱,涉及网箱的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框架,框架上设有网衣,框架的上部为圆柱型,下部为圆台型,框架的顶部设有上横杆,框架的底部设有下横杆,框架的底部和下横杆上均设有网坠;框架上可拆卸式连接有竖直设置的第一支撑杆和倾斜设置的第二支撑杆,框架上设有固定罩,固定罩上设有固定凹槽,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上均设有与固定凹槽相适配的卡块;网衣上设有固定带,网衣通过固定带分别与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下横杆连接。本实用新型设置了上下两层结构,利用圆台型下层结构,充分增加了网箱的结构稳定性,这种弧度设置的网箱迎合不同方向海流的波动,减缓了海浪对网箱的冲击,避免了网箱的漂移。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3
超重力法制备纳米聚苯胺纤维技术
纳米聚苯胺纤维在防腐涂料、超级电容器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超重力旋转床作为一种新型反应器,在化工过程强化等领域具有总要的应用,且无明显放大效应。采用超重力法制备纳米聚苯胺纤维,具有反应速度快,产品形貌均一,长径比大,分散性好等特点。目前已达到中试水平。
北京化工大学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12 1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