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许氏平鮋免疫增强蛋白HMGB1基因及编码蛋白和应用
本发明涉及分子生物学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许氏平鮋免疫增强蛋白(HMGB1)编码基因及其重组蛋白制备和应用。HMGB?1为序列表SEQ?ID?No.1中的氨基酸序列所示,该蛋白的编码基因为序列表SEQ?ID?No.2中的碱基序列所示。其制备方法:以鳗弧菌刺激的许氏平鮋头肾cDNA为模板,PCR扩增HMGB1编码基因,构建质粒pHMGB1;将pHMGB1转化大肠杆菌BL21Transetta(DE3),对转化子进行诱导表达后,提取和纯化蛋白,即得重组HMGB1蛋白。所述重组HMGB1蛋白可结合双链DNA,并可显著提高许氏平鮋头肾巨噬细胞的免疫活性,提高其对鳗弧菌的杀菌功能和许氏平鮋对鳗弧菌的抵抗能力。该重组HMGB1蛋白可作为免疫增强剂应用于鱼类鳗弧菌病害的防治。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3
一种弹性模量可调型医用β钛合金矫牙丝
迄今为止,用于医疗矫牙的金属材料主要有不锈钢丝、NiTi丝以及β钛合金丝。不锈钢丝太硬,所施加的外力较大,常引起患者矫牙疼痛,因此目前处在淘汰的边沿。NiTi丝虽加力比较柔和,可以使牙齿移动,但较难起到固定牙齿的作用,并且,其中释放出的Ni离子常引起患者的过敏反应。β钛合金丝以其优异的生物相容性以及性能介于不锈钢丝和NiTi丝而被引入到矫牙领域。从目前的使用情况来看,β钛合金丝的优势远远没有被发掘出来,究其原因,一是β钛合金丝全部是进口产品,价格非常昂贵,使其使用率大受限制;二是目前矫牙用的β钛合金丝的牌号完全为工业钛合金牌号,如BetaⅢ和BetaC等,并没有针对矫牙的实际需求进行改进。因此研制出一种国产的更易于矫牙的β钛合金丝已刻不容缓。 改进目前的矫牙用β钛合金丝的思路就是开发具有自主知识品牌的具有超弹性的β钛合金丝,使其既可以取代生物相容性较差的NiTi丝以及价格昂贵的进口β钛合金丝,同时又以其更高的性能来提高疗效和缩短矫牙周期。 采用本发明的工艺过程为:将按照名义成分配好的合金先用电弧炉熔炼成均匀的母合金,然后进行热锻和拉拔,并进行后续表面处理,得到具有一定要求的医用钛合金丝。 该钛合金丝比目前的医用材料性能优异,医疗效果明显。已申请专利:宋西平, “一种弹性模量可调型医用β钛合金”,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200610113509.2,专利申请时间:2006.09.29,专利公开日:2007.03.21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一种多维波面厚粘弹性层隔减振/震装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维波面厚粘弹性层隔减振/震装置,包括上钢板、下钢板及夹置在上钢板和下钢板之间的波面粘弹性支座,所述波面粘弹性支座包括固定在上钢板下表面的顶板、固定在下钢板上表面的底板以及位于顶板和底板之间的波面叠层支座,所述波面叠层支座由粘弹性材料层和上下表面具有椭球状突起的钢板依次交替叠合硫化而成。本发明在水平方向能够在保证水平隔振效果的情况下提高了装置水平向的抗极限变形能力;在竖向保证承载力情况下,降低竖向刚度改善隔振效果,且通过截面设计获得了较大的竖向阻尼。
东南大学 2021-04-11
一种可实现镗刀径向自动调节的弹性镗杆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实现镗刀径向自动调节的弹性镗杆,由作为镗杆主体的弹性变形体,以及设置在其内部的斜块、顶杆组件和拉杆而构成,其中弹性变形体的中部形成有八个起铰链作用的弹性壁结构,斜块设置在弹性变形体的前端内部并具备相互平行的上下两个斜面,拉杆与斜块相连用于带动斜块一起作轴向移动,顶杆组件用于在拉杆带动斜块一起作轴向移动时发生径向偏移。按照本发明的弹性镗杆,能够提高镗杆的整体刚性并实现径向调节的双向补充,相应提高镗刀径向调节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1
膀胱癌治疗用重组hIFN(人干扰素)-α-2b- BCG(卡介苗)
本 项 目 是 我 国 唯 一 拥 有 自 主 知 识 产 权 的 膀 胱 腔 内 灌 注 专 用 型 重 组hIFN-α-2b-BCG,是针对浅表性膀胱癌的预防肿瘤复发、治疗残留肿瘤和原位癌的免疫治疗专用,高效、低副作用的 I 类生物新药。
天津医科大学 2021-02-01
膀胱癌治疗用重组hIFN(人干扰素)-α-2b- BCG(卡介苗)
本 项 目 是 我 国 唯 一 拥 有 自 主 知 识 产 权 的 膀 胱 腔 内 灌 注 专 用 型 重 组hIFN-α-2b-BCG,是针对浅表性膀胱癌的预防肿瘤复发、治疗残留肿瘤和原位癌的免疫治疗专用,高效、低副作用的 I 类生物新药。应用范围:可应用于治疗膀胱原位癌和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新型生物制剂。效益分析:基于相关专利开发的在线高速分选矿用设备,具有分选速度快、系统集成度高、运行成本低等优点,其主要技术优势和性能指标如下: 一、主要技术优势 (1)一种重组干扰素卡介苗菌株,其特征在于该菌株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 的 phIFN-α-2B 穿 梭 质 粒 , 转 导 到 丹 麦 I 型 BCG 菌 株 内 , 构 建 出rBCG-hIFN-α-2B 菌株,该卡介苗菌株可以分泌 hIFN-α-2B。 (2)既发挥 IFN-α-2b 的直接作用又可增强 BCG 介导的抗肿瘤效应,增强与放大了野生 BCG 预防与治疗高危浅表膀胱癌的临床效果,降低了 BCG 的灌注剂量和局部与全身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同时也节省了大剂量干扰素腔内灌注的昂贵费用。 (3)将重组人干扰素-α-2b-BCG 使用生物反应发生器进行大规模深层发酵培养,原位连接切向流中空过滤柱,离散洗涤菌体;经真空冷冻干燥成干粉剂。这样获得的菌苗活性率高,降低了生产过程中污染的可能性。 二、主要性能指标 (1)纯度:100%; (2)活菌量:≥60%; (3)体外和小鼠体内抗肿瘤活性优于 BCG 。
天津医科大学 2021-04-10
羊草水孔蛋白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羊草水孔蛋白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目前对于羊草的研究仅限于人畜的食用及成份分析等方面,而将其作为耐旱植物对其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还少见报道.羊草水孔蛋白,是具有以下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1)序列表中的SEQ IDNo:1;(2)序列表中SEQ ID No:1的氨基酸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缺失或添加,且与SEQ ID No:1蛋白质序列具有相同活性的,由SEQ IDNo:1衍生的蛋白质.将本发明的水孔蛋白的编码基因转入其它植物,可增强转基因植物的抗旱能力.本发明应用于植物基因工程领域.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5-04
新型冠状病毒蛋白质组芯片
截止到2020年3月3日11时23分,我国累计已有新冠肺炎病例80302例,死亡2947人。我国的疫情防控已渐渐向好,但其它多个国家的疫情则呈快速上升和爆发趋势,引起了强烈关注,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赛28日在日内瓦宣布将新冠肺炎疫情全球风险级别由此前的高上调至非常高。基于流行病学数据,多名国内外专家预计新冠肺炎可能会长期流行。为了实现最终的有效防控,新冠肺炎的基础研究必须要迅速得到加强,其中尤为重要的两个方面是:1.对新冠肺炎康复人员血清中病毒特异性抗体的系统性分析;2.对病原-宿主相互作用的全局性研究。通过这些研究将可提供全面的免疫响应数据及提示病毒蛋白质的功能,为疫苗研发、中和抗体制备以及药物靶点的确定提供重要线索,进而加速新冠肺炎关键研究的进程。系统性的分析需要强力工具,包含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绝大多少甚至所有蛋白质的蛋白质组芯片是一个极佳的选项。据BioArt独家消息,上海交通大学系统生物医学研究院陶生策团队传来好消息。该团队对新型冠状病毒的全部27个预测的基因进行了密码子优化,并通过全基因合成得到了一套完整的表达克隆。经过多轮优化,到目前为止已成功表达纯化了其中的17个蛋白质,同时整合其他来源,该团队最终获得了20个新型冠状病毒的蛋白质。在此基础上于3月2日14时14分完成了首款新型冠状病毒蛋白质组芯片的构建(图1)。图1. 新型冠状病毒蛋白质组芯片。A. 芯片整体质控。一张芯片上有14个相同的点阵,可最多用于14个样本的同步分析;B. 点阵中蛋白质的排布;C. 实际样本的初步测试结果。新型冠状病毒蛋白质组芯片对于深入研究病毒-宿主相互作用、病人的病毒特异性血清反应、疫苗效果等具有重要价值。该团队将秉持开放的心态,积极地与相关科研团队和科技企业合作,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程度地发挥蛋白质组芯片的高通量全局性分析优势,以期对疫情防控有所帮助。该芯片的主要应用点包括但不限于:1. 血清学分析。采用该芯片分析病人和康复人员血清或血浆,可全面地研究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病毒特异性抗体响应及其动态变化,将帮助我们理解机体的免疫响应过程,发现病毒的优势蛋白抗原,对确定哪些康复人员的血浆有更好的保护效果可能也会有帮助。2. 疫苗评估。疫苗的作用是预先建立免疫防御能力。无论是动物实验或是临床试验,动态监控疫苗注射后血清中针对各种蛋白组分的抗体水平,并将其与防御能力进行关联分析,将助力疫苗的筛选和前期评估,加速疫苗的开发进程。3. 病毒-宿主相互作用研究。利用该芯片可在全局水平上进行宿主关键蛋白与病毒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翻译后修饰调控研究,以助力对病毒侵染、复制合成等关键机制的揭示,并给出有潜力的靶蛋白用于药物开发研究。该团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把研究成果第一时间公开,希望能有助于疫情防控,详细数据和进一步结果将会在近期发布。
上海交通大学 2021-04-10
新型蛋白酶酶法制备明胶技术
已有样品/n本项目筛选获得了一个蛋白酶,并利用该酶建立了制备明胶的新工艺。与传统酸碱法相比,该工艺能够节约淡水50%以上,生产周期从60-100天缩短为5-10天,同时大幅降低酸碱试剂的消耗量,与普通酶法相比,成本降低,产品质量和得率将大幅提高。本技术适用于现有明胶厂的工艺升级替代。总投资额600-1000万元,综合成本降低20%,三废排放降低30%。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1-01-12
一种胶原蛋白及其提取方法
其他成果/n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含有胶原蛋白的动物组织在液氮中进行冷冻、研磨;2)将研磨后的动物组织以酸/酶法提取胶原蛋白,得到胶原蛋白溶液;3)将胶原蛋白溶液透析、冻干后,得到粉末状的所述胶原蛋白。本发明采用冷冻研磨预处理方法,在液氮中预先冷冻含有胶原蛋白的动物组织一段时间,利用研磨仪在一定频率下研磨成粉末,该方法处理后,三螺旋结构及热变性温度并未受影响,能在保持天然胶原纤维化性能的基础上,比原有不冷冻研磨的酸提法的提取率提高18%‑82%,这对于胶原应用及胶原基生物材料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武汉轻工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7 18 19
  • ...
  • 67 6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