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基于车载激光扫描数据的路坎点自动提取及矢量化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车载激光扫描数据的路坎点自动提取及矢量化方法,包括:步骤 1,计算三维激 光点云数据中各激光脚点的特征;步骤 2,根据各激光脚点的特征,利用朴素贝叶斯分类器将激光脚点分类为路坎点和非路坎点,所得路坎点记为初始路坎点;步骤 3,利用所有初始路坎点构建 KD 树,对各初始路坎点分别计算其方向特征;步骤 4,根据初始路坎点的方向特征,采用 KD 树对初始路坎点进类;步骤5,计算各聚类区域的特征,剔除特征不满足预设条件的聚类区域,获得路砍点提取结果。本发明了点云数据处理的自
武汉大学 2021-04-14
机载LiDAR点云与多视航空影像联合城市三维建模系统
机载LiDAR与航空影像联合城市三维建模系统(LiDARPro)主要以机载LiDAR点云及多视航空影像作为输入数据,通过点云语义分割、点云影像配准、实景三维模型重建、建筑物单体结构化模型重建、人机交互等功能模块,实现高效率、(半)自动的城市实体三维模型重建,具备全自动大测区城市建模、半自动城市高精度精细实体模型重建等多种解决方案,致力于提高智慧城市建设的自动化程度,推进实景三维中国建设进程。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技术分析 创新性: 机载LiDAR与航空影像联合城市三维建模系统(LiDARPro)主要以机载LiDAR点云及多视航空影像作为输入数据,通过点云语义分割、点云影像配准、实景三维模型重建、建筑物单体结构化模型重建、人机交互等功能模块,实现高效率、(半)自动的城市实体三维模型重建,具备全自动大测区城市建模、半自动城市高精度精细实体模型重建等多种解决方案,致力于提高智慧城市建设的自动化程度,推进实景三维中国建设进程。系统主要由两部分功能模块组成:自动化模型重建模块及三维可视化交互管理系统模块。其中自动建模模块由点云影像自动配准、实景三维模型重建、点云滤波、点云分类、建筑物单体化分割、建筑物结构化模型重建等软件子模块构成。系统支持DEM、DOM、实景三维模型、建筑物LoD1至LoD3模型等多种产品生产;支持多核、多CPU、多GPU架构的任务并行化管理,支持搭建点云、影像、模型数据库,支持人机交互进行语义分割、模型编辑、纹理编辑等功能。 软件解决的关键问题: LiDAR点云与倾斜影像异源异构数据配准问题,点云影像数据难以联合应用; 单一数据源三维信息与纹理信息不全,高质量模型结果依赖高精度数据输入,导致数据获取成本昂贵、效率较低; 城市级实景三维模型重建自动化程度低,低精度自动结构化模型成果难复用,而手动模型绘制难度高、工艺繁琐; 实景三维数据制作单位高度依赖国外软件,国产化难。 先进性: 当前,国内90%以上地形级实景三维数据制作测绘单位都基于国外软件进行三维重建,而城市级实景三维模型则重度依赖全人工手动勾绘且需调用国外专业三维建模软件,模型重建学习成本极高、软件针对性不强而效率低下。 机载LiDAR与航空影像联合城市三维建模系统软件系统以高精度、高效率、高自动化程度城市级实景三维模型重建为首要目标。软件系统具备高精度点云影像配准模块提供异源数据联合应用基础;采用LiDAR点云约束的多视影像密集匹配策略实现高精度、全覆盖三维数据输入以实现高质量实景三维模型重建;采取地面点滤波、非地面点地物分类、目标地物单体实例分割递进式流程得到建筑物等地物单体化三维数据;优化自动结构化模型重建与人工干预的结构化建模流程,无需额外依赖专业建模软件;提供针对建筑物结构化建模的模型编辑、纹理编辑模块,不达标的自动模型可复用,三维点云端、二维影像端可独立或联合编辑,具备交互友好的参照式、勾绘式、半自动编辑模式。 独占性: 系统主要搭建两条生产路线,以适应不同地域模型精度要求差异、不同应用时间响应要求。其一是以LiDAR点云为主的快速建筑物结构化模型重建,经过点云分类、建筑物实例分割、结构化模型重建等步骤构建人工地物结构化模型,并利用配准后多视影像对模型纹理映射,此生产线主要产品包括DOM、DEM、 LoD2为主的建筑物结构化模型、典型地物真实色彩点云等轻量基础数据;其二是在LiDAR点云约束下生成高精度密集匹配点云构造高质量实景三维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取建筑物单体三角网数据,经过模型简化抽象得到建筑物LoD3模型,此生产线主要产品包括实景三维模型、建筑物LoD3模型等城市级实景三维数据要素。 此外,软件系统支持在Windows (Win7/10)、Ubuntu (16.04/18.04/ 20.04)、国产麒麟(V4/V10)等多操作系统中运行,已阶段性实现国产化。
武汉大学 2022-08-15
一种二次激发型橙红色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次激发型橙红色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发光材料技术领域。荧光粉为Sr1-a-bCa1-x-cAl2-yMexREyO4S:aEu2+,bDy3+,cTm3+。式中Me为Zn、Cd、Mg中至少一种,RE为Ga、Zn、Ge、Si中至少一种;其中0
四川大学 2021-04-11
一种二次激发型橙黄色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次激发型橙红色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发光材料技术领域。荧光粉为Sr1-a-bCa1-x-cAl2-yMexREyO4S:aEu2+,bDy3+,cTm3+。式中Me为Zn、Cd、Mg中至少一种,RE为Ga、Zn、Ge、Si中至少一种;其中0
四川大学 2021-04-11
一种二次激发型黄绿色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次激发型黄绿色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发光材料技术领域。荧光粉的组成为Srx-a-cAl3+2x-zY5-b-yREyMzO12+4x:aEu2+,bCe3+,cDy3+,其中RE为Tb、Gd、Lu中的至少一种;M为Ga、Zn、Ge、Si中的至少一种;0
四川大学 2021-04-11
3-氯-1,2-丙二醇的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方法
其他成果/n一种3-MCPD的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3-MCPD水溶液经高碘酸盐溶液处理使其中的3-MCPD裂解成氯乙醛;2)去除过量高碘酸盐,消除副反应;3)荧光衍生化反应:将氯乙醛与荧光衍生化试剂反应生成具有荧光效应的目标物质;4)HPLC-FLD测定:对目标物质进行分离,并根据其色谱峰面积对3-MCPD进行定量;所述荧光衍生化试剂为邻氨基N杂二元环状化合物。本发明通过将一类方便易得、选择性好、荧光效率高、疏水性较强的新型荧光衍生化试剂用于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3
武汉轻工大学 2021-01-12
一种七甲川吲哚菁类有机染料作为线粒体荧光探针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七甲川吲哚菁类有机染料作为线粒体荧光探针的应用,所述七甲川吲哚菁类有机染料的结构式如下:该荧光探针具有优异的线粒体靶向能力,并在结合线粒体后发出反射波长为610nm左右的红色荧光。同时,该探针还具有荧光量子产率高、成像时间长、信噪比高和细胞毒性低等优点,可作为一种新型的线粒体成像试剂。
东南大学 2021-04-14
甲型流感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PCR-荧光探针法)CFDA
临床症状 流感病毒包括甲、乙、丙三型,甲型最容易引起流行。临床表现为起病急、高热、肌痛、头痛伴有严重不适、干咳、咽喉痛或鼻炎,多数患者可在一到两周内恢复。对于儿童、老年人和有心肺疾病、糖尿病、癌症等慢性病患者,会造成严重后果,甚至死亡。 临床检测意义 1、 用于甲型流感病毒感染的早期诊断,为感染者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提供诊断依据; 2、 为流感样症状的患者提供实验诊断的依据,临床指导用药,避免滥用抗生素; 3、 减少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及时检测,能够有效防止扩散,减少疾病的传播; 4、 流行病学调查; 5、 有助于疫情爆发流行的控制。 产品特点 1、产品配备即开即用型核酸提取试剂。从核酸提取到获得结果,全程耗时少于2小时。 2、扩增曲线平台明显,斜率大 3、RT-PCR反应在同一管内连续进行,并能有效防止污染 4、无需多通道PCR仪,适用于多种荧光PCR仪器。 5、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生产质量管理体系考核,通过德国TÜV SÜD ISO 13485国际认证,确保生产、存储等环节中产品质量的严格控制。 6、RNase P作为本试剂盒的内部参照,对反应结果进行控制,避免假阴性。
广东华银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2021-10-28
海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
《海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已经2024年11月11日第八届海南省人民政府第47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现予公布,自2024年12月30日起施行。
海南省人民政府 2024-12-03
船舶动力设备振动主动控制技术
        技术成熟度:技术突破         针对船舶机械设备减振降噪需求,提出了结构振动信息作为性能指标的主动减振控制策略。解决了船舶复杂应用环境下,主动减振技术“减振不一定降噪”的难题。攻克超低频、高出力密度主动减振系统执行机构的分析方法和设计关键技术,研发了系列化的电磁式作动器和主被动复合减振器,应用于船舶主机、辅机和管路系统振动抑制。突破了现有主动执行机构低频作动能力的瓶颈,发明了准零刚度作动器,有效覆盖国外探测技术的频率下限,解决了新一代船舶对超低频线谱振动和水下辐射噪声控制的迫切需求。提出了稳定性高、收敛速度快、扩展性强的主动减振核心控制算法并形成工程应用软件。突破了参考输入线谱增强、多频振动均衡控制、控制输出饱和抑制等一系列核心关键技术,解决了主动减振技术实船应用的稳、快、准的难题。研发了首套兼具工作过程自监测、运行故障自诊断、控制效果自评估功能的集成化、模块化主动控制系统,实现了主动减振系统100%国产化。解决了船舶机械设备主动减振系统关键部件自主可控难题。         意向开展成果转化的前提条件:船舶机械设备减振降噪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5-05-19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8 39 40
  • ...
  • 704 70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