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人才需求:新材料、有色金属研究、家居设计等领域
新材料、有色金属研究、家居设计等领域
凯米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2021-09-03
用于金属铝板表面防腐的有机-无机复合溶胶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溶胶的制备,旨在提供一种用于金属铝板表面防腐的有机-无机复合溶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在搅拌下将正硅酸甲酯、正硅酸乙酯中的至少一种加入氨气的饱和醇溶剂中,然后加入水,在60℃下反应;然后在搅拌下再加入Al(OH)3溶胶,50℃陈化24小时;再将含二价锌离子的锌盐与酸混合制备成双组分催化剂,并在搅拌下加入调节pH值为1~5;搅拌后将有机硅氧烷加入该溶胶中反应,制得适用于金属铝板防腐的复合溶胶。本发明增加了涂层与金属铝板的附着力,为涂层的硬度和柔韧性提高提供了基础;使反应产物形成一定分子量的线型结构而非柔韧性较差的体型结构,从而提高涂层的柔韧性。
浙江大学 2021-04-11
一种复合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其他成果/n一种复合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反应器中加入氯化铜、三氧化二铋和蒸馏水后搅拌,得到预混液;向所述预混液中加入油胺、正己烷和苯酚,然后在搅拌作用下,升温至40~50℃后保温反应2~3h,再冷却至室温,得到生成有固体物质的反应液;分离出所述反应液中的固体物质后进行洗涤,得到固体混合物;将所述固体混合物与硫酸钠混合并研磨,然后在350~400℃温度下煅烧2~3h后冷却,再对煅烧产物进行洗涤和干燥处理,得到复合金属催化剂。本发明通过化学反应将纳米铜与三氧化二铋进行复合,得到的复合材
武汉轻工大学 2021-01-12
材料与物理学院教师陈亚鑫、鞠治成在炭材料及储能应用方面取得进展
针对高缺陷炭负极电化学储钾容量与稳定性难以兼顾的问题,报道一种原位缺陷选择性调变与导电骨架搭建策略,通过热力学与动力学双重调控,提高缺陷炭负极电化学储钾综合性能。
中国矿业大学 2022-06-01
金属矿山应力测量与声波探测关键技术及其工程应用
针对金属矿山应力测量和声波探测中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开展研发,主要技术内容如下:(1)在工程实际中应用了岩石声发射测量地应力波形识别新技术;(2)研发出光弹性应力监测图像识别技术及数据分析方法及设备;(3)研发出岩体结构稳定性的声波探测技术。为我国金属矿山普遍存在的采矿回收率低、地压控制难度大等相关技术难题的解决,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手段。该成果获江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1 项,已在国内 4 家矿山企业应用,实现产值 5.45 亿元。 
江西理工大学 2021-05-04
一种BiOBr/RGO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在降解罗丹明反应中的应用
(专利号:ZL 201410690807.2)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BiOBr/RGO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光催化剂领域。该复合材料的活性组分是BiOBr/RGO,特点是花状的BiOBr与层状RGO交织在一起,形成独特的三维立体结构,其制备方法是:量取一定量的甲苯,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油酸,恒温搅拌,加入氧化石墨烯,获得溶液A;再量取一定量H2O,加入HNO3和Bi(NO3)3·5H2O,得到溶液B;在搅拌状态下把溶液B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1-12
高端制造三维图形处理系统
激光制造、增材制造等高端制造技术,在精密加工、航空航天部件加工等众多领域得到大量的应用,可以完成传统加工系统不能完成的大量加工工艺。因为制造工艺复杂,应用涉及众多重要领域,并且所涉及的三维图形处理和控制等核心技术一直掌握在国外厂商手里,因此外国一直将这些高端制造技术对中国进行严格的出口管控,相关技术和系统也成为了中国急需突破的卡脖子工程。其中,三维图形处理系统是高端制造系统中极为核心的功能系统,相关技术也被国外所严格管控,国内有众多技术空白需要突破。 针对该现状,我们对相关核心技术进行了多年的研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了系统研发,在关键技术上形成了突破,并研制出了可用于替代国外产品的核心系统。也因为我们所形成的技术积累,我们承担了第一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航空航天典型部件激光制造”中的三维图形处理系统的研究任务,并在实际应用场景中对我们的技术和系统进行了有效验证。 主要技术指标 (1)可以解析众多主流三维图形文件,读写其中的各种三维模型数据。 (2)可以分析三维对象的拓扑缺陷。 (3)可以多种方式在三维加工对象表面布局复杂加工图案。 (4)可以按照加工工艺参数,完成加工区域划分、图案分割和图元空间投影等复杂的功能。 (5)可完成工件装夹定标、加工区域边界输出、加工路径优化等丰富的功能。 (6)输出可加工的区域图案文件,供 5 轴联动数控中心执行加工操作。 (7)直观的图形操作功能。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3-03-17
高端住宅用中央净水技术与成套设备
研究方向:电膜分离过程在水质净化、纯化、废水深度处理和特种化工分离中的应用;膜法清洁生产技术;新型集成膜过程的开发及应用研究(纯水与超纯水制备、水深度软化、海水及苦咸水淡化、基于“膜-电”耦合的有机酸、有机碱。 本项目为针对高端住宅、机关集团、学校、医院、居民小区、集中居住区等安全饮水而提供的成套中央净水技术与设备。整个系统采用分质供水设计,能够提供净化水、软化水、直饮水和生活杂用水,满足家庭、集团及社区的多种用水需求,最大程度利用水资源。
南开大学 2021-04-13
壁挂台式实验室高端超纯水机(
产品详细介绍 ■海源新型壁挂台式实验室高端超纯水机(超薄型)(纯水/超纯水一体机)    ※综述:     采用国际流行反渗透膜现代制水工艺,结合先进全自动PLC控制主板和进口名牌电器元件, 具有制水快,耗电少(功率80w),耗水少特点,是现代实验室制水环保低碳设备。海源实 验室高端超纯水机“好用方便价格实惠"     ※特点:     双出水口,纯水/超纯水一体,一机两用。               透明式预处理器,方便滤芯使用寿命监测。               模块式结构,更换耗材方便,无需专业人士, 几分钟可更换好纯化柱               一体化结构,美观大方,体积小。               专用单双水质仪表在线显示,出水水质一目了然。      ※功能:     薄膜式轻触按键PLC全自动控制。                      内置定时冲洗程序   水质在线检测。                缺水保护,高压保护,断电保护智能化显示。               设置人体功能学操作模式开机自检功能。  ※选配功能:   可选加纯水储水桶,水满自动关机,无需人看管。                可选加零进水压功能。     ※技术参数及规格型号 :      型号 常规型    基础型     分析型 元素型 超低有机含量型 HYBO- HYBA- HYBB- HYBC- HYBD- 10,15,20 进 水 源 一般城市自来水:水压1.0-5.0kg/cm2,水温5-40℃,TDS<450 出水水质 (详见产水技术参数表) 单出水口 RO3: 电导率≤5.0μS/cm 双出水口 RO3: 电导率≤5.0μS/cm UP1: 比电阻>2MΩ.cm 双出水口 RO3: 电导率≤5.0μS/cm UP1: 比电阻:10-16MΩ.cm 双出水口 RO3: 电导率≤5.0μS/cm UP1: 比电阻:18.2MΩ.cm 双出水口 RO3: 电导率≤5.0μS/cm UP1:TOC:1-3PPb 比电阻:18.2MΩ.cm 产水量 10,15,20升/小时,瞬间取水速度1.5L/min 主机尺寸 480(高)×460(宽)×200(厚)mm 电功率 电源220V/50Hz,电功率80W 用途 去离子进水源,常规分析用水 实验用具清洗用水 学生实验用水 常规分析用水 实验用具清洗用水HPLC,原子吸收/发射光谱 GC/GC—MS 毒性检测 高纯标准溶液配制 缓冲溶液配制 血液检测 生化检测 实验用具清洗用水离子色谱痕量金属分析原子吸收/发射光谱质谱分析定量分析 气相色谱 HPLC 高纯标准溶液配制 ICP感应耦合等离子光谱  痕量硼分析    实验用具清洗用水 总有机碳(TOC)分析   有机物分析 毛细管电泳    微电子部件的冲洗 毒理学研究    环保实验分析  
广州市海源净化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多功能全降解薄膜及功能材料制备技术
该成果探讨了煤的结构参数与煤光催化氧化反应性、光-生物耦合降解的关系及控制方法,并基于煤特殊的物理化学结构,以及光敏化和光氧化降解特性,采用聚合物共混原理成功开发了一项多功能降解薄膜母料制备及功能材料制备技术。首次将煤作为光降解控制试剂应用于新型光降解薄膜制备,该成果对用光催化氧化、光-生物耦合方法进行煤温和定向转化有着重要科学和实际意义。获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 在渭北及新疆等地进行了薄膜农业田间试用,本项目薄膜对农作物如玉米、棉花等生长有良好的促进作用,降解性能满足实际要求,降解后对土壤无不良影响,并具有保氮和降草等功能,降解薄膜土壤背景分析通过了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石河子)质量检测。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61 62 63
  • ...
  • 584 58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