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具有清理功能的加工废料回收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清理功能的加工废料回收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回收箱,回收箱的右侧滑动连接有电机箱,且电机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移动装置,所述电机箱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且第一锥形齿轮的一侧啮合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二锥形齿轮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中轴,本实用新型涉及加工废料回收技术领域。该具有清理功能的加工废料回收装置,达到了可以升降的目的,使得在清理的过程中可以加大力度,确保能够清理彻底,极大的提升了工作效率,可以有效的进行清理,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1-12
化工厂含氢尾气中氢气的回收利用技术
上海交通大学 2021-04-13
一种含焦油高温煤气分级冷凝回收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含焦油高温煤气分级冷凝回收装置,包括Ⅰ级、Ⅱ级冷却塔以及两者之间的煤气管道,所述冷却塔设有换热机构,底部设有焦油收集池,所述换热机构包括至少一层剑鞘管束层,所述剑鞘管束层穿设在冷却塔,两端分别连通换热介质管的入口和出口。该装置能够有效地防止换热装置表面粘结焦油,从而避免因焦油搭桥而堵塞设备。
浙江大学 2021-04-13
膜法海水淡化关键设备能量回收装置
成果与项目的背景及主要用途: 近年来海水淡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成本的大幅降低,使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考虑利用淡化水作为第二水源,以缓解日益严峻的淡水危机。目前可用于工业规模的海水淡化方法反渗透技术的发展速度最快,成本的降幅也最大。其原因主要在于膜性能的不断提高和高效能量回收装置的广泛使用。能量回收装置作为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的必备设备之一,对大幅降低淡化系统的运行能耗,进而降低产水成本至关重要。正位移式能量回收装置近年来备受市场青睐,其产品市场占有率也呈逐年快速增长的发展趋势,淡化系统本体吨水电耗也由 80 年代的 8.0 kWh 降低到约 2.0kWh。 技术原理与工艺流程简介: 按照工作原理的不同,能量回收装置可分为水力透平式(或离心式)和正位移式两种类型。水力透平式运行时通常需要经过“压力能-轴功-压力能”两步转化过程,能量回收效率相对较低,为 50-75%。而正位移式则利用浓盐水直接增压进料海水的方式回收压力能,效率高达 90%-96%。此外,正位移式能量回收装置使用过程中还具有根据运行需要灵活调节淡化系统的产水回收率的特点。“阀控余压能量回收装置”采用正位移式工作原理,集成式水压缸和阀组相结合来实现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排放浓盐水余压能的回收利用。能量回收装置采用 PLC控制,易于与上位系统相耦合,控制精度和可调性都很好。 技术水平及专利与获奖情况: 该项目经国家海洋局鉴定验收(国海鉴字[2004]003 号),认为该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技术已于 2004 年 7 月 7 日获准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公告号 CN1156334C)。 应用前景分析及效益预测: 能量回收装置由于具有较高的能量回收效率,已经逐渐成为海水淡化行业中研究和开发的热点,其产品市场占有率也呈逐年快速增长的发展趋势,近年来国内海水淡化工程大多采用美国 ERI 公司的 PX 能量回收装置。我国在 SWRO 能量回收技术方面的研发起步较晚,发展比较迟缓,装置形式较单一,大都局限于双液压缸功交换式,整体水平同国际先进技术还有很大的差距,但工业化发展及应用前景较好。随着我国淡水资源的日益缺乏,反渗透海水淡化工程必将大力发展,因而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能量回收装置具有深远的意义。阀控余压能量回收装置具有与国外同类产品相当的性能指标,其生产成本可比国外产品降低 1/3~1/2,是反渗透海水(或苦咸水)淡化系统必备的关键设备之一,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巨大。 应用领域: 该装置可广泛应用于反渗透海水(或苦咸水)淡化系统和工业反渗透系统等水处理领域和有关化工工业(如合成氨工业)中需要回收液体压力能的场合。 合作方式及条件: 以技术合作的方式开发新型反渗透海水淡化能量回收装置系列产品。
天津大学 2021-04-11
SF6气体回收充气装置 低压冷冻液化系列
1、产品简介 SF6气体作为一种绝缘气体,具有无毒、不可燃,以及良好的绝缘特性,其绝缘强度大大高于传统的绝缘气体,并具有良好的灭弧性,因此广泛应用于SF6电器。由于SF6气体价格昂贵,且在电弧、电火花和电晕放电的作用下,会分解产生有毒成份。因此SF6电器设备应用时需要将SF6气体回收。 本公司生产制造的SF6气体回收充气装置按DL/T662-2009《六氟化硫气体回收装置技术条件》标准生产,主要有具有抽真空、充放、回收、净化、贮存、灌瓶及干燥等功能。 2、系统组成 抽真空系统 回收系统 负压回收系统 充气系统 净化系统 贮存系统 电控系统 真空度测量 3、功能特点 采用风冷、移动式,可在无水源情况下使用 对自身抽真空及SF6开关、GIS设备抽真空 配有数显真空计,精确显示真空度 采用国际先进的冷冻液化设计原理,降低了系统的工作压力,大大提高了回收效率 可将SF6气体液化贮存并可灌入钢瓶 储液罐使用柱式液位计,SF6液位高度指示直观明确 可选配不同容积的SF6专用储气罐 流程图绘于操作面板,操作简洁明了 配有独立的气体加热系统,提高回充效率 配有负压回收系统,提高回收效率 配有能再自生的干燥过滤器 配有成熟独立的进口油雾过滤系统 所有球阀均采用SF6专用球阀,密封件具有自动补偿性能,杜绝了微漏 真空泵采用双级旋片式直联泵,并配有防反油阀,杜绝了真空泵反油 真空泵出气口配有环保排放装置 电气系统设有相序保护装置,三相电源相序可通过开关直接调整 电气系统具有缺相保护功能,可有效避免真空泵的反向运转以及所有主机的缺相运行可按要求定制
青岛民邦电气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2021-09-09
一种制备纳米金属氧化物及纳米金属粉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纳米金属氧化物及纳米金属粉的方法,在二甲苯中使用纳米硫酸钾对金属氧化物前驱体颗粒进行分散并隔离,离心沉淀后,将烘干物进行高温煅烧分解,水洗后可得到分散的纳米金属氧化物。将煅烧产物在还原气氛中二次煅烧,水洗后可得分散的纳米金属粉。本发明可以快速批量制备出分散性好、结晶完善的纳米金属氧化物或纳米金属粉。
东南大学 2021-04-11
MD-98金属/电压探测器 智能壁内金属探测器
产品详细介绍
上海乔宜实业有限公司 2021-08-23
微型集成式固体电解质环境监测气体传感器
一、项目简介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人类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对化石燃料的消耗与日俱增,而由此产生的大气环境污染问题也愈发严重,对人类的生存和健康、自然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损害。基于固体电解质的气体传感器,结合先进的 MEMS 和镀膜技术,对于 CO 、SO 等污染性气体浓度的实时监测、防治十分重要。22项目以 Li3PO 、Li3PO -Li SiO 薄膜固体电解质薄膜作为导电介质,研制 CO 、34422SO 等环境监测气体传感器。通过固体电解质薄膜的 CO 、SO 气体传感器的响应222原理分析,设计了集成式环境监测气体传感器,选择了合适的反应电极材料,结合 MEMS 薄厚膜工艺,采用热阻蒸发镀膜工艺沉积 Li PO 固体电解质薄膜,丝网34印刷厚膜技术制备反应电极和加热电极,完成了集成式微型 CO 、SO 气体传感器22的研制、封装、测试,为工业应用奠定了基础。微型气体传感器可实现 CO 和 SO22气体的高精度监测,并具有体积小、功耗低、成本低的特点。西安交通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二、技术指标(性能参数)芯片尺寸封装方式1.6mm x 1.8mmTO 封装检测范围测量误差工作电压传感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0
一种线锯绕制电极电解-机械微细切割加工方法
(专利号:ZL 201510007741.7)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线锯绕制电极电解‑机械微细切割加工方法,属于特种加工技术领域。该方法利用两股截面为圆形的电镀金刚石线锯相互扭绞在一起制作成电极;该电极利用其凹凸结构以及高速自旋特性能有效地改善间隙内流场状态,使新的电化学反应离子及时补充到加工区;利用电镀金刚石线锯刮除电解产物和电解作用产生的钝化膜,能够大幅提高加工质量、加工效率;利用绞合线形成的很多凹槽,加工过程中磨损的金刚石颗粒进入凹槽中,这样在凹槽部分储存着很多磨粒,可以提供更多的人造金刚石用于磨削,从而改善了排屑性能,提高了磨削性能、切削效率和切削质量。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11
离子交换法处理阳图PS版电解槽
项目简介:据我们了解国内生产阳图PS版的生产厂家有十来个,每天每厂家有约百吨的含铝含酸废水排入江河或湖海,因此他们都有较迫切的要求来进行技术技术改造,以降低生产成本,回收废水中铝减少废水的排放。以前有不少厂家想试验用离子交换来处理阳图PS版,但都因技术难关来解决而宣告失败。功能及技术指标:我们试验的新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处理电解槽,只需间歇加少量盐酸,以维持电解时的酸度要求,基本不用排放含铝含酸废水。该技术的投资不大,每条生产线仅需购买约两吨阳离子交换树脂,设备仅是几个大塑料处理槽,一次投资约3万元左右。应用情况:目前温州奥光印刷材料有限公司的一条生产线在应用。市场情况:可以较短时间内向全国有关阳图PS版生产厂进行推广。
武汉工程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4 25 26
  • ...
  • 96 9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