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适用于单级式并网光伏逆变系统的最大功率跟踪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单级式并网光伏逆变器的最大功率跟 踪方法。所述最大功率跟踪方法特征在于周期性执行如下步骤:(1)采 样光伏阵列输出电压,判断光伏阵列输出电压是否降低到设置的临界 值以下,是则跳过步骤(2)、(3)、(4)执行步骤(5),否则执行步骤(2);(2) 判断光伏阵列电压是否增加,若是则执行步骤(3),否则跳过步骤(3)执 行步骤(4);(3)记录当前光伏阵列电压和并网电流指令;(4)增加并网电 流指令并限幅,限幅值为步骤(5)中的记录值;(5)记录当前并网电流指 令,并减小并网电流指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钛产业绿色发展补短板
钛和钛合金大量应用于航空工业,有“空间金属”之称。此外,在造船工业、化学工业、制造机械部件、通信器材、硬质合金等方面有着日益广泛的应用。我国钛产业主要分为钛矿采选、钛白粉生产、海绵钛—钛材生产三大板块。
经济日报 2023-06-06
钛基电催化电极技术
1、成果简介:(500字以内) 以钛金属为基体的带有电催化涂层的电极最初由H. Beer在1965年发明,被称为DSA®型RuO2-TiO2涂层阳极在意大利的Denora公司首先实现了工业化,商品名称为尺寸稳定阳极DSA® (Dimensionally Stable Anode)。DSA®阳极首先被用到氯碱工业,由于它的不溶性,氯过电
吉林大学 2021-04-14
多孔钛基骨修复材料
钛及钛合金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随着表面改性技术的发展,经表面生物活化改性的多孔钛材料不仅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骨传导性,还可具有骨诱导性。中心在国家“十一五”、“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资助下,利用独特的多孔金属制备技术及表面电化学改性技术制备出骨诱导多孔钛材料,其力学性能与人体自然骨匹配良好,在应用于承力部位骨修复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
四川大学 2016-04-20
微细碳酸钙増白技术
项目简介石灰石中含有铁、锰等有色金属,在碳酸钙钙生产过程中以Fe3+、Mn2+、Co3+、Ni2+离子及氧化物形式存在,带入产品中使白色碳酸钙着色因而产品白度降低。对于高档产品使用的碳酸钙的白度难以达到,影响产品质量,进而影响产品的销售价格。本技术采用化学增白方法,根据原料不同,可以使其白度增加10度左右。对于使用低品位石灰石矿的厂家,结合降镁技术,可以生产高品质碳酸钙产品。二、技术路线加入强还原剂,配合还原反应进行,适当调节酸碱度。也可采用络合过程除去或隐蔽有色的离子等。另外,选择适宜增白工艺条件如温度、浓度、反应时间等,能够收到良好的增白效果。根据加入强还原剂等部位的不同,可分为消化时增白、碳化时增白、熟浆液中增白或产品増白。方法不同,添加助剂及工艺条件不同,效果各异,要根据企业具体情况,因厂而异选择适宜的化学增白方法。三、规模与投资除产品増白外,其它三种增白方式均不需增加设备投资,只需改变操作条件,在适当位置加入增白剂即可,工艺简单,只增加增白药剂的投资即可。药剂价格便宜、性能稳定且用量小。四、合作方式技术转让。项目负责人: 胡琳娜联系电话:  022-60204744
河北工业大学 2021-04-11
原位自生钛基复合材料
上海交通大学 2021-04-11
原位自生钛基复合材料
在钛基溶体中原位反应合成非连续增强体,合理调控增强体型貌、尺寸和分布等,大幅度提升了材料的高温力学性能,在450-700℃温度区间材料能保持高比强度、高比刚度等优异性能,是超高速宇航飞行器和下一代航空发动机等装备高温部件候选材料之一。
上海交通大学 2023-05-09
杭州钛比科技有限公司
杭州钛比科技有限公司 2022-05-24
组合式钛网融合器
专利技术,独家生产销售 为解决传统钛笼下沉、植骨融合率不佳的业界难题提供优质解决方案 ● 产品亮点 ◇ 钛网中心体多规格直径,满足颈胸腰手术需求; ◇ 钛网中心体多规格长度,避免术中钛网裁剪; ◇ 终板加强环,增加终板接触面,降低术后下沉率; ◇ 终版加强环多规格角度,匹配上下终板解剖形态;
广东施泰宝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2021-11-05
田光宇
从事专业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整车控制 V2G 电池系统技术   专家简介  198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获工学学士学位,在济南汽车制造总产品处工作, 1989年~1995年在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研究生学习,获工学博士学位,其后留校任教至今。期间 2004~2005年在法国燃料电池国家研究中心做访问学者。  参加了科技部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电动汽车科研项目,负责了国产燃料电池城市客车北京示范运行项目。以参数匹配和整车控制为核心,在新能源汽车中技术复杂程度最高的燃料电池汽车上完成了多项国内领先的工作,在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燃料电池城市客车商业化示范运行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近期开始在电机和电池等关键部件上展开深入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如下:  1, 混合能源系统及车辆的硬件在环实时仿真技术和参数匹配技术。国内最先建立了基于PC机群的硬实时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汽车仿真平台,集成了控制器在环、电池在环和司机在环,形成了有效的整车仿真和控制开发环境。  2, 整车控制及混合动力系统的能量管理算法研究。国内首次实现了基于CAN总线的分布式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整车控制系统;应用了基于全局动态规划和最佳工作点统计特征的能量管理规则。  3, 电机主动同步换挡的电机-机械式变速器一体化的新型电驱动系统研究。  4, 车用磷酸铁锂电池及其系统研究。
田光宇 2021-06-2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0 21 22
  • ...
  • 71 7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