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挠曲面太阳能聚光系统
东南大学 2025-02-08
锂电池管理系统AI算法研究
本项目聚焦于锂电池管理系统在智能化监测与预测中的关键痛点,尤其拟面向电池容量衰减预测、SOC/SOH估计不准、电池剩余时间不准确、MAP/SOP估算等方面。通过引入人工智能算法,构建融合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的电池状态预测模型,拟实现高精度SOC(荷电状态)与SOH(健康状态)估计的优化,提升电池管理系统的智能水平与安全性。 解决方案方面,项目基于实地检测磷酸铁锂电池充放电数据构建训练集,采用轻量级线性回归模型及改进型人工神经网络进行建模优化,并结合特征工程技术提高预测精度。同时,设计适用于边缘计算的部署方案,使模型可在BMS嵌入式硬件平台实时运行,降低对计算资源的依赖。 在竞争优势方面,项目成果具备算法轻量化、部署便捷、预测准确度高、兼容性强等特点,特别适用于电力储能、电动汽车等对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高的场景。相比传统BMS方案,该AI算法可显著提升电池使用效率与寿命,精准估算SOC/SOH,降低维护成本。 目前项目成果已在合作企业内部储能设备中开展应用测试,初步反馈表明荷电状态预测准确度提升40%左右,电池健康度准确度提升40%左右,系统响应及时,具备较高实用性和推广价值。专家评审一致认为,该项目在智能电池管理系统方向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和实际应用前景。
西南大学 2025-05-12
供应链管理下的中小制造企业采购管理研究
中小制造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必须加强采购管理.本文以供应链管理理论为指导,分析了现阶段我国中小制造企业采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供应链环境下中小制造企业采购管理的策略.同时以长春某汽车零配件企业为例,论证了策略的可行性.
长春大学 2021-04-30
水下机器人智能焊接与增材制造技术
该项目通过产学研用的创新合作,已研制出水下机器人焊接与增材制造系统,可应用于核乏燃料池、核构件池、核岛等强辐射环境水下焊接与增材修复,也可以应用于海洋资源开发装备以及海洋维权装备的远程遥操作水下自动焊接与增材修复。自动化程度高,水下电弧稳定性,在水深压力作用下仍具备非常优异的盖面搭桥能力,获得的焊缝成形美观,接头力学性能好。该套技术装备已于2016年通过中广核研究员组织的现场验收。该技术成果被科技日报以35项“卡脖子技术”专题进行了深度报道(第28项),入选刘亚东主编的《是什么卡住了我们的脖子》一书。
华南理工大学 2021-04-10
基于互联网+及数字孪生技术的智能制造转让
高校科技成果尽在科转云
复旦大学 2021-04-10
无醛生物质胶黏剂制造与应用技术
项目采用豆粕、棉粕等植物蛋白为主要原料,开发出蛋白质活化、降粘、增强及快速固化等技术,创新植物蛋白胶黏剂施胶设备,解决了蛋白胶黏剂工业化应用的一系列难题,获国家发明专利12项。 黏剂产品具有涂布性能好、预压性好、固化温度低(110-120℃)固化速度快、耐水胶合强度高、成本低等优点,可用于单板类人造板生产。人造板产品力学性能表现优异,12小时水煮不开胶,无甲醛,胶黏剂产品成本与环保型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树脂相当,具有较好的性能与成本优势。
北京林业大学 2021-05-09
一种提高非调质钢锻件韧性的制造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锻件的制造工艺,是一种高韧性微合金化非调质钢锻件的制造工艺,包括下料→感应加热→预锻→终锻→切边→第一控制冷却→入炉保温→第二控制冷却→喷丸→磁力探伤→机加工;第一控制冷却工序中,工件在切边后分散置于以一定速度移动的传输带上,在强制吹风冷却的条件下,以2.0℃/s~6.0℃/s的冷却速度冷至520℃~630℃之间的某一温度入炉保温;入炉保温工序和第二控制冷却工序中,工件在上述温度下入炉保温10~40分钟后出炉自然冷却到室温,或以小于5℃/min的冷却速度缓慢冷却至室温。本发明可以消除先共析铁素体在原奥氏体晶界以网状形式的析出,获得更多的针棒状晶内铁素体,改善零部件韧塑性。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4-13
精密机械及其零部件设计与制造
小型数控精密机床设计制造。在小型精密机床机械结构及控制系统设计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自主设计、研发了三轴和五联动高速高精度小型数控铣床。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1
基于ASP的网络化制造应用集成服务平台
本项目以“基于ASP的网络化制造应用集成服务平台”作为系统实现的突破口,来解决应用与实践问题,其直接的目的是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为制造业提供一种新的集成构架、使能工具及平台,通过服务驱动的整体解决方案,采用“扁平式”网络化分散制造系统实现在低成本、高质量和短周期的前提下解决特定产品、零部件的生产问题,进而以双赢方式占领全球市场,并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同时,为本专题的行业/区域现代集成制造系统的应用示范项目、相关的重点课题提供原型工具系统。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1-12
一种石墨烯片上可调电感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片上可调电感及其制造方法,包括石墨烯线圈层、绝缘介质层、电极控制 层、以及衬底,石墨烯线圈层为片上电感的主体部分,设于衬底上方;绝缘介质层覆盖在石墨烯线圈层 上;电极控制层位于绝缘介质层上并处于石墨烯线圈正上方;通过电极控制层在石墨烯线圈上施加可变 栅压,石墨烯线圈层的电感值随之发生改变;首先在催化膜上生长出层状石墨烯;然后将层状石墨烯转 移至衬底上;将石墨烯膜图形化成石墨烯电感线圈;在石墨烯电感线圈上淀积一层的绝缘介质层
武汉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1 32 33
  • ...
  • 569 57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