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模拟测试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扭振及其强度的试验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测试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扭振及其强度的试验装置,其包括主体组件、测量组件和滑油组件,主体组件包括转轴、电动机、汽缸、发电机、电网模拟器和电力谐波发生器;转轴两端分别与电动机和发电机相连;汽缸安装在转轴上,其与电动机之间以及与发电机之间设有质量轮盘组;电网模拟器与发电机相连,电力谐波发生器为电动机提供电源;测量组件包括扭振测量部件和弯振测量部件,扭振测量部件包括齿轮、磁力座和磁阻式转速传感器,齿轮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垂直磁各向异性磁性隧道结单元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垂直磁各向异性磁性隧道结单元测试系统, 包括探针测量平台,探针测量平台的两个探针前端分别加在 MTJ 单元 的上下电极,两个探针的后端分别连接电源测量模块的高低电平输出 端口;带铁芯绕组线圈固定在 MTJ 单元的空间正上方,绕组线圈电源 的正负极接带铁芯绕组线圈的两端;计算机测试平台控制绕组线圈电 源向带铁芯绕组线圈提供不同的电压,并控制电源测量模块产生电压 激励信号以获取电流响应信号,根据电压激励信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高速铁路运营期碳减排的环境效益计算方法
一种高速铁路运营期碳减排的环境效益计算方法,属于环境保护领域。根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文件、中国交通运输统计年鉴、中国铁道年鉴和铁道年统计公报,建立基础数据库;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数学分析,根据数据库,确定碳减排要素在高铁运营期的权重值;基于高铁耗电与标准煤量的换算,根据数据库,确定高铁碳排放指标;基于影子价格理论,根据数据库,采用超越对数法,计算二氧化碳影子价格。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4-10
融合反射强度和几何特征的铁路轨道半自动检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融合反射强度和几何特征的铁路轨道半自动检测方法,包括步骤:步骤 1,分别 计算激光扫描数据中各激光脚点的局部几何特征,所述的局部几何特征包括激光脚点的邻域点分布的主 方向和法向量;步骤 2,利用反射强度和局部几何特征进行点云聚类,提取铁路轨道点云。采用本发明 可快捷稳健地实现铁路轨道点云数据的半自动化提取,提高了铁路轨道点云数据提取的精度、效率和自 动化程度,且方法简单、容易实现。 
武汉大学 2021-04-13
高速铁路长大桥梁、高架站无砟轨道无缝线路技术研究
  该项目是国家部委项目,现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      项目在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无缝线路和无缝道岔等方面的研究基础之上,结合京沪高速铁路对应工点,以长大桥梁无砟轨道无缝线路、高架站无砟轨道无缝道岔为重点研究对象,就高速铁路桥上无砟轨道无缝线路设计理论、检算和评价方法、室内及现场试验、监测和检测技术等展开深入研究。针对高速铁路长大桥梁、高架站无砟轨道无缝线路存在的问题,分以下四个方面内容进行研究: 1)高速铁路长大桥梁无砟轨道无缝线路设计理论及综合试验研究。 2)高速铁路高架站无砟轨道无缝道岔设计理论及综合试验研究。 3)高速铁路长大桥梁、高架站无砟轨道无缝线路检测、监测技术研究。 4)京沪高速铁路长大桥梁、高架站无砟轨道无缝线路检算及评估方法的研究。    该项目技术创新点如下:   (1)建立较为完善的静、动力学分析模型,并采用静、动力结合的方式,研究满足高速铁路桥上无砟轨道无缝线路、无缝道岔需求的分析方法。   (2)创新性地提出桥上无缝线路、无缝道岔各种设计参数的取值依据及主要因素的影响规律。   (3)建立完善的高速铁路长大桥梁无砟轨道无缝线路、高架站无缝道岔的检算和评估体系。   (4)提出高速铁路长大桥梁无砟轨道无缝线路、高架站无砟轨道无缝道岔静、动态测试及长期监测的内容与方法。   (5)掌握高速铁路长大桥梁、高架站无砟轨道无缝线路检算和评估方法,为京沪高速铁路列车的安全、舒适、平稳运行提供保障。 通过本项目的研究,形成一整套适用于我国高速铁路的桥上无砟轨道跨区间无缝线路技术体系。成果在应用于京沪高速铁路长大桥梁、高架站无砟轨道无缝线路的同时,也为其它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无缝线路的设计、施工及养护维修、检测及监测等提供依据。项目总体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本项目所研究和解决的关键技术: (1)无缝线路、无缝道岔、无砟轨道结构与桥梁的静、动力相互作用机理及空间耦合理论模型的建立; (2)桥上无砟轨道无缝线路、无缝道岔力学特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影响规律及相关参数的研究; (3)高速铁路长大桥梁无砟轨道无缝线路、高架站无砟轨道无缝道岔的检算、评估指标和方法研究; (4)长大桥梁、高架站无砟轨道无缝线路静、动态试验及长期监测试验测试内容、测点布置及测试方法的研究。    应用范围: 部分成果可编入高速铁路长大桥梁及高架车站无砟轨道无缝线路施工及养护维修技术条件中,并可以推广应用到其它高速铁路建设中,具有显著的技术经济效益和推广价值。    预期效果:    1)确定合理的设计参数,建立完善的静、动力学分析模型,能有效指导高速铁路无缝线路、无缝道岔的设计;    2)制定的室内、现场静、动态试验方案,能有效地测定结构部件的设计参数、长大桥梁无砟轨道无缝线路、高架车站无缝道岔受力与变形规律;    3)桥上无砟轨道无缝线路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满足我国京沪高速铁路建设的需要;    4)提出符合高速铁路设计、运营要求的桥上无砟轨道无缝线路设计方法,使无缝线路具有良好动力性能,满足相应的技术指标;    5)提出的高速铁路长大桥梁、高架站无砟轨道无缝线路检测和监测技术能够快速、高效地监控无缝线路状态,为列车的安全、平稳运行提供保障。 对京沪高速铁路长大桥梁、高架站无砟轨道无缝线路进行检算及评估,相关检算及评估方法可作为高速铁路优化无缝线路布置、道岔布置、无砟轨道结构、桥梁结构的依据。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4-13
一种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结构修补用超早强注浆材料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结构修补用超早强注浆材料,依次加入水、聚合物乳液、减水剂、流变助剂、消泡剂;再加入掺合料、水泥、膨胀剂、促凝剂、缓凝剂经高速搅拌混合而成。组分重量份为:超细水泥:100份,掺合料:50~150份,可再分散乳胶粉25~50份,聚合物乳液3~10份,膨胀剂:5~25份,羧酸减水剂:0.1~1.0份,促凝剂:0.1~10份,缓凝剂:0.1~5份,流变助剂:0.001~0.005份,聚醚-硅氧烷共聚物消泡剂:0.001份,水:20~70份。本发明材料具有低粘度、超早强、低成本、耐疲劳、耐老化、耐水侵蚀等优点,可用于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混凝土裂缝、水泥沥青砂浆充填层离缝、裂缝及伤损的修补。
西南交通大学 2016-10-20
西北工业大学超高温氧化气氛材料力学性能测试系统加载装置项目公开招标公告
西北工业大学超高温氧化气氛材料力学性能测试系统加载装置项目招标公告招标项目的潜在投标人应在详见附件正文获取招标文件,并于2022年06月16日08点30分(北京时间)前递交投标文件。
西北工业大学 2022-05-27
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电气测试系统
本系统可用于提高化成厂家在化成、检测和配组等电池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本项目研究依托于国家863计划项目“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电气检测技术及标准研究”,围绕建立安全、可靠、完善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和服务体系,以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电气检测技术为研究目标,为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科学、有序地发展提供技术支撑。1. 研制了电动汽车车载、非车载充电机等充电设备的测试平台;提出了电动汽车充电设备运行和使用的技术检测规范;2. 提出了先进的电动汽车充电设备性能的快速测试诊断技术;3. 开发了计算机虚拟电池管理系统,实现了非车载充电机快速充电的可控测试;4. 研究了电动汽车车载和非车载充电机、充电桩等充电设备接入电网的电能质量检测技术,提高了蓄电池的生产效率。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电气检测技术的突破将推动电动汽车充电设备产业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发展。通过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电气检测技术及标准,可规范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的制造质量标准,提高电动汽车充电设备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高效性,促进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的规范化制造,对于保障充电过程中动力电池组的安全性和电网的稳定性均具有重要意义和潜在的经济价值。
华北电力大学 2021-02-01
新冠病毒现场快速检测试纸
针对体温检测只能检测已有症状感染者,核酸检测需要相关配套设备且时间较长的问题,在广西科技厅疫情应急管理项目的支持下,学校“广西八桂学者”陈真诚教授团队放弃寒假,迎难而上,勇于担当,联合桂林世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于2月初开始日以继夜地联合攻关。经过多次试验筛选出最佳的实验配方和合理的制备工艺,并于2月12日成功研制出一款专门用于新型冠状病毒快速检测试纸,在桂林市疾控中心和南宁第四人民医院等定点医院进行了批量临床样本测试,检测时间仅需10分钟,临床测试结果与核酸检测结果匹配度达到100%,目前科研成果正在重庆大学附属医院和解放军总医院派驻武汉医疗队进行更大范围测试。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电气测试系统
本系统可用于提高化成厂家在化成、检测和配组等电池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本项目研究依托于国家863计划项目“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电气检测技术及标准研究”,围绕建立安全、可靠、完善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和服务体系,以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电气检测技术为研究目标,为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科学、有序地发展提供技术支撑。1. 研制了电动汽车车载、非车载充电机等充电设备的测试平台;提出了电动汽车充电设备运行和使用的技术检测规范;2. 提出了先进的电动汽车充电设备性能的快速测试诊断技术;3. 开发了计算机虚拟电池管理系统,实现了非车载充电机快速充电的可控测试;4. 研究了电动汽车车载和非车载充电机、充电桩等充电设备接入电网的电能质量检测技术,提高了蓄电池的生产效率。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电气检测技术的突破将推动电动汽车充电设备产业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发展。通过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电气检测技术及标准,可规范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的制造质量标准,提高电动汽车充电设备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高效性,促进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的规范化制造,对于保障充电过程中动力电池组的安全性和电网的稳定性均具有重要意义和潜在的经济价值。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9 30 31
  • ...
  • 321 32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