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城市轨道列车再生制动能量吸收利用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城市轨道列车再生制动能量综合吸收利用系 统,包括能量回馈逆变器、储能单元、DC/DC 双向变换器及直流平波 电容;能量回馈逆变器的直流侧、DC/DC 双向变换器的高压侧均与直 流平波电容相并联,同时与直流母线的正负极相并联;DC/DC 双向变 换器的低压侧与储能单元相连;能量回馈逆变器的交流侧与牵引变电 站内配电变压器低压侧相连,用于将直流母线上的再生制动能量进行 逆变,供牵引变电站内用电设备使用。本发明还提供了基于上述系统 的再生制动能量吸收利用方法。本发明基于直流母线电压的变化情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轨道交通供电系统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PHM)系统
本成果来自国家级、省部级科技计划项目和有重大应用前景的横向项目,已登记软件著作权1项,公开发明专利4项,知识产权属于西南交通大学。该系统通过利用各类传感器采集供电系统中关键设备的状态数据及服役环境信息,借助信号处理、信息融合及智能推理算法对系统进行故障预测与健康状态管理,在短时间尺度上进行故障预测与快速诊断、在中时间尺度上进行健康评估与剩余寿命预测、在长时间尺度上进行系统可靠性评估与风险评估,并根据健康状态制定系统的状态维修策略,保障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可靠、经济高效运行。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6-27
一种利用轨道角动量提高无线通信容量的方法
一种利用轨道角动量提高无线通信容量的方法,属于无线通信 方法,利用轨道角动量作为数据信息载体,解决现有无线通信所存在 的频谱资源紧张,通信容量提升有限的问题。本发明包括构建发射天 线步骤、设立接收天线步骤、获取信道矩阵步骤、发送数据步骤和接 收数据步骤。本发明利用轨道角动量中拓扑荷相互正交的物理特性进 行通信,充分利用多输入多输出技术的潜力,复用轨道角动量,无需 增加新的频段即可有效提升容量;只要接收端天线的方位角满足一定 等式关系,不改变通信系统的核心部件,可以得到最大的容量提升, 所需的代价较小,且对其他通信系统无影响,可应用于现有的各种无 线通信系统。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1
新一代轨道车辆自动门研制及产业化
项目概况 本项目通过省首批成果转化项目的验收,研发的新一代国产化轨道车辆自动门已成功占据国内城轨市场半壁江山。主要特点 构建了先进的现代化的研发平台,应用先进的设计、试验手段和最新科技成果,采用创新思维,另劈蹊径,在门运动形式上采用微动塞拉技术;在门的驱动和控制上用无刷电机取代有刷电机驱动,用数字量控制取代模拟量控制,开发了新一代电子门控制器;在门的锁闭方面跳出了有“源”有“锁”的传统锁闭模式,发明了变导程传动的原理,首创轨道车辆自动门“无锁而闭”的核心技术。技术指标 上述核心技术的突破,跨越式超越国外核心技术,完成新一代轨道车辆自动门国产化研制及产业化的使命。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4-13
京津冀通勤圈轨道交通接驳空间优化途径与措施研究
针对京津冀中长途通勤的多条线路,展开基础实地调研及问卷调研,并对一手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多层次地分析各种影响因子的效用;以此为基础,建立京津冀中长途重点线路通勤特征基本数据信息模型库,并完成出行特征分析研究报告;结合上述数据,探索中长途交通成因与影响机制研究、空间结构与形态特征及演变规律研究,为区域规划优化途径与控制性提供指导意见。 创新要点: 1. 针对东京首都通勤圈为代表的国际成熟通勤圈案例进行调研分析,以京津冀多条通勤线路实地及问卷调研为基础,完成出行特征分析研究报告; 2.针对轨交通勤与区域协同、产业分布与城市空间等提出中长途轨道通勤交通内外接驳区域规划与设计的控制性策略建议; 3.从换乘优化和多目的出行链整合两个方面提出京津冀一体化北京下中长途通勤接驳空间节点优化的策略与措施。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4-13
一种光束轨道角动量值的检测装置和检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束轨道角动量值的检测装置和检测方法,检测装置包括顺着光束传播路径设置的半波片、空间光调制器、聚焦透镜和CCD相机,所述空间光调制器和CCD相机均与计算机相连;该检测方法通过观察远场衍射图样中高斯亮斑的位置判断高斯光束所处的衍射级次,从而得到入射螺旋光束所具有的轨道角动量值;本发明的检测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检测方便的优点。
西南交通大学 2016-10-14
一种铁路道岔尖轨和基本轨的冰雪检测与融化装置
一种铁路道岔尖轨和基本轨的冰雪检测与融化装置,其目的在于检测到铁路道岔上有冰雪信息时,利用热风快速冰雪融化,即通过安装在左右尖轨内侧带滑床台铁垫板上、与左右尖轨相平的左右基本轨内侧的冰雪传感器分别自动检测相应位置的冰雪情况,当检测到左右尖轨、与左右尖轨相平的左右基本轨有冰雪时,装置自动启动热风箱融化该处的冰雪,无需工作人员实时沿线检测和扫雪,即可完成铁路道岔尖轨和基本轨的冰雪检测与融化,大大的降低了人力的损耗,确保列车行车安全,为轨道交通行业的安全保驾护航。
华东交通大学 2021-05-04
一种高速铁路运营期碳减排的环境效益计算方法
一种高速铁路运营期碳减排的环境效益计算方法,属于环境保护领域。根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文件、中国交通运输统计年鉴、中国铁道年鉴和铁道年统计公报,建立基础数据库;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数学分析,根据数据库,确定碳减排要素在高铁运营期的权重值;基于高铁耗电与标准煤量的换算,根据数据库,确定高铁碳排放指标;基于影子价格理论,根据数据库,采用超越对数法,计算二氧化碳影子价格。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4-10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层级救援站多目标选址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层级救援站多目标选址方法,该方法通过构建救援站网络?脆弱性评价?脆弱度分级?确定覆盖度函数?建立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层级救援站规划决策的多目标选址模型?算法设计,从经济性、高效性、覆盖全面性三方面出发,提升救援站选址方法的准确性和合理性,最终实现快速救援响应、高效物资供应,不仅能有效降低救援网络的建设维护成本,同时能保证突发事件的高效及时救援,可为轨道交通企业提供具有不同决策偏好的选址决策方案,满足实际选址工作的需要。
东南大学 2021-04-13
故障环境下城市轨道交通列车的辅助定位系统及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故障环境下城市轨道交通列车的辅助定位系统,包括RFID信息标签模块、RFID阅读器、红外发射器及红外传感器,通过使用RFID技术进行行驶区间内的车辆多重定位,不仅能够在列车行驶时检测到列车的位置信息、推算出行驶的速度、车辆行驶方向,还可以在列车通过后推算出列车行驶加速度,较为准确的评判出列车的动态运行状态,保证线路运输安全,实现列车安全间隔控制;同时采用红外感应技术和RFID技术共同完成停车定位操作,使列车在信号系统故障环境下能够及时将信息传给工作人员,降低信号系统故障带来的影响和损失,使列车停车进站较为准确,满足轨道交通企业对定位设备布设的实际需求。
东南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9 20 21 22 23 2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