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高速移动环境下基于协作多点传输的车地通信小区切换方法
"一种高速移动环境下基于协作多点传输的车地通信小区切换方法,它适用于LTE及其演进系统,其作法主要是:根据上报的列车实时速度信息和位置信息判断列车是否进入重叠区;同时,根据测量信息判断当前信号质量是否低于设定阈值,任一条件满足,均激活当前基站与前方目标基站间的多点协作传输(CoMP):车载台的数据面下行数据通过CoMP技术在相邻两基站进行共享,然后再发给车载台;车载台的数据面上行数据也通过CoMP技术,由相邻两基站的通信链路汇聚到源基站;在此过程中,如果满足切换触发条件,则将控制面的数据切换到目标基站。该方法的切换成功率高,中断概率低、频谱利用率高,并且不需对基站和车载台进行硬件改动,容易实现。 "
西南交通大学 2016-10-19
一种能够实时通信的水陆两栖无人巡逻车
为克服传统的两栖车在水下无法与基站及时通讯的弊端,本发明公开的一种能够实时通信的水陆两栖无人巡逻车,采用配有通信模块和导航定位模块的浮标,通过防水电缆连接水陆两栖无人巡逻车,使浮标—两栖车系统与基站之间实现实时通讯,便于根据工作环境灵活下达指令,对无人两栖巡逻车进行实时控制。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技术分析 浙江大学聚焦超洁净流控系统基础研究、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发,攻克了影响光刻分辨率、良品率与产率的1mk级温度测控、5ppt级金属离子测控、20μm级气泡测控、50nm级残留液膜测控等关键核心技术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技术分析 为克服传统的两栖车在水下无法与基站及时通讯的弊端,本发明公开的一种能够实时通信的水陆两栖无人巡逻车,采用配有通信模块和导航定位模块的浮标,通过防水电缆连接水陆两栖无人巡逻车,使浮标—两栖车系统与基站之间实现实时通讯,便于根据工作环境灵活下达指令,对无人两栖巡逻车进行实时控制。本发明公开的一种能够实时通信的水陆两栖无人巡逻车,采用防水电缆,通过自动收放线装置使其始终处于张紧状态,保证两栖车与浮标的同步运动,便于实时定位两栖车位置,并能够避免因缆线松垮而与障碍物缠绕打结导致影响两栖车工作。本发明公开的一种能够实时通信的水陆两栖无人巡逻车,浮标内部空间根据相关零部件功能、体积大小及相互之间的工作关系分层布设,能够在保证工作可靠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紧凑布局。本发明能够应用于水陆两栖车辆技术领域,拓宽水陆两栖无人巡逻车的应用场景。
北京理工大学 2022-08-18
基于Dijkstra算法的高精度物联网小区无人智能运输车的设计
项目旨在设计出一款基于Dijkstra算法的高精度物联网小区无人智能运输车。该项目主要可分为两个部分:实车与模型车的同步开发和基于eclipse平台的APP开发。在实车和模型车的开发过程中,通过常规车载传感器实现小车的“智能化”,利用Dijkstra算法解决最短路径选择问题。利用计算机语言完成在eclipse平台上的APP开发,实现APP同时与实车和模型车的互联,实现智能运输小车运输末端的配送。
同济大学 2021-02-24
一种多轴数控机床转台几何误差六位置辨识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轴数控机床转台几何误差六位置辨识方法,包括:根据机床结构和转台位置,确定球杆仪在转台坐标系上的六个安装位置;结合球杆仪测量方向以及转台几何误差对机床精度影响模型,建立球杆仪读数与转台几何误差之间的关系;根据球杆仪详细坐标和测量方向齐次向量建立转台的六个集成误差表达式;根据转台垂直度误差和位置偏差的性质,分离得到转台十项几何误差的辨识公式;建立球杆仪安装误差对球杆仪读数影响模型;安装球杆仪,转动转台得到各个安装位置处球杆仪读数;对球杆仪读数进行拟合,得到剔除安装误差后的球杆仪数据;利用十项几何误差辨识公式计算得到转台所有的几何误差。该方法操作简单方便,辨识精度高,系统性好。
浙江大学 2021-04-13
一种五轴联动机床旋转轴的几何误差连续测量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五轴联动机床旋转轴的几何误差连续测量方 法,其包括如下步骤:在五轴联动机床的主轴上安装激光位移传感器, 并在其工作台上安装三个不共线的标定球,设定标定球的齐次坐标表 达式;分别以摆动轴 A 和回转轴 C 为标定轴,利用激光位移传感器测 量摆动轴 A 及回转轴 C 在不同转角时,各标定球圆心在 X、Y、Z 方 向上的位置偏差;根据标定球圆心的位置偏差及标定球的齐次坐标表 达式,计算获得摆动轴 A 和回转轴 C 的几何误差值。本发明利用斜曲 面建立待测刚体 X、Y、Z 三个方向位置偏差的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机床锥配合固定结合部动力学参数识别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床锥配合固定结合部的动力学建模及模型参数识别的方法,该方法建立了一种 32 节点的刀柄-主轴结合部动力学模型,其中 1~8、9~16、17~24、25~32 均为等分点,锥配合结合部单元的运动则通过 1 点和 17 点、2 点和 18、3 点和 19 点、......16点和 32 点之间的相对运动体现出来。基于模态实验,本发明以频响矩阵与阻抗矩阵的乘积是单位矩阵这一理论特性,将实验的频响矩阵和有限元理论得到的子结构的刚度矩阵、质量矩阵相结合,通过初值试凑的方法,运用非线性最小二乘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基于 SVG 技术实现数控机床面板操作可视化仿真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数控机床远程监控相关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基于SVG技术实现数控机床面板操作可视化仿真的方法,包括:为机床面板元件制作对应的SVG面板图元;对SVG面板文件执行动画效果的封装和集成处理,并使其包含有多个接口函数;将包含有接口函数的SVG面板文件存放于仿真数据库中,同时向该数据库中传输及存放机床实时加工数据;从仿真数据库中提取SVG面板文件和实时加工数据,并且将实时加工数据设定为SVG面板文件接口函数的参数,由此使得实时加工状态在SVG面板文件上得以获得真实反映。通过本发明,能够以便于操控、高精度和高响应的方式实现对数控机床整体面板的可视化仿真效果,同时具备平台兼容性好、数据传输效率高和可维护性强等优点。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SHS-离心法制备陶瓷复合钢管
自蔓延高温合成(Self-propagating High-temperature Synthesis, 缩写SHS),也称为燃烧合成,是利用化学反应放热合成材料的新技术,具有省时、节能、产品纯度高等特点。SHS-离心法制备陶瓷复合钢管利用Al和Fe2O3之间的自蔓燃反应2Al+Fe2O3®2Fe+Al2O3+836kJ,反应放热使Fe和Al2O3均熔化,在离心力作用下Fe和Al2O3两相由于比重差异产生分离,Al2O3浮在表面,凝固后在钢管内形成陶瓷衬层。SHS-离心法制备陶瓷复合钢管,在863计划“八五”和“九五”的支持下,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开发了陶瓷复合钢管的工业化技术和装备,获国家发明专利ZL901077443。已形成规模化生产的成熟技术,生产工艺主要由钢管加工、粉料的准备和复合管的合成等过程组成。目前已能生产出各种规格(f20~f820mm)的陶瓷复合钢管、弯头、三通及四通等。成果已通过部级鉴定,产品性能达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并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四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SHS-离心法制备陶瓷复合钢管被列为国家高技术863计划新材料领域的重点产业化项目,以北京科技大学为技术依托单位的“陶瓷内衬钢管”项目,被列为国家科委九五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的206个工业项目之一(编号98040102A)。 陶瓷复合钢管具有优异的耐磨、耐蚀、耐热、抗热冲击和抗机械冲击综合性能,陶瓷硬度Hv1300,压溃强度300MPa,结合强度15MPa,耐蚀性(在HCl中)0.05g/m2h。陶瓷复合钢管广泛应用于电力、矿山、冶金、煤炭、化工、建筑等行业,可用于煤粉、灰渣、矿粉、尾矿、回填料、焦炭、水泥的输送,以及铝液、腐蚀介质的输送。用作耐磨管寿命是普通钢管的5~20倍,稀土耐磨钢的3~5倍,铸石管的3倍。高炉煤粉喷枪的寿命提高4倍。另外陶瓷复合钢管重量轻,并可采用焊接、法兰或柔性快速接头联接,能降低工程造价。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减振复合板阻尼性能测试设备
减振复合板是指在金属板材 (简称基板) 中间或者两侧添加阻尼层复合而成的板材。即两 边为金属板,中间为阻尼层。减振复合板的外观、加工性能等与金属基板类似,以其优良的减 振性能被广泛应用于数控机床、发动机、高速铁路机车、飞机等高技术工业领域。 由于减振复合板的金属基板和阻尼材料都需根据使用要求定制,因此,可以根据需要来开 发各种性能的减振复合板。但目前缺少相应设备来评价减振复合板的阻尼性能,从而影响了产 品的推广应用。本项目针对这一需求,开发了减振复合板阻尼性能测试设备。 设备开发所依据的标准: GB-T 16406:声学材料阻尼性能的弯曲共振测试方法; ASTM E756: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Measuring Vibration-Damping Properties of Materials。 基本原理: 测试系统的仪器由激励、检测和采集三部分组成,测试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首先利用信 号发生器驱动激振器对试样施加简谐激励力,由检测传感器测试试样的振动信号,经放大后接 入数采系统分析记录并显示。 保持恒定的激励力,连续改变频率,测出试样的速度弯曲共振曲线。对采集信号进行频响 分析,最后从其频响图得到各阶共振频率以及共振峰宽度,计算出损耗因子等参数。当测试过 程在控温箱中完成时,则可确定温度对材料阻尼特性的影响。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一种新型竹塑复合材料
竹塑复合材料 (BPC) 是一种以竹纤维为填充材料作为增强相,以热塑性树脂为基体,选择 不同的助剂对复合材料的界面进行改性处理,通过挤出、注塑、模压等不同加工方法制备而 成的新型复合材料。竹塑复合材料既有纤维的高弹性和高强度,又具有树脂的高韧性和耐疲劳 性,比单纯的树脂或者纤维具有更好地使用价值。BPC具有优良的透气性、防腐性、防虫蛀等 特点,容易钉锯、便于二次加工,且竹子生长周期短、原料供应充足,故而价格低廉。目前, 竹塑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取代传统的木制产品,广泛应用于园林建设、汽车行业、建筑装饰 行业、包装材料和日常生活用品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竹纤维或废旧纤维的回收利用对于保 护环境,节约资源和降低生产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1 52 53
  • ...
  • 144 14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