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大尺寸铌酸锂晶体、单晶薄膜及器件
本技术涵盖大尺寸铌酸锂晶体生长工艺及装备、晶圆制备、单晶薄膜制备及声表面波器件,实现材料、装备、器件协同发展。主要针对8英寸铌酸锂晶体、单晶薄膜及声表面波器件进行开发研究,该技术属于我国“卡脖子”技术,目前国际市场空白。在铌酸锂晶体生长方面,开发了大尺寸智能单晶生长设备及工艺,包括大尺寸铌酸锂晶体生长模拟仿真设计、铌酸锂熔体-晶体固液界面特性与控制、大尺寸铌酸锂晶体生长工艺开发、生长-检测-分析-控制人工智能系统。采用离子束切片键合技术制备铌酸锂单晶薄膜,突破传统的薄膜制备方法无法制备单晶铌酸锂薄膜
山东大学 2021-04-14
光学超晶格铌酸锂有源光量子芯片
国际上第一个铌酸锂有源光量子芯片 一、项目分类 重大科学前沿创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南京大学物理学院祝世宁院士的科研团队,研制出国际上第一个铌酸锂有源光量子芯片。该芯片集成了微型化光学超晶格纠缠光源、波导量子干涉器、波分复用器及电光调制器等不同功能器件,实现了纠缠光子的高效产生、高速电光调制并完成相应的信息处理功能。该芯片由光纤耦合输入输出,能在室温稳定工作,工作电压低于3.55V,调控速率可达40GHz。芯片的多项核心指标如纠缠光子产率、调谐速率、调谐带宽等创下当时国际最高水平,为光量子集成光学和信息处理开辟了一条和硅基芯片不同的技术路线。 成果以编辑推荐形式发表在物理学顶级期刊《物理评论快讯》(Phys. Rev. Lett. ,2014)上,被国际Physics、IEEE Spectrum等科技媒体重点评述。成果也成功入选中国光学十大进展(2014),以此为主要成果之一的“光学超晶格中纠缠光子的产生、调控和应用”获2020年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以此成果为基础,团队成功获批和完成基金委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研制出多种高性能量子光源。
南京大学 2022-08-12
高新能低成本磷酸铁锂生产线
针对磷酸铁锂锂电正极材料存在的不足和制约磷酸铁锂产业发展的一系列问题,本项目通过基于混合溶剂的液相合成方法,利用定向分子组装技术,结合独特的煅烧工艺构建了具有三维(3D)导电网络结构的正极材料,从而制备出具有独特晶体结构、良好导电性、高离子迁移速率和高振实密度的新型改性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同时通过先进的回收利用技术实现了生产工艺的低成本、无污染。目前该制备工艺成功实现了产业化应用,首条自动化高新能低成本磷酸铁锂生产线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达到了以下技术目标: (1)基于混合溶剂的液相法制备工艺的设计,解决现有工艺存在的材料批次间一致性差的不足,实现批次间材料克容量变化<2%; (2)构建3D导电网络,从而解决制约LiFePO4大规模应用的重大技术难题—材料导电性差的缺陷,将材料的电导率提高到10-2Scm-1; (3)将压烧技术引入LiFePO4制备工艺,结合二次造粒粒径控制技术得到尺寸均一的亚微米颗粒,将材料振实密度提高到1.2gcm-3; (4)以本项目研制的LiFePO4作为正极材料并采用改进工艺装配的锂离子电池将达到如下性能指标: ⅰ 0.1C比容量≥160mAhg-1,1C比容量≥140mAhg-1; ⅱ 循环充放电3000次,常温放电容量高于80%; ⅲ 支持常温50C以上倍率放电,-20℃环境支持20C以上倍率放电,-20℃环境放电容量不低于常温放电容量的80%。 (5)创新反应溶剂和反应副产物的循环回收利用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绿色化、低排放和原子经济性,与现有同类材料比较,生产成本降低30%以上。
四川大学 2015-12-22
具有双重功效的新型环状富氟锂盐
南方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副教授邓永红团队针对下一代高能量密度锂电池中面临的锂枝晶关键问题,在新型电解液开发和复合锂负极研究的应对策略方面取得新进展。在新型电解液方面,团队开发了具有双重功效的新型环状富氟锂盐,研究成果发表于能源材料类国际著名期刊《先进能源材料》(Advance Energy materials,IF:24.8);在复合锂负极方面,团队利用锌的亲锂特点制备了3D复合锂金属负极,研究成果发表于《纳米快报》(Nano Letters,IF:12.7)。 发表在《先进能源材料》的论文以“新型锂盐抑制锂枝晶生长和Li2Sn的穿梭效应(New Lithium Salt Forms Interphases Suppressing Both Li Dendrite and Polysulfide Shuttling)”为题,介绍了具有抑制锂枝晶生长和多硫化锂(Li2Sn,2<n<8)穿梭效应双重功效的新型环状富氟锂盐。 发表在《纳米快报》上的论文以“多孔铜锌合金中的亲锂锌位点诱导金属锂的均匀成核与无枝晶沉积(Lithiophilic Zn Sites in Porous CuZn Alloy Induced Uniform Li Nucleation and Dendrite-Free Li Metal Deposition)”为题,介绍了通过对锂金属负极结构改性发现的抑制锂枝晶的新方法。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1
42001金属矿物、金属及合金标本
宁波华茂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废弃锂电池中稀有金属的高值化回收关键技术及推广应用
针对含战略资源固废处理现有方法存在难以回收、难以实现高纯化和低成本无害化等技术瓶颈,以固废减量化和战略金属高值化回收为目标,从浸出的可控性、分离的匹配性和纯化的选择性三个方面开展系统研究和技术创新,突破了5项技术瓶颈,研制了3套新装备,形成适宜钨渣、稀土尾渣和废弃电池中金属资源化的3套技术体系,解决了我国复杂固废中战略金属的选择性和高值化回收技术难题。2016 年 8 月通过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组织的科技成果评价,以柴立元教授任组长的专家组认为:“项目成功开发了废弃锂
南昌航空大学 2021-04-14
长寿命磷酸盐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研发团队针对NASICON型结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面临的瓶颈问题,通过新颖的合成方法和材料晶体结构设计理念,成功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长寿命、高功率和低成本的钠离子电池及其超稳定的正极材料。材料合成方法简单,反应条件温和,不需要特殊设备,目前已完成实验室中试,具备了公斤级的制备能力。成果具有高的振实密度,可实现高体积能量密度,具有非常优秀的实用化潜力。         意向开展成果转化的前提条件:中试放大及产业化工艺开发资金支持
东北师范大学 2025-05-16
晶硅太阳电池生产虚拟仿真实训
晶硅太阳电池生产仿真实训让学员以车间技术人员的身份参与整条晶硅太阳电池产线的生产工作。学员可以按标准生产流程操作车间生产设备、检测生产样品以及对电池生产进行工艺仿真,从而深刻了解整个太阳电池生产流程以及关键工艺参数。 一.1.1. 场景设计 场景由制绒车间、扩散车间、后清洗车间、PECVD镀膜车间、丝网印刷车间和分选包装车间六大场景组成。场景素材从多个真实工厂采集而来,高保真还原车间设备与生产流程 场景模型主要包括:洁净车间、制绒机、自动上下料机、硅片、电子天平、分光光度计、电源柜、水冷机、空压机、化学液柜、电脑,键盘、鼠标、扩散炉、石英舟、插片房、传递窗、纯水箱、石英舟清洗槽、防毒面具、试验台、缓冲垫、防化服、源瓶、气柜、硅桨、方阻测试仪,万用表,石墨舟、PECVD镀膜机、舟车、烘箱、全自动丝网印刷机、网版、刮刀、搅拌机、桨料、夹具、接触电阻测试仪、烧结炉、IV分选仪、硅片盒、五格花蓝等... 一.1.2. 互动设计 第一人称视角控制主角场景漫游,学员可以在三维空间中自由活动和观察场景中的物体。 拾取物体操作采用3D空间实际抓取的方式,没有采用一般游戏中的背包栏方式,而当需要同时拾取多个物体时则提供3维工具用于装放,采取这种方式会更加接近现实,使学员更真实的体验实际工具的存放及使用的技巧。 各生产车间按照真实生产流程设计实训生产任务,完成当前任务后才能进入下一个任务,每个任务记录完成时间以及工艺仿真结果 缩略地图实时显示角色位置与任务点位置 第一人称视角与特写观察视角无缝平滑撤换 机器与设置仿真控制,通过机器控制面板设置工艺参数,控制启动生产,检测生产结果 表单填写与作业报告生成 使用仪器与设备检测生产样品 操作规程与关键知识点主动提示学习 原理动画演示
广东顺德宙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2025-06-02
新型电池材料绿色合成与高比能电池应用
高比能电池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仅锂电池 2017 年市场规模已超过 1 亿 kWh,并且随着电动汽车、规模储能市场的迅速发展,电池需求快速增加,市场规模很快将超过 3000 亿元。 本项目为陈军教授团队十余年的研发成果,主要包含新型锂电池、钠电池、锌电池等新能源电池,可用于电动汽车、可再生能源风光发电储能等领域。 1. 开发了两类新型锂电池正极材料:取代型锰系尖晶石正极材料和掺杂型超高镍含量三元层状材料。这两种材料原料便宜、制备工艺(连续共沉淀与梯度加热)简单,成本优势明显,并且性能优异,产品晶相纯度高、形貌规整、振实密度大、长周期循环稳定性好。 2. 针对传统无机电极材料的不足,研发有机电极材料,它们由高丰度的 C、H、O、N 等元素组成,具有易合成、低成本、绿色环保等突出优点,并且由于可实现多电子反应,容量大、能量密度高,此外有机电极材料柔韧性强,在柔性可折叠等新颖结构电池体系中应用前景巨大。 部分有机电极材料在实验室中已实现公斤级制备,并组装 Ah 级软包全电池,经 18 所等权威机构检测鉴定,能量密度超过 300Wh/kg,通过安全性测试。计划 5 年内完成 1-2 种有机电极材料的中试,并实现部分电池产品的应用示范,具有清洁环保优势。 可合作宏量制备及大容量电池装配,推进中试和产业化,将产生显著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南开大学 2021-02-01
一种电池箱、电池模组及新能源汽车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箱、电池模组及新能源汽车,所述电池箱包括箱体、盖体和密封圈;所述箱体包括底面及设置于所述底面四周的侧壁,所述底面与侧壁形成一容置电池的容置空间;所述盖体包括顶面及设置于所述顶面四周的侧壁,所述盖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顶面的凹槽,所述凹槽用于放置所述密封圈,以使所述箱体与盖体盖合时,所述箱体的开口与所述密封圈接触;所述电池箱还包括密封填充物,在所述箱体与盖体盖合时,所述密封填充物设置盖合位置处的顶面四周的侧壁与所述底面四周的侧壁之间。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箱,可以在提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9 10 11
  • ...
  • 118 11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