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催化合成乙烯基三氯硅烷以制备 乙烯基三乙(甲)氧基硅烷
技术原理和用途 :利用乙炔和三氯氢硅进行催化加成,合成乙烯基三 氯硅烷。该化合物既是一种硅烷偶联剂,又是一种重要的有机硅单体,以 它为原料,可制得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等。这类硅 烷偶联剂,可用于玻璃纤维表面处理剂、密封剂、涂料、胶粘剂等,还可 用于聚乙烯、聚丙烯、不饱和聚酯等的改性。 技术特点 :以 150 基本产品或原料,可生产一系列下游产品,有较大 的机动性,而且重点解决了催化剂的稳定性及选择性
南昌大学 2021-04-14
新型配位交联的聚合物合金
本技术充分利用材料中的可配位基团,如腈基 (C≡N) 、酯基 (O=C-0) ,同金属阳离子进 行配位交联,创建了一个新的非共价键交联的网络体系。由于金属配位的键能高于氢键键能, 而且变化范围也比较大,因此通过配位交联所获得的材料的力学性能优于通过氢键组装的橡胶 材料;由于配位键的键能低于共价键,可以在一定情况下破坏配位交联而不影响聚合物材料的 主链结构;配位键具有电、磁特性及非线性光学特性,通过选择不同配位数和配位方式的金属 离子,调节金属离子的浓度,改变加工温度和时间等方法控制聚合物的交联程度和交联密度, 实现了聚合物微观结构和材料最终使用性能按需要进行调控;金属离子同橡胶材料的配位是直 接在材料加工过程中一步实现,工艺简单;这种配位交联橡胶的添加剂和加工过程也无污染, 且几乎不需要其他助剂,是一种环境友好的高性能、多功能材料,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和产品 的成本。无炭黑添加的配位交联NBR的拉伸强度可超过60MPa,伸长率达到1000﹪,远远优于 硫磺交联、炭黑补强的NBR (拉伸强度通常为20Mpa,伸长率<500%) 。而且由于金属离子的引 入,橡胶材料也具有了一些特殊的性能,例如更加优良的耐油性及同金属材料很好的粘接性 等。这些结果表明金属配位交联的绿色橡胶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电脉冲沉积铝化物合金涂层技术
研制一种振动式电脉冲沉积装置,可以在空气中直接在金属及合金表面沉积厚度达100mm的铝化物微晶涂层。涂层表面光滑,具有微晶结构,涂层与基体具有冶金结合。涂层具有优异的抗氧化、抗硫化性能和耐磨损性能。操作简便,既可以手工操作,也可以实现机械化涂覆。在Cr5Mo、Cr9Mo及不锈钢表面沉积了厚度达100mm的铝化物微晶涂层,具有优异的抗氧化、抗硫化性能和耐磨损性能。可获得厚度达100mm的铝化物微晶涂层,具有优异的抗氧化、抗硫化性能和耐磨损性能。可以在空气中直接涂覆。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镁合金耐磨、耐蚀高性能协合涂层技术
镁合金的腐蚀与防护是镁合金应用中的全球性瓶颈问题,如何解决镁合金的腐蚀问题是决定镁合金应用前景的关键问题之一。上海交通大学轻合金精密成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是我国镁合金材料和镁合金制品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示范基地,在致力于镁合金腐蚀与防护机理和方法近14年的系统、深入研究基础上,开发出了一系列功能独特、装饰性好的镁合金表面处理技术及其生产工艺。其中,技术成熟、性能优异、应用效果和反应良好的“镁合金耐磨、耐蚀高性能协合涂层技术”最为突出,已在我国的航空、航天、卫星、雷达、通讯、汽车、纺织等领域获得广泛应用。 “协合涂层”不是传统意义的涂层,而是采用特殊工艺将低摩擦系数的聚合物或者固体润滑剂引入微弧氧化膜或者硬质镀层之中,从而结合了原始膜层和引入物两者的优点。该种涂层与基体金属的表层形成一个整体,而非仅一层表面覆盖层,故其性能优于原来的基体金属和单一的涂层组分性能。本项目对镁合金微弧氧化处理的“火花”大小和密度可进行调控,从而实现对氧化层微孔直径、分布密度和膜层厚度的调控。协合涂层具有硬度高、强韧性好、耐磨耐蚀的优点。 该项目拥有镁合金超声湿喷丸方法、镁合金阳极氧化用离子交换膜电解槽及其氧化方法两项 授权发明专利,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卫星、雷达、通讯、汽车、纺织等领域,具有很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潜力。
上海交通大学 2021-05-11
高性能低成本铸造Al-Si合金
本成果源自于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和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铸造Al-Si合金是两大传统结构材料之一,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工业,军事工业,汽车工业,电力工业,机械工业中。本项目的合金体系是Al-(11.0%-13.0%)Si-(0.3%-0.5%)Mg,属近共晶类合金。
东南大学 2021-04-10
模块化铝合金地铁车体开发
与某车辆厂合作,在江苏省十五重大攻关项目“模块化铝合金地铁车体开发及产业化”(No.BE2004016)资助下,以新型高速地铁列车为研究对象,对模块化铝合金地铁车体开发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广泛的研究。主要研究成果: 模块化铝合金车体零、部件和总成的CAE建模、模型修正,各种载荷下的强度、刚度、疲劳、模态分析。以提高车体的综合动态性能为目标的整车车身结构优化设计,为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轨道车辆,提高我国地铁车辆设计水平奠定了理论基础。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在虚拟环境下进行车辆的碰撞性能仿真分析,获得了较可靠的轨道车辆耐碰撞结构设计,从而有效地保护乘客在撞击事故中的生命安全。 司机室头部流线型概念设计、动力学分析与优化及外观美化设计,不仅运行阻力小, 节约能源,而且美观流畅,反映时代特征和城市风貌。 建立铝合金车体零、部件和总成结构动态优化设计CAD/CAE信息集成系统数据库及车体快速开发平台,以支持新车体的开发。
东南大学 2021-04-10
镁锂合金及其集成零件成型
镁锂合金及其复合材料具有高的比强度和比刚度、优良的减震性能和电磁屏蔽性能,在航空、航天、武器、单兵装备、3C产品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项目研制了镁锂基合金及其复合材料的设计技术、熔炼技术、成型工艺和表面处理技术,设计开发了具有超轻(密度约为1.5g/cm3)、高强(抗拉强度200-300MPa)、高模量(70-100GPa)、高稳定性的稀土金属间化合物增强Mg-Li基复合材料,建立了镁锂合金及其复合材料全链条中试制备平台,部分产品样品已经在航空航天、单兵装备等领域获得试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0
耐热高强铝合金及其应用关键技术
"耐热高性能铝合金是国防工业和高端制造业轻量化、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材料之一。传统铝合金强度随温度升高急剧降低,350℃抗拉强度仅为室温的25%左右,远不能满足现代汽车交通、海洋船舶动力装备、重型装甲武器、先进空天飞行器等越来越苛刻服役环境对铝合金耐热性能的迫切需求。合金体系不完善、耐热相与基体不匹配、耐热相构型不可控是制约铝合金耐热性提升的关键共性难题。 本项目获得2016年度山东省技术发明一等奖,从源头上着手,以熔体结构调控为突破口,发明纳米晶种材料及其应用技术,调控基体与耐热相空间构型,提出铝合金高温强化新思路。磷、碳、氮与铝热力学上可形成高熔点晶种型化合物,但这三种元素在铝熔体中溶解度极低,化合物在铝熔体中结构易演变,这加剧了高数量密度、热稳定纳米晶种原位合成的难度。在国家及省部级项目支持下,历时十八年系统研究,形成以下技术发明: ◆ 耐高温铝合金复合材料(SD-HRSAl-1):该材料制造的搅拌器在800℃温度以下的铝熔体中长时间服役不发生蠕变。表明该材料不仅耐高温,而且可耐铝熔体侵蚀。 ◆ 耐热高强铝合金材料(SD-HRSAl-2):该材料具有显著突出的高温强度,350℃抗
山东大学 2021-04-10
一种牙科用钛合金材料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牙科用钛合金材料,合金成分包括钛、锆、铜和微量元素,Zr的重量百分比为5~15%,Cu的重量百分比为1~5%,微量元素M的重量百分比为0.05~0.5%,Ti余量。所包括的微量元素M根据性能匹配的要求可调节,至少为锂或稀土元素镧、铈中的一种;其相结构为主相α和少量的β相。材料的性能指标如下:维氏硬度为260-320,抗压强度为1300-2000MPa。
四川大学 2021-04-11
高性能W-Cu、Mo-Cu合金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开发的高性能W-Cu、Mo-Cu合金是一类采用新工艺制备的金属功能材料。自1996年以来,本项目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预研基金等大力支持与资助,历时6年完成。采用先进的活化工艺对原材料粉末进行处理,再采用特殊的固结手段,制备出的W-Cu、Mo-Cu合金性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它兼有钨(或钼)与铜的综合性能,例如高的导热性、优异的高温强度、良好的抗震性、抗烧蚀、抗高温气体腐蚀性、以及可调节的热膨胀系数等。W-Cu合金的密度为16.36g/cm3,热膨胀系数为7.2×10-6/℃,热导率为182Wm-1K-1,弹性模量为274.6GPa,全部达到或超过了进口件的性能,已用于我国国防和电子和民用工业部门。 由于W-Cu、Mo-Cu合金具有其它材料所不具备的优异性能,因此可以在众多的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例如在电子通讯领域可以用于散热与热沉材料、电子封装材料,在工业电气领域可以用于真空触头,在航空航天领域可用于尾部喷管喉衬、燃气舵,在地质勘探与石油领域可用于岩石破碎弹的药型罩等。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4 55 56
  • ...
  • 228 22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