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维超大薄的荷叶状氧化镍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维超大薄荷叶状氧化镍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称取适量的四水合醋酸镍和尿素,加入到60毫升去离子水,搅拌溶解,得到浅绿色溶液;将溶液转移到100mL带有聚四氟乙烯内衬的不锈钢反应釜中,密封后置于烘箱中,设置温度为110~130°C,反应10-14小时;反应结束后,自然冷却至室温,过滤洗涤,得绿色沉淀物;将烘干的绿色沉淀物放入电阻炉中,设置温度为300~400°C,热处理2~4小时,即得二维超大薄荷叶状氧化镍纳米材料。荷叶直径尺寸大小为1.8~2.5μm,厚度为10-20nm。这些纳米荷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1-12
一种深冷加工镍基高温合金的参数优化方法
以喷射液氮的方式执行深冷加工,并为包括切削速度、切削深度和切削进给量在内的一系列待优化输入加工参数设定取值区间;根据 正交试验来执行多种工况下的车削加工,相应建立车削模型,并求解 各工况下作为研究变量的输出结果;选取切削温度、加工平面方向的 表面残余拉应力和最大残余压应力的深度这三个变量作为优化目标, 并采用响应面法进行拟合;对三个优选目标分别设定优化系数,并求 解获得在深冷加工条件下,上述待优化加工参数的最优解。通过本发 明,能够在主要车削加工输出结果之间取得良好的平衡,有效执行对 整体切削工艺参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过程装备的能源高效利用
一、团队(专家)简介高秀峰,男,工学博士、副教授,2000 年 12 月获西安交通大学工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曾主持国际合作科研项目 3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1 项、作为骨干成员参与国家 863 计划 3 项、主持省部级及企业横向科研课题 30 余项。参编手册、专著、教材共 6 部,累计撰写 100 余万字。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两项(№1、№3)、陕西省高校科学技术二等奖两项(№4、№5)、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技术发明三等奖一项(№1)。累计发表学术论文近 70 篇,其中SCI 和 EI 收录 20 余篇,累计获批发明与实用新型专利 20 余项,获 CNG 加气站压缩机科技成果鉴定一项(№1)。先后从事《过程流体机械》、《过程设备设计》、《密封技术》、《粉体工程》、《过程装备课程设计》等近 10 门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工作。擅长从事工程实践类研究项目与实际产品的研发,擅长从事科研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推广工作,主持研发的多项产品实现大规模产业化应用和市场推广。主要研究方向1) 过程流体机械:石油、化工、动力、制冷用各种容积式压缩机与流体输送泵,主要专长为往复式压缩机、涡旋式压缩机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0
磷尾矿综合利用研究
中试阶段/n项目组年承担了与本项目直接相关的项目有: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盐酸分解中低品位磷矿生产工业磷酸及其磷酸盐工业化示范工程”(项目编号:2007BAB08B08,2007~2010已结题),湖北省科技攻关项目“盐酸湿法磷酸生产工业磷酸盐”(项目编号:2007AA101C23,(项目编号:2007AA101C23,2007~2010已结题),作为技术负责人参与了湖北省重大科技专项“电子级磷酸制备工艺研究及示范”(项目编号:2007DA108,2007~2010已结题)。间接相关的项目有: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低品位胶磷矿浮选工艺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项目编号:2011BAB08B01,2011~2016已结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中低品位难选胶磷矿高效绿色选矿技术研究及示范”(项目编号:2013BAB07B01,2013~2015已结题)。完成了自选项目“磷尾矿综合利用研究”(吴汉军:硕士毕业论文,2015年已结题)。与湖北鄂中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完成了“磷尾矿处理生产粗磷酸盐”项目(2016年完成),发表与项目直接相关研究论文,“间接硫酸法高镁磷尾矿中磷并制备硫酸镁的方法”获得国家授权专利(专利号:ZL 201410143917.7)。为该项目的产业化奠定了基础。。本项目开展了相应工艺研究的实验室工作。研究了盐酸分解磷尾矿的工艺。在分解温度为60度条件下,钙、镁、磷的分解回收率均为95%以上,成功地分离出氯磷酸钙产品。研究了利用硫酸铵分离分解母液中钙元素俺的工艺条件,获得了结晶程度好硫酸钙产品,二水磷酸钙的含量达到99%,溶液中钙的除去率达到99.9%,较好地实现了钙与磷镁的分离。研究了磷、镁、铵溶液中分别沉淀磷酸镁铵和碳酸镁的方法,获得了纯度较高的磷酸镁铵和碳酸铵产品。研究了石膏转化为轻质碳酸钙的工艺技术,碳酸镁达到工业指标要求。石膏的转化率达到99.9%,硫酸铵溶液部分循环利用,部分结晶硫酸铵产品。硫酸铵产品达到工业级质量指标。研究了氯化铵溶液浓缩结晶工艺技术,蒸出液用于氨水配制,结晶氯化铵母液循环利用,氯化铵产品达到优级品指标。并对整过磷矿处理工程进行了水平衡实验,整过过程无废水排放,CO2气体回收利用,无废气排放。只有少量的硅渣排放,由于硅渣呈中性,可以用于生产水泥或路基材料。所形成的成果正在申报专利。基本完成了实验室研究。目前正处于中试阶段。。本项目截止目前为止,已投入资金60万元,投入人力10人,进行了1年半的研究。成果应用正在与相关磷化工企业联系,准备推广实施。。支持额度:。300。万元。承接单位:。湖北省。项目进展:。项目组年承担了与本项目直接相关的项目有: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盐酸分解中低品位磷矿生产工业磷酸及其磷酸盐工业化示范工程”(项目编号:2007BAB08B08,2007~2010已结题),湖北省科技攻关项目“盐酸湿法磷酸生产工业磷酸盐”(项目编号:2007AA101C23,(项目编号:2007AA101C23,2007~2010已结题),作为技术负责人参与了湖北省重大科技专项“电子级磷酸制备工艺研究及示范”(项目编号:2007DA108,2007~2010已结题)。间接相关的项目有: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低品位胶磷矿浮选工艺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项目编号:2011BAB08B01,2011~2016已结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中低品位难选胶磷矿高效绿色选矿技术研究及示范”(项目编号:2013BAB07B01,2013~2015已结题)。完成了自选项目“磷尾矿综合利用研究”(吴汉军:硕士毕业论文,2015年已结题)。与湖北鄂中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完成了“磷尾矿处理生产粗磷酸盐”项目(2016年完成),发表与项目直接相关研究论文,“间接硫酸法高镁磷尾矿中磷并制备硫酸镁的方法”获得国家授权专利(专利号:ZL 201410143917.7)。为该项目的产业化奠定了基础。。项目基本内容:。本项目开展了相应工艺研究的实验室工作。研究了盐酸分解磷尾矿的工艺。在分解温度为60度条件下,钙、镁、磷的分解回收率均为95%以上,成功地分离出氯磷酸钙产品。研究了利用硫酸铵分离分解母液中钙元素俺的工艺条件,获得了结晶程度好硫酸钙产品,二水磷酸钙的含量达到99%,溶液中钙的除去率达到99.9%,较好地实现了钙与磷镁的分离。研究了磷、镁、铵溶液中分别沉淀磷酸镁铵和碳酸镁的方法,获得了纯度较高的磷酸镁铵和碳酸铵产品。研究了石膏转化为轻质碳酸钙的工艺技术,碳酸镁达到工业指标要求。石膏的转化率达到99.9%,硫酸铵溶液部分循环利用,部分结晶硫酸铵产品。硫酸铵产品达到工业级质量指标。研究了氯化铵溶液浓缩结晶工艺技术,蒸出液用于氨水配制,结晶氯化铵母液循环利用,氯化铵产品达到优级品指标。并对整过磷矿处理工程进行了水平衡实验,整过过程无废水排放,CO2气体回收利用,无废气排放。只有少量的硅渣排放,由于硅渣呈中性,可以用于生产水泥或路基材料。所形成的成果正在申报专利。基本完成了实验室研究。目前正处于中试阶段。
武汉工程大学 2021-04-11
蜂胶的综合开发利用
项目研究内容 :本项目对蜂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提取进行了较详 细地研究,确定了 8 种黄酮类化合物,对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工艺技术 先进,可有效地提取、保护和利用蜂胶中黄酮类化合物活性成分,以及易 挥发、易氧化变质组分,保留蜂胶特有的香脂味,很好地解决蜂胶制品的 水溶性问题。同时以早大米为微胶囊的壁材,进行了有效的精制与除铅工 艺,可消除蜂胶潜在的安全隐患;蜂胶微胶囊化小试研究和中试探索,蜂 胶的包埋率达到 95%
南昌大学 2021-04-14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
成果创新点 通过大量的各类实验对地下岩层的地热梯度、地热储 量、岩石强度、渗流特性进行综合数据分析,建立开发前 的完备地热数据资料系统,划分地热系统的成因类型、确 定补给源、估算热储温度、计算地热水年龄、研究地热水 与其它天然水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与地热水成份的形成 与演化有关的水热化学作用、研究热源与开发点间的热能 对流效应,为后期的产能评价、保温输送、地下水回灌、 产能优化、智能开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4-14
送炭蜂——水稻废弃物高值化就地利用首创者
本技术基于物料多样性的可调控自适应流态化快速热解制备生物炭技术,提高转化效率与速率。发明了多相燃料脉动燃烧循环利用供热的快速热解技术。我们研发出移动式集成化快速热解装备。该装置以专项作业车为载体,实现了稻壳等水稻废弃物的就地回收。技术已实现将碳排放量减少 87%,研究成果总体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装置可实现二氧化碳的长期封存,将水稻废弃物变废为宝,循环产出高附加值化学品。
天津科技大学 2024-11-07
一种智能瓶类分类回收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瓶类分类回收机,包括:第一活动挡板;第二活动挡板,与所述第一活动挡板组成上宽下窄的金属检测腔以使进入金属检测腔的瓶子集中在底部;金属传感器,安装在金属检测腔的底部;金属瓶收集腔,位于所述第一活动挡板的下方;磁性传感器,安装在金属瓶收集腔的底部;非金属瓶收集腔,位于所述第二活动挡板的下方;光电传感器,安装在金属瓶收集腔的底部用于检测瓶子是否为玻璃材质;储瓶容器,设有四个位于非金属瓶收集腔和金属瓶收集腔下方,顶部设有瓶子进口;导向输送模块;本发明的回收机通过两级检测可以分辨四种瓶子并且分类存储,合理的结构布局结合传感器技术,分辨材质高效准确,整体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
浙江大学 2021-04-11
联合站油田采油污水余热回收热泵装置
注水采油生产工艺中,油气水混合物被输送到联合站进行三相分离,典型的分离工艺是将油气水混合物加热到 45-48℃,送入三相分离器进行三相分离,分离后的原油含水率达到销售标准,废水经过滤沉降、冷却降温、生化处理等手段处理后回注地下,气体则作为生产过程加热的燃料。国内大部分油田井口采出液的含水率一般都在 70%以上,长庆油田约为 50%左右。以含水率 50%为例,水的比热约为原油的两倍,因此用于加热混合物的热量约有 3/4消耗在水中,三相分离后这部分废水携带大量余热回注地下,造成能量浪费。这些用于加热站外来液的能源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附近刚好有天然气采气厂,则可从采气厂引专门的天然气管线供应燃料,经济性较好;附近没有采气厂的,只能烧外输的原油获取热量,经济性非常差并影响原油产量。三相分离器分离出的天然气有限,对解决生产加热作用甚微。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1
一种磷回收用陶粒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磷回收用陶粒及其制备方法,以地铁渣土50~80份、农作物秸秆0~30份、氧化镁15~30份和黏结剂羧基纤维素0~5份为原料制成坯料,经过以下步骤制得:(1)将农作物秸秆粉碎,将上述重量份数的原料进行研磨混合,然后按水固比1:0.3~0.5制成陶粒坯料;(2)将陶粒坯料干燥2~4h,然后在100~200°C下保温25~45min,再在300~500°C下烧结24~60min得到烧结物;(3)将上述烧结物进行冷却即得产品。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可实际操作性强,烧结温度低,无需养护,所需原料种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3 14 15
  • ...
  • 71 7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