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由纳米聚合物中空粒子组成的多孔防反射薄膜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由纳米聚合物中空粒子组成的多孔防反射薄膜的制备方法。它的步骤如下:1)将纳米聚合物胶囊配制成质量百分比浓度为3~7%的水分散液,通过匀胶机在基材表面进行单面或双面旋涂,形成含纳米聚合物胶囊的薄膜;2)将上述含纳米聚合物胶囊的薄膜经真空高温干燥,待薄膜中纳米聚合物胶囊的核心材料完全挥发后,纳米聚合物胶囊变成了纳米聚合物中空粒子,得到由纳米聚合物中空粒子组成的多孔防反射薄膜。本发明的制备工艺简单,通过改变纳米聚合物胶囊水分散液的浓度和纳米聚合物中空粒子的空腔体积分率可方便有效的调节多孔防反射薄膜的厚度和折光指数,且所制备的多孔防反射薄膜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和耐摩擦性能。
浙江大学 2021-04-11
一种用于聚光系统的非成像二次反射镜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聚光系统的非成像二次反射镜,其通过确定二次反射镜的母线参数,使得其能够将入射到一次抛物面的平行于轴线的光反射后汇聚到接收器上并形成均匀分布的圆斑,其特征在于,该非成像二次反射镜为凸型的非成像二次反射镜或凹型的非成像二次反射镜,其中,所述凸型的非成像二次反射镜设置在聚光系统的初级抛物面聚光器的焦点的上方,其曲面母线方程为:<mathsnum=""0001""><math>&l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基于超表面的光偏振控制的透反射一体式转换器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超表面的光偏振控制的透反射一体式转换器,包括上层的纳米二聚体阵列和下层的衬底,衬底平面为xy轴平面,x轴垂直于y轴,两个结构材质完全相同的半导体圆柱体纳米结构间隔固定距离排列构成纳米二聚体,纳米二聚体中两个圆柱体中心连线方向为二聚体轴方向,即x轴方向;衬底平面上的纳米二聚体阵列为沿x轴、y轴周期排列的纳米二聚体阵列。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4-10
融合反射强度和几何特征的铁路轨道半自动检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融合反射强度和几何特征的铁路轨道半自动检测方法,包括步骤:步骤 1,分别 计算激光扫描数据中各激光脚点的局部几何特征,所述的局部几何特征包括激光脚点的邻域点分布的主 方向和法向量;步骤 2,利用反射强度和局部几何特征进行点云聚类,提取铁路轨道点云。采用本发明 可快捷稳健地实现铁路轨道点云数据的半自动化提取,提高了铁路轨道点云数据提取的精度、效率和自 动化程度,且方法简单、容易实现。 
武汉大学 2021-04-13
ZL-100C大小鼠斯金纳箱(操作式条件反射测试系统)
简单介绍: 操作式条件反射测试系统(斯金纳箱)其基本结构:在箱壁的一边有一个可供按压的杠杆(大都是一块金属板),在杠杆旁边有一个承受食物的小盒紧靠着箱壁上的小孔,小孔外是食物释放器,其中贮有颗粒形食物。动物在箱内按一下杠杆,即有一粒食物从小孔口落入小盒内,动物可取食。一只白鼠禁食24小时后被放入箱内,开始它在箱内探索,偶尔按压了杠杆,获得食丸。白鼠开始可能并没有注意到食物落下,但若干次重复后,就形成了压杆取食的条件反射。以后稍有改进,如外包隔音箱,食物释放装置由程序控制等,可测试动物能否学会按三次杠杆以得到食物,或间隔一定时间按压杠杆才能得到食物。对不同物种的动物,其设计稍有不同。操作式条件反射测试系统(斯金纳箱)是对桑代克迷箱的改进,后被用于研究动物学习能力和自我刺激与合作行为等心理学研究,系统已采用电子线路,使用更方便。 详情介绍: 一、技术特点: 操作式条件反射测试系统(斯金纳箱)是全新一代基于网络系统设计的,其优势是斯金纳箱无需通过信号线连接,对多通道同时工作时无需布线只需插入电源即可,使实验室整体更为简洁,设备自带物联网芯片模块可实现自动组网,让用户随时随地可查看设备工作状态。软件设置在云端,免维护,免除电脑升级带来的软件更新的困扰,系统支持台式电脑,笔记本,平板,手机等设备操作。还能够满足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要求,实现无纸化的实验报告过程。   二、产品特点:1、多通道:实验笼数量不受限制,可实现多通道同时实验随时随地查看设备状态和数据:设备可长时间工作,用户无需长期看守,可在办公室实验数据提取,动物任务分配等工作。设备软件免维护:由于软件设置在云计算机,用户无需烦恼电脑升级以及故障带来的烦恼。设备硬件免连线:设备采用可自动组网连接,免除用户连接线路的烦恼,开机即用。5、实验看板:可监视动物操作状态,有效触发和无效触发,以及投食次数,实验进度等6、动物管理:可任意添加动物编号及组别7、项目管理:可任意添加实验项目,实验时可选择实验归属。8、实验数据:可查询所有动物数据或个别动物数据,也可以查询项目组别的全部数据9、软件提供动物操作脉冲频率图,方便查看动物操作频率图谱10、实验数据可导出到计算机,excel格式三、技术参数1、大鼠实验笼动物活动区规格:310x265x300mm,小鼠:200X200x280mm2、大鼠实验笼整体尺寸:510X290X400mm,小鼠:430x270x400mm 3、通道数:1-9999通道可选4、动物触发方式:踏板和触鼻可选5、投食器颗粒范围:3~6mm6、投食器食物容量:170ml7、投水方式:注射泵精度0.01ml(选配)8、给食触发时间:10ms~9000S9、投食模式:固定、固定多次,累进,条件任务多模式10.设备工作电源:12V2A11、适配器电源:100~240V/50Hz12、踏板尺寸大鼠40X40mm,小鼠25X25mm13、条件信号,笼灯,红灯,绿灯,黄灯14、踏板数量:2个15、每个通道有独立的脉冲信号记录线,动物操作过程一目了然。 16、软件运行平台:台式电脑,笔记本,平板,手机等设备操作,支持局域网和校园网,标配服务器。   17、设备软件免维护:由于软件设置在云计算机,用户无需烦恼软件升级以及故障带来的烦恼。 18、设备硬件免连线:设备采用可自动组网连接,免除用户连接线路的烦恼,开机即用。   四、软件:1、实验看板:可监视动物操作状态,有效触发和无效触发,以及投食次数,实验进度等2、动物管理:用户可以添加动物分组、动物数量等添加和删除 3、项目管理:一套系统可以添加多个实验项目    
安徽耀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022-05-26
一种近地轨道航天器阳光反射凝视期望姿态解析求解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近地轨道航天器阳光反射凝视期望姿态解析求解方法,根据航天器所处轨道信息及目标经纬度信息建立目标坐标系,建立目标坐标系三轴在惯性坐标系下的分量,从而确立目标坐标系相对惯性坐标系的期望四元数,进一步结合刚体动力学基础理论,通过求一次导和二次导,最终确定目标坐标系角速度和角加速度,从而确定完整的目标姿态信息的解析形式。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0
一种基于金属微纳结构天线阵列的反射式离轴透镜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金属微纳结构天线阵列的反射式离轴透镜,包括衬底层、反射层、光学薄膜匹 配层和金属微纳结构天线层。每一个金属微纳结构天线的朝向均不同,通过特定排布,可实现将平行入 射的激光反射汇聚在与入射光束同侧的任意方向上,可应用于激光离轴光学系统中。由金属微纳结构天 线阵列构造的反射式离轴透镜,不仅可连续调制入射光的位相,且仅需简单的一次光刻工艺步骤即可制 造完成,因此具有设计灵活、加工简单、结构紧凑等突出优点。
武汉大学 2021-04-13
一种碟式太阳能聚光器反射面组件的安装结构
本发明针对以大型碟式聚光器制造过程存在的工艺难题,提出了一种反射面的安装结构,反射面组件与反射面支撑网架之间通过至少3个安装座进行连接与固定,所述的安装座在紧固之前均有6个自由度可供调节,使得反射面组件的安装位置可以调节,当反射面组件处于合适的位置之后,紧固各安装座,从而将反射面组件在合适的位置固定。 市场预测:本发明可使反射面支撑网架的精度要求大大降低,从而反射面组件更加容易地安装在支撑网架上,之后很容易地按照要求进行调节,使得反射面组件能够比较方
长沙理工大学 2021-01-12
一种反射式铝纳米棒阵列及利用其实现彩色全息的方法
一种反射式铝纳米棒阵列,每个铝纳米棒与其对应的氟化镁层、铝反射层和介质基底层构成单元结 构;所述单元结构包括对红光、绿光、蓝光具有窄带响应的单元结构,记为单元结构 R、单元结构 G 和 单元结构 B;所述三种单元结构在单元结构长度方向上依次交替排列。利用其实现彩色全息的方法为: 确定响应的主波长;寻找单元结构的边长、氟化镁层厚度、纳米棒的宽度、高度和长度;计算排列周期 尺寸、单元数和朝向角;三种单元结构交替排布,进行彩色全息。其优点为:工艺简单
武汉大学 2021-04-14
一种用于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碳基光子晶体背反射器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碳基光子晶体背反射器,由两种结构不同的光子晶体叠加构成,其结构为[A/B]mAE[C/D]nC,其中A;B;C;D;E的厚度分别为d1=50nm,d2=100nm,d3=70nm,d4=140nm,d5=120nm,m;n为两种光子晶体的周期数,m取3,n取4。其制备方法是:RF-PECVD法在普通载玻片上交替沉积a-Si:H和a-C薄膜。本发明的碳基光子晶体背反射器,具有一维光子晶体全角反射,可实现600—1300nm光波段平均75%的反射率,增加光波在太阳能电池吸收层中的传播光程,提高光子利用效率,增加光电流密度和光电转换效率。制备工艺简单。
河北师范大学 2021-05-0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