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时光隧道
规格尺寸:600*400*170mm;材质:亚克力板。  主要展示器件安装于两块亚克力前后板上;前板为5mm厚透明亚克力板,后板5mm厚白色亚克力板;产品文字说明及图片,采用不低于丝网印刷技术UV印制的背景图,彩色图片须平板打印到背板上,保证不能因受潮褪色;前后板可用6颗50mm的工艺螺钉固定于墙体上;仪器整体具有防尘和安全防护装置。不使用外接电源,采用模块化手摇发电机构和稳压稳流技术供电。    原理说明:时光隧道是运用光的反射原理。当光照射到玻时,一部分被反射回去,一部分穿过玻璃。因此二块玻璃之间反射回去又被反射回来,经无数次反射,看起来出现了深不可测的隧道了。 
石家庄市艾迪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高速铁路长大桥梁、高架站无砟轨道无缝线路技术研究
  该项目是国家部委项目,现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      项目在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无缝线路和无缝道岔等方面的研究基础之上,结合京沪高速铁路对应工点,以长大桥梁无砟轨道无缝线路、高架站无砟轨道无缝道岔为重点研究对象,就高速铁路桥上无砟轨道无缝线路设计理论、检算和评价方法、室内及现场试验、监测和检测技术等展开深入研究。针对高速铁路长大桥梁、高架站无砟轨道无缝线路存在的问题,分以下四个方面内容进行研究: 1)高速铁路长大桥梁无砟轨道无缝线路设计理论及综合试验研究。 2)高速铁路高架站无砟轨道无缝道岔设计理论及综合试验研究。 3)高速铁路长大桥梁、高架站无砟轨道无缝线路检测、监测技术研究。 4)京沪高速铁路长大桥梁、高架站无砟轨道无缝线路检算及评估方法的研究。    该项目技术创新点如下:   (1)建立较为完善的静、动力学分析模型,并采用静、动力结合的方式,研究满足高速铁路桥上无砟轨道无缝线路、无缝道岔需求的分析方法。   (2)创新性地提出桥上无缝线路、无缝道岔各种设计参数的取值依据及主要因素的影响规律。   (3)建立完善的高速铁路长大桥梁无砟轨道无缝线路、高架站无缝道岔的检算和评估体系。   (4)提出高速铁路长大桥梁无砟轨道无缝线路、高架站无砟轨道无缝道岔静、动态测试及长期监测的内容与方法。   (5)掌握高速铁路长大桥梁、高架站无砟轨道无缝线路检算和评估方法,为京沪高速铁路列车的安全、舒适、平稳运行提供保障。 通过本项目的研究,形成一整套适用于我国高速铁路的桥上无砟轨道跨区间无缝线路技术体系。成果在应用于京沪高速铁路长大桥梁、高架站无砟轨道无缝线路的同时,也为其它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无缝线路的设计、施工及养护维修、检测及监测等提供依据。项目总体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本项目所研究和解决的关键技术: (1)无缝线路、无缝道岔、无砟轨道结构与桥梁的静、动力相互作用机理及空间耦合理论模型的建立; (2)桥上无砟轨道无缝线路、无缝道岔力学特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影响规律及相关参数的研究; (3)高速铁路长大桥梁无砟轨道无缝线路、高架站无砟轨道无缝道岔的检算、评估指标和方法研究; (4)长大桥梁、高架站无砟轨道无缝线路静、动态试验及长期监测试验测试内容、测点布置及测试方法的研究。    应用范围: 部分成果可编入高速铁路长大桥梁及高架车站无砟轨道无缝线路施工及养护维修技术条件中,并可以推广应用到其它高速铁路建设中,具有显著的技术经济效益和推广价值。    预期效果:    1)确定合理的设计参数,建立完善的静、动力学分析模型,能有效指导高速铁路无缝线路、无缝道岔的设计;    2)制定的室内、现场静、动态试验方案,能有效地测定结构部件的设计参数、长大桥梁无砟轨道无缝线路、高架车站无缝道岔受力与变形规律;    3)桥上无砟轨道无缝线路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满足我国京沪高速铁路建设的需要;    4)提出符合高速铁路设计、运营要求的桥上无砟轨道无缝线路设计方法,使无缝线路具有良好动力性能,满足相应的技术指标;    5)提出的高速铁路长大桥梁、高架站无砟轨道无缝线路检测和监测技术能够快速、高效地监控无缝线路状态,为列车的安全、平稳运行提供保障。 对京沪高速铁路长大桥梁、高架站无砟轨道无缝线路进行检算及评估,相关检算及评估方法可作为高速铁路优化无缝线路布置、道岔布置、无砟轨道结构、桥梁结构的依据。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4-13
武汉大学岩石三轴流变试验机采购项目公开招标公告
武汉大学岩石三轴流变试验机采购项目招标项目的潜在投标人应在网上报名获取招标文件,并于2022年06月13日14点00分(北京时间)前递交投标文件。
武汉大学 2022-05-27
微型无螺杆全电动精密注射机
小试阶段/n柱塞式注射机的特点是注射压力高,物料返流小,计量精确。缺点是塑化质量不好。螺杆式注射机的特点是塑化质量相对比较好,螺杆比较长,物料返流大,计量不精确。上述注射机的动力一般采用位置精度和速度精度不高的液压系统,难以实现精密注射。国内的精密注射成型机由于性能和价格问题而用得比较少,即使有,也是采用从国外进口的精密液压伺服系统注射成型机,绝大部分仍然采用普通的注射成型机,难以满足诸如汽车、电子、建筑等行业日益增长的高性能要求。长期以来,国内外一直没有间断过对新的注射成型装置原理的研究,其中,比
湖北工业大学 2021-01-12
压缩机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
本项目团队依靠在压缩机领域的深厚基础,历时数年,解决了加氢站压缩机多场耦合工作过程、典型故障失效机理等关键科学问题,突破了增压过程无损重构方法、多维信号多向诊断机制等关键技术,研发了加氢站压缩机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系统、便携式故障诊断仪等核心产品,攻克了传统监测方法在高压氢环境下无法应用的难题。 一、项目进展 创意计划阶段 二、负责人及成员 姓名 学院/所学专业 入学/毕业时间 李雪莹 能源与动力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2020年9月 计泽灏 能源与动力工程/动力工程 2020年9月 任鹏 能源与动力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2020年9月 三、指导教师 姓名 学院/所学专业 职务/职称 研究方向 彭学院 能源与动力工程/压缩机工程系 教授 加氢站压缩机及其关键技术 贾晓晗 能源与动力工程/压缩机工程系 教授 加氢站压缩机及其关键技术 陈立斌 创新创业学院 副院长 四、项目简介 在能源安全和“双碳”战略目标的双重背景下,党中央明确提出,为加快能源清洁化、智能化和电动化转型,“十四五”将推动构建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能源体系,氢能成为当前能源技术创新的热点领域。加氢站作为氢能供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交通用氢能的关键基础设施。 本项目团队依靠在压缩机领域的深厚基础,历时数年,解决了加氢站压缩机多场耦合工作过程、典型故障失效机理等关键科学问题,突破了增压过程无损重构方法、多维信号多向诊断机制等关键技术,研发了加氢站压缩机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系统、便携式故障诊断仪等核心产品,攻克了传统监测方法在高压氢环境下无法应用的难题。不但为加氢站了提供多种增压设备故障诊断与健康管理的解决方案,更大幅度简化了增压设备监测诊断步骤和流程,缩短了人工巡检的时间成本,充分提高加氢站运行效率。 作为“科技冬奥”的重要环节,已经实现国内首套加氢站隔膜压缩机健康管理系统的设计、安装和调试工作,在冬奥会加氢站中完成服役; 便携式故障诊断仪多次在加氢站、压缩机厂、研究所使用,准确诊断故障;往复压缩机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系统应用于新疆油田呼图壁储气库(中国最大天然气储气库),完成线上测试。
西安交通大学 2022-08-10
LCOS全高清互动一体机
产品详细介绍 LCOS全高清互动教学一体机是目前倡导的“班班通、堂堂用”性价比最高、性能最好、操作最简单、维修最容易的电教综合解决显示终端。
擎天力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2021-08-23
车载探地雷达隧道检测系统与检测技术
本成果来自省部级科技计划项目,2014年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015年通过中国铁路总公司的技术评审,2015年11月获得国际隧道与地下空间协会年度技术创新奖,认为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项技术的检测速度从间歇式5km/h,提高到连续性175km/h,它能在正常的列车运行条件下完成整条线隧道的检测,彻底地改变了国家铁路网隧道病害不能普查和定期体检的现状。该技术还可以用于公路隧道和地下铁路隧道的健康状态检查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6-27
54310岩石和矿物教学软件
宁波华茂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基于光纤电法综合测试技术监测岩石变形与破坏
项目成果/简介:煤层采动过程中围岩变形破坏发育规律及特征技术参数对巷道支护、保护煤柱合理留设及水害防治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方法基于光纤电法综合测试技术与钻孔结合进行煤层开采围岩破坏特征观测。通过在井下巷道或地面施工并形成不同方位单孔、多孔等观测系统,并在孔中布置分布式传感光缆和电阻率传感单元等形成一套综合测试监测系统,利用相关测试仪器采集与传输应变场、温度场及直流电场等数据,通过分析实时得到的工作面顶、底板监测区域中岩体的应变场、温度场及地电场综合地球物理场参数变化情况,评价探测目标区域采动过程中岩体变形、破坏规律及其破坏高(深)度值。同传统的钻探方法及单一地球物理场勘探相比,综合测试可查明探测剖面内岩层的结构形态,通过多次对比时空演化规律,可获取岩层在采动过程中变形破坏发育规律及特征。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4-11
基于光纤电法综合测试技术监测岩石变形与破坏
煤层采动过程中围岩变形破坏发育规律及特征技术参数对巷道 支护、保护煤柱合理留设及水害防治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方法基于光 纤电法综合测试技术与钻孔结合进行煤层开采围岩破坏特征观测。通 过在井下巷道或地面施工并形成不同方位单孔、多孔等观测系统,并 在孔中布置分布式传感光缆和电阻率传感单元等形成一套综合测试 监测系统,利用相关测试仪器采集与传输应变场、温度场及直流电场 等数据,通过分析实时得到的工作面顶、底板监测区域中岩体的应变 场、温度场及地电场综合地球物理场参数变化情况,评价探测目标区 域采动过程中岩体变形、破坏规律及其破坏高(深)度值。同传统的 钻探方法及单一地球物理场勘探相比,综合测试可查明探测剖面内岩 层的结构形态,通过多次对比时空演化规律,可获取岩层在采动过程 中变形破坏发育规律及特征。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4-3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 6 7
  • ...
  • 842 84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