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衡阳师范学院南岳学院
天下五岳,独秀南岳;南岳学院,寿岳比邻。 秉寿岳之钟灵,承石鼓之流韵。衡阳师范学院南岳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湖南省直属、依托衡阳师范学院举办的普通全日制本科独立学院。学院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衡阳,北接南岳,东邻湘江,南岳机场和武广高铁环伺左右,水、陆、空交通极为便捷。学院面积近500亩,建筑面积约16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近3000万元,图书资料60多万册,并共享举办学校优质办学资源。学院校园环境优美,是湖南省“园林式单位”、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2010年,学院被中国独立学院协作会评为“全国先进独立学院”。学院纳入国家任务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划,面向全国招生。 学院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专业结构合理,专业特色鲜明;以教师教育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学院有16个教学系,教育部备案招生本科专业36个(含1个省级特色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艺术学、管理学等九大学科门类,形成了以文、理学科为重点,教师教育类专业和非教师教育类专业协调发展,基础学科专业与应用学科专业交叉渗透的专业体系。 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298人,专兼职教师252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教师占49%,硕士博士学位教师占58%。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优秀教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省新世纪121人才、省优秀社科专家、省级教学名师、省普通高校学科带头人、省青年骨干教师共计90余人,海内外兼职教授50余人,1个省级教学团队。 学院以质量为立校之本,突出“师范教育”和“实践育人”的办学特色。学院在省属同类高校中率先开展“演讲与口才”“书写技能”“综合教学能力”等教学技能达标测试,以考促练,引导学生加强教师职业技能的日常训练;学院构建了高校、政府和中学的U-G-S培养模式,形成了“分阶段”“分层次”“不断线”的师范生技能训练、见习和实习的实践教学体系。学院根据转型发展的需要,深度开展校企合作,按照“一非师范专业对接一国内一流企业”的构想,先后在深圳通拓、东莞佳睦、东莞徐福记、广州翡翠皇冠、杭州太虚湖酒店等知名企业建立了实践教学基地。近两年,学院有15名学生获国家奖学金,252名学生获国家励志奖学金,1843名学生获国家助学金。学院每年均有数十名学生考取硕士研究生,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在全省同类院校中位居前列。 学院以素质拓展为主线,深入开展学科竞赛和科技创新活动。在最近两年的国家、省级学科竞赛中,我院获得奖项66项,其中国家级奖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全国大学生与研究生物理教学技能展评2016年获二等奖2项,2017获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省级获奖60项:一等奖11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32项、优胜奖3项、团体奖1项:2016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第二届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2017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第三届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2017年湖南省艺术展演一等奖4项。学院鼓励和支持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每年为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划拨专项经费,我院学生获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30多项,院级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53项,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作品竞赛暨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立项近500个。在学生创新学习过程中,发表论文十余篇。部分学生作品获国家专利,如物理与电子信息科学系学生郭麒自发研制的“一泵多塔式水位控制器”科研成果已获得国家专利。罗晓康同学的作品《新图教育》获“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铜奖;吴永洪同学的团队在第五届(2015年)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三创赛”中获湖南省一等奖、全国三等奖,该团队在2017年“工行杯”湖南省大学生电子商务大赛决赛中再获一等奖,汤富红团队在2018年“创青春”湖南省大学生创业大赛中获“银奖”。 学院高度重视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近年来,学院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7次被省委宣传部、团省委、省教育厅等六部门授予“湖南省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荣誉称号。2017年5月,院团总支被湖南省团省委评为“五四红旗团总支”。 学院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先后与美国、英国、韩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10多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教师赴国外高校接受培训、学生暑期赴美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赴韩参加“2+2”交流学习、优秀毕业生免试赴国外参加研究生项目学习等一系列合作办学项目有序开展,与地方政府、中小学、企事业单位合作不断加强。 目前,学院以“尚学、向善,求实、求真”为理念,内涵建设与转型发展并举,狠抓学生管理,突出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强化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深受学生和用人单位欢迎的应用型大学!
衡阳师范学院南岳学院 2021-02-01
教创赛专家报告荟萃⑬ | 北京理工大学空天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林德福:教学赛研用“五位一体”领军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该模式深度融合“教学赛研用”,打造“飞行力学”等思政示范课程,将高端赛事案例融入教学改革,提升课程内涵与育人实效。
高等教育博览会 2025-09-28
【长春日报】“千校万企供需对接会”(东北地区专场)暨东北地区2025届高校毕业生人才双选会圆满落幕
5月23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委员会、吉林省教育厅、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办的第63届高等教育博览会人才专区的重磅活动——“千校万企供需对接会”(东北地区专场)暨东北地区2025届高校毕业生人才双选会,在长春东北亚国际博览中心圆满收官。
长春日报 2025-05-24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关于数字赋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论坛的通知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顺应新时代数字技术革命的到来,大力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促进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经组委会研究,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决定举办“数字赋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高峰论坛”。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23-03-24
一种含有长春新碱的抗癌药物组合物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有长春新碱和噻唑烷化合物ZYF‑38的抗癌药物组合物。本发明可以显著提高疗效。比单组份治疗,本药物组合物具有明显的协调作用,具有增效作用。药物联合使用,可以降低抗性的产生。本发明毒副作用小。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5-07
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筹备工作会在长春召开
8月30日,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以下简称高博会)工作推进会在吉林省长春市召开。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24-08-31
南通职业大学
南通职业大学始建于1973年,坐落在江海交汇、紧邻上海、物阜民安、人文荟萃的长三角北翼中心城市——江苏省南通市,是一所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设置的综合性全日制普通高校,是全国办学历史最长的高等职业院校之一,是全国为数不多涵括学历教育、技工教育、职业培训于一身的职业院校。学校面向江苏、山西、山东、浙江、安徽、江西、河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甘肃等13个省份招生,建有南通市区和海门两大校区,设有机械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化学与生物工程、建筑工程、汽车与交通工程、艺术设计、经济管理、国际合作教育(外国语)、技师、海门、继续教育等11个学院,校园总面积1000多亩,建筑面积40多万平方米,现有教职工800多人、各级各类在校生近18000人。 办学四十多年来,学校秉承“厚德远志、格物致知”的校训,遵循张謇先生“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的教育思想,坚持“根植南通、服务南通”的办学思路,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先后荣获江苏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江苏省教育系统创先争优先进集体、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学校是全国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优秀院校、江苏省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江苏省示范性高职院校、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高校和谐校园、江苏省平安校园。学校是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是教育部《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工作委员会主任单位、中国职教学会发展战略研究工作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单位。据中国教育大数据研究院报告显示,2017年学校知名度、关注度、认可度、美誉度位于高职院校全国第34位,江苏第4位。 学校积极探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与3所本科院校、7所中职学校分别合作开展专本“4+0”联合培养、“3+2”分段培养和中高职“3+3”分段培养,架立了中职、专科、本科互联互通,学历教育与技工教育、职业培训交互并行的 “立交桥”。学校还是国家建设行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江苏省产业人才培训示范基地、江苏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学生技能证书获证率达到99.8%,计算机和英语考试通过率遥遥领先于全省平均水平,在挑战杯、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数学建模大赛、电子设计竞赛等各级各类赛事中成绩优异,毕业设计(论文)连续六年获省一等奖、评优获奖率稳居全省前列。 学校专业建设精准对接区域产业发展,形成了“以工为主,文、管、艺并举”的专业格局,现有50多个专业,其中国家级重点专业5个、省政府立项品牌专业1个、省高水平骨干立项专业4个、省重点专业群4个,省品牌(特色)专业9个、省示范建设重点专业(群)4个。学校现拥有国家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10门,“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7部、省级精品(重点)教材26部,国家级实训基地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着力推进教授、博士“双百工程”,建有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511名,其中正、副教授比例达到51.58%,青年教师中硕、博士研究生比例达到83.73%,“双师”素质教师占88.93%。现有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3人;全国五一劳模奖章获得者1人、全国技术能手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3支、省产业教授3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江苏工匠1人、省“333工程”培养对象11人、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26人。 学校开创性提出了“专业与产业、课程与岗位、课堂与车间、科研与生产、实习与就业、培训与工种、老师与师傅、校长与厂长”八个对接的理念,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和社会服务。上世纪80年代学校实施的“早期挂钩、定向推荐”模式,被誉为我国校企合作联合培养人才“第一单”。学校是南通建筑产教联盟理事长单位,近年来先后与南通建工、中航高科、罗莱家纺、林洋电子、中兴通讯合作共建南通华夏建筑工程学院、南通科技机械学院、罗莱商学院、林洋电子学院以及中兴通讯互联网学院,与中兴通讯、上汽通用、阿里巴巴、施耐德等知名企业合作建有教育部ICT行业创新基地、教育部上海通用汽车ASEP项目、阿里巴巴数据中心培训学院和施耐德电气南通培训中心,与江山农化、江苏龙信、国核维科、万洲石化等大型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建有国家土建结构预制装配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通分中心、江苏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校外研究基地培育点、江苏省农药废水处理与资源化技术研发中心、南通市新材料政产学研协作基地、南通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通商研究所”,拥有建筑节能及保温技术、数控机床加工精度、催化技术应用、工业机器人应用、新能源汽车驱动与智能控制技术等5个市级重点实验室,数控技术、建筑工程、精细化工、楼宇弱电、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无人机应用技术、环境检测等7个市级公共服务平台,90%以上高级职称教师在企业担任技术顾问、评审专家,为企业提供科技服务,每年面向社会培训各类人才6万人次。 学校践行以生为本的理念,努力提升学生管理服务效能。招生和就创业工作始终保持“两旺”态势,生源量大质优,每年招生录取均在4000人以上,招生计划完成率和录取报到率稳居南通第一和全省前列;“专转本”考试上线率、录取率及高分考生人数一直位居全省高职院校前3名。学校坚持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多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用人单位满意度达到93%以上,连续八次被评为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双创”教育特色鲜明,按照树立“创业念”、提高“创业力”、打造“创业场”、开设“创业课”、培育“创业人”、提供“创业金”、建立“创业链”、形成“创业态”等八大路径,全面推进“双创”工作,创立了南通市首家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孵化基地,被评为江苏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成功打造了“点击”、“雅兰”、“无人机商用服务”等一批品牌项目,多次获得国家和省市各类创新创业大赛殊荣。校团委摘得共青团系统最高荣誉全国五四红旗团委,校学生会被评为省十佳学生会。 学校积极贯彻“一带一路”战略,努力拓展国际化办学。与加拿大、美国、日本等20多个国家的高校和教育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在印尼和纳米比亚建有海外职业教育中心。现有来自纳米比亚、喀麦隆、印度尼西亚的留学生80多人,纳米比亚留学生项目被列入该国“总统振兴计划”和江苏省外国留学生优才计划,获得该国总统根哥布阁下高度赞赏。学校与加拿大道森学院合作办学的建筑施工技术专业高水平通过首批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评估,并被确定为江苏省首批高水平中外合作项目示范建设点。学校积极服务南通企业“走出去”和海外通商产业发展,是江苏省十家高校 “为侨服务工作站”之一和 “南通侨之家职业人才培育基地”。 新时代、新征程、新发展,南通职业大学在第二次党代会报告、“十三五”规划和高水平院校建设方案中鲜明提出,学校将以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为统揽,突出深化改革和加速发展两大主题,着力加强学校党的建设,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着力拓展社会服务功能,着力提升办学层次,打造区域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两大基地,建成技术技能积累与社会服务、海外通商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地域优秀文化与现代工业文化传承创新三大中心,营造校园匠心文化与“家文化”,努力建设创业型应用技术大学。
南通职业大学 2021-02-01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成立于1985年,是乌鲁木齐市属唯一一所综合性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是新疆改革开放后成立的第一所高等职业院校。2007年,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原乌鲁木齐职业大学与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新的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实行区市共建、以市为主的管理体制。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现有5个校区,占地2109.5亩。学校总资产7亿元,拥有224个校内实验(实训)室和259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03亿元,图书馆各类藏书(含电子图书)95万余册。学校设有经济贸易学院等16个教学单位和1个国际合作办学机构。在编教职工710人,其中专任教师473人,副教授以上职称教师占教师总数的32%,“双师”教师比例为88.47%,硕博比为56.7%。 学校目前开设63个专业,包括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5个,中央财政专项支持重点建设专业4个,中央财政支持服务产业能力建设专业2个,自治区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4个,自治区特色专业10个。学校生源质量和就业率始终保持良好态势,毕业生“双证书”率达到90%,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5%左右。 学校现已成为新疆现代服务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龙头高职院校,是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自治区示范性高职院校、自治区第三产业(现代服务业)职教园区理事长单位和乌鲁木齐职教集团龙头高职院校。2015年成为文化部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训试点院校。科研能力居全国高职院校第67位、新疆高职院校第1位。2016年入选全国“服务贡献50强”高职院校,是自治区首个大学生(高职)就业创业实训(孵化)基地建设单位,孵化基地现已获得乌鲁木齐市、自治区和国家三级“创客空间”授牌。 学校与新加坡PSB学院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开设有物流管理、酒店管理、电气自动化、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四个专业。与俄罗斯联邦鄂木斯克州陀思妥耶夫斯基国立大学互建“文化中心”,实现教师、学生互派。与同济大学、湖北大学、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等国内高等院校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 2021-02-01
鄂州职业大学
鄂州职业大学是1984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独立设置的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是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全国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湖北省示范性高职院校、湖北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学校地处湖北“国际航空都市区”——鄂州,紧邻“九省通衢”的大武汉。这里是蜚声中外的武昌鱼故乡、湖北省第一批改革开放试验区。 学校位于市中心国家4A级风景区——莲花山,校园占地1598亩,建筑总面积约55万平方米。设有12个教学院(部),形成与临空经济高端产业集群相匹配的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智能制造与汽车服务、护理与生物医药、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建筑工程与测量技术、电工电子与自动化、小教与学前教育、服装与艺术等8大特色专业群、46个专科专业、5个“专本联合培养”专业,其中4个国家级重点专业、7个省级重点专业、4个湖北省特色品牌专业。建有2个国家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6个省级实训基地、36个厂中校、107个校内实训室、288个校外顶岗实习基地。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的理念,先后与美国、英国、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乌克兰、新加坡和台湾地区的10多所院校或教育机构建立交流与工作关系,开展国际教育项目合作。依托行业产业,发起并牵头成立了 “湖北省模具职教集团”“鄂东南学前教育职教集团”和“顺丰物流管理学院”。对接鄂州葛店“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与阿里巴巴、京东、亚马逊、唯品会、苏宁云商、中国平安集团等10多家企业长期开展产学研合作。 学校面向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在校生18000余人,毕业生就业率长期稳定在95%以上,毕业生平均薪资处于全省同类院校前列。 风正帆悬,行者无疆。伴随着全球瞩目的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项目的落户,与机场相伴而生的空港经济与特色产业集群,将成为引领鄂州职业大学新一轮建设发展的引擎。鄂州职业大学,已经站在了跑道的起飞点。
鄂州职业大学 2021-02-01
南昌职业大学
南昌职业大学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设置的一所全日制统招本科院校,是全国15所首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学校之一,是全省唯一一所综合性职业本科高校和由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授牌的产教融合职业本科课程改革实验学校。具有颁发国家承认的统招本、专科学历资格。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93年的江西大宇工商学院;2003年4月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成立的普通高职院校,更名为江西大宇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4月更名为南昌职业学院;2018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南昌职业学院(本科);2019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南昌职业大学。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潘际銮受聘担任学院顾问,第39届国际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章金媛受聘担任护理专业顾问。 学校坐落在“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历史文化名城——南昌市。占地千余亩,在校师生万余人,校舍建筑总面积35.70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100余万册,电子图书123万册,建有校内实验实训中心21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18个,组建了数字化校园网络,教学生活设施配套,校园环境优美。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600余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190余人,具有硕士学位及以上的有300余人,“双师型”教师270余人,还有来自行业企业兼职教师100余人,雄厚的师资力量以学科带头人、“双师型”教学团队为主导。 学校设有工程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信息技术学院、音乐舞蹈学院、教育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人文学院、 体育学院、卫生健康学院和创新创业学院。学校瞄准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战略新兴产业和“互联网+”新业态,开设本科专业15个、专科专业41个,打造商务管理、智能制造、信息技术、艺术创意、文化教育骨干专业群,构建了新商科、新工科、新文科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 办学27年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育人为本、育德为先、育技为重”的理念,践行“让我的真诚服务,为你的成功铺路”的服务承诺,大力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与赣台交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传承工匠精神、劳模精神,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8万多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形成了“开放办学、职业引领、德技并修、学做合一”的办学模式和“工商结合、文理兼修”的办学特色,彰显了独特的赣台服务优势,被江西省台办授牌认定为“赣台青年交流基地”。 学校依法规范办学,校园安全稳定,校园文化高雅,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社会声誉良好,取得了辉煌的办学业绩,先后荣获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全省综治工作(平安建设)先进单位、江西省普通高校招生计划管理先进单位、江西省征兵工作先进单位、江西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优秀等级院校、江西省人民满意十大品牌高职院校等荣誉称号。 进入新时代,南昌职业大学已开启了新时代高水平职业本科院校建设新征程,正在朝着“创建引领职教改革,支撑发展,特色鲜明,海峡两岸影响大,区域一流的本科职业学校”的目标砥砺前行。
南昌职业大学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55 156 157
  • ...
  • 548 54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