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座落在吉林省长春市,始建于1936年,1993年经教育部批准为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2001年学校与长春市职工医科大学合并,2007年与长春市直机关业余大学合并,组成新的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学校占地面积47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学校实行校、系两级管理,现有教职工504名,专业技术人员335人。1978年至1992年,学校开办了临床医学、药学专业本科教育;1994年至今,开办了临床医学、护理、药学的成人本科教育。目前,学校开设临床医学、中医学、口腔医学、针灸推拿、中西医结合、卫生监督、医学文秘、卫生信息管理、医学营养、医学影像技术、医疗美容技术、眼视光技术、医学检验技术、康复治疗技术、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护理、助产、涉外护理、药学、药物制剂技术、中药制药技术、生物制药技术、药品经营与管理、生物技术及应用共24个专业。 学校面向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高专学生6036人,成人本科学生1875人。毕业生得到社会广泛认可,就业率连续多年位于省内前列。学校还与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等多国院校合作,把办学窗口面向了世界。 多年来,学校不断加强内涵建设,并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以教学模拟医院为基础,实行“理实一体化”; 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养老康复中心为基地,开展“工学结合”、“校院一体化”;以卫生信息管理平台建设项目为依托,探索“政校一体化”,有效提升了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始终秉承“教以惠生、学以达仁”的办学理念,以“善教惠生”为核心,打造了呵护生命、敬畏责任的职场文化。同时,坚持“依法治校”, 形成了以《章程》为核心的制度体系,并积极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目前,学校拥有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和专业各2个,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1个,吉林省示范专业6个,吉林省特色专业(群)4个,吉林省品牌专业(群)2个。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省级精品课程6门。“吉林省优秀教学团队”5个。组织编写了国家首套“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培训系列教材1套(7册)、国家首套临床医学系统整合教材一套(23本)、国家级护理类教改教材一套(23本)、国家级药学专业教材一套(7本),参与国家各级各类出版社教材编写累计达百余部。近年来,学校在《中国教育报》、《中国高等教育》等刊物发表多篇有关教学改革的论文。2014年,课题《面向社区培养以岗位胜任力为目标的全科医生的研究与实践》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学校长期致力于提高服务行业的能力,服务社会的范围与途径不断拓宽。现已成为中国社区卫生服务培训基地(国家级示范社区)、教育部和卫生部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教育部和财政部央财支持的康复医疗技术专业“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民政部紧急救援职业技能培训定点单位促进中心、国际护士专业水平考试项目协作组织成员、省全科医学培训基地、“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培训中心与基地等多个国家、省市级教学基地,并牵头组建了“吉林医药职业集团”。 2014年,学校落成生命科学馆,免费对社会开放,学校的生命文化在社会上得到传承和光大。 学校的发展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先后被确定为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省依法治校示范校、省首家“大学生生命教育暨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 2014年,学校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吉林省模范集体,是吉林省获得此殊荣的唯一一所高职高专院校。 面向未来,学校将借助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东风,依托行业、根植区域,以多样化人才培养和促进就业创业为目标,以传承技术技能为使命,不断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努力构建出民主和谐的新医专!
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2021-02-01
长春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长春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于2015年经省政府批准组建的一所公办普通高等专科学校(由1962年建校的原长春幼儿师范学校和原长春特殊教育师范学校组建)。是省、市政府重点扶持建设的全省唯一一所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学校位于吉林省长春农安经济开发区(合隆镇)长春职教园区内。学校一期工程占地面积23.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8万平方米,教学设备总值3000万元;建有高标准的教学楼、艺术楼、体育馆、图书馆、文化活动中心、学生公寓、餐饮中心等教学、生活场所。学校目前拥有160余间专业级的舞蹈室、画室、排练厅、琴房、实习实训模拟室等馆(室)。2018年启动了学校的二期工程规划和建设。 2016年学校纳入高招序列以来,参与吉林省单独招生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面向全国十八个省招收高中毕业生。学校目前开设学前教育、特殊教育、音乐教育、美术教育4个师范类专业,招收高中毕业生(3年制)高等专科,初中毕业生(5年制)高等专科,现有全日制在校生人数3100余人。下一步为了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服务,将新增早期教育、康复教育等相关专业。 学校现有在编教职员工2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87人。70%以上教师学历在研究生学历或硕士以上,其中副教授以上职称95人,省级骨干教师3人,省级专业带头人1人,市级骨干教师(含专业带头人)29人;学前教育优秀团队1个,学校教师参与编写的幼教专科教学大纲、主编的十余种教材均已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并在全国使用。为了更好地适应学校的发展需要,按照“双师”和产教互动的原则,还聘请了由幼儿园园长及骨干幼儿教师及高校相关专业教师等组成的外聘教师40余人。 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让学生更出彩、让教师更幸福、让学校更发展、让社会更认可”为遵循,不断地推进学校的转型升格和改革发展。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向,以“办学有特色、教师有特点、学生有特长”为目标,以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为己任。积极推行校企合作、产教研紧密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大胆探索“面向全体、分层教学、任务驱动、科研引路、人人成才”的内涵式发展之路。实施“四全两发两突出”的育人模式,全开放办学,全开放育人,全过程管理,全要素养成;发掘潜能,发挥主动,突出能力,突出个性的育人模式,坚持以做好“四个服务”为办学宗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面向社会,主动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形成规模、质量、效益、品牌同步发展的局面,成为长春市职业教育的一块“金”字招牌。学校将努力建设成为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长春市东北亚区域性教育中心的名牌学校。 学校地址 : 长春市农安经济开发区(合隆镇)长隆大街2015-1号 邮 编 : 130216 联系电话 : 85839216 85839227
长春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021-02-01
长春人文学院
长春人文学院坐落在风景秀丽的长春净月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建于1988年,历经吉林国际语言文化学院、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两个办学阶段。2020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正式转设更名为长春人文学院,至今已有37年的办学历史。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穆树源教授为董事长,博士生导师张兴海教授为校长,柳轶为党委书记(督导专员)。 学校现有东校区、西校区和双阳校区,占地面积57.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设有13个基层学院,36个本科招生专业,涵盖了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理学、工学等八大领域。2009年起,先后与东北师范大学等7所高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在校本科生13500余人。 学校坚持以建成国内具有人文福祉特色的一流应用型大学为发展目标,坚持“成功教育”理念,其核心是立德树人,人人皆能成功,培养具有健康人格、独立思想、富于创新精神的人才。以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强、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形成了“勤奋开拓自强育才”的校训精神。 学校坚持专家治校,教授治学,形成了一支懂教育、会管理,具有开阔视野、前瞻性战略思维和眼光,有教育情怀,专注教育管理的核心团队,涌现出一批学术造诣深、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优秀教师群体。现有专任教师71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比例达51%,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88%。在教师队伍中,有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一级编导、国家一级演员、吉林省教学名师、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吉林省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人才、吉林省高校新世纪科学技术(人文社科)优秀人才、吉林省新世纪人才、吉林省高校科研春苗人才、吉林省高校思政课教师年度影响力人物、吉林省第十八批享受省政府津贴专家、吉林省优秀创新创业人才和吉林省企业科创专员等称号。有30余名博士生导师,有31名教师被聘为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导师。一批外籍教师常年在校任教。2024年,学校实施教师队伍建设“三百工程”,着力培育一支具有卓越教学、科研以及综合能力的青年教师队伍。
长春人文学院 2021-02-01
长春博盛量子科技有限公司
长春博盛量子科技有限公司坐落在光电技术发达的长春市,公司地理位置优越比邻长春光机所,是一个新型的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高科技光电技术企业。博盛量子公司员工和团队以光电技术学,光学,化学,计算机软件学等专业多学科的老中青三代科技人员为主体,包括博士生导师、教授和科研人才,多名高级工程技术人员。 博盛量子拥有自主创新,自主研发的激光器、激光功率计、光源、太阳模拟器、光学晶体、高分辨率红外激光卡、高精密滤光片、高密度激光护目镜及可定制尺寸光学积分球等产品,为光电科学工作者提供一个较好的产品平台。为了国家光电技术的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光学前景,博盛公司员工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光电革命的责任,在当代光电技术学艰难攀登,在光电技术全球化激烈竞争中,艰苦奋斗,奋发图强。博盛公司员工要以创新性的先进实用技术、优质产品、以自己的学识服务于我国光电技术学,服务于工作在光电技术行业的众多辛劳的科研工作者,同时更要成为我国高技术光电产业的坚固基石和砥柱。
长春博盛量子科技有限公司 2021-01-15
第63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筹备工作会在长春召开
12月25日,第63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筹备工作会在吉林省长春市东北亚国际博览中心召开。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24-12-27
[5月24日·长春]现代化大农业建设产教对话论坛启动报名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和三年行动计划,研讨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新路径新范式,宣传高等教育强国研究成果,中国高等教育培训中心决定举办“现代化大农业建设产教对话论坛”(以下简称“论坛”)。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25-04-25
[5月23日·长春]第六届高校教务处长论坛启动报名
为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要求,加强高校教务管理队伍建设,提升教务处长管理能力和水平,推动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助推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经研究,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决定举办“第六届高校教务处长论坛”。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25-04-30
【中国青年报】第63届高等教育博览会在长春开幕
第63届高等教育博览会(以下简称“高博会”)在吉林长春开幕。本届高博会以“融合·创新·引领:服务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为主题,聚焦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与产教融合发展。
中国青年报 2025-05-23
可显著提高对恶行肿瘤的治疗效果的纳米药物
近日,西南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周绍兵教授团队在肿瘤靶向治疗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成果发表在《Advanced Materials》,该期刊是工程与计算大学科、材料与化学大领域的顶级期刊,在国际材料领域享誉盛名!该期刊接收与材料领域相关的顶尖科研成果,其接收率只有10%-15%,影响因子达到25.809。 周绍兵教授团队制备了一种粒径可变的、胶原酶改性的聚合物胶束,可以同时提高其向肿瘤内部的渗透和在肿瘤部位的滞留时间,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图1)。他们首先通过两种嵌段共聚物:端基为MAL的聚乙二醇-b-聚β氨基脂(MAL-PEG-PBAE)和与琥珀酸酐修饰的顺铂复合的聚己内酯-b-聚环氧乙烷-三苯基膦(CDDP-PCLPEO-TPP)的共组装得到胶束,通过点击化学将胶原酶(可消化纤维蛋白)修饰在胶束表面,最后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将硫酸软骨素修饰在胶束外层,屏蔽胶束正电荷的同时防止胶原酶在血液循环过程中被降解。在正常生理环境中,胶束粒径为100 nm左右,可实现体内长效循环而不被肾清除。当循环至肿瘤部位后,弱酸环境使得叔胺质子化,PBAE嵌段由疏水变为亲水,造成部分胶原酶改性的MAL-PEG-PBAE从胶束中解离,促进了对ECM中胶原纤维的降解,提高胶束向瘤内的渗透。同时,由于亲水性增加,胶束粒径也增大至250 nm,被“困”在肿瘤组织,难以回到血液循环中,增加了胶束在肿瘤的滞留时间。动物实验结果证实该纳米药物可显著提高对恶行肿瘤的治疗效果。 以上相关成果发表于Advanced Materials (2020, 1906745)上。论文的第一作者为西南交通大学材料学院博士研究生徐傅能,通讯作者为周绍兵教授和生命学院王毅博士。 近年来,周绍兵教授团队一直致力于高分子纳米药物载体材料的研究,取得了多项突破性成果,开发出新型靶向纳米载体和环境响应纳米载体,有效提高了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该团队已在Advanced Materials, Nano Letters,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Biomaterials, Small等高影响期刊发表了多篇论文,研究的高分子材料正与多家企业合作,期望能将相关成果尽快进行临床转化。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02/adma.201906745
西南交通大学 2021-04-10
促进成骨的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小分子药物
中试阶段/n该药物以新的骨质疏松症的药物靶点,而且是促进成骨的药物靶点。理论上优于目前所有上市的骨质疏松症治疗药物。产品核心竞争力:通过促进成骨来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化学药物;目前促进成骨的药物只有PTH,属于蛋白质激素类。目前常用的双膦酸盐类药物属于抑制骨吸收药物,同时严重地抑制了骨形成。除雌激素类外,其它药物也均属于严重抑制破骨细胞活性的药物。成果的社会/经济意义(价值): 如果临床实验成功,属于首创一
武汉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1 22 23
  • ...
  • 999 10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