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避免长期握笔造成中指变形的防护指套
一种避免长期握笔写字造成中指变形的防护指套属于文案工作备护用品。技术方案是,套体为乳胶材料;套体上方在中指第一、二节的交界处设有受力区;套体内侧在中指第一、二节的节线位置设椭圆形孔洞;套体外侧在中指第一、二节的交界处设椭圆形拉伸区;在套体外侧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横向的条状魔术贴。受力区为椭球形状的气囊,内部气压为0.6-0.9个标准大气压。拉伸区表面有圆锥状凸起,或者有垂直于手指长度方向的褶皱。有益效果是:减轻中指受压,从而避免中指变形。
四川大学 2016-10-12
【就业桥】就业桥运用AI技术助力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春招“抢人”获天津日报等媒体报导
2025年3月21日,中国教育在线就业服务平台官方微信公众号“就业桥服务中心”以《就业桥运用AI技术助力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春招“抢人”获天津日报等媒体报导》为题对我校进行了报道。
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 2025-05-21
煤矿冲击矿压灾害监测与治理技术
中国矿业大学长期进行煤矿冲击矿压灾害监测与治理研究。针对目前煤矿坚硬顶板区域冲击危险性预测及治理、煤柱区冲击危险的预测与治理等关键技术问题,以岩层运动与围岩应力场为基础,研究煤岩体强度弱化减冲理论,巷道围岩的强弱强结构效应,形成以综合指数法、矿震法、电磁辐射法和钻屑法为一体的冲击矿压矿震预测预报技术,以松散煤岩体为主的治理技术,以柔性蓄能为主的防冲支架与支护技术,从而建立煤矿冲击矿压防治理论与技术体系。研究成果位居世界先进水平。 (1)深入研究了煤层型冲击矿压发生的机理,提出了煤岩体弹塑脆性模型,建立了煤岩破坏的流变冲击模型和较为统一的冲击危险前兆信息识别模型。 (2)解释了煤岩体冲击破坏的脆性冲击和延时冲击现象,提出了煤岩冲击破坏的危险性评价方法和冲击矿压预测预报的电磁辐射监测技术,率先采用电磁辐射技术成功地预测冲击矿压危险,建立了相应的预测准则和技术。形成以综合指数法、矿震法、电磁辐射法和钻屑法为一体的冲击矿压矿震预测预报技术。 (3)建立了煤岩强度弱化减冲理论,巷道围岩的强弱强结构效应,设计试验了柔性防冲支架并在现场得到了试验应用,形成了独特的冲击矿压发生机理、电磁辐射仪器预测、松散煤岩体治理技术以及柔性防冲支架的整套理论与技术体系。
中国矿业大学 2021-02-01
秸秆焚烧火点遥感监测技术服务
技术简介 针对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战略与山东省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建立多平台高精度全覆盖的卫星遥感火灾监测技术体系,显著提高卫星遥感火灾监测技术水平,成果应用于山东省春秋季秸秆焚烧火点遥感监测工程。 创新点及性能指标 (1)研究Himawari-8、MODIS、FY等系列遥感卫星影像,为火点实时监测提供数据支持; (2)突破火点识别与火点提取关键算法,显著提高秸秆焚烧火点监测精度,为监管部门秸秆焚烧治理提供技术支撑; (3)实现卫星实时监测-算法集成-野外核查自动化流程,提高火点监测与监管效率; (4)为秸秆焚烧、森林火灾、草原火灾、工业热源等监测提供技术解决方案。
山东科技大学 2021-05-11
自主巡检与故障监测机器人技术
(1) 长时间鲁棒定位与建图:未知室内外环境下激光雷达/视觉建图,基于深度学习的跨时段场景识别克服天气/季节/场景变化并修复运动对象干扰,分层路径规划实现高效率自主导航。 (2) 电力设备表计识别:基于图像识别算法研发形成移动终端侧的典型指针式表计自动读数技术。 (3) 电网设备图像部件级实例分割: ① RGB-T自动标注技术突破了制约设备样本获取难的共性瓶颈; ② 基于深度学习的实例分割技术攻克了背景复杂、目标占比小和多目标共现的电网设备部件级分割难题; ③ 弱/半监督学习技术提高了样本利用率,大大降低标注成本; ④ 模型压缩与加速技术使得基于深度学习的电力设备识别方法在低功耗移动终端侧应用成为可能。 (4) 设备图像故障监测:基于红外/紫外/可见光的电力设备过热、渗水、漏油、明火等典型故障检测与故障报警,具备自定义通信报文与远程推送功能。
东南大学 2021-04-11
基于光纤光栅技术的结构健康监测系统
1.系统组成: 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光纤光栅波长解调仪、光纤光栅数据采集及分析软件、微型计算机等组成。 2.技术性能: 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采用自主开发的封装方式将光纤光栅封装于1.2mm不锈钢管内部。实验表明,该传感器测量灵敏度达到了1.2pm/με。采用多层钢管封装的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其灵敏度达到了30 pm/℃。自主开发的光纤光栅数据采集及分析软件,可以及时有效的对数据进行自动分析。 3.先进性及知识产权: 本项目是大连理工大学结构健康监测与控制中心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目前,是国内光纤光栅传感系统领域比较先进的成熟技术。使用本技术可在光纤光栅传感器行业实现工艺、技术、设备的国产化,为传感系统领域的产品生产,大幅降低成本,提高可靠性和后续技术支持,增加经济效益起到关键作用。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4-13
古建筑加固修缮与动态监测技术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连续分布式应力/应变/温度监测技术
基于布里渊效应的光时域反射(BOTDR)连续分布式应力/应变/温度监测技术集成了高精度微波移频扫频技术、高速高带宽采样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数据库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可实现连续分布式应力/应变/温度监测仪,应变测量范围达到20με~2000με、温度测量范围达到-40℃~460℃。 该技术可用于大型基础工程设施如桥梁、隧道、大坝、体育馆以及公路桥梁、电力通信网络、油气管道等的结构
南京大学 2021-04-14
作物生长指标光谱监测与定量诊断技术
该成果突破了作物生长监测、诊断、调控一体化精确化技术,实现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技术升级;并且促进了农学与遥感、信息、工程、物联网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开创了作物精确栽培与智慧农业的新领域;形成了一系列农业信息化自主知识产权成果,提升了农业产业化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同时,培养了一批高素质人才,带动了现代农业相关领域的创新研究与开发应用。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作物生产是我国农业产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快速无损地监测作物生长状况,并根据实时监测结果对肥水管理方案进行定量调控,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技术环节。南京农业大学曹卫星教授团队将定量光谱分析方法与作物生理生态原理相结合,通过实施不同生态点、不同品种、不同管理措施下多年的田间试验,构建了作物冠层和叶片水平的反射光谱库,着重解析了不同条件下的作物高光谱响应模式和时空变化规律,提取了作物主要生长指标的特征光谱波段和敏感光谱参数,构建了叶片、冠层、区域等多尺度的作物生长指标光谱监测模型;同时,定量研究了不同产量水平下作物生长指标的动态变化模式,构建了基于产量目标的生长指标适宜时序动态模型,进一步耦合实时苗情信息,综合利用养分平衡原理、氮营养指数法、指标差异度法等,集成建立了多路径的作物生长实时诊断与定量调控技术;将上述监测诊断技术与软硬件工程相结合,研制开发了面向多平台的作物生长监测诊断装置和基于遥感的作物生长监测诊断系统等简便适用的软硬件产品,进而形成了基于反射光谱的作物生长指标快速监测与定量诊断技术体系,实现了作物生长的实时监测、精确诊断和智慧管理。 该成果突破了作物生长监测、诊断、调控一体化精确化技术,实现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技术升级;并且促进了农学与遥感、信息、工程、物联网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开创了作物精确栽培与智慧农业的新领域;形成了一系列农业信息化自主知识产权成果,提升了农业产业化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同时,培养了一批高素质人才,带动了现代农业相关领域的创新研究与开发应用。 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5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登记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0多项;发表学术论文160多篇,其中SCI/EI论文60多篇;出版专著1部。成果先后得到国内外专家同行的充分肯定,2011年的成果鉴定认为(罗锡文院士主鉴),该研究整体居国际先进水平。同时作为稻麦精确管理关键技术,入选江苏省主要农作物2014~2015年“四主推”推介名录,团队起草的《稻麦生长指标无损监测诊断技术规程》入选2014年江苏省地方标准项目。技术成果已在江苏、河南、江西、安徽、河北、浙江等水稻和小麦主产区进行了大面积示范应用,表现为明显的节氮和增产作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对于推进精确农业和智慧农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南京农业大学 2022-07-25
一种水貂生长期补充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貂生长期补充饲料,各组分重量配比如下:植物性饲料70~80份,动物性饲料10~30份,氨基酸饲料1~5份,矿物质饲料1~5份,氯化胆碱0.1~0.5份,复合酶制剂0.1~0.5份,微生态制剂0.05~0.2份,乙氧基喹啉0.1~0.5份,添加剂预混料0.5~1份,本发明的饲料可以提高水貂生长期的生长速度、成活率、皮毛质量,提高饲料中蛋白质、脂肪的消化率,降低水貂幼貂的腹泻率和料重比。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715 71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